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6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夜,为了在天亮后大战中取得优势,金军派出大批斥候,对明军营寨进行袭扰,想要疲乏明军。

    金军想着夜里明军的火炮难以精确打击,骑兵完全可以驰骋接近营寨,然后发铳袭扰,结果骑兵连连触雷,明军营外不时,便一声爆炸,腾起一团白烟,以及被掀飞的战马和金军尸体,令金军斥候胆寒,感到恐惧,于是早早回营。

    明初1434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便记载了一种“炸炮”,其文是,“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从记载可以看出“炸炮”就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

    这种东西戚继光就用过,还加以改进,明军近些年一直处于进攻的态势,这种防御性的“炸炮”很少使用,现在到有机会一显身手。

    金军见袭扰不成,便只能各自回营,养精蓄锐,以备大战。

    次日,卯时三刻,天还未亮,明军便开始埋锅造饭,大批羊群被伙头军宰杀,营中炊烟袅袅,白色蒸汽混杂着米饭香味和肉香在营中弥漫。

    以前明朝的肉食并不充足,不过随着朝廷经略草原和辽东,同归义的蒙古牧民形成了一个互补,所以肉食得到了一定的丰富,特别是征伐东蒙古缴获牛羊马匹无数,朝廷将那些牛羊借给归义蒙古放牧,他们每年为兵部提供十万头牛羊,便大大的改善了军队的伙食。

    这次行军,王彦为了减少从南洋调米的压力,便赶着不少牛羊随行。

    辰时,天方亮,几乎就在伙头军将饭菜做好之时,明军大营吹响了绵延不绝的号角,整座沉睡的大营顿时就活了过来,无数士卒穿好衣甲,从帐篷内钻出,营中密密麻麻的人影攒动。

    将士们各自领了饭菜,在营中吃喝,不多时,先吃过的明军斥候,首先奔驰出营。

    明军各营骑兵,加上从临潼逃出的秦锋、谭泰的人马,大概只剩八千余骑。

    这时各营的骑兵,几乎同时从营中奔出,汇集成三股,分别向南、西、北三个方向奔驰而去。

    他们要先一步侦查战场,将金军的骑兵逼开,为步军占据有利的列阵空间。

    向西奔驰的明军骑兵在豪格打造的战线外停下,然后分成几股,南北散开,等待步军的到来。

    防线内的金国士卒,正啃着土豆和番薯,他们看了防线外的明军骑兵一眼,却没有人马杀出来驱赶。

    豪格就盼望着明军来攻击他,所以并没派遣人干扰明军列阵,他希望王彦赶紧一头撞上来。

    那厮不是喜欢结硬寨打呆仗,喜欢呆在坚固的工事后面,看别人撞个头破血流么?今日他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王彦那厮好看,让他知道自己有多猥琐,多讨人厌。

    明军骑兵在金军阵线两里外站住阵脚,金军人马加紧吃饭,两边相安无事。

    辰时二刻时,明军各营的士卒开始从营盘中出来,士卒们按照番号,在无数旗号的指挥下列成大阵。

    到五刻时,张名振领着振武左军,加上奋威右军一部,共计三万人以两条战斗横阵,向北平推而去。

    同时李过领着近十二万人向南而去,王彦则留下两万人守卫营盘,充做后军,然后领着近十万人马,向西挺进。

    明金决战的战场非常广大,临潼以东,渭南以西,渭水之南,骊山之北,方圆近百里都是两军决战的场地。

    这次会战,光参与合战的大军就有五十万,如果加上屯军和民夫,那人数将超过百万,足以载入史册。

    雄鹰掠过天空,鹰眸俯瞰大地,地面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缩小了的人影,明军给黄色的土地覆盖了三块巨大的红色地毯,大地上满是夺目的红色,如同流动的火焰。

    一阵阵的号角和军鼓声慢慢从东面传来,矮墙后的金军将士纷纷直起身子,开始向东观望,入目俱是明军的方阵。

    他们跟随着号鼓,踩着整齐的步伐,使得地面微微震动。

    看见眼前无法计算的人马,如同滚动的岩浆一样,向阵线靠近,金军士卒感受着地面的震动,从脚底一直上传到心脏,一个个都情不自禁的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很快明军士卒便在金军的注视下,进入了各自的位置。

    整个明军方阵分为两部,前面是孙守法的统领的武卫前军和奋威军一部,共计十三个营,将近四万人。

    他们列成两条阵线,前七后六,以横阵排列,后面六个营刚好在前七个的间隙后们,可以随时向前。

    王彦的五万人作为中军,十六个营的兵力则以密集阵型,把他围在中间。

    明军出营后,就摆好了阵型,然后保持阵型,一路进入预设的战场内,所以很快就布阵完成。

    明共治九年,五月,明军主力与金军主力会战于野,随着王彦的大纛旗竖起来,宣示着大战正是拉开了序幕。

    金军阵地后面,一辆高大的望车竖起,豪格登上望车,拿出千里镜观望,见明军阵中,一杆金边龙纹大纛旗下,一个身穿金甲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野内,他顿时冷笑连连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

第1374章阵前相会

    五月是个好时节,不似二三月间有些微凉,也不如六七月时那般炎热,将士们即不用穿臃肿的棉袄,觉得行动不便,也不会因为穿着棉甲,而感到多难受,多汗流浃背。

    这样的气候,正是大战一场的好时节。

    此时在金军阵线外,明军步军忙着检查阵型,炮队正忙碌的架设火炮,军官们正给排成排的士卒检查器械。

    各旗队的小旗官,注视着站在一条直线上的十二名属下,从他们身前一一走过。

    军官从左开始,先摸了摸士卒的鸟铳,检查了士卒斜垮在身上的弹药带子,查看火药瓶、装弹丸的铁盒是否遗漏,再把士卒腰间的战刀拔出半截又送回刀鞘,最后拍了下士卒的右臂,士卒便立时身子一挺,提着火铳向前面的大队汇集而去。

    阵线内的金军士卒,也异常忙碌,各矮墙后的金军都忙着装填火药,躲在坑里的抛石机手,则正将石和用木箱装好的震天雷,放在抛石机身后。

    这点还是从明军用臼炮轰击潼关得来的灵感,金军给抛石机也挖了个坑,使得抛石机和操作的士卒都不用露出地面,减少被炮击中的可能性。

    在士卒忙碌时,豪格与唐通等金将登上望车,注意几里外的红色地毯,看着明军的调动。

    豪格从千里镜中看见了王彦,然后扫视了排成线像豆腐块一样的明军,回头道:“能看出有多少人马么?”

    唐通、索尼等人站在望车上,向东眺去,旷野上遍布着明军的方阵,旌旗如云,长枪如林,衣甲似火,数之不尽。

    今天天气晴朗,视野极好,望车也很高,肉眼能看出好几里地,但是几人穷尽目力,却也无法看到整个战场。

    “入目一片,秘密麻麻的不可计数,一时间难以估算。”索尼眯着眼回道。

    唐通用了个笨办法,数了数明军的方阵有多少,然后根据明军的编制,拱手道:“臣估计得有十万人以上。”

    “十万?”豪格冷笑一声,“十万人就想突破朕防守的正面,他也不怕崩了牙?王贼真是猖狂!”

    唐通抿了抿嘴,“王贼行事稳健,肯定留足兵力,防御两翼,正面摆十万人,应该以是极限了。”

    豪格看着明阵,鄙夷道:“说好听点,是稳健,是中庸,难听点就是没有特点,哪一面都不突出。”

    说着,豪格停顿了一下,然后挥手道:“传朕旨意,让后面的屯军,把动静弄大一点,给王贼一点压力。”

    一名棋牌问雨,忙抱拳领命,然后匆匆下了望车,跨上战马,疾驰着往临潼而去。

    战场广阔,光靠战鼓和旌旗指挥不到几十里外的军队,必须靠快马传信。

    豪格给临潼方面下令,是希望临潼方面的炮声和喊啥声,能够王彦制造压力,让他急于解临潼之围,保住他的骑兵,从而不惜伤亡的对他的阵线发动猛烈的冲击。

    等传令的一走,豪格又看了一阵,忽然转身对众人道:“索尼,你留下押阵,唐卿可随朕出阵,前去观看明阵。”

    ……

    明军阵中,一座高大的望楼,同样竖起,王彦于陈子龙等人远眺金军阵线,只见壕沟纵横,拒马遍布,矮墙和堡垒相连,不禁有些暗暗咋舌。

    “金贼什么时候偷的师,居然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王彦看了会儿,不禁赞叹一声,承认金军的工事修的确实很有章法。

    陈子龙看了看,也不禁点了点头,不过面对金军森严的壁垒,他脸上却没有沉重之色,反而笑道:“看来豪格在此花了不少心血,只是怕要白费心机了。”

    “看了这防御,孤确实无从下手。看来选择正面佯攻从南面突破,迂回攻击金贼后路,是个正确的决定。”王彦笑了笑,“只是可怜豪格辛苦多日,功夫却全都白费了。”

    不得不说,金军修建的防御工事,确实很好,甚至超过了明军,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王彦更加坚定了避开正面攻击南线的策略。因为在他看了金军正面的防御之后,他自己也认为短时间内,不付出巨大的伤亡,将无法攻破。

    既然正面王彦自认为很难攻破,那攻击正面肯定不行,所以就只能坚定的执行,重兵从南面的山林迂回击破吴三桂,杀入金军后面的策略了。

    这一点,怕是豪格没能想到的,王彦与陈子龙等人相识哄笑,一旁的陈邦彦笑过后,却提醒道:“监国,虽然我们不准备正面突破,但是戏却应该做足一些,不能让豪格失望啊。”

    王彦点点头,捋了捋胡子,“这确实是个问题,孤不想将士们受伤,但是又不能让豪格看出孤王在做戏。”

    “监国,有人出来了!”陈子龙忽然指着远处金军阵线处说道。

    王彦等人闻语,向前看去,便见一队金军骑兵簇拥着一金甲将,从矮墙的缺口处出来,步军扑上木板后,骑兵七湾八拐的跃过壕沟,奔驰到离明军四里处停下。

    王彦看他们出来的道路,就晓得地上有猫腻,还真是教会徒弟,愁死师傅,金军把能学的招数,基本都学过去了。

    这时,豪格身披金甲,腰悬宝刀,头上戴着皇帝的金漆六神盔,马鞍上还挂这一张弓,一壶箭,摆足了架势,引着四五百骑兵,到了明军阵前,远远眺望明军大阵。

    大阵前们,数万明军成横阵排成一条阵线,士卒们一动不动,仿佛是从地底下涨出的竹子一般。虽然距离很远,金军有足够的时间撤回阵线内,但是失去了矮墙的庇护后,金军士卒胯下的战马还是被明军的阵势吓住,不太听使唤,以至于不停的原地打转。

    豪格一边用力控住马缰,一边转头观察明军方阵,片刻后,他忽然回头对亲兵说了几句,一名金军骑兵便一夹马腹,挥动马鞭疾驰而去。

    不多时,那名骑兵便奔驰到明军阵前两百步急停住,胯下战马不停的用马蹄拨动地面,骑士一边扯动缰绳,一边转动脖子,对着明军大阵吼道:“大金国皇帝陛下,请明国楚王殿下一会。”

    说完那骑兵便一拔马缰,疾驰着回去。望车上,王彦正盘算着,豪格如果再近些,他就下令大炮轰击,让他步老奴的后尘。这时,前面骑兵奔驰到望车下,禀报道:“启禀监国,豪格请监国在阵前会面。”

    王彦闻语,不禁皱了下眉头,什么时代,还弄这个?都到这个时候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不过金军在阵前这么一吼,王彦到也不能怯阵,而且王彦估计豪格必有什么说词,他随机应之便是,于是吩咐陆士逵下车准备出阵。

    金军骑兵返回不久,王彦脱了金甲,在里面又穿了一层甲,然后穿戴整齐,才跨上火炭马,领着三百多明军骑兵冲出阵来。

    王彦一身金光闪闪的盔甲,策马奔驰在前,身后一员骑兵打着一杆明军大旗,后面九明骑兵也各打一面旗幡,每面旗幡上面都用金漆汉字写着王彦的一个职衔。他没有直接奔向金骑,而是先沿着阵线跑了一个来回,他身影到处,明军阵中顿时发出如海潮般的“监国千岁,万胜”之声。

    豪格见他搔首弄姿,让堂堂大金皇帝干等,脸上肌肉一阵抽搐,等了半响后,就在豪格快失去耐心时,王彦才领着骑兵转向西来。

    明军骑兵在远处停下,压住阵角,王彦只领着陆士逵打马向前,豪格领着唐通随即迎了上来,双方在相隔五十步时,不约而同的停下。

    火铳五十步时,弹丸基本就飘了,弓箭五十步也难以破甲,是双方认为比较安全的距离。

    这其实是王彦第一次与豪格见面,他不禁仔细打量着对面的豪格,只见对方一身金甲,披着黑色的斗篷,胯下一匹难得的白马,比他要威武一些。

    王彦打量豪格时,豪格也正用打量着王彦,目光中满是怨念和怒火。王彦感受到他的目光,不禁在马背上挺直了身子,先发制人,朗声道:“豪格,尔邀孤来相会,可是想要临阵投降。”

    说着王彦不待他回答,便笑道:“你若肯伏地投降,此时为时不晚,孤可让天子封你个献地王,恩养于京师。想你爱新觉罗氏本为家奴,能得一王爵,一免于灭族之祸,二可以避免关中生灵涂炭,积点阴德,岂不美哉?”

    “王贼,你给朕住口!”豪格听了忽然一声怒喝,用马鞭指着王彦,怒骂道:“朕叫你出来,无它,就是想痛骂你这贼子一顿,至于投降,你想到不要想!你明太祖也只是个花子出身,朕有今日基业,与祖上是何身份,有何干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天下,朕为何坐不得?到是你这厮,道貌岸然,敢做不敢当,让人耻笑!”

    (感谢孤雪傲蓝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正版。)

第1375章演技的对决

    豪格并不想见王彦,他希望这个人最好消失,别说见他,就是听见他的名字和消息,豪格都会感到一阵心烦。

    大金立国十一载,豪格的王霸之业蒸蒸日上,但如今十余载的经营毁于一旦,关中各地爆发饥荒,流寇蜂起,他就算击败明军,今后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这么好的一个大金国,就这么毁了,他现在也算是体会到了崇祯的心情,豪格心里可以说恨极了王彦。

    他要与王彦会面,确实是想把他喊出来,大骂一顿,出一口恶气,但是就只这一点的话,那他有显然也太欠考虑了。

    现在的位置虽然比较远,炮弹多半打不准,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王彦不理他,直接打一轮,就算打不到,被吓一次也划不来。

    豪格虽然没王彦那么怕死,但冒着这个风险,显然还是有所图谋的。

    豪格是想着羞辱王彦,将他激怒。这样一来,临潼方面的炮声和喊杀,再加上王彦恼羞成怒,他很可能抽调更多的军队来进攻正面的防线,而明军在正面投入的兵力越多,南北两翼吴三桂和孟乔芳的机会就会越大。

    这才是豪格的意图,不过就刚才几句而言,也确实是他心中之言。他将这些话说完,心中不禁一阵畅快,再看王彦的脸却已经憋成了紫色。

    豪格见此还不满意,又挑衅道:“朕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