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6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下!”刘顺看见他,有些意外,打马赶过来,抱拳行礼。

    戴之藩见是刘顺不禁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才笑道:“子明还跟我客气啥,什么时候到的,我怎么没听到消息。”

    “昨天晚上进的城,刚好赶上今天的议事。”刘顺笑道。

    戴之藩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发现两年没见,这厮白净了许多,肚腩将官服撑得鼓起,脸上油腻,还浮肿的厉害,不禁呵呵道:“听说你又纳了四房小妾,在山西的日子过的不错啊。”

    这色还真是刮骨的钢刀,不到两年时间,这厮在地方上没了约束,就**成这样了。

    “这,这个~我也没办法,姜襄那厮硬是要把侄女塞给我,我怕他多心,不好推辞,就只能接受了!”

    “我看你这个身形,没看出你有啥不乐意啊!”戴之藩给他一个表情,让他自己体会,然后又提醒道:“你夫人和两位王妃的关系可是好得很,家里的事情,你可得注意些,我在南京时,可是听说你夫人时常往王府跑,连监国都问过你的事了。”

    “这个婆姨,以前把家里弄得井井有条,怎么现在竟给我找麻烦,还去王府告我的状”

    戴之藩不礼他,同老搭档刘芳亮寒暄了几句,见又有几名将领从驿馆出来,随即开口道:“时间不早了,咱们先去参加议事吧。”

    当下三人便一起往监国行宫而去,一路上又说了些前线的事情,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宫门前。他们翻身下马,把守宫门的侍卫立刻迎上来,将马匹牵走,由小吏迎着进宫。

    三人被引进宫中,进入了一间富丽堂皇的大殿,这到不是王彦奢侈,而是尚可喜建的确实好,并没损坏。

    此时在大殿内,已经来了不少人,除了河南和山西的将领外,湖广的郝摇旗也赶了过来。

    大殿内,众人正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窃窃私语,说着金国的事情,中央七八个官吏则正在拼装一个巨大的沙盘。这时,有侍卫高喊:“监国驾到!”

    组装沙盘的小官,顿时退下,将领们则连忙站到两边,齐齐躬身行礼,“臣等恭迎监国。”

    王彦在几名带刀侍卫的簇拥下,快步走进来,他没有去大殿上就坐,而是直接走到了沙盘前,低头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才摆手道:“大家不必多礼,都围过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怎么灭了金国!”

    众人闻语,才纷纷直起身子,然后围到沙盘边。

    沙盘上小吏已经根据两军的分布,插满了各色的小旗,让众人可以对局势一目了然。

    王彦看了下,大致没有问题,不过蒙古方面却有新的情况,“除了漠北蒙古入寇长城一线这个意外,其他基本就是眼下的局势了。”

    王彦抬头看了下戴之藩,“整个攻灭金国的方略,是由五军都督府制定,戴都督你再说一遍,各个战场的布置。”说着王彦抬起头来,看了看沙盘旁的众将一眼,“诸位大帅和将军们也仔细听,知道自己什么任务,看有没有什么难处和纰漏。”

    说完后,王彦见众人没什么意见,于是示意戴之藩来阐述。

    戴之藩先给王彦行了一礼,然后拿起木杆,才不紧不慢的先指向长城一线,“先说发生在蒙古的突发情况。据北京的快马揍报,漠北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南下劫掠长城一线,不过他们的实力并不强,只有四五万人,坐镇北京的高都督已经发动各归义马军进行反击,所以我们不用担心长城一线的战事,它并不影响我们灭金的整个战局。”

    蒙古几部中,现在就剩下漠北蒙古还有些实力,其它不是被明朝打残吸收,就是被金国控制。

    以漠北蒙古现在的实力,应该是没有胆子南下攻击明朝的,王彦听后不禁问道:“这次漠北蒙古南侵,有金国的影子没有。”

    戴之藩回道:“回禀监国,据锦衣卫提供的情报,确有金国的身影,不过最主要还是漠北蒙古遭了雪灾,牛羊大量死亡,而我朝物资充沛,他们才会接受煽动,南下劫掠。”

    河南都下了这样大的雪,漠北可想而知,他们遭了灾,那南下劫掠就不奇怪了。

    王彦点点头没在说什么,示意戴之藩继续说。

    戴之藩点了点头,“从现在的局势来看,五路攻金的计划,并不需要改变。关键是明确各路的责任和要完成的目标。”

    说着他看了在场的将领一眼,“除了何督师的人没来,其他几路都在这里。五路中,陕北、上庸、川北,这三路的任务,其实是一样,都是偏师,任务是让金军分兵防守,削弱金军在关中的力量。”

    王彦趁着戴之藩停顿,看向郝摇旗,“汉中易守难攻,兼对手是吴三桂,郝都督能攻入汉中自是大功,攻不进去,将吴三桂的六万人马拖在汉中也是一件大功。”

    只要把吴三桂拖住,等明军攻入关中,吴三桂就是瓮中之鳖,死路一条,所以不用着急攻入汉中。

    “监国放心,击败吴三桂不敢说,但拖住他,臣还是敢保证的。”郝摇旗豪气的抱拳。

    王彦点点头,随即目光移开,晃了一圈,从一个白胖子身上移开,然后又移了回来,心里一惊,“刘顺!”

    刘顺出来抱拳,“臣在!”

    王彦都有些不敢相认了,差异的盯着他打量了几眼,想起了在南京听到的一些事,才开口沉声说道:“蒙古南下劫掠,山西方面要站陕北站稳脚跟,把孟乔芳牵制住,同时也要防御大同一线,要是让蒙古突入长城,孤割了你身上的肥肉。”

    刘顺心里一凛,忙抱拳道,“监国放心,臣一定确保万无一失。”

    王彦微微颔首,示意戴之藩继续说。戴之藩拿起木条指向潼关一线的多个关隘:“孟乔芳和吴三桂被牵制住,河南方向将是主攻,全力攻打关中。”

    说着他把木条指向青海方向,“清海的两万大军,则是奇兵,在战事开始之后,直插西宁、凉州、肃州等地,将金军全部包围再关中,切断他们西逃之路。”

    戴之藩说完,明朝的方略就清晰起来,明军将金军的力量牵制在汉中和陕北,使得潼关等地的兵力不足,然后以河南驻扎的三十万明军,正面突入关中,直接打下长安。

    这时青海的偏师则攻击凉州、肃州,阻挡金军溃兵西逃,将金军主力全部歼灭在关中。

    明军一旦堵住了金军的退路,又占据关中平原,无论陕北的孟乔芳,还是汉中的吴三桂,败亡都是迟早的事情。

    (求支持正版阅读,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1346章训练屯军

    军事商议很快完成,基本的策略很早就制定,这次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调整,只是再次强调各路人马的作用和肩负的任务。

    在会议结束后,王彦在行宫宴请了诸将,慰问了他们,便让众将尽快赶回去准备,鼓舞士气,等开春后会猎关中。

    对于刘顺近来沉迷女色,王彦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也管不到属下纳妾的事情。

    毕竟地位上升,权力和财富都增长后,又没了危机,在精神上还没追求,可不就沉迷于享受。

    贵族的精神追求,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并不是说来就来,得有个培养的过程。

    王彦虽然没有说他什么,但是心里已经决定,等对金战事一完,便提前结束他在地方的任期,调回五军都督府养起来。

    在决定了攻金的策略之后,明军能做的事情,就只剩下等待冰雪融化,王彦手头的事情也少了起来。

    十二月中旬,闲了有几天的王彦,终于迎来了一件事情,金国使者韩朝宣,始终未见到王彦,知道明朝不可能同意和谈,于是决定西归长安。

    既然和谈以无希望,明朝执意灭金,那他必须尽快赶回去,让金国朝廷准备全力一战,不要对和谈再有幻想。

    值得一说的是,王彦暗示陈子龙、钱秉镫挖一挖豪格的墙角,对韩朝宣抛出橄榄枝,但是韩朝宣再察觉到和谈已无可能之后,居然并没有理会明朝释放出来的善意,而是十分决绝的要西归长安。

    明朝毕竟是个文明的大国,扣押使者不太像话,所以王彦并没有阻止韩朝宣离开洛阳,反而出面亲自相送。

    就这样,在洛阳待了两个多月的韩朝宣,苦苦等待接见的韩朝宣终于在将要离开时,见到了王彦。

    洛阳城驿馆外白雪皑皑,王彦坐着他那五匹白马拉着的大马车,在依仗的护卫下,停在驿站外。

    刚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的韩朝宣,正准备登上他的马车,便见王彦踩着凳子从巨大的马车上笑呵呵的下来。

    “韩相,孤王最近一直忙碌,没来得及与故人一见,今日得知韩相要走,所以特意相送。”

    韩朝宣看见王彦笑着向他走来,脸色立时沉了下来,他现在却着实不想看见王彦这张脸。

    韩朝宣看了看王彦出行的阵仗,黄罗伞盖,各种旗幡,就知道这厮没安好心,冷脸拱手道,“监国国事繁忙,韩某就不劳烦监国了。”

    韩朝宣拱了拱手,说完一挥衣袖,转身就要钻入马车,王彦却疾步上前,一下抓住他的手腕,笑道:“孤与韩相来是旧识,还是要送一送的。”

    韩朝宣眉头紧皱,恨不得一口老痰吐在王彦的脸上,他猛的一挥手,想要挣脱,不过王彦却笑着,用力一扯,就把他扯到了身边。

    王彦手上使劲,捏得韩朝宣疼的脸上扭曲,“走,乘孤的车架,孤亲自送韩相出城。”

    王彦毕竟有过几年行伍的经历,现在也依然坚持舞刀弄剑,身体强健得不下于一般的武将。

    他力气大得很,一下就把像个干瘪老头的韩朝宣拉到了身边,几乎是半拖着,将他塞进了马车。

    一众韩朝宣的随从,看得瞠目结舌,惊讶还有这样的事情,这厮是明朝的监国。

    等上了车架,五匹白马拉着王彦和韩朝宣招摇过市,一直到洛阳城外的十里长亭,才停下来。

    这时王彦又让人备了酒水,为韩朝宣饯行,拉着他还要作诗一首,诉说离别之情,似乎两人关系很亲密。

    韩朝宣深知王彦的险恶用心,打死也不喝他的酒,不听他的酸诗,始终不发一言,冷脸相对,直到王彦也觉得没趣味,才放他离去。

    韩朝宣回到长安,带回了和谈破灭的消息。

    这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可是还让人有些无法接受,不过既然战争不可避免,那金国也不会束手就擒,剩下的就只有决一雌雄。

    此时明军攻入陕北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长安附近,虞胤推行的改革因为遭受外部的影响,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金国都快完了,大金银号自然无法获得人们的认可,信誉逐渐崩溃,发行的银票根本无人接受。

    如果金国不打一场胜仗,重新给关中百姓竖立信心,那么银号不可能会有任何的起色,也无法完成金国经济的振兴。

    大金银号并没有刺激金国商业的恢复,反而加大了人心动荡,连累一些没有参与炒棉的钱庄,也遭到了挤兑。

    金国面临灭国的危险,这本身就是国家信誉的一个崩溃,虞胤给出的方案是基于金国能够割据关中,但此时民间对此显然信心不足。

    金国制定的许多计划都无法实施,连将布匹运往西域换取牛羊,也因为风雪受到了影响。

    走上绝路的金国只能对一些重要的资源,进行直接管理,特别是粮食,进行定量的配给,抛弃已经崩溃的商品经济。

    这样一来,除了少数统治阶层,金国的富人和穷人一样,都只能实行配给,有钱也很难买到粮食。

    这得罪富人,但是富人毕竟只是少数人,金国这样也是迫不得已。

    这时虞胤去了西域,孟乔芳忙于夺回陕北,豪格开始从新主持金国朝廷的政事。

    韩朝宣回来之后,内阁里的孔闻等人,对他和王彦勾勾搭搭比较忌惮,对他进行了一定的排挤。

    豪格也不太放心,借势夺了韩朝宣许多权力,不过韩朝宣这次并没与豪格对抗,而是接受了豪格的安排,专心为金国出谋划策。

    在这种危难的时候,金国确实需要一个强力的核心人物来领导,如果还像之前一样扯皮,那只会进一步分散金国的国力。

    此时金国救市,让各作坊复工的计划,基本已经难产,明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打到长安,谁还有心思还生产什么棉布,其它各行各业也在逐步缩小规模,造成了更多人的失业。

    金国眼下的局势,让豪格感到很不安,金国本身势力就不够强大,现在力量还被分散成几块。

    豪格内政不行,打仗还是有些心得,他明白五根手指戳人,戳不疼人,只有将五根手指收拢,捏成拳头,才能将敌人打疼,甚至击倒。

    建州女真是怎么崛起的,他不会忘记,不过当时女真人什么都没有,现在金国摊子大得很,可以说是家大业大,却无法像萨尔浒时那么决绝。

    船小好调头,船大就难了。要把五根手指收回来,就表示着要放弃太多的家业,这个一般人还真舍不得。

    长安城外,原来的纺织作坊,现在已经成为金国的军营,大批的屯军,还有失业的雇工编成的义勇都驻扎于此。

    当然他们不可能有什么军饷,但是却有粮食吃,家人也能优先获得一份口粮。至于其他人,就只能喝粥、吃土了。

    金国现在的国策是先保持二十五万官军的军饷和粮食供应,次一级保证屯军和义勇有饭吃,最后尽量保证百姓有粥喝。

    此时长安附近的屯军和义勇已经有二十多万,金国在长安附近大肆砍伐树木制造军械,城外相国寺里的大钟和佛像都被熔化,用来打造枪头、火铳和火炮。

    这两个月来,豪格几乎日日到军营内,同屯军和义勇一起训练,甚至同吃同住,他激励士气,鼓舞人心,使得军营内与长安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气氛。

    整个关中是一片萧索,死气沉沉,但是军营内士气涣散的屯军和雇工,却逐渐展现出了一种斗志。

    这主要是有一个比较,相比于军营外的百姓,他们至少能吃饱。

    这日豪格照例来到城外,校场上索尼正训练一万屯军,这些人虽然接受了一些训练,可本质上就是一群农夫,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过金国朝廷花了大量的精力,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屯军已经勉强有了一点样子,至少看上去,像是一支军队了。

    “挥矛!突刺!”

    索尼走在人群中,振臂厉声喝令,一万士卒一起挺起长矛刺出,动作整齐划一,颇为壮观。长矛造价低廉,耗铁最少,所以是屯军的主要兵器。

    豪格与韩朝宣等人站在校场外,看着士卒们刺杀,已经像模像样了。

    韩朝宣见此道:“陛下,要是再练几月,屯军和义勇可堪大用。”

    豪格却没有他这么乐观,在他看来,虽然士卒挥矛十分整齐,也很有力量,甚至夹杂着对明朝的仇恨,但是一群没上过战场,又只经历过两个多月加强训练的农夫,不可能被称为军队,依然只是花架子罢了。

    而即便是这样的花架子,金国也没有时间再练了。

    豪格目光注视校场,摇了摇头,“没有时间了,永平王五万大军困顿于绥德、吴堡两城之下,而攻城消耗巨大,这些人马必须尽快送到陕北,参与攻城,将陕北夺回来。”

    (感谢本书第二位盟主大人信佛xs的10000打赏,感谢3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