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5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独居海外的日本国,同明朝签订通商条约以来,迫于贸易逆差,白银外流的巨大压力,国内为了从明朝换回白银,各种产业也开始大量发展。

    日本的制刀、冶炼技术进一步加强,是销往明朝最多的产品,明军也采购了不少日本刀。

    另外日本的折扇制造和漆器等手工作坊也大量涌现,南部几藩甚至还出现了纺织作坊。

    江户幕府的锁国令,基本名存实亡。

    迫于赚回白银,减少逆差的压力,日本的商船也开始到达明朝、朝鲜,甚至是南洋一带,而对此幕府也只能视而不见。

    不过与明朝的飞速发展不同,日本因为白银外流,造成日本民间资金缺乏,使得这些作坊发展比较缓慢,拍马也难以追上明朝。

    但是这些作坊的出现,贸易的发展,也使整个日本的经济总量,每年创造的价值,上升了许多,江户幕府在贸易中,也通过收取关税,财政上了一个台阶。

    他们虽然没有改变贸易的逆差,但是却也稳定了逆差,没有继续扩大。

    明朝在这一年,就更加顺利了,不仅重回东亚老大哥的地位,解决了南北两个方向的边患,商船突破马六甲,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印度地区,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已经突破四千万。

    明朝之前的赋税缴纳方式,比较复杂,有劳役,有实物税,之后才慢慢改用银子交税,而平均下来,一年也就是两千万左右,而明朝现在已经翻了一翻,接近宋朝的四成了。

    现今的明朝,文化鼎盛,胸怀博大,商业发达,物产丰富,手中有蜀中天府,湖广、南洋多个粮仓,可以说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当之无愧的东亚霸主。

    金国这一年,内政和国力上,也是蒸蒸日上。

    在粮食方面,虽然结余不多,但是每年存一点,也有了一些储备。

    除了成立不久的安西都护府,因为百姓刚刚迁徒过去,粮食还需要关中下拨,成为了吃粮大户之外,关中各大族士绅的庄园,以及关中各地的军屯,每年都能给金国交手一大笔粮来,而坐拥富饶的汉中盆地的吴三桂,则当起了阔佬。

    总的来说,金国缺粮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只要不打大仗,吃喝还是不愁的。

    如果金国能将番薯、玉米、土豆等物推广,种植几年,那就是连着打个一两年,也是不怕的。

    在银子和财政收入方面,因为商路的凿通,金国在贸易上也保持着大的顺差,虽说不及明朝,但是税收也有一千万两左右。

    当然这与金国灭了叶尔羌,从叶尔羌上层的搜刮,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看见,东亚的国家,因为明朝的崛起,受到明朝的刺激,都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时间一转眼,公元1655年就已经结束,步入了公元1656年。

    这一年初,明朝在新年预议,通过了兵部,重建北方边军的提议,建议扩军十万到二十万,使明朝的兵力扩张到七十万。

    另外因为南方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明朝推行没有多久的府兵制,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兵部还提议了新的律令,要求地方上年过十五的男子,都需接受各府屯军千户一个月到三个月的训练。

    朝廷在战事紧张时,可以抽调任何一名成年男子,加入官军之中。

    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为国效力的义务,不过朝廷并不会真的让每个人都加入官军,只是有这个权利而已,而使不使用这个权利则在朝廷。

    明朝的举动自然又狠狠刺激了金国一把,不过明朝这次扩军,虽然有争对金国的意思,但是金国从中也看到了一点,明朝扩军之后,需要一段时间训练,那这段时间,金国还算安全。

    金国现在也算有钱、有粮,军队可以动一动,但是却又怕军队一动,招来明朝的进攻,破坏了这个安全期。

    再者金国灭掉叶尔羌之后,也并没有找到下一个能出手的对手,所以金国上下虽感到紧迫,却并没有什么新的动作出来。

    这时,在金国的东线,虽然明知道战争将要爆发,但是整个东线,却是一个相对和平的状态,而相比于东线,金国的西面,就精彩许多了。

    从1654年底开始,俄罗斯和金帐汗国的战争爆发,如今断断续续,已经打了一年多的时间。

    这在俄罗斯和蒙古征战的历史上,并不算什么,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他们都打过,不过这一次却也有些特别。

    因为在整个这段时间内,双方大战不断,一直都是在进行大规模的会战,这是历史罕有的。

    仅仅是在伏尔加河东岸,过万人的大战,就发生了四次,期间蒙古小股骑兵与哥萨克的骑哨战,渗透战,更是不可计数。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双方在伏尔加河地区,反复争夺,两家死磕不让,这怕是俄罗斯近年征战蒙古,最艰难的一仗,从前很难想象。

    金帐汗国坏了俄罗斯击败波兰的好事,并且阻断了俄罗斯与西伯利亚的连续,俄罗斯想要与波兰、瑞典争雄,就必须解决金帐汗国这个祸害。

    对于在伏尔加河畔的蒙古人而言,俄罗斯这个邪恶的国家,是走到哪儿杀到哪儿,他们坏了俄罗斯的好事,俄罗斯人必定展开血腥报复。

    他们之前已经受到了多年的压迫,现在只能起来拼命,但是战事一开始,局势就向着对蒙古人不利的方向发展。

    金帐汗国在交战中败多胜少,很快丢掉了伏尔加河东岸地区,不过随着蒙古人集结到西岸,凭借人数的优势,逐渐与俄罗斯形成对持之态。

    蒙古人与俄罗斯人形成焦灼之态,这也得归功于金国的帮忙。

    虽说金国给蒙古人的火器,并不是什么高级货色,但这时的俄罗斯也不富裕,军队中也多半是火绳枪、老炮,并不比蒙古人强多少,加上蒙古人多,所以双方在伏尔加河畔对持下来。

    到去岁年底时,俄罗斯人发起了两次大的攻势,都没能取得突破,金帐汗国的盟友大小玉兹汗,又再次领着国中精锐前来,就近一步加强了金帐汗国的实力。

    今年二月,急了眼的俄罗斯人,终于下了血本,许以重利,乘着波兰与瑞典交手的机会,同乌克兰的哥萨克首领达成交易,将六万在籍的哥萨克调来参战。

    俄罗斯人付出近万人的伤亡,终于在伏尔加河西岸,击败蒙古人的联军,连蒙古的阿玉齐大汗,也被打死。

    僧格被逼无奈,引军突围南下,进入中亚,蒙古人的金帐汉过宣告失败,整个中亚地区都为之大镇,蒙古和突厥各部头上都笼罩一层阴霾。

    三月,顿多城外,一支近千人的队伍,缓缓西来,其中之人,大多穿着蒙古人的服饰,但为首百人,却是金军装扮……

第1281章两线受敌

    这队人马正是孙可望派往金帐汗国观察战事的张胜和李企晨一行人,近千人的队伍,很快就引起了顿多城的金军注意。

    不多时,便城门大开,杀出近千骑兵,他们蹄声大作,尘土飞扬,很快就到了队伍之前勒住战马,大声喝道:“哪里的人马?”

    骑在马上的张胜解下遮挡风沙的面巾,漏出一张粗狂的脸,“是本将!”

    迎上来的将领见是张胜,连忙领着身后士卒翻身下马,惊喜道:“军门可回来了!”

    张胜摆了把手,问道:“王爷可在城中?”

    “王爷并不在顿多,前几天去龟兹看屯田去了!”

    几日后,天山南麓,金军屯田的重镇龟兹城,张胜与李企晨将大队留在顿多,快马赶来龟兹,面见在此视察屯田的安西王孙可望。

    城池初建,还是以大营和帐篷为主,只有极少一部分是沙土垒起的屋子,大多都是官员和将官居住。

    这时孙可望正在一副地图前观看,他准备恢复唐朝的安西四镇,加强对西域的控制,不过原来的地方都以荒废,许多地区都城了荒漠,他正琢磨着,该将新的四镇设于何处。

    “王爷,张将军、李将军到了!”土屋外,一名士卒行礼禀报。

    两人到城外时,已经有人通报过,所以孙可望并不惊讶,只是随口说道,“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两员风尘仆仆的将领,便迈进屋子,行礼道:“参见王爷。”

    张胜和李企晨并没有在顿多歇息,而是一路奔到龟兹,所以他们并没有事先禀报西面的事情。

    孙可望看了他们,微微笑道:“两位一路辛苦了。这一去大半载,可有什么收获啊!”

    张胜和李企晨对视一眼,他们这次确实收获蛮多,但是现在他们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禀报。

    “王爷,金帐汗国已经完了。”张胜忽然抱拳,未语先叹。

    孙可望一听,顿时愣了一下,惊道,“什么,金帐汗国完呢?这时怎么回事?”

    忽然听到这样的消息,孙可望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

    这真是倒了血霉,怎么蒙古人是扶不起来的烂泥么?

    金国帮吴克善,吴克善被赶到极北荒芜之地去了,金国帮金帐汗国,金帐汗国也完蛋了。

    这叫什么事儿,就这样还他娘的铁木真的子孙,孙可望的作坊还在给他们造枪造炮,这不是坑人吗?

    “王爷,之前金帐汗国,得了火器和大小玉兹的支援,本来还打得不错,与罗刹人勉强势均力敌,不过罗刹人是铁了心要灭了金帐汗国,不断从西面抽调兵力补充,局势慢慢就变了。”张胜接着道:“到二月间时,伏尔加河西岸的罗刹人,就接近了十万人,其中六万骑兵,叫什么哥萨克,居然比蒙古骑兵还凶猛一些。阿玉齐汗在与罗刹人的决战中,指挥失误,骑兵没能突破罗刹人的步阵,罗刹人的骑兵乘机反击,一队哥萨克冲入蒙古人的中军,杀了阿玉齐汗,二十多万蒙古人瞬间就土崩瓦解。僧格见此,便只能带着残兵往玉兹国的放向去了。”

    李企晨也道:“罗刹人的步军火铳占了七成,大半是火绳铳,少半是自生铳,三成是长枪手,战法与明军相似,都是排枪击毙,另外他们的步军装备有野战的火炮,这是我们没有的。另外那个哥萨克骑兵,卑职了解之后,发现他们与早期的八旗很像,都是为战而生,野性十足,比蒙古骑兵一点也不差,甚至还强许多。”

    孙可望眉头紧皱,他以为金帐汗国与罗刹人至少要斗几年,这样他有机会赚许多牛羊过来,但是不想,居然这么快就败了。

    孙可望沉吟一阵,像吃了坨屎一样郁闷,半响才沉声道:“现在僧格和玉兹那边什么情况,之前定下的火炮和鸟铳都不要了吗?”

    金国朝廷从关中派来了不少工匠,孙可望刚将架子搭起来正准备生产,要是金帐汗国没了,那就麻烦了。

    “僧格退到了小玉兹,收拢了几万蒙古人,同玉兹联合抵抗罗刹人进攻玉兹,不过卑职觉得前景堪忧,他们刚遭大败,不可能是罗刹人的对手。”张胜回道。

    李企晨道:“王爷,僧格损失惨重,金帐汗国定的鸟铳和火枪,肯定没有牛羊来交换,不过玉兹汗找过我们,他们要抵抗罗刹人,所以希望能买一部分火器。另外,罗刹人已经进入玉兹境内,玉兹汗希望王爷能够派兵支援他们。”

    孙可望听了急忙走到地图边上看了一阵,罗刹人这么快就进入玉兹,也就是后世哈萨克斯坦地区,用不了多久,就得和金国相遇了。

    这下孙可望无法淡定了,他原先就猜到,可能是当年前金灭辽,蒙古灭前金的格局,所以没从后面捅蒙古人的刀子,可是他没捅刀子,蒙古人却依然败了。

    罗刹国能这么短的时间,击败蒙古人,绝对是虎狼之邦,而与这样的国家为邻,对金国绝对不是好事。

    这样一来,金国等于夹在东西两个强国之间了。孙可望又是安西王,这个罗刹国必然成为他的对手。

    孙可望沉默一阵,开口道:“作坊内的鸟铳,可以卖给玉兹,但之后就不要造鸟铳了,全部造自生火铳和轻便铁炮。”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至于出兵帮助玉兹。这件事本王做不了主,需要先上揍朝廷。”

    ……

    在金国西线风起云涌时,表面平静的东线,其实上也暗流涌动。

    金国作为明朝的对手,也是在近段时间内唯一值得明朝花大力气去对付的敌人,明朝怎么会放任不管,任由他们发展呢?

    这时在监国府邸,王彦就与几人正在讨论金国的问题。

    王彦与几人边喝茶边聊道:“锦衣卫来报,发现陕北延安府一带,已经有人在种植苞谷,看来我们的围堵之策,还是没有成功。苞谷被金国弄到手,怕是番薯、土豆也不远了。”

    “监国,据说金国那边许下重赏,愿意用等量的白银交换这些作物,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必然会有人不惜性命,将这些东西送到金国,而我朝拖延了这么久,其实已经不易了!”顾炎武开口说道。

    王彦微微颔首,“话是这么说,可是金国得了这些作物,粮食产量必然有所提升,我朝想攻金国怕是会有些吃力,看来还是要加紧筹备进攻金国为好!”

    去岁明朝基本解决了南北的隐患,那么今年的主要目标就是金国了。

    五军都督府其实已经定下了五路进攻的金国的计划,分别从河套、潼关、上庸、剑门关、青海五个方向进攻,只是目前兵力还没有调配到位,加上得到了东吁与金国结盟的消息,需要重新部署,所以还没有实行。

    陈永华却笑道,“监国,攻打金国有很多方法,并非一定需要用兵,其它方法亦可以杀人于无形。”

    王彦见陈永华的表情,不禁问道:“复甫,有什么想法?”

    陈永华拱了拱手,“监国方才担心的事情,无非是金国钱粮充足,百姓安定,有地利人心,不易进攻。那我们可以想办法,让金国内部乱起来,不就行了么?”

    王彦笑了笑,“哪有这样的办法哦。”

    今年是金国永章九年,关中的百姓本来就不待见明朝,加上金国这些年确实也做的不错。明清之拉锯战十多年,明朝光复南京后,还发生过唐鲁之乱,但是金国的关中地区,却稳定了**年的时间,百姓早就归心了,想要金国内乱怕是不易。

    陈永华却站起来,也笑了笑,他给王彦和几位大人拱了拱手,把众人的注意吸引过来。

    今日本是闲谈,并不正式,所以方才众人注意力都不集中,王彦也没太在意,但见他一副要表演的样子,于是不禁道:“复甫真有法子?”

    “监国,这次朝廷扩军二十万,金国得到消息,会怎么想?”陈永华却继续卖着关子。

    夏完淳不喜欢他这个样子,太装了,他把茶杯放下,“自然是吓得赶紧也扩军备战喽!陈总裁,你赶紧说吧,别调胃口了。”

    陈永华这才道:“不错,金国肯定会扩军备战,但是金国国力不及我朝,他们扩军太多,并非是一见好事,只会拖垮他们的财政。如果这时我们在来给他一记重捶,摧毁金国的商业、经济和农业,金国必然人心浮动,到时朝廷再发兵,破之易如反掌!”

    明朝扩军,金国迫于压力,便也只能扩军,但从国力而言,金国想要在军事上追赶明朝,显然不可能。

    虽说金国养兵的成本比明朝低,但是只管饭的农兵,并不管用,要对抗明朝的精兵,就算金**饷发得低,但是火铳、装备总得要钱,要练出精兵就必须脱离生产,这些都会损耗金国的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