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羹罢了。

    李过身为一镇统帅,自然心里也有些不高兴。王彦军中银饷,不经过他们这些领军大将,全部都由掌管后勤的黎遂球发放,那他们既吃不到兵血,也吃不了空饷,损失确实巨大,但李过知道,王彦已经给了他们远超常规的奉饷,他们做人便不能太贪心,而且他心里也确实感激王彦,随对着几人道:“李来亨,这次发饷汝得了多少银饷?”

    李来亨闻语微微一愣,声音不禁低了些,回答道:“七百六十八两。”

    “啪~”李过等他说完,顿时一掌拍在座椅上,猛的站起身来,对着几人大骂道:“七百六十八两,那汝身为指挥使,一月银饷便是二百五十六两,国公爷如此厚待汝,汝安敢生此异心耶?”

    大明朝,正一品大员,当朝三公,月俸不过禄米八十七石,而指挥使不过正三品,王彦却给了二百五十六两,多出将近三倍,待遇不可谓不厚了。

    李来亨等人闻语,这才清醒,王彦随剥夺了他们经手银饷的权利,却也给了他们足够的补偿,顿时一阵惭愧。

    高氏见此,随柔声道:“诸位将军与妾身,虽然归顺了大明,成为官府中人,但朝中依然有许多人视我们为流贼,欲除之而后快。楚国公,对我等恩重如山,又是我们在朝中的依靠,诸位将军今后行事,还要三思之呀。”

    李过闻言,点点头道:“伊母说的不错,汝等切莫只顾眼前小利,坏了国公大局。今我等既然归于国公麾下,国公兴,则我等官拜公侯,亦不在话下,而国公若败,则我等亦万劫不复也!”

    诸将闻语,随知与王彦以是一体,纷纷羞愧告退。

    至此,王彦发饷,令全军士气大震,特别是顺军老卒,逐渐恢复了士气,每名士卒的眼中都透露出了一丝希望,恢复了一些精神。

    原本散乱的大营,开始变得规整,原本四处席地而坐,懒散无神的士卒,亦开始进行操练。

    王彦为此,则付出了五十万两白银的代价,他手中的银钱,转眼间,就只剩下区区六十万两矣。

    这时随着他军队的再次扩编,今后每月所耗费的银钱都将是数十万之巨,他手中的银钱与物资,却再次捉襟见肘起来。

    两日之间,军队只能进行初步整编,并不能马上行成战力,但时间不等人,王彦不能等大军操练出结果,再来对付清兵。

    他怕岳州守军,坚持不到他扫平荆州和常德的清兵之时,所以王彦只能让兵马在战斗中磨合,慢慢行成强大的战斗力。

    这时王彦首先将两面围城,改成四面围城,督标亲军、忠贞、忠勇、忠至一部,各围去一面准备攻打。

    耿仲明原本想着死守城池,等着勒克德浑派兵救援,可就在王彦派兵围定四面之时,武昌城中勒克德浑的书信和军令亦传入城来。

    这时耿仲明和郑四维等人,才知武昌的清军,都去攻打岳州了,根本不会救援荆州。

    勒克德浑命他们死守城池,等他攻下岳州,再围歼王彦于荆州城下,但如果荆州守得住,他们会连连向勒克德浑求援吗?

    “这是要拿我等做饵呀!”荆南道台李四凤,看了书信不禁恨声说道。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随着李过部的到来,城外的明军以达八万五千余众,将近五倍于城内守军,王彦攻城的时机已经成熟,而城内的守将,在这几日的炮击下,已经士气尽丧,加之荆州城中的粮草,在上一次围城中就消耗得差不多,一直没得到补充,所以粮草也已经不足。

    此时在郑四维与李四凤看来,无论是军心,还物资,还是城防,都根本没有守住城池的可能。

    耿仲明与郑四维听了李四凤之言,面色沉重,他们都知道,他们被勒克德浑当做棋子给舍弃了。

    这时在城内的三位清军高官,不禁生出了不一样的心思。

    耿仲明着样的老汉贼,心里十分清楚,他就算投降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而且他手下儿郎都是旗人,也不会同意他投降,所以他只有死战一途,但郑、李二人,却可以有不一样的想法。

    因为顺军的关系,郑四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投降明军,但现在勒克德浑既然不发援兵,那他守下去便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不得不试一试投降一途。

    是夜,郑四维和李四凤的使者,便悄悄出城,来向王彦投降,但王彦却根本不许,只言要亲取荆州,使者惶恐而退。

    王夫之见此,分外不解,随问道:“昔成祖之得天下,该因能招降纳顺,今士衡何拒郑、李耶?”

    王彦闻语,答曰:“彼一时,此一时也。昔成祖文帝相争,为争人心也,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华夷之争,是为大义也。郑、李之辈,忘大义之徒也。若容其降,则此辈之人,见利则投夷狄,失利则投大明,此长此辈之志,非良策也。况吾军中顺将与郑有陷主之仇,吾若允降,则军心不附,不若拒之,已收人心耶!”

    王夫之听完不禁轻抚其须,而后点头日:“士衡之言,甚善。只是既然不许贼降,便不应四面围如铁桶,贼乞降不得,必然死战,况城中尚有万余之众,不如撤去东门,独攻西面,则贼必然无心恋战,弃城而走也。届时士衡可伏兵城外,郑、李二贼擒之易也。”

    “兄之言,善也!”王彦闻言,深以为然,随命人撤去东面,独攻西城。

第219章破荆州清王自裁

    “轰隆~轰隆~”

    城墙下明军士兵如潮水般退下后,远处的红衣大炮,再次发出阵阵怒吼,将一枚枚炮弹狠狠的砸在城墙上,碎石飞溅。

    整个荆州西城,已经被打的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深陷的弹坑,城上的墙朵也已经被崩去大半,大批的清兵在明军退下之后,纷纷疲惫的靠墙而坐,兵器统统丢在一边。

    这时一员清将,在几名亲兵的护卫下,有些狼狈的走下城墙,他们身上损坏的甲片,以及污秽的血迹,都诉说着方才经历了一场苦战。

    此时,那将领边走边摘下铁盔,漏出光秃秃的脑袋和一条鼠尾,以及一张疲惫焦虑不安的面庞,他有些急切的走下城墙,片刻后便到了一个四合院落。

    这院落靠近西门,乃是清军指挥守城的中心。

    将领来到门前,门人连忙见礼,但将领却不做理会,便直接走入院中,而于此同时,一名身着四品鸳鸯补服的清廷文官,亦是一脸慌张的走出来。

    那文官见了迎面而来的武将,不禁急步上前,连忙问道:“郑总兵,怎么样呢?”

    将领正是郑四维,他闻文官之语,脸上俱是颓然之色,他道:“守不住了,某正是来寻李大人商议对策,看该如何是好也!”

    “守不住了~”李四凤闻语,脸上一阵惨白,“王彦不许我等投降,这城又守不住,我等岂不死路一条!”

    郑四维叹道:“王彦手下大半人马都是闯逆之人,某献荆州,致使闯贼被英亲王追杀,结果一败再败,不仅东下金陵的计划全毁,闯贼亦命丧楚地。闯贼余部对某恨之入骨,王彦这是要拿某的项上人头,以收军心也!”

    自王彦拒绝郑四维和李四凤的投降后,二人心中就十分惶恐,但投降一路既然以绝,他们便想着死守城池,只是如今攻城的兵马,却不是之前的顺军,李过在得到火器支援之后,攻势迅猛无比。

    郑四维虽然亲自上城督战,勉强打退了明军的进攻,但他心里却十分清楚,破城就在这几日之间矣。

    “不行~”李四凤心里十分绝望,他投降清廷,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并非是要为清廷效死,现在富贵还没开始享受,他怎么能死在荆州城中呢?

    “郑将军,东门外并没有明军包围,不如我等弃城而去,如何?”

    郑四维却摇头道:“此王彦怕我万众一心,所行围三缺一之计,某料定东城外,必有伏兵也。”

    李四凤道:“虽有伏兵,然守城必死,出城尚有一线生机,将军当一争耳!”

    郑四维眉头一皱,脸上一阵犹豫,最后道:“好~某今夜便率军突围,但怀顺王怎么办,要不要通报他?”

    李四凤嘴角露出一丝阴狠之色,冷声道:“切不可通报于他,若被他知晓,将军与吾都走不成矣。”

    是夜三更,郑、李二人果然弃城而奔,他二人各领一千精锐兵马,出了东城,便分路而逃。

    郑四维直接向东投大路往武昌,而李四凤却奔小路,欲去襄阳,但两人于黑夜中奔走不过两里,袁总第、王士、戴之藩等数股明军同时率军杀出,步骑掩杀之下,射死李四凤,活捉郑四维,余众皆被杀散,奔逃消失在茫茫原野。

    就在城外杀生震天之时,荆州城内亦瞬间大乱,绿营知主将弃城,纷纷拥向东门,而其中一些人马,则开始在城内四处烧杀抢掠,荆州城中顿时火光冲天。

    耿仲明在睡熟中被满城大哗之声惊醒,随连忙起身,招人来问,但卫士并不知道具体情况,他只得先穿衣甲,可就在这时,一群黄甲八旗兵却拥进府来。

    为首的一名清将见他便拜道:“父王,郑四维跑了,明军已经从东门杀入,孩儿这就护送您杀出城去。”

    耿仲明闻语大惊失色,不禁后退两步,才稳住身型。

    那名清将正是耿仲明之子耿继茂,他见此连忙一挥手,一名黄甲士卒就牵来战马,几名清军牛录额真则一拥而上,就将耿仲明架起要抚他上马。

    这时城内已经火光冲天,无数喊杀已经向府衙逼来,耿仲明却从抚他上马的诸人中挣脱,整个人颓然道:“汝等如此,并非救本王,实为让本王断子绝孙也!”

    一众黄甲清兵见此,心里一沉,耿继茂只得劝道:“父王,明军马上就到,在不走就来不急了。”

    耿继茂说完,就让黄甲清兵再次架他,但耿仲明却猛然抽出腰刀,大身喝道:“尔等谁也不要过来,本王损兵折将,今再失荆州,必为朝廷不容,若同尔等归去,非但本王要被治罪,而且还要牵连家人,不如所幸战死于此,则子孙富贵,尚可保存也!”

    这时耿仲明喝退黄甲清兵,又看着耿继茂道:“继茂,为父现在命令,立即出城,为我耿家,好好活下去,至于战败的责任,就让为父一人承担。”

    在这样危机的时刻,耿仲明头脑反而十分清晰,他将汉军正黄旗几乎败光,本就是大罪,如今荆州一失,勒克德浑也就基本没有取胜的可能,他是罪上加罪,必死无疑。

    湖广局势大溃败,这个锅得有人来背,勒克德浑是多尔衮的亲信,又是满清皇族,自然不会是他,而耿仲明官位够高,身份够大,正好还是个没有依靠的汉人,背锅自然在合适不过了。

    耿肿明知道,一但他逃出荆州,结果就只有一个,那便是背上湖广战败的大锅,只是他心里确十分清楚,这个锅是万万背不得,所以他只有一死,来保全耿继茂,来保全他的家人不受责罚。

    此时一众黄甲清兵,听了耿仲明之言,不禁纷纷跪下,而耿继茂却早已泪流满面,他大哭道:“父王,您三思啊~若父王不走,孩儿愿意同死。”

    “我等亦愿同死~”

    耿仲明看了一眼耿继茂,又看了一眼这些黄甲兵,他们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人,有的更是从毛文龙的东江镇的时代,就是他的手下,所以对他还是十分忠心耿耿,不忍留他送死。

    看着眼前诸人,耿仲明也以是满脸泪水,他把刀一下横在自己的颈前,耿继茂等人顿时大惊,而他再次喝道:“继茂,走~这是为父的将命,耿家不能绝后,你懂吗?”

    这时明军已经冲杀到附近,耿继茂见此,不禁大哭拜道:“父王放心,孩儿必定继承耿家的事业,斩杀王彦,为您报仇。”

    耿继茂说完,又向耿仲明拜了几拜,便毅然起身,于一众黄甲清兵,翻身上马,往城外冲去。

    耿仲明见此,整个身子不禁一软,刀也掉在地上,他听着城内越来越近的喊杀声,不禁阵阵惨笑的退回屋内,举火自'焚而死。

    史载,大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二月,明楚国公王彦,领八万兵陷荆州,清怀顺王耿仲明自'焚死,天下震动。

第220章今日同饮庆功酒

    战火过后的荆州城,满目疮痍,无数房屋都被乱军焚毁,王彦在诸将的簇拥下,经过萧条破败的街道,踩着残壁断崖,进入城中。

    荆州府衙,昨夜随着耿仲明一起化为灰灰,王彦便暂时驻于荆州士绅所献的大宅中。

    这时大军入城,除了张贴安民告示,帮助城内百姓清理灰烬之外,就是轻点各部斩获,以及处理俘虏了。

    昨夜一战,荆州城内的三名清廷高官,两死一俘,城中近两万兵马,特别是三千多骑兵,只有耿继茂待着两百黄甲骑兵走脱,其余大都被俘虏。

    其中一千八百余名黄甲汉八旗,则被王彦命人押到城外,尽数斩杀,而清将郑四维,则被凌迟处死。

    值得一说的是,荆州城中并没有懂得凌迟的老师傅,最后乃是李过亲自操刀,虽说是凌迟,但事实上只割了不过百刀,郑四维就惨叫而亡。

    事后,李过等人,来到王彦身前,齐齐下拜,算是彻底归附了王彦,而当他们这一拜之后,代表李自成的时代,便彻底过去,从今以后,这数万人马,就只忠于王彦。

    荆州城外,因为斩杀了一千八百多八旗,已经昨夜在城中作乱的绿营兵,而血流成河,行刑时惨叫声,哀嚎声,令人闻之胆寒。

    刑法结束后,王彦则让人将八旗的人头腌制,再次送往长沙,而后转送福京报捷。

    八旗的盔甲和旌旗,亦一同送去。

    长沙的何腾蛟得知王彦陷荆州,逼死耿仲明后,顿时大惊,他先设法将王彦派往福京报捷之人拖住几日,而他则写下奏章,将荆州之胜说成他指挥有方,然后快马先行一步,报入福京城中。

    荆州大胜,就这样变成了何腾蛟与王彦共同配合的结果。

    捷报传入福京,正是隆武朝廷处于极度危险之时,郑成功与王威行动失败后,郑芝龙逃到安平城,虽然没有立马投清,但也不在入朝,而是拥重兵于安平,观望时局。

    荆州大胜,折满清一王爵,几乎全歼黄甲汉八旗,此南明政权前所未有之大胜,隆武帝随立马祭天,用王彦送来的首级、铠甲、旌旗、印信,拜祭天地,告慰二祖列宗在天之灵。

    这样的大胜,使得摇摇欲坠的隆武朝廷,暂时摆脱了危机,不仅坚定了朝中大臣的信心,同时也使得郑芝龙对清廷的态度变得模棱两可,不敢轻易投清。

    彼时隆武帝大会朝臣,于殿上言:“腾蛟朕南阳旧识,士衡朕定策功臣,今二卿如朕左右二臂也。”

    朝廷随加王彦太保,其父王朝礼为衡山伯,加何腾蛟为太傅,进封为定兴侯,而李过则被皇帝赐名赤心,进兴国侯,高一功赐名为高必正,进定国侯,进高氏为一品贞义夫人,进戴之藩、袁宗第、刘芳亮为列侯,王士、李来亨、刘体纯等等,皆封伯爵。

    自甲申年以来,无论是大明还是大顺,都是一败再败,使得天下人皆以为满清不可敌,汉人民心士气尽丧,而这一战确一下提升了民心士气。

    耿仲明是满清内部,汉人的四大强藩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战功卓著,名声一点也不比吴三桂差,他的死,代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