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说离岛与海岸太近,并不适合做海盗基地,但郑之豹虽然假扮海盗,四处袭击广东的海船,但他确不觉得自身是什么海盗,有什么必要躲着王彦。

    在他看来,现在是王彦被他堵在珠江口不敢出来,那他有什么理由找个偏僻的小岛,将自己藏起来呢?所以郑芝豹肆无忌惮的选了离岛,因为他根本不惧怕王彦。

    这时王彦与三千精兵悉数登岸,他观察离岛地形,随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命刘顺带领两百精锐,攀爬上岛,居高临下突袭位于离岛北面的海盗山寨,而王彦则带着兵马沿着海岸,绕道北面,直接插入山寨与海港之间,防止海盗登船逃脱,至于海港内的海盗船,则由赶来的施琅对付。

    半夜子时,在四姓海盗带着船只出海后,整个山寨与海港都慢慢安静下来,只剩下山寨中间,郑芝豹居住之所,还亮着几盏油灯。

    三名荷兰女子,被两名卫士看押在房间一角,不敢反抗。

    里屋内,郑芝豹为了今晚能够尽兴,决定先泡一个热水澡,以去除身上疲乏,而后百战不殆。

    他褪去身上衣物,露出有些松垮的身体,舒服的泡在水中,但片刻后,却又觉得少了些情趣,随大声让属下将三名荷兰女子赶进来与他同洗。

    看着荷兰女子明显更为傲人的身体,原本只想搓洗的郑芝豹却立马来了反应,正当他准备直接开战之时,整个山塞却忽然震动,紧接着便是漫天的统声和喊杀声,从四处响起。

    一时间,正欲动手的郑芝豹,顿时楞在那里,而身下刚抬起头来的巨物,瞬间就被吓得不举,以叹为观止的速度,缩小十倍,最后成了一条蚯蚓。

第176章破寇巢二擒郑芝豹

    自封锁粤海近一个多月以来,海寇在南海上肆无忌惮,而粤地水师在最初的几次失败之后,便依靠岸炮封锁,龟缩于珠江口内不曾出来。

    长此以往之下,无论是身为首领的郑芝豹,还是下面的普通海盗,心中都满了骄狂,他们将巢穴直接选择珠江口外的离岛,便证明了这一点。

    在上下俱对粤地水师轻视无比的情况下,巡夜防守的懈怠,便可想而知,王彦轻易在东岛登陆后,沿着海岸绕到北面山寨下面,继续隐藏起来,而在这期间竟然没有发现巡哨,使他都有些担心,是否是郑芝豹设下圈套,故意引他来袭。

    王彦的担心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来自山顶滚下的山石打破,那是刘顺与两百悍卒,自东面爬上山顶后,送给郑之豹的大礼。

    一块快巨石,被他们从山顶推下,沿着山坡,极速滚下,砸向建在北面山腰的寨子,巨石撞击山壁的声音有如奔雷,砸在屋寨上,顿时墙垮屋塌,一些没有反应过来的海盗,就被直接活埋。

    这时,山寨里已经乱作一团,一群群海盗,感受着山石撞击带来的震动,惊恐的逃出屋塞,而其中不幸者,则正好被山石砸得脑浆迸裂而死。

    “杀啊~”

    “灭海寇,建功业啊~”

    伴随着滚动的山石,刘顺领着两百悍卒,首先自山顶冲下,他们以高攻下,气势如虹,宛如神兵天降。

    黑夜中,海盗们早被滚下的山石,砸得晕头转向,胆颤心惊,现在又见一队大兵自山顶冲下,自然魂飞魄散。

    扬州兵一边往下冲,嘴上一边用江淮方言破口大骂,海盗们听不清他们叫喊的是些什么,一些搞不清状况的海盗,甚至以为杀来的并不是人,而是在山中修炼多年的的山妖。

    古代打仗,打的就是一个“气”字。

    现在海盗胆气以丧,哪里会想到抵抗,纷纷从山寨涌出,奔向停泊在港内的海船。

    郑芝豹草草的裹了一件长衫,未来得急着甲,便从屋里跑了出来,方才一块大石直接砸中房屋,三名荷兰女子也被砸死了两名,简直差点将他吓死。

    这时他惊魂未定的站在山寨中,只见寨子里,到处都是乱跑的海盗,郑芝豹半响才镇定精神,而后连忙大声呼止,但无人听他之言。

    情急之下,郑芝豹只得连杀数人,但还是没能制止混乱,不过到是有不少郑氏兵马聚拢到了他的身边。

    其实郑氏之兵,并没有那么不堪,只是山寨里,郑氏兵马与海盗混住在一起,海盗一乱,郑氏兵马难免跟着心慌,就算有心镇定,也被未经训练的海盗冲散。

    这时从山顶上杀下的刘顺,已经冲到寨中,而寨内海盗与郑氏之兵,又争先往山下逃去。

    黑暗中,郑芝豹不知刘顺一伙有多少兵马,而他又无法组织兵力抵抗,心中不禁一阵惊慌,他眼看着刘顺就要杀至,随连忙对身边的郑军道:“快护本官上船,上了海船,他们便奈何不了本官。”

    这时聚拢在郑之豹身边的郑军已经多达二十余人,他们听郑芝豹之语,连忙将他护在中间,跟随着败兵往山下奔去。

    不得不说,郑氏虽然割据地方,不听朝廷号令,郑芝豹也不是什么将帅之才,但郑氏对手下士卒却十分厚待,而士卒们也愿意为郑氏效死。

    聚拢在郑芝豹身边的士卒,护着他自山寨而下,凡是挡在身前的海盗一律放倒。

    一路下来,他们居然从后面挤到了败军之前,一部分溃散的郑军,也接着机会向他们靠拢过来。

    “杀啊~”

    “弟兄们,封妻荫子的时候到了~”

    “砰~砰~砰~”

    就当郑芝豹在护卫的拥簇下,刚来到海滩上时,早已忍耐多时的王彦,却忽然挥兵杀出,而在一大股郑军护卫下的郑芝豹,立马就成了最显眼的目标。

    刚刚逃出山寨,惊魂未定的海盗,面对山下突然杀出的一队兵马,顿时再次溃散,即便是还有些建制的郑军,也在郑芝豹,“上船,上船”的惊呼声中,直接跑向码头。

    一时间,王彦挥军掩杀,斩首无算,大批的海盗被赶下大海,水性好的,尚能游到远处停泊的海船上,不好的则只有被夜里的海水吞没。

    海港内,留守在海船上的海盗并不多,大都数海盗和郑军都不会选择在颠簸的海船上过夜,因而留船的海盗很难独立超控起巨大的海船。

    早在山石滚落之时,一部分机灵的海盗,已经开始起锚,而当王彦挥军杀出之时,他们便开始升帆。

    海寇们直接驾船就跑,而郑氏的海船,还多在港内游弋,一部分则靠到码头边上,等候败兵登船。

    海船吃水深,所以不能靠近岸边的浅水区,海盗要通过长长的码头登船,郑芝豹在护卫的保卫下,在码头上狂奔,而在码头的一旁,一艘忠心耿耿的郑氏海船,已经为他搭好了登船的连板。

    气喘吁吁的郑芝豹,跑到船前,回同看了一眼被护卫挡在百步开外的王彦,心中不禁一丝庆幸,但他正准备蹬船之际,一艘刚刚使到海港出口的海沧船,便在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响中,化作一堆燃烧的火焰山。

    “轰隆~”

    “轰隆~”

    一阵阵此起彼伏的火炮声中,欲冲出海港的海船,如点名般的被人摧毁,郑芝豹见此脸色顿时一阵惨白。

    港口之外,四百多条战船,将港口围得水泄不通,如果港内的海盗与郑军都成建制的登船,郑芝豹还有信心一战,但如今大部分水手和炮手,不是被赶到海里,就是还在岸上,即便是登上战船的,建制也已经混乱,有的船上可能缺水手,而有得则缺少炮手。

    郑芝豹早年,常年待在海上,经历不少海战,自然知道眼下的情况,他已经没有了逃脱的可能。

    一时间,郑之豹不禁一声长叹,但兵败自杀,自然没有可能,他只能在心中安慰自己,“反正又不是第一次被王彦俘虏,他还敢杀我不成!”

    这时王彦已经杀到离他十步开外,他不禁镇定一番精神,又整理了一下散乱的衣冠,以让自身变得体面一点,而后大声呼道:“都放下武器,不打了,吾乃大明朝定国公郑之豹,来此招降海盗,尔等都误会了。”

    十步开外的王彦闻语,却不禁冷笑:“哪里来的贼子,居然敢冒充朝廷少师,还不快给本督拿下!”

第177章观书信怒了郑芝龙

    十月底,随着江南义军的失败,加之浙东鲁监国败回钱塘江南岸,隆武朝廷大学士黄道周兵败被杀,整个东南的抗清斗争陷入低谷。

    福京朝廷内,隆武帝为黄阁老身死之事,耿耿于怀。

    黄阁老驻兵广信时,曾写下奏报向朝廷请援,隆武帝亦命定远侯郑联发兵支援,但直到黄阁老败亡,郑联之兵也未曾出关一步。

    隆武帝对此异常震怒,欲杀郑联,但今日在朝堂上,郑芝龙却辞官代罪相胁,迫使皇帝无奈退朝。

    福京城,平国公府邸,郑芝龙正为保下郑联而欢喜,此举他不段为他四弟留了一脉,也再次打击了皇帝的威信,使得朝局偏向郑氏。

    一时间,郑芝龙不禁心情大好,可就在这时,一名心腹却走了进来,呈上一封书信道:“老爷,此王彦之信件,刚从广东加急而来。”

    郑芝龙闻语,不禁从躺着的藤椅上,坐起身来,他接过书信,一边拆,一边笑道:“看来是五弟在粤海起了作用,王彦那厮终于要向本督服软求饶矣。”

    “五爷亲自出手,自然搅得粤海不得安宁,那王彦不过后起小辈,怎么可能斗得过五爷哩。”心腹立马一阵附和。

    郑芝龙满脸微笑的点了点头,认可了心腹的马屁,他今日是好事成双,心情畅快无比,特别是能让王彦服软求他,更是让他心头长出了一口恶气,只是在他张开信纸的瞬间,他的表情却立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脸都扭曲起来。

    一旁的心腹见此,不由得一惊,知道信上的内容可能并非好事,一时间,他不禁有些后悔,亲自将信件送进来,这下他不仅得不到奖赏,反而会因为送信之事,被郑芝龙迁怒。

    那心腹心中一阵悔恨,但他毕竟是在郑家打滚多年的人精,知道当误之急,是搞清楚信的内容,才能从容应对,于是就站在郑之龙身后观之,便见其颤抖的双手拿着的信纸上愕然写着,“本督经营粤海,肃清海上匪患,于离岛与珠江口,先后大破海寇,俘三千余人,战船三百余艘,其中一贼子,妄称乃朝廷少师、定国公郑芝豹,本督疑之,认为郑氏乃朝廷石柱,万不会与海盗相勾结,而贼子胆敢诋毁大臣声誉,已被本督下狱,然本督以大刑加之,此贼依然不知悔改,任自称为朝廷国公,本督心生疑虑,想来是与不是,平国公心中最清,随写此信相问也!”

    那心腹看完,不禁面如土色,想不到郑芝豹居然被王彦给抓了,还故意装作不知道,以大刑伺之。

    这时郑芝龙心中已经大怒,将手中之信撕成粉碎,“王彦匹夫,之豹在泉州就被他掳过一次,他居然装作不认识,不仅对之豹用以大刑,还写信羞辱本督,简直岂有此理!”

    “老爷息怒~老爷息怒~”心腹见郑芝龙,心中满是怒火,只得连忙劝道:“王彦此举虽然可恨,不可饶恕,但属下想来,他装作不认五爷,不愿承认五爷身份,其实是在向老爷服软,以免事态扩大也!”

    郑芝龙闻语,微微一愣,不禁慢慢冷静下来,他从新在藤椅上坐下,心中对王彦的说辞进行了一些整理,慢慢的也就明白了王彦的意图。

    方才他看到粤海上郑芝豹失败被俘,心中恼怒,但事情已经发生,就必须要面对解决。

    郑芝龙是海盗商人出身,很快就从愤怒中走出来,思索道:“王彦没有将事情闹上朝廷,便是想要与本督私下解决,而此事也确实不能让朝廷上的那帮腐朽知道,不然他们又将寻机会攻击本督,事态将会无法控制,而且本督也确实不可能与王彦彻底撕破脸面,让福建与粤地兵戎相见。”

    很显然,郑芝龙也并不愿意将事态公开,因为他与王彦同殿为臣,都是大明的国公,只要他还需要隆武朝廷这枚棋子,他就不能在明面上和王彦开战,何况隆武朝廷现在还没有完全成为他的棋子,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都有不少忠于朝廷的存在。

    正是因为郑氏还在意朝廷,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所以相互的争斗只能在暗中进行,因此郑芝豹要扮作海寇,而不是直接派福建水师封锁粤海,王彦抓注郑芝豹也不能承认他是郑芝豹,因为他还没有实力与福建决裂。

    郑芝龙想明白这些,也就知道这件事情只能私下解决,他与王彦都要装糊涂,但他一但同意私下解决,在南海上必然就要做些妥协。

    这时郑芝龙想着还在狱中的郑芝豹,他知道这件事情拖下去也没有用处,因为王彦已经在南海上打开了局面,所以他觉定与王彦谈谈条件,“汝去将送信之人请来,本督要亲自与他谈谈条件。”

    心腹见此连忙行礼,恭敬的退下,但他还未走远,又被郑之龙出言叫住,“等等~汝先与那送信的使者谈谈,摸清王彦的条件,告知本督后,本督再招他相见。”

    在郑芝龙接到王彦书信之时,王彦早已经回到广州城内。

    那****先在离岛俘虏郑芝豹,解决了离岛上的海盗和郑氏之兵,在天亮之后,又让施琅率领四百艘水师战船真扑澳门。

    此时四姓海盗,对于离岛的情况却全然不知,他们正派人与葡萄牙人交涉,没想到葡萄牙人,真的愿意将八十艘粮船驱除出港,四姓海盗不禁纷纷大喜。

    午时左右,当八十艘粮船从海港使出之时,两百艘海盗船立马围上,但这时粮船两侧的船舷上,一块快挡板却被突然拉开,露出一门门漆黑的炮口。

    一时间,炮火在澳门外的海面上此起彼伏,水柱飞溅,四姓海盗才知,眼前的根本不是什么粮船,而是官军的水师战舰,不过他们也并不惊慌,毕竟他们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

    海战在进行半个时辰后,何虞卿率领的八十艘战船已经沉了十五艘,完全处于下风,但就在这时,施琅的四百艘战船终于赶到战场,整个海战局势立马逆转。

    双方战至申时三刻,郑廷球连人带船沉入大海,石壁、马玄生率船投降,唯有徐贵相领着四十条战船得以逃脱。

第178章谈海事粤商归心

    离岛虽然是郑芝豹与四姓海盗的驻兵之所,但毕竟只存在一个月的时间,并非四姓海盗真真的老巢,所以王彦此战除了俘虏了四千海盗,得了数百艘战船之外,在银钱上并没有多少收获,但此场战斗下来,却彻底改变了粤海上的时局。

    王彦为了打开粤海局面,随将四千海盗押回广州,在广州城外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粤地百姓观者如潮。

    在仪式结束后,王彦又挑选了百名海盗,在城中游行,为首的便是被绑在囚车上的郑芝豹,以便让全广州都知道,粤地水师击败了盘踞粤海的海盗。

    在广州的大海商中,有一部分认识郑芝豹的存在,看见在囚车中羞愧欲死的郑芝豹,顿时惶恐无比。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纵横四海的郑氏,居然败给新建不久的粤地水师,败给广东总镇王彦。

    这些商人原本以为王彦必败,所以全部倒向郑家,但现在王彦却在粤地站稳了脚跟,粤海也被他的水师控制,他们今后的贸易,必然要经过王彦允许,才可以在粤海上进行贸易,而原本的郑氏却不能给他们保障了。

    这种情况下,一些海商在王彦回府之后,便开始给他送礼,释放投靠之意,但王彦却统统没有接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