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5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北方向!”伊凡佐洛塔连科冷笑着嘴角抽动了两下,许多深一点的蹄印奔向东北方,还有许多浅一点的往南方而去。

    另一名军官也道:“将军阁下判断的应该没错,浅的蹄印应该是空马。这条深印没有折回的印迹,蒙古人应该往东北方向逃了。”

    伊凡佐洛塔连科随即站了起来,“斯卡列捷夫,你带着一千人往南追,路上小心蒙古人的埋伏,遇见蒙古大队,不要交战,派人通知我和莫罗佐夫元帅。如果是小队,那就消灭之后,再返回与我在俱兰城汇合。”

    “是,将军!”那名叫斯卡列捷夫的军官领命,便上马离开。

    伊凡佐洛塔连科见他走远,随即转头看向东北方向,“其余人马继续前进!”

    当下,稍微停歇了哥萨克骑兵,便继续前行,他们顺治足迹,不久便到了一处戈壁,风沙一吹,早就没了印迹。

    伊凡佐洛塔连科暗道蒙古人狡猾,但他抬头见天色以黑,便没有进入戈壁。

    哥萨克骑兵在沙漠外过了一夜,第二日清晨,进入沙漠,大军在中午时分穿过,然后散开了从新搜寻蒙古人的踪迹。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一队骑兵奔驰过来,禀报发现了新的踪迹。

    伊凡佐洛塔连科忙派传令兵通知各部集中,然后一扯马缰,跟着报信的士兵,疾驰过去。

    他们勒住战马,发现眼前的一片广大区域内,遍地都是马粪,而起很新,应该刚拉不算太久。

    这么多马粪,肯定是蒙古人的主力,伊凡佐洛塔连科顿时就判断,蒙古人穿过戈壁之后,便在这里过了一夜,今早或者跟迟才走。

    他跳下战马,用手指插入一堆马粪中,感受了一下,然后拨开看看了,“四周看看,他们刚走不久!”

    蒙古人算是遇见了对手,哥萨克骑兵很快就是新的发现。不多时,便有士兵前来禀报,东面的一片草场有被马匹吃过的痕迹。

    伊凡佐洛塔连科当即大喜,“快,上马改向东面追去。”

    伊凡佐洛塔连科感觉到他马上就要咬住蒙古人的主力,下令九千多骑兵,向东面猛追,骑兵铺开成扇形奔驰着,一边搜索,一边疾驰,忽然在极远处,便发现一群群运去的背影。

    伊凡佐洛塔连科看到之后,眼前一亮,顿时大喜。

    “砰”的一声清脆的枪响,紧接着俄军的铜号声响起。

    草原上散开的哥萨克,飞奔中迅速靠拢在一起。伊凡佐洛塔连科用力抽打着战马,坐下马匹四蹄飞驰起来,深陷的眼眶中射出饿狼的精光,死死盯着前面的蒙古人。

    哥萨克骑兵们一边奔驰,一般那出火枪,或者弓箭,检查着自己的器械,准备接站。

    身后万马奔腾,跑在后面的蒙古人,听见动静,坐在马上回望,顿时大惊失色。

    蒙古骑兵们顿时纷纷猛抽战马,不少人则在奔驰中跳到了辅马上,换马疾奔。整个蒙古人的队伍中,后面的骑兵忽然惊慌性的前涌,这又引起了前面蒙古人的恐慌。

    僧格两万骑兵,是追兵的两倍,但是蒙古人真的被打怕,见了罗刹人便有些惊慌,根本没有去看有多少人追击。

    僧格得知罗刹人追来,也是大惊失色,他自问一路上用了不少迷惑的手段,但还是被罗刹人发现,这就让他更加慌张了。

    俄军看着蒙古人换马,也纷纷在奔驰中换马,大军紧咬着蒙古人不放。

    两军在追逐中,时间慢慢过去,草原上的太阳慢慢西沉,余晖将半边天空烧红,哥萨克的骑兵背着烧红的天空,追击这蒙古骑兵。

    僧格见战马体力消耗的厉害,眼看就要天黑,心中大急。这时他已经知道,追击的俄军只有万人,他脸上不禁一阵羞愧,想要回头一击,但是蒙古骑兵已经形成了惶恐,气势一泄,根本不可能停下来迎击。

    身后,夕阳已经落入地平线,在西面留下一片红云,而就在这时远处一座破损废弃的城池出现,那是恒逻斯城,当年唐军折戟于此。

    这时蒙古人的尾部已经与罗刹人交手,不断有骑兵被罗刹人射落下马,而奔驰的蒙古人,也不时的在奔驰中回射,但总体而言,蒙古人死得要多一些。

    僧格听见身后的枪响,心中大惊,他看见一里外的城池轮廓,顿时挥刀一指,“快,去恒逻斯城”

第1291章固守待援

    恒逻斯城是一座历史名城,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更是有这不一般的意义。

    它在唐朝时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南面是撒马尔罕,北面是通往咸海和里海至乌克兰的商路,是丝绸之路南北两线的一个交汇点。

    当年唐朝的三万汉藩联军,于此被大食击败,中原王朝向西扩张之路,便止步于此了。

    此后,除了蒙古人打过来之外,中原王朝再也没有踏上过这片土地。这座城池也因为丝路的断绝,逐渐被舍弃,慢慢的荒废,只剩下断臂残垣。

    金国凿通商路之后,不少商队从此经过,去南面的撒马尔罕或者北面的蒙古诸部,他们正好可以在断壁残垣中过夜。

    如果时间久一些,经过的商队多了之后,这里或许能重新恢复过来,不过要是让罗刹人打到这里,那商路一断,这座本就破败的城池,或许在过百年,就会被风沙彻底侵蚀,最后慢慢消失,成为楼兰一样的传说。

    这时僧格一马当先,率先冲进了残破的城池中,恒逻斯基本已经只剩下几堵,撞几下就能撞倒的黄土墙,不过尽管如此,这还是给了仓皇逃命的蒙古人,一丝安全之感。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适合躲入城中,容易让人瓮中捉鳖,但是蒙古人要是继续一路逃到俱兰城,恐怕连着玉兹人也会被他们席卷着溃逃,整个中亚就全丢给罗刹人。

    僧格冲入城中,立刻勒住了战马,身后的骑兵进入城中,有些镇定下来,不再是因为群体的恐慌,而被裹挟着东奔。

    “格日勒、德德玛,你们各带两千人上土墙,用弓箭射退罗刹人。”僧格进城之后,立刻便急声吩咐道,“胡尔察,你带人去城池四周撒一些铁蒺藜,速度要快。”

    光进城了并不行,现在蒙古人士气不振,要是罗刹人也冲进来,那就完蛋了。

    几名蒙古千夫长,听了命令,急忙捶胸领命。

    两队蒙古人骑马到西城的左右两侧,然后纷纷下马,从马匹上拿了弓箭和箭壶,有些人则拿着从金国买来的火绳枪,迅速顺治已经成了小山坡的土墙攀爬,占据顶端,有得则拿着盾牌,在土墙的缺口处,组成一道盾墙,几名拿着火铳的蒙古人则站在盾兵的后面。

    另一队骑兵则疾驰这从东城的缺口冲出,然后分成两队,一左一右的沿着城池奔驰,在那些战马能够直接冲入城中,或着冲上垮塌的土墙的地方,撒上铁蒺藜。

    蒙古人有两万人,在入城的蒙古人布置防守时,奔逃这着逃入城中的蒙古人,还在不断的涌入城中。

    恒逻斯城并不什么大城,即便在唐朝时,它也只是一个贸易的中转站和商人歇脚的地方,并没有多少人口。

    很快城中的断壁残垣之间,就挤满了蒙古人,蒙古骑兵一冲入城中,翻身下马,便一屁股坐在地上,气喘吁吁,没有一点草原霸主的样子。

    很快,从左右沿着城墙撒铁蒺藜的两队骑兵,分别从东城绕到西城时,蒙古人的尾巴和罗刹人也几乎到了西城,抛洒铁蒺藜的骑兵,立时紧夹马腹,汇入蒙古骑兵的尾部,冒着被罗刹人射落下马的危险冲入城中。

    几名骑兵在后的蒙古骑兵,边撒铁蒺藜,边催马狂奔,但是他们身后的蹄声却越来越近,他们身后冲得最前的骑兵,已经到了三十步内,只听“嘣嘣嘣”的声响不断,一支支箭矢,从蒙古骑兵身边射过,“嗖嗖”的钉在地面上,有的骑兵躲过,有得则正中后背,连着装铁蒺藜的布袋一起落马。

    就在蒙古骑兵被射落之时,冲在前面的哥萨克骑兵,忽然战马悲鸣,纷纷栽倒,上面的骑兵被直接抛飞,重重砸在地上,滚了老远,溅起一片黄尘。

    奔在最前面的数匹战马接连悲嘶着轰然向前摔倒,摔倒的战马拌倒了后面的战马,战马和骑兵也跟着摔倒。

    这时站在土墙上蒙古人,开始射箭放铳,靠近的哥萨克被连连射倒,后来的大群骑兵无法停下,狂奔的战马践踏着摔倒的骑兵,士兵顿时血肉模糊,惨叫声一片,后面的哥萨克骑兵吓得纷纷调转马头,不敢再继续向城池方向进军。

    伊凡佐洛塔连科本来想率兵直接冲入城中,将逃入城中的蒙古人砍杀,但是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大吃一惊,急忙勒住战马,在城外停下。

    “怎么回事?”他十分不快,本来蒙古人冲入城中,就等于老鼠自己钻入了盒子,纯粹是找死,但是没想到关键时刻,蒙古人居然稳住了阵脚。

    众多俄军将领面面相觑,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有熟悉蒙古人的人开口说道:“一定是撒了铁蒺藜。”

    这种兵器中国战国时就有了,蒙古人在攻打金国时,被这个东西伤了不少人,后来便学了过去,喜欢在驻营时,在营地外布置一些,防止敌人骑兵踹营,所以随军都有携带。

    听说是铁蒺藜,伊凡佐洛塔连科立刻就明白过来,知道那是一种有四根长刺,尖锐无比,能刺穿马蹄,使得战马无法忍受的兵器。

    伊凡佐洛塔连科看了远处的城墙,见上面站满的蒙古人,他不愿意让哥萨克步战,于是领着骑兵转向其他几面,但土墙上都有蒙古人,而且适合骑兵冲入的路上,都抛了铁蒺藜。

    他见又有几名哥萨克骑兵因为这种阴毒的手段而栽倒,心里顿时大怒,他一定要将这伙蒙古人全都卖去做奴隶,方能一解心中之恨。

    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俄军不知道蒙古人撒了多少铁蒺藜,他们只能停止对蒙古人的试探。

    伊凡佐洛塔连科挥手招来一名通讯兵,“你连夜去见莫罗佐夫元帅,告诉他我们困住了蒙古人,让陆军赶快过来。”

    哥萨克人是骑兵,他们很少会放弃优势,下马步战。伊凡佐洛塔连科想了想,还是将攻坚的事情交给陆军,他们大炮一轰,击溃蒙古人时,哥萨克掩杀逃离的蒙古人就可以了,不用付出伤亡,去与蒙古人近战。

    传令兵立刻行礼,然后骑马离开,而这时他才回头令道:“退后下营,要安排足够的岗哨监视蒙古人。”

    恒逻斯城内的蒙古人,看见俄军退去,一个个都松了口气,但是并没有人想过要追击。

    一万俄军将两万蒙古人,围在城中,说起来都无法让人相信。

    这其实也是个“势”的问题,伏尔加河畔一战,蒙古人败得太惨了,二十多万人说败就败,连可汗都被人家打死,尸体都没抢过来,让蒙古人有些胆寒。

    这就像八旗在萨尔浒一战后,给明军造成的恐慌,讹传“满万不可敌”一样,有时候并不是敌人太强,而是自己吓自己,被自己想象出来的敌人给吓坏了。

    在俄军派士兵去喊主力过来时,僧格也叫来几名斥候,给他们几封信,吩咐道:“你们趁着夜色,连夜赶往俱兰城去告诉玉兹汗,罗刹人攻过来了,让玉兹人派兵过来,然后继续往西,去金国求救,请安西王发兵增援。”

    几名斥候纷纷点了点头,僧格将信交给他们,又交代了一遍,让斥候重复给他听,才让他们离开。

    恒逻斯城东面不远,就是大玉兹汗国的王庭俱兰城,两者之间相距只有两百多里,准格尔的老弱妇,都在那里。

    僧格原本是想撤回俱兰城,同玉兹人合兵,再对付罗刹人,但现在他被咬住了,只能留在恒逻斯城。好在这里位置关键,北面是沙漠,西南是锡尔河,东南是高山,即是俱兰城的屏障,也是丝绸之路,南北分叉的节点,对于玉兹和金国同样重要。

    唐朝时唐军为何会与大食在此相遇,并进行大战,也是有原因在的。

    选择这里做战场,其实也不错,不过僧格内心并没有底气。玉兹人没有办法,过了恒逻斯城就是俱兰城,他们没有退路,多半是会来增援,但是金国就不一定了。

    安西王未必会因为他们,而与罗刹人一战,而这一战如果没有金国介入,在僧格看来,他们多半是要失败。

    想到这里,僧格内心不禁一阵烦躁,他等那几名斥候走了之后,回过身来,顿时大声吼道:“人马分成两队,每队万人,一队修筑工事,一队立刻休息,半夜时再轮换。”

    闻令蒙古人顿时开始动作,不过他们也没有什么东西来修筑工事,只能将城内的断壁残垣,一一产平,将得来的石块和沙土堆在土墙上,简单的把缺口和没了城门的门洞堵一堵。

    在士卒们修补城墙时,僧格招来人手,让他们将剩下的铁蒺藜也全都撒到城外。

    次日一整天,城外的哥萨克骑兵只是远远的监视,不再靠近城墙,而城内的蒙古人则忙于用沙土,来修补城墙,找一点心里上的安慰。

    双方都在等援兵过来,进行一场载人史册的东西大战

    (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正版)

第1292章岌岌可危

    俄军的东征元帅莫罗佐夫,领着俄军主力,在骑兵后面吃灰,他们步军众多,行动相对缓慢。

    在骑兵咬住蒙古人时,莫罗佐夫的俄军主力才到僧格抛弃的营地。

    对于这次出征,莫罗佐夫信心十足,不过要征服蒙古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就怕蒙古人游而不战,军队摸不到蒙古人的踪迹。

    到了僧格的营地之后,莫罗佐夫就更加担心,如果沿途的蒙古人都撤走,那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消息,不过所幸他这次带了足够的骑兵,猎犬已经放出去,他只等消息便可。

    清晨,俄国士兵在桌上铺上白布,给莫罗佐夫元帅准备了上好的美食和美酒。

    俄国的贵族以前不讲究这些,不过随着西欧各国暴富,法兰西和哈布斯堡王朝的贵族们的生活方式,影响到了俄国,俄国的上层贵族们也开始讲究起来。

    这时莫罗佐夫元帅刚做到餐桌前,给自己到了一杯伏特加,一名俄**官却走进来,敬礼大声禀报道。“元帅阁下,蒙古人已经被佐洛塔连科将军包围在恒逻斯城,将军阁下请元帅阁下立刻发兵增援!”

    莫罗佐夫听了脸上露出笑意,将沃特加喝掉后,便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去,让将军们见我!”

    不多时,俄军将领被招进军帐,莫罗佐夫分配了行军的任务,将领们便纷纷回去调兵。

    军令很快传遍俄军营地,士兵们都活动起来,陆军士卒冲出了营帐,带齐了全部的装备,向营外汇集,排成一条长蛇的行军队形,骑兵则飞身上马,只有辎重和炮队慢了一些。

    一个小时后,近五万俄军集结完毕,莫罗佐夫元帅随即下令大军出发,浩浩荡荡的往恒逻斯城而去。

    五月,十二日,俱兰城。

    在俄军出动之后,得到僧格求援信的玉兹汗没有办法,俄国人打过来,他们只能迎击,三部玉兹的精锐,在俱兰城附近集结,合计两万马军,两万两千步军,共计四万两千人。

    同僧格对战争的信心不足一样,玉兹人也被打怕了,虽然整个哈萨克汗国的精兵都被集中起来,但是三部玉兹仍然十分心虚,没有底气。

    等知僧格派人向金国求援之后,同金国关系亲密的中玉兹也派出使者向金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