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日后,会稽郡丞高岱入山阴县。

    孙策为高岱接风。

    太守府的一处花厅里,孙策与高岱两人相谈甚欢。

    孙策又提点了高岱几句,包括他对会稽郡发展的一些设想和要求。

    首先,孙策提出了一年两熟的农业计划。在他的记忆中,应该就是三国时期开始出现的两季稻。不过孙策比较喜欢吃面食,再加上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所以提出了一季水稻一季冬小麦的种植计划。

    其次,孙策提出了开发会稽渔盐资源的计划,要知道后世的浙江省可是渔盐资源极为丰富的大省。

    第三,教化会稽郡内的熟山越。孙策将原来的会稽郡分割之后,南部护山越都督府所要剿灭的山越叛乱主要是生山越,他们与汉人来往较少。而现在的会稽郡内也有不少的山越,这些山越与汉人来往较多,被称为熟山越。

    高岱认为孙策的要求和建议还是很中肯的。

    高岱也在席中向孙策推荐了两位贤郡吏,分别是郡功曹虞翻和郡从事魏腾。

    送走高岱之后,孙策则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虞翻和魏腾的确是两个贤才,当得起会稽贤郡吏之称。

    虞翻,字仲翔,余姚人,精通《易》学。为人耿直忠义,孙策攻入会稽郡时,虞翻曾经劝谏王朗不要接纳严白虎。后来虞翻投效与孙策之后,也屡有谏言。后孙权不喜虞翻,将之放逐交州。

    从这一点上又再次看到了孙权的小心眼。

    孙策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至于魏腾,孙策对于此人更是印象深刻,这个印象来自于《三国志》中的记载。

    据《三国志》注引《会稽典录》记载:会稽郡的功曹魏腾,字周林,是个性格直率、刚毅不阿的人,办事坚持原则,决不会以长官的意志行事。

    有一次,魏腾违背了孙策的意旨,激怒了孙策。孙策为此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找了个由头决意要杀死魏腾。下属们见孙策发怒,都非常害怕,不敢去劝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救魏腾。

    吴夫人知道后,就站在了水井边要跳井自杀,侍从报告了孙策,孙策急忙前来看望母亲。这时吴夫人倚扶着井沿对儿子说:“你刚刚立足江南,好不容易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很多事务尚在草创之中,根基还没有稳固。当务之急是要礼贤下士,舍弃他们的过错,表彰他们的功劳,这样人们才会来投奔你。魏腾功曹办事遵守法度,尽职尽责,你今天要是杀了他,那么明天大家就会背离你而去。我不忍心看到你大祸临头,还是先投井自杀了省心。”

    孙策听了母亲的诉说,心中大为震惊,马上省悟了过来,领会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于是立刻释放了魏腾并对其礼遇有加。

    魏腾与虞翻一样,都出身于会稽郡世家,虽然与吴郡四姓这类世家不能相提并论,却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现如今孙策已经据有毗陵郡,吴郡,会稽郡三郡,又有江北都督府和护山越都督府两个都督府。人口一百多万,统治面积广大。

    但是,孙策在这三郡两都督府的统治并不很稳固。

    吴郡四姓的虚弱和合作,再加上孙策分割吴郡为毗陵郡和吴郡,使得孙策在这两郡建立起了相对有效的统治,却谈不上稳固。而会稽郡更是刚刚占据数日,远远谈不上有效统治,因此结好会稽郡的世家大族就很有必要了。

    比如之前,孙策重用贺齐,除了他治理山越的军事才能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贺齐出身会稽郡豪族。

    所以,虞翻和魏腾两人,当然要重用!

    (三更,求收藏!求支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26、群贤毕至() 
高岱既然向自己推荐了虞翻和魏腾,自己也觉得这两人不错,孙策便决定要重用这两人。

    当然,重用之前,孙策还是要和两人交流一下。

    另一方面,两人也得向领导汇报下思想不是?

    不外乎就是表表忠心之类的,我向你效忠,我的家族也向你效忠。

    当然,人家向你效忠,你不得给个回报?

    君不见,前几天还是大末县长的贺齐,现在已经是侍卫司军司马兼任护山越都督府参军了。

    孙策与虞翻、魏腾两人的交流还是很愉快的。

    虽然两个人都是敢于直言,性格刚正之人,不过第一次见面倒显得很温和,看上去两人都是谦谦君子。

    对于这两人,孙策自然投桃报李。

    于是,孙策调任幕府功曹秦松为护山越都督府长史。

    这个任命是有深意的。

    与陈端一样,秦松和陈端可以说是除恒阶外最早追随与他的文官。

    同时,这两人对于孙策忠诚完全不在黄盖,程普,韩当,朱治这四员老将之下。

    黄程韩朱这四位将军追随孙坚多年,可以算是孙氏家将出身,忠诚自然毫无问题。

    秦松与陈端类似,这二人都是被孙坚举为孝廉。

    要知道,在察举制盛行的汉代,举主和被举荐之人有着极其特殊的关系。

    所以,孙策完全不担心这二人的忠诚。因此,这两人如今都担任着都督府长史。

    陈端的目前担任江北都督府长史,孙策的打算是待江北都督府攻取广陵郡后,以陈端为广陵太守。

    同样,对于秦松的调任基本上处于相同的目的。

    护山越都督府不可能长久存在,顶多三年时间,孙策便会改护山越都督府为临海郡,而秦松就是临海郡太守的唯一人选。

    秦松调任之后,孙策随即任命魏腾为幕府功曹。

    当然,孙策之所以看重魏腾就是因为他直言敢谏。

    孙策在两人交流时,曾经问魏腾,“何以为功曹?”

    魏腾答道:“明正典刑,赏功惩过!”

    孙策对魏腾的回答很满意。

    因为孙策的官职只是讨逆将军这样一个杂号将军,所以,孙策军中马上就会出现升无可升的情况,黄程韩朱四位老将都已经是中郎将,周瑜和徐盛也都是中郎将。若这六人再次立功,孙策总不能也将他们升为将军吧!

    当然,不是孙策不愿意升他们做将军,实在是功曹魏腾觉得你们的功劳还不能当将军啊!

    所以,孙策只能委屈下魏功曹当自己的挡箭牌。

    官职太低,实在是困扰孙的一个问题。

    不过再过两年,汉献帝刘协就会冬至许都,那时候,自己再派人上表朝廷,想必会给自己一个比较高的官职。

    连刘大耳那种丧家之犬都能当左将军,拼什么自己拥兵十万,占据江东才能做个杂号将军?

    若是不给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官职,那曹阿瞒可就别怪自己背后偷袭他。

    而虞翻,孙策打算暂时任命他为吴县县令。

    这个吴县县令对虞翻来说是一个过渡。

    孙策事实上打算任命虞翻为吴郡郡丞。

    当然如何运作是一个问题,孙策自然不能无缘无故的把现在的吴郡郡丞陆俊给撤职。

    所以,孙策要从舅父丹阳太守吴景那里借个人。

    这个人就是泾县县令陆航,孙策打算任命陆航为会稽郡郡丞。而现在的会稽郡郡丞高岱自然会升任太守。

    如果江东陆氏足够聪明的话,自然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陆俊想必会直接以身体不好为借口辞官。这样的结果,当然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如若不然,孙策还真是想再次敲打敲打陆氏。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七月中,讨逆将军乌程侯孙策麾下,虎步中郎将兼护山越都督府都督徐盛领兵南下平定山越叛乱。侍卫司军司马徐琨、贾华、贺齐受徐盛节制一同平叛,原幕府功曹秦松出任都督府长史。

    八月初,宣武中郎将兼会稽郡都尉朱治到任。

    朱治到任后,孙策与其暗中密谈了一夜,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

    朱治到任第三日,孙策领兵返回吴县。扬武中郎将韩当、侍卫司军司马孙辅、孙河、孙海、孙瑜、宋谦、董袭领本部随之。祭酒从事张纮,主簿恒阶,功曹魏腾,兵蓸朱恒等随行。

    八月中,孙策至吴县。

    孙策刚回到吴县就收到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好消息是,陈冰有孕了。

    孙策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种感觉很奇怪,孙策仿佛感受的到一个与他血脉相连的人即将诞生。

    算算日子,陈冰怀孕的日子应该就是五月,也就是陈冰初至吴县的时候。

    嗯,已经怀孕三个月了。

    这个好消息,打消了孙策心中的许多不快。

    原本因为听到朝廷封刘繇为扬州刺史而大发雷霆的孙策,在知道陈冰怀孕之后,也很快平静了下来。

    即使刘繇有大义在身,又能怎样呢?

    这个年代,枪杆子才是最重要的。

    八月底,孙策发布的求贤令终于有了效果。

    毗陵郡,吴郡,会稽郡三郡郡治设立的求贤馆都出现了爆满的情况。

    毗陵郡太守吕范、吴郡太守孙静、会稽郡郡丞高岱(行太守事)都纷纷将自己考察后的名单结果上奏孙策。

    三人的奏疏中,将前来自荐之人分为三等。

    第一等为大才,可以为牧守。这一等,三人的奏疏中一共出现了四个名字,分别是严畯、诸葛瑾、步骘、阚泽四人。这四人在孙策的记忆中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第二等为小才,可以为令长。这一等,三人的奏疏中一共出现了二十八个名字,孙策仔细看了看,并没有自己记忆中熟悉的名字。

    第三等为庸才,可以为书佐小吏。这一等,三人的奏疏中一共出现了一百二十六个名字,孙策对于这一等,自然不会关心。

    很快,孙策便回复三人,对于第三等可自行征辟,第二等欲征辟为令长需向将军府报备,由长史张昭、主簿恒阶及功曹魏腾对其审核。

    至于第一等大才,孙策命三人将这四位前世便鼎鼎有名的人物礼送至吴县,孙策要与这四位一一见面。

    (第一更,求收藏!顺带求花花!)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27、巡视海盐县 一() 
九月初,严畯,诸葛瑾,步骘,阚泽四人一同到达吴县。

    孙策以隆重的礼节迎接四人。

    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孙策对四人一一任命。

    以严畯为将军府议曹从事,以诸葛瑾为将军府参军,以步骘为将军府参军,以阚泽为将军府户曹从事。

    九月十日,孙策决定视察海盐及长水二县。

    九月十一日,孙策辞别怀孕的陈冰,在凌统及500亲兵的护卫下,前往海盐县巡视。随行的有主簿恒阶,仓曹从事鲁肃,户曹从事阚泽,兵曹从事朱恒及议曹从事严畯。

    这一日,孙策终于到达了海盐县。

    只见城门外,海盐县长兼将军府司盐长史崔朋,一身短打扮,脚上还穿着草鞋,身后是一头小毛驴。

    原来,崔朋正在视察盐田,本来正在和几个灶户交谈,却突然有衙役跑来禀告他,将军来视察了。

    崔朋来不及回去换衣服,只好一身短打扮,骑着小毛驴上便赶回来恭候孙策。

    孙策看着崔朋满头大汗的样子,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子友刚从盐田那边回来吧!”

    崔朋喘了口气,说道:“禀主公,卑职刚从盐田回来,请主公责罚朋衣冠不整之罪!”

    孙策摇了摇头说道:“你勤于公事,我怎么会责罚与你呢?”

    顿了一下,孙策又继续说道:“是我来的太仓促了,不过仓促之间,能看到你勤于公事,我很欣慰。”

    “谢主公夸奖!”崔朋喜滋滋的说道。

    孙策听到崔朋这么说,心中一乐,说道:“带我先去看看盐仓吧!”

    崔朋拱手称是,然后骑在小毛驴上,在前面带路。

    盐仓距离县城并不远,约莫走了两三里路,孙策就远远看见了一个土围子。

    崔朋扭过头来,指着不远处的土围子说道,“主公,那里就是盐仓!”

    孙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不一会儿,众人便到了这土围子跟前。

    整个土围子,或者说是土城,占地面积极大,几乎有半个海盐县城大了。

    总的来说,海盐县还是比较安全的,这里处于孙策统治区域的大后方,靠着大海,顶多有些不成气候的海匪。

    不过有了城墙,再加上严密的守卫,安全上应该无虞。

    不过孙策要求的是绝对安全,因此指着土围子,对崔朋说道:“子友,把这土围子包上青砖,加强防护!”

    想了想,又继续说道:“我可以准许你招募数量为1000人的盐丁,至于盐丁的统帅和训练,我会从侍卫司派人过来接管。”

    顿了顿,孙策又道:“当然,这盐政诸事还是以你为主。”

    孙策话音刚落,一旁的朱恒突然开口说道:“主公,属下愿意统帅盐丁辅助崔长史。”

    孙策一看是朱恒,摸了摸下巴,思索了片刻说道:“既然如此,休穆便去试试,把这个护盐司马先当起来。”

    拍了拍朱恒的肩膀,孙策说道:“不要让我失望!”

    朱恒闻言大喜,拱手行礼,说道:“属下决不负主公所望!”

    孙策之所以愿意让朱恒一试,也是因为朱恒在历史上的名声。

    作为真实历史中的东吴名将,孙策当然不希望他埋没,之前不让他去军中,主要是因为他年龄还小,当然也和他出身吴郡四姓有关。

    不过,孙策现在倒真的想看看,朱恒这小子能把一千人的盐丁训练成什么样?

    进了土城,孙策便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屋子,屋子的墙是夯筑的包砖土墙,屋顶上则是盖着蓝瓦片。

    砖墙瓦盖的房子,在这个年代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要知道,现在可是还有很多人住的是茅草屋。夯筑的土墙,屋顶盖上厚厚的茅草,这便是很多人的家了。

    所以说,这仓库修建的标准是相当高了。

    进了屋子,便看到屋子里摆满了一个又一个的竹箩筐,竹箩筐里则是一袋又一袋的粗盐。这些粗盐便是直接在盐田里晒出来的,质量相对较差。

    而这些粗盐便是此时大多数人所食用的。

    孙策指着这些竹箩筐说道:“子友,这些粗盐的防潮工作一定要做好,将军府的收入可有很大一部分要从这些粗盐里来,我的钱袋子,你可要给我看好了!”

    崔朋闻言,面色一凛,说道:“主公放心,盐仓若是有误,主公便取我项上人头!”

    “我要你的脑袋干什么?我要的是盐仓的安全!”孙策说道。

    “必不负主公所望!”崔朋沉声说道,面色坚毅。

    孙策这才点了点头,又开口说道:“去精盐仓看看!”

    崔朋颔首,前面领路。

    约莫过了半柱香时间,一路上经过的都是同刚才一样的砖墙瓦盖屋子,终于到了精盐仓。

    相比粗盐仓,精盐仓的防护标准又提高了。

    原来,精盐仓外面竟然还有一重城墙。

    又进入一个土围子,这才看到了精盐仓。

    精盐仓同样是一排排砖墙瓦盖屋子,屋子里的防护就要比粗盐仓更加高级一些。

    所有的精盐都保存在粗陶坛子里,坛子口上包着一层厚厚的麻布。

    孙策随手解开一个坛子的麻布,伸手从坛子中舀起一些盐。

    阚泽和严畯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洁白的精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