《边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尘-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伍郎雄这么说,话题有些沉重,江信北倒是不好插话。

    吴晓萌三母子的出现,伍泽猎到江家的时候又多了起来,而且,伍泽猎比以前的笑脸多了。却谁也料不到伍郎雄会有这种想法。妹子比小子对这些可能更敏感,伍雪芳多半会和伍郎雄有同样的想法。甚至更甚也难说。

    半响,江信北道:“那你打算怎么办?总不能叫猎叔把他们赶出家门吧?”

    伍郎雄:“那能呢。他们三个也是不幸之人,在我家没什么不对。俩个便宜弟妹也还乖巧可爱,只是我自己有点怕回家而已。”

    或许读书人就是有些爱多愁善感,烂年轻的,江信北有些腻歪伍郎雄这种特不干脆的作态,岔开话题,再次聊到柳家。

    伍郎雄言犹未尽,把话题扯回来,奈何江信北不接话,总是把话题引开。这在俩人交谈中算是别开生面,难得俩人都没有停息的打算。

    柳安夫妇回家,见江信北也在,柳安便招呼石平娣弄些酒菜。有伙伴,有火盆,正好弄些热酒暖暖身子。

    柳安现在完全放开了,从柳香玲的来信,知道溶洞滩其实已经算是**。不管真假,也不管正牌杂牌,即便名义上还算土匪,谁能知道那天就真的转了正呢?女儿女婿也就算有了前程,比自己当个私塾先生强多了。更重要的是,女儿女婿如今再溶洞滩看样子还混得不错,有个义父,有个记爷,柳家不再算闷蛋青瓜了。

    柳香玲的来信,让柳安夫妇彷徨了几天。

    这几天,俩夫妇上山下地,无非是排解内心的彷徨,更好趁此好好商量。故土难离,但儿女更难离。今早出门的时候,柳安把柳香玲的来信夹在伍郎雄的书中,试探一下伍郎雄想法。反正柳香玲和齐柳笙的情况,对伍郎雄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如果伍郎雄有意,柳安准备把私塾连同房产一起转让给伍郎雄,至于什么时候交接,等自己夫妻俩到溶洞滩安定下来,托江信北代劳就行。经历罗家欺上门来的事情后,柳安的心思淡如清水,如果伍郎雄无意,私塾不办就不办吧,田产不论是托付给江家还是伍家,都应该不是问题。

    师徒三人围着火盆,喝点小酒,话语虽多,却有意避开齐柳笙和柳香玲的话题。

    柳安似乎很享受这样的气氛,拿江信北和伍郎雄说事,不时感慨自己老了,转眼间,当年的臭小子都成家里的顶梁柱了。

    江信北和伍郎雄对柳安的尊敬在心里,有酒助兴,说话随意起来,不时拿柳安开玩笑,以应对柳安老怀自谓。

    天色將晚,江信北想起自己的马匹还栓在路边,停杯不饮。柳安不为已甚,喝酒无非就是喝心境,高兴时候喝酒,烦恼时候喝酒,其他任何时候喝酒都欠缺点什么。

    江信北起身告辞,伍郎雄跟着告辞,两人作伴回家。

    趁着酒兴,伍郎雄旧事重提,“信北,我家药铺种植扩大,是你出的主意,我想到县城里去开个药店,专门联系销路,要不你参个股?我俩有个伴。”

    当初,伍泽猎为了伍郎雄的缘故,要江信北帮忙,为了打开自己的财路,同时也是为了让这事绊住伍郎雄,稳住伍郎雄的心,江信北是向伍泽猎说过这事。但接着江信北自己的事情接踵而来,早把这事忘得干干净净。

    如今,伍郎雄再次提到此事,江信北不由停下脚步。

    看伍郎雄好像不是开玩笑,这事情万万不能答应伍郎雄。

    “这事,你爹同意吗?到时候,猎叔要拿我是问,就不好了。我看这事以后再说,至少,你爹发话后,我再做考虑。”

    “你何必拒绝得那么快,我不过是想想而已,起码得翻年过去吧,你就不能好好想想?”

    “不是我想拒绝你,而是不想失信于你爹。好像我跟你说过这事,不知道你在南河书院做了什么,你爹很担心,要我帮忙绊住你。你比我见识多,我的话,你不一定会听。你帮我做了一段时间的事情,我才出了这么个主意。虽然,当时是借你口说的,但后来,我也跟你爹说过,想必你爹早就心里明白。现在,你要我跟你到县里开店,你说,你爹不怪我拆他台,那才是怪事。万一他要是跟我爹一说,你的想法八成要泡汤,是你的事情,要是我被我爹一顿臭骂,那才倒霉,还是少打我的主意。”

    伍郎雄没想到这中间还有这个曲折,不过总归是好事,不忙一时,但也不能这么放过江信北,笑道:“你把我送上贼船,自己跑上岸,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到时,你躲不掉。”

    这半年两人接触多了,说得来的事情行情看涨,小孩子时候的那点出入早就淡化得不知所踪。两人一路说说笑笑,也不把这件事当回事。

    晚饭,江信楠好像还是没长大多少,端着饭碗窜门去了。一家子吃得悄无声息,就连江玉致都没有吵闹。

    江信北想着伍郎雄的提议,还是有点动心,只是担心自己忙不过来,又担心伍泽猎怪罪。想起几个月前,伍泽猎那种病急乱投医的情形,也不知道伍郎雄在县里读书到底做了什么,让伍泽猎那么紧张。不过事情不急,到时候再说不迟。

    刘贞本来跟江信忠说了自己的想法,要江信忠在晚饭时跟江信北提长塘的事情。晚饭间,江信忠始终没有反应,刘贞不时地掐江信忠一下。谁知道晚饭都快吃完了,江信忠还是屁都不放一个。刘贞心里恨恨,忍不住再次掐了江信忠一把。

    江信忠外表老实,心思却硬,硬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噹”“啪”两声,杨卯几却看不下去,把碗筷往桌子用力一放,“还让不让人吃饭。”

    知道是说自己,刘贞闷头吃饭,只能恨江信忠不中用,新媳妇就遭受婆婆如此对待,刘贞又觉得委屈,眼眶不由湿润起来。(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调整归位() 
刘贞其实早就放了饭碗,只是有话要说,坐在江信忠身边而已。榄冢坛匝此时端着空碗做闷头吃饭状,无疑在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撇了刘贞一眼,大家都选择无视。

    响鼓不用重锤,杨卯几也没接着发作,却看着江信忠无动于衷的样子就来气。这个儿子,当着全家人的面,都这样,那俩口子在背后,不知道是怎么个尿性。

    不过,在江敬林看来,这是好事。刘贞压得住江信忠,至少石代娥那事就不可能翻起什么大浪。以后,终究是俩口子过日子,俩个都好强不见得是好事,总得以一个人为主。

    “贞妹子啊,想说什么就说吧,都是自家人,有事好商量。”

    别看江敬林在外面说话掷地有声,在家里,面对杨卯几发飙的时候,其实和江信忠的表现差不多。女人嘛,心思像个针眼,你不顺着她来,不管大线小线,还真码不准。码准了,穿针引线,还不由着自己来。

    欲速则不达,的确是自己急切了些,刘贞想起自己一个新媳妇进屋没半个月,新鲜劲还没过,就朝喧宾夺主的方向发展,也难怪婆婆不满意。现在提这事情,正在婆婆不爽的情形下,不是好时机。如果被婆婆一句话搁置起来,以后再开口就比较麻烦,既然如此,那么就不用急。反正信北答应的事情,总有办法尽快落实就是,到时候,就算婆婆阻扰也没有用。

    刘贞“嗯”地一声,没有接话,起身收拾碗筷。

    江信北丢开心思,左看看右瞧瞧。人家俩口子的事情,懒得费心思去猜测,母亲心里不爽,必定不是说事的时候。江信北借口累了,早早去睡觉。

    这些天来,银两是赚了一些,仔细想想,江信北觉得对自己的生财大计又没有实质性地做了点什么。倒是乱七八糟的事情想得多,但这些事情对自己的生财大计有多大个作用却很难说。

    第二天石顺东来找江信北,向江信北讨主意。因为长塘有个收购点,稍稍有些分量的山货,距离三五十里地的山民基本不再假手石顺东刘玉成等人,而是直接送到长塘。刘玉成石顺东和江信山要想收到山货得跑更远的山村。加上冬季山货本来较少,跑了几天颗粒无收,江信山已经打了退堂鼓。

    “玉成有什么想法?”

    现在在西林壁很少有人再往江家送山货,江信北也感觉到了石顺东所说的情形,但对于江信山的退出,江信北有些始料未及。

    “开始的时候,玉成像你一样在别的乡镇设了收购点,不过路途不便,估计玉成那里情况也好不到那里。”

    “你们和振民是怎么说的?”

    “振民的意思是如果大家有本钱。那就入股先把马帮拉起来,先解决路远运货的问题。玉成和我就只管找货源,运货的事情就交给马帮。那天信山没去,我不好说。你知道我和信山生意比玉成差多了,手头没什么钱。我猜可能也有这个原因,信山不想再干了。”

    “那你觉得这个法子怎么样,玉成是怎么看的?”

    石顺东说不上好坏。江信北却感觉到自己想将长塘收购点交给二哥打理有些草率了。可话已经出口,收回来无疑会在兄弟叔嫂之间生出不必要的龌蹉,遂决定得找个机会跟二哥二嫂商量一下。就算交给二哥二嫂,有些事情还得自己把总才好。

    刘玉坤却很不适宜地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

    江信北不想在事情还没定性就在人前人后张扬开来,对刘玉坤招呼一声,顺势转移话题。本村人嘛,低头不见抬头见,犯不着看不起人,更犯不着拿脸色对人。

    庞振民的法子本来是江信北授意他说的,江信北的如意算盘是,自己只要抓住马帮和货物流向,是谁去组织货源并不重要。现在想起来,之前总想让信山玉成几个完全依从自己的意图,有些牵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有各自需要眷顾的亲人,也就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心思怎么可能做到毫无保留地以一个人为中心?除非大家的利益诉求是一样的,问题是一开始就想法不一样,现在再来求同存异,即便能够做到,那也得有段时间。

    说来说去,还是自己太一厢情愿了,纯靠情谊维系的利益链太脆弱了,江信北觉定暂时不去理会江信山和刘玉成的事情,自己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先把马帮组建起来。有了自己的班底,解决了交通瓶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以后,无论是江信山也好,刘玉成也好,他们如果走不下去了,自然会向自己靠拢,难说,或许还会有想不到的人加入。

    东拉西扯一会儿,刘玉坤讷讷说出自己的来意。

    江信北灵机一动,开玩笑似的说道:“顺东,玉坤,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干,莫说帮我做事,赚多赚少全看你们自己。”

    江信北这么说,那就是答应请自己做事了,刘玉坤一脸的兴奋,虽然好奇,却没有发问。石顺东道:“你怎么说我怎么做就是,你发财了,怎么也得分口饭给我。”

    江信北:“我还是那句话,有财大家一起发,你不要想多了。不过如果你俩做得好,我当然不会亏待你们。我的想法是,你俩还是像原来那样干,只不过,不需要你们出本钱,也不需要你们运货。你和玉坤只要联系到那里有货,把货物集中起来,告诉我一声,我让人去运。找的货多,多得,找的货少,少得。”

    事情虽然与和江信山做的一样,但石顺东一下子就感觉到里面的差别巨大,不过对自己却大有好处。不但压力大减,而且不过出点力气,却能保证稳赚不亏。

    这样的好事,石顺东很自然地认为是江信北顾念发小交情,刘玉坤只想有个赚钱的门路,至于其中有多少赚头从来就没有想过,见石顺东很高兴地点头。不由心里也热望起来。

    见俩人的情态,江信北也很高兴,想了想,补充道:“要不你俩是一段时间,看看是否发算。不过,你俩最好是结伴,彼此有个照应比较好。”

    石顺东:“还试什么试,就这么说定了,玉坤,你说呢。”

    刘玉坤:“我不懂。听你的。”

    事情出现变化,江信北不再作多想,稍稍闲扯几句,便交待石顺东和刘玉坤到杨村找杨友宁,把猎肉的事情尽快办妥,自己决定进城找周凡,难说还得跑趟姚家庄。

    既然请人做事,就要抓住人家的心。江信北知道刘玉坤家里的状况,分别递给石顺东和刘玉坤五个大洋。算是一个月的保底工钱,出门在外,总得有几文钱贴身壮胆。

    这一招对石顺东没多大的作用,他本来就心向江信北。对刘玉坤却意义非凡。反过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刘玉坤对江信北更多助益,这是江信北做梦也想不到的。

    不管有品没品。在周围村寨去收购山货已经没有可能,这些村寨的山货因为有了长塘的收购点,村民不用担心销路。不用担心浪费工日,肯定不会把其中的差价轻易让给别人。想到这些,江信北思路渐渐清晰起来。难怪周凡专门经营有品相的山货。事情做得太杂了,耗费去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主营方向自然会被消弱。这就彷如一棵树,根系虽广,却立根不深。立根不深,就很难立身稳当,长高长大。对于生意经营,当然就是难以做强,稍有波折就有可能风雨飘摇,随时都会夭折散架。

    要做到立业稳当,得向人无我有方向发展。大家都有的东西,“八珍荟萃”凭什么要看重我江信北?江信北一路反省,更加坚定先把马帮组建起来的想法。只有把这个事情做踏实了,自己的触角才能延伸得更远。拿到别人拿不到的山货,不单是自己依靠“八珍荟萃”,反过来,“八珍荟萃”同样得依靠自己。这样以来,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自己在周凡,哪怕是在赵元茂面前,才不会似他们对自己施舍一般,有矮人一等的感觉。

    马帮的人手问题倒是一个问题。江信北算了一算,杨友宁,庞振民,加上自己,不过三人,太过单薄。欧全海可以试一试,算上陈义海,也只有五人,还是弱了些,万一遭遇几个毛贼什么的,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即便不考虑山贼土匪的因素,人总要有几天休息,不可能长年累月每天出门赶马。如果恰好货运生意事起多头,起码得分一部分人手。那么至少,马帮得有十人,分两组,事情急切起来,才可以勉为其难。

    石

    顺东,刘玉成几个,江信北不作考虑,毕竟组织货源也需要人手。这几个人真要拉到马帮,当然也可以。但马帮首先得立规矩,石顺东几个自小太熟悉了,江信北总感觉有些规矩讲起来有碍情面。如果以后他们习惯了马帮的规矩,想要加入,再考虑不迟。

    至于张才景,还是算了。江信北对张才景性子不是很了解,加上亲戚关系,有些规矩更加有碍情面。如果有什么不如意,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无比复杂,想想都头疼。不过,如果张才景有意组织货源,江信北还是很乐意,毕竟有个人脉广又可以信任的人,总是好事。

    钟维亮算是第二次见到江信北。自从上次周凡把俩人召到一起,让钟维亮做主管,江信北负责组织货源后,江信北就不在钟维亮面前出现过。即便是送货结账,都是庞振民来的时候多。

    周凡不在,钟维亮总是能把周凡安排的事情做得妥妥帖帖,店内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很得周凡的赏识。

    江信北和钟维亮交道不多,没有特别的寒暄,直接说明来意。钟维亮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猎肉的事情,江敬林送了两次货,现在所差不多,不过四千多斤,这一点,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