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景大笑着扶起孙策,说道:“虎父无犬子,伯符果然不负大兄之志!”吴景与姐姐年少丧父,自姐姐嫁与孙坚后,事实上是孙坚代为照顾长大。所以吴景一直称呼孙坚为大兄。

    一旁的陆航也面带笑容的朝孙策拱手道:“此次多谢少将军相助了,算上破虏将军当年相救之恩,已经两次了!”

    孙策起身笑着说:“世叔何必客气,你我同为乡梓,自当互帮互助!他日策若有大难临头,世叔难道会袖手旁观?”

    陆航哈哈大笑,抬起手指着孙策说道:“好一个孙伯符,就只这一声世叔,我又怎能袖手旁观?”

    县衙后堂,吴景陆航相对而坐。孙策则坐在两人身旁,摸了摸精美的竹席,孙策嘴角微微抽搐,有些无奈。跪坐席上,乃是士族的标准礼仪,更是当时的风俗,想要一时半会儿改过来倒真不容易。孙策此时也只能委屈一下自己的膝盖。

    席间小桌上,一个白瓷茶壶,三个白瓷茶杯,一股茶叶的淡淡清香飘出。

    孙策抽了抽鼻子,笑着问道:“世叔也喜欢喝清茶?”

    陆航点点头说:“年前听闻江都孙郎喜喝炒制的清茶,我也试了试,味道虽然略显苦涩,却别有一番风味,之后更是欲罢不能!”

    吴景也在一旁凑趣说道:“昔日洛阳士族喝茶总要加上葱姜,橘子皮,薄荷之类乱七八糟的调料,喝起来一股怪味,他们却视之为神仙佳酿,如今喝了沸水所泡清茶,才是别有一番滋味!”

    陆航点点头,说道:“年前叔父喝过清茶之后,大喜,曾言,君子者,必饮清茶!”陆航口中的叔父,自然便是陆康。

    “陆公所言大善,策还欲前往庐江拜访,不知陆公如今身体可还安康?”孙策摸了摸茶杯,终于说道了此行的重点。

    却见陆航叹了口气,有些担忧的说道:“叔父已经70岁高龄,身体每况愈下,已有告老还乡之意,恐怕就是这两年的事了!”

    一旁吴景听了,却是皱眉说道:“此时还乡恐怕却是不妥!”

    “太守所说,可是那肆虐乡梓的严白虎?”

    “正是那严白虎,说起来严白虎还与我等是同乡,是乌程县人,天子即位之初,便拥兵万余,如今更是自称东吴德王,全据吴郡,屯兵于乌程,嘉兴等县,怕是拥兵四五万之众!”吴景担忧的说道。

    陆航蹙眉问道:“太守可曾听闻那严白虎对我等世家豪族有所不轨?”

    吴景叹了口气说道:“严白虎此人颇有野心,虽未有不轨,却多有强征粮草童仆之事!”

    陆航猛一拍桌子,怒声说道:“严白虎此贼孰为可恨!吴郡太守盛宪不能剿灭此僚,有何德居太守之位?吴郡都尉许贡更是可恨,既不能安民,又不能剿贼,我必使叔父向天子表奏此事!”

    孙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天子被西凉军阀李催郭汜所控制,诏命不出长安宫城,表奏天子又有何用?”

    陆航听闻,也是一愣,只能轻声叹息。

    吴景摸了摸下巴,说道:“自黄巾之乱起,皇室不振,群雄并起,军阀丛生,战乱不休,各地盗贼蜂拥,这分明已是乱世!”

    孙策右手轻轻敲着小桌,缓缓说道:“中原有曹操割据,听闻如今正与徐州牧陶谦混战。袁术割据两淮,也与曹操征战不休。北方袁绍也与公孙瓒混战,大有一统河北之势。各地诸侯不思报君,各自扩张地盘。即使宗室如幽州刘虞,荆州刘表,益州刘焉也是割据地方,这天下已经乱了!”

    此时房间死一般的沉寂,过了半晌,陆航终于开口说道:“如今江东大乱,我等江东士族正该力挽狂澜,保境安民!”

    吴景和孙策都未说话,等着陆航继续往下说。

    “伯符蒙马太傅垂青,如今已经是讨逆将军,自然应该挑起这个责任,为我江东士族平靖乡梓!”陆航缓缓的说着。

    孙策心中大喜,脸上却不漏痕迹,轻声说道:“策有何德何能?岂能担负如此重任?”

    “伯符何必妄自菲薄,破虏将军昔日武功赫赫,今日大败祖郎,伯符也当居首功,平靖乡梓的重任除了伯符,我想不出还有谁能够肩负?”陆航端起茶杯,从容说道。

    陆航虽然只是泾县县令,在陆氏家族中地位却不低,陆康长子陆俊多病并未出仕,幼子陆绩虽然聪颖却还年幼,陆康一旦去世,陆航便是陆氏家族挑大梁之人,因此陆航此时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陆氏家族的意见。即使陆航明白叔父陆康乃是汉室死忠之人,但是在叔父的感情和家族利益之间,陆航还是选择了家族利益。

    只是短短的片刻,陆航的脑中已经考虑了种种:“孙氏家族虽非吴郡顶级士族,自从孙坚之后已经步入吴郡顶级豪门之列,底蕴虽不如吴郡四姓,却与吴氏徐氏两家豪强犹如一体,三家一齐也不是四姓中单独一家所能抗衡的。且如今已经是乱世,孙吴徐三家将才颇多,正是大有作为之时。”

    孙策此时也不再矫情,拱手说道:“既然世叔认为此重任非策不可,策必将平靖乡梓,维护我江东士族利益!”

    陆航满意的点了点头,三人都明白,这是孙策的承诺,将会维护陆氏家族的利益。

    (今日,第一更,求收藏,求支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22、孙伯符大破祖郎 五() 
大事敲定之后,三人又对追剿祖郎之事定下了基调。

    在孙策的一力主张下,三人一致决定诛灭祖郎宗族,迁徙祖郎麾下的山越众人充实丹阳郡内各县。然后再逐个击破丹阳郡内依附祖郎的山越诸部,同样灭其豪帅宗族,迁山越众人充实丹阳人口。

    不管是从丹阳的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士族利益角度来看,迁山越以实郡县都有不小好处,吴景和陆航自然无不应允之理。

    出了县城,大寨已经在城外立好。

    孙策骑在马上却看见不远处马日磾正骑着马进营,身后则是马日磾自己的数十亲兵部曲。

    拍马快赶几步,孙策朝马日磾拱了拱手问道:“刚刚只顾着追缴祖郎贼军,却没注意到太傅适才去哪里了?”

    马日磾扭头看到是孙策,拿出一块红色的石头,笑了笑说道:“伯符,你看这是什么?”

    孙策接过马日磾手中红色的石头,有些不太确认的说道:“这是铁矿石?”

    马日磾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刚刚带人在这边闲逛,南边山坳里有一处瀑布清泉,池水颇为凉爽,池水边分散着不少这种红色的矿石。”

    孙策听闻大喜,拱手说道:“多谢太傅!”

    5月中,休整过后的众军开始围剿祖郎余部。

    吴景领3000步卒与陆航镇守泾县。孙贲与吴奋领骑步军共2000跟随孙策领大军围攻祖郎山寨。

    丹阳郡内多山,为丹阳山越的繁衍创造良好的地理条件。

    泾县北约30里处,便是祖郎的大本营泾山。

    泾县之名便是得自泾山。泾山绵延数百里,与丹阳境内的其他山脉练成一体,而众多的山越部族生活在这些大山里。

    泾山山脚下,已经立起一座大营。

    韩当一身甲胄,手持混铁大枪带领五百游骑在山脚下警戒。

    营内帅帐中,孙策和孙贲坐在上首,其余诸将各就其座。

    孙策此时一身白色吴服,手指在案桌上轻轻的敲定着,这是孙策前世所养成的习惯,每当他思考的问题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的用手指敲打东西。

    “诸位对于围攻祖郎山寨有何想法,都说说吧!”

    孙策话音刚落,边见黄盖开口说道:“主公,以盖之见,泾山易守难攻,吾等非强攻不能破其寨!”

    孙策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并不是担忧攻不下山寨,只是担忧将士死伤过多,这些士兵都是他这乱世的立身之本,况且已经与陆航达成一致,最迟明年便要率军收复吴郡。

    而孙策的记忆里汉室宗亲刘繇在明年便会被朝廷任命为扬州牧,到了那时,整个江东便会更加混乱。所以,孙策必须尽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而起战后至少要增兵至一万,孙策才有万全的把握能够迅速攻破占据吴郡的四五万严白虎贼兵。

    只见孙策摇了摇头说道:“公覆将军所以虽有理,但这数千精兵皆是我等立身之本,强攻伤亡颇多,恐难以承受!”

    说罢,孙策又看向陈端问道:“子正,可有何妙计?”

    陈端摸了摸短须,缓缓说道:“祖郎虽为山越豪帅,祖上却是我汉人豪强出身。其麾下贼兵成分复杂,有山越土著兵,有其宗族兵,也有昔年收拢的中原黄巾溃兵,如今祖郎被我军杀败一阵,其军心早已不稳,以端所见,不出数日其军必乱!”

    孙策点了点头,心中颇为认同,早在当日于泾县城下围攻之时,孙策便有所觉,再加上这几日从俘虏口中得知了不少信息,孙策也以为祖郎军必乱。

    陈端笑了笑又说道:“以端之浅见,祖郎麾下黄巾溃兵应该是最先乱的,其头领这几日便会派人与我军联络,到时里应外合之下,便可攻破祖郎山寨大门!”

    孙策点了点头,大笑着说道:“子正所言大善,不过我们还要再给祖郎贼军添上一把猛火!”

    第二日,孙策领黄盖,韩当,程普,徐盛诸将及500亲军来到山寨门下。

    孙策甲胄在身,手持九曲霸王枪,看着远处的寨门。

    祖郎的山寨大门用巨石垒成,看起来颇为壮观,大门两旁的壁崖十分光滑,寨前的路被休整的颇为宽广,却因为坡度较高,不易攻上。

    孙策等人停下的距离,恰好在山越人使用的软弓射程之外。山越人他们没有丝毫的办法,而上次在泾县城外被孙策大军击溃,山越军更没有勇气冲出山寨大门。

    山寨大门上的小头领,看着孙策等人,皱了皱眉头。过了半晌,挥挥手,让一个小兵去请祖郎过来。

    没过多久,孙策便远远看见有数十人又登上了山寨大门。

    祖郎一身甲胄,手中拿着一把长剑,身后跟着山越土著,宗族兵和黄巾溃兵的主要将校。

    孙策笑了笑,扭头对身侧的徐盛说道:“文向,这距离能射中祖郎贼子嘛?”

    徐盛有些凝重的点了点头,说道:“距离有些远,却也能试上一试,不过得借主公阕天弓一用!”

    “文向豪迈!”孙策拿下背上的阕天弓,递给徐盛。

    只见徐盛挺直腰背,双腿夹紧马腹,闭气凝神,弯弓搭箭,“嗡”的一声,一支翎羽铁箭伴着风声呼啸而出。

    又听徐盛一声大喊:“中!”

    那支翎羽铁箭仿佛听到了徐盛这句话一般,准准的射向了祖郎。

    祖郎看着这支朝自己飞射而来的翎羽铁箭,脸色一下苍白无比,顺手便拉过旁边的一个黄巾兵,挡在了自己身前。

    翎羽铁箭没有射中祖郎,却射中了那个黄巾兵,一蓬鲜血溅出,与祖郎苍白的脸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到此景,众人纷纷称赞徐盛好箭法。

    孙策大笑着说道:“文向好箭法,这阕天弓便赐给你了!”

    “多谢主公,盛必不负主公厚望!”说罢,徐盛便将阕天弓背在身后。

    众人纷纷打马离开,城头上祖郎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一些。

    祖郎手下的黄巾军首领名叫李襄,曾经是南阳黄巾军首领张曼成手下黄巾力士的统领。黄巾力士是黄巾军中最精锐的兵马,李襄此人也算是颇有能力,曾经也是南阳豪强家族出身。如今祖郎麾下的黄巾军也有一部分是当年的黄巾力士,当然大多数则是张曼成被南阳太守秦颉击败后李襄收拢的普通黄巾溃兵。

    看着祖郎带人离开,李襄缓缓松开了紧握着刀柄的手,一滴鲜血轻轻滴落,溅碎在山寨城门楼的青石板上。

    (今日第二更,求收藏啊!!!)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23、孙伯符大破祖郎 六() 
夜已经深了,祖郎的山寨里却依然灯火通明。

    祖郎山寨黄巾军驻地,黄巾军首领李襄的大帐中,四五个黄巾军头目聚坐在一起。

    “大家都说说现在怎么办吧?”李襄手握长剑,坐在上首,沉声说道。

    李襄话音刚落,一个小头领便拍着身前的小桌,大声说道:“大哥,我们不能在这样了,祖郎那混蛋更本就不把咱们兄弟当人看!”

    另一个小头领也怒声说道:“大哥,要我说我们还不如反了祖郎,去山下投那孙伯符去!”

    李襄依旧沉默着,整个大帐里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半晌,黄巾军里的二号人物,彭林终于开口。

    彭林是当年黄巾军渠帅彭脱的侄子,皇甫嵩和朱俊在西华大败彭脱,孙坚登城先入,阵斩彭氏宗族数人。可以说彭林是与孙策有不小仇怨的。而李襄也一直在等彭林开口,毕竟在军中有不少人都是彭林当年从彭脱军中带来的,而彭林又与孙策有着不少小的仇怨。

    “山寨是不可能守下去了,之前一战祖郎早已经吓破了胆,白天的那一箭更是让祖郎肝胆俱裂,兄弟们自然不能和祖郎一起送死,投降孙伯符是最好的出路。”彭林淡淡的说着,似乎在说着和自己丝毫不相干的一件事。“我彭氏一族与孙坚有大仇,我更不可能去投降孙坚的儿子,我不会挡兄弟们的生路,兄弟们也别为难与我。”

    又是一会儿的沉默,李襄开口说道:“既然这样,彭兄有何想法?”

    彭林捏了捏手指,缓缓说道:“我今夜会带亲信手下从一线天小路离开!”

    李襄点点头,说道:“一线天正好是你的手下在把守,也不会被祖郎那厮发觉,既如此,希望大家之后不要在沙场上再见,讨逆将军不是你能对付得了的!”

    彭林笑了笑说道:“家仇岂能不报?”说罢,彭林拱拱手,一口饮尽青铜酒樽中的浊酒,向帐外走去。

    看着走出帐外的彭林,李襄叹了口气,没有言语。

    却见李襄身旁一人,脸颊边有一条狭长的刀疤,开口说道:“大哥,何不把彭林那厮一刀做了?这厮留着,对讨逆将军也是个隐患!”

    李襄沉默了半晌,缓缓摇头说道:“豹子,彭林毕竟与我等兄弟一场,万事不可做太绝,日后也好相见!”

    帐中另一人长得颇为白净,像个书生多过像个武夫。却见他开口说道:“彭林终究是个隐患,不管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讨逆将军。此事日后必须告诉将军!”

    “这是自然!”李襄点点头,继续说道:“如今寨门守夜的是我们的人,事不宜迟,阿文连夜出山与讨逆将军联络!”

    那白净书生,点了点头,说道:“好的,大哥,我这就带几个弟兄出山!”

    却说彭林这人出了大帐,也不多做停留,带上驻地里的几十个亲兵便摸黑向一线天小道赶去。一线天小道是祖郎山寨的一道暗门,地点颇为隐秘,狭窄的一线天里被用砖石垒成一道矮墙,大约有百八十号人在守着,全都是彭林的亲信手下。

    彭林到了这里,也不多说什么,这些人都是彭林能信得过的生死弟兄,彭林说东,他们绝不会往西。彭林不说,众人虽有疑问,却也不会言语。

    不过是片刻功夫,约莫二百多号汉子便整理好了行装。只见彭林一挥手,众人便出了一线天小道。

    又过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一线天小道上便换成了李襄的亲信手下在驻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