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5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辽宁虽设一省,但靠自身实力,显然无法对付蒙古人,所以要仰仗北直,甚至是山东、山西的支援。

    张家玉当即笑道:“没有王中堂、高国公发兵,几位将军渡海而来,蒙古人岂会轻易撤退了。”

    说完,他看着刘体纯,忙问道,“刘军门,不知道大军这次在沈阳驻扎多久?”

    这个问题是张家玉担心的问题,他们毕竟不是辽宁的军队,是它省的人马,要是住不久,不解决蒙古的问题,那他们一走,辽宁还会比较危险。

    “张抚台放心,暂时应该不会走,要驻扎一段时间,或许不久之后,还会有其他大军过来。”

    张家玉听他这么说,心中放心了一些,辽宁的官员也都松了口气。

    这时刘体纯忽然想起一事,忙从胸口掏出一封信,交给张家玉道:“这是中堂大人托我带给张抚台的,还请抚台过目。”

    张家玉忙拿过来,取出信纸观看,王夫之的字写得十分好看,很清晰,片刻间他就将上面的内容看完。

    王夫之在信上说,将在二月底开关放百姓出关,让他做好安置的准备,另外为了保证安置百姓的事宜顺利进行,他会说服朝廷,对关外的蒙古进行一次扫荡。

    北直和山西的明军,会主动出关,打击蒙古诸部,将不愿臣服的蒙古给予重创,使得他们至少十年不敢犯边。

    辽宁独在关外,朝廷如果大举攻击蒙古,保证辽宁的安全,那他便能长长松一口气,肩上的重担至少会减少一半。

    毕竟建设难,毁掉建设却很简单,让蒙古这个破坏者安分下来,那他在辽宁的建设就容易太多了。

    他原来以为,辽宁建省后,得不到多少北直的支援,当不想王夫之居然这么上心辽宁的事情。

    这其实得益于王彦对内阁的改革,王夫之想要回到中央拜相,那得有政绩出来,而且不是一般的政绩。

    因为被放到地方的严起恒、顾元镜才四十多岁,不可能安心待在地方,肯定也想回中央,他们不会和王夫之客气,一定拼命攒政绩,另外地方和朝中的后起之秀,也想要拜相,他的竞争压力可以说非常大。

    迁民填辽做好了,就是巩固千里版图的政绩,王夫之自然上心了。

    明朝是个大帝国,从北京到南京,通讯一次差不多要十天半月,与西南的联系就更久了。

    因此中央赋予了地方督抚一定的调兵之权,在北直调兵的同时,王夫之的奏报也到了南京。

    南京,内阁的议事堂内,王彦正与几名阁部看着北直来的揍报。

    前段时间,他已经知道了吴克善在科尔沁称汗的消息,当时便大发雷霆,准备开春之后,收拾吴克善,但没想到他还在定计划,吴克善已经先动手打沈阳了。

    这时王彦看看北直的揍报,又站起来看了一会儿挂在墙上的地图,转身对几位阁部说道:“北直建议开春后,对蒙古发动一次进攻,孤觉得可行,几位阁部有什么意见么?”

    堂内几位阁部商议了一下,陈邦彦起身说道,“监国,臣赞同王中堂的提议,是该打一打,不能让蒙古诸部统一,对北疆形成威胁,再者不将他们打疼,朝廷迁民填辽的计划也无法施行。”

    陈子龙沉吟了一下,道:“监国,臣以为击败蒙古人,易也,但是关键是如何长久的解决北疆的安宁。”

    击败蒙古人容易,但中原王朝要统治蒙古草原,却比较难,因为中原的环境更舒适,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草原,而去的人少,反而会被胡化。

    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历代中原王朝多次击败北方的游牧,但是因为中原人不习惯北方的气候,草原也不能种地,所以几十年后,往往又会有新的部落崛起,引起新的边患,一直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王彦也陷入了沉思,但堵胤锡却道:“对于这点,臣到是有点想法,一是学宋与辽,开放边市,输出各种中原的物品,特别是向蒙古上层输送书籍等物,珍珠、玛瑙、象牙、玉器这些贵重物品,可以低价卖给他们,消磨他们的意志,另外学本朝之计,帮蒙古人筑城,让他们固定下来,那我朝在要征伐,就容易许多了。”

    堵胤锡说着顿了下,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再这之前,朝廷得先打一仗,将不服的蒙古部落剿灭,才能实行上面的两策。”

    堂内几人听完,议论几句,不禁纷纷点头。这两个办法,一个是靠着先进的文化来入侵,就像历史宋对辽和金做的一样,一个是把游牧固定在一块土地上,有了城池,明军也就好找好打了,当年明朝支持俺答汗与三娘子筑归化城,便保持了明朝与鞑靼边境数十年的和平。

    王彦想了想不禁颔首,然后说道:“堵阁部的方略我看可行,但是除了帮蒙古筑城之外,我们也要自己筑城。李定国最近送来一份揍报,上面建议我朝在爪哇筑堡与荷夷对持,孤看了他所提的堡垒,乃是当年徐阁部推崇的西夷棱堡,当初我朝没钱建造,现在却可以则要害之地,建造几个试一试!”

    草原上的河流和牧场就那么多,王彦是想在重要的河流和牧场中心,建造一些只供军队驻扎的军堡,就像那些西夷一样,打一颗钉子在那里,然后对周遭进行统治,甚至收税。

    (要自行车,求支持正版。)

第1261章迁民填辽

    时间到共治六年之后,原来年年大战的共治朝廷,终于从大规模的战事之中解放出来。

    这使得明朝开始有精力规划起国内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内政起来,让战争逐渐沦为次要的地位。

    虽说最近,明军与金军在蒲津关和潼关打了一仗,明军又准备攻击蒙古,南洋的战事也还没有结束,但是这些战斗都只是局部的战斗,并不需要明朝全力应对了。

    南洋那边,荷兰人在马六甲的棱堡被围困四五个月,还在死撑。

    前不久,港内的荷兰战船,基本被明军击沉,陷入绝望的荷兰人才开始寻求谈判,他放了近千明人,但是并不愿意放弃马六甲这座堡垒,可能还需要再围几个月,这群荷兰人才会无条件投降。

    另外再明军水师到达巴达维亚,也遇见了这种棱堡,因为陆师没有过来,水师一时没有办法,便拿下附近的泗水,于此建立简易的港口,并铸造堡垒同荷兰人对持。

    抓哇一地,许多躲入山林的明人,得到消息,纷纷向泗水汇集,近有万人之多,一下就帮助明军站稳了脚跟。

    南洋的战事,或许还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明军已经占据了主动,而且明军将荷兰人困在马六甲后,明朝的商船早已重新驶向天竺。

    当然,这存在危险,毕竟天竺南端有荷兰人的据点,荷兰人的武装商船会于此出没,但是海上贸易就是因为风险巨大,所以收益才让人眼红,驱使着人们前扑后继的进行贸易,而且明朝的海上商船,也配了火炮,并非任人宰割之辈。

    南洋的事一时未决,可并不影响明朝的大局,北疆的事情也是一样。

    金国突然出兵,可能是想拉吴克善一把,但是金国也并未有挑起大战的意思,只是在潼关和蒲津关,同明军发生了几场不到万人的战斗。

    王彦估计金军的意图,一是牵制一下明军,为他的新盟友吴克善减轻压力,同时也有摸清明军战法、武器装备和战斗力的意图。

    金军没有大打的意图,怕真的引火烧身,所以掌握的分寸很到位,而明朝也只是将这次冲突定义为边境摩擦,只需河南和山西的驻军就能应对,不需要朝廷增派兵马,也影响不到明军扫荡蒙古,开拓关外的计划。

    从二月底开始,关外的积雪逐渐融化,山海关开关,第一批入辽的三十多万百姓,从此出关,向辽河平原进发,于此同时明军也开始大举出关,一部集结于大同,一部集结于辽宁。

    在辽西走廊上,前行的队伍足有数十里长,渤海上也有大批的海船穿梭,将大量的农具以及粮食,送到辽河口。

    这次明军进攻蒙古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大同,那里集结了一万义从和五千多山西的骑兵,负责扫荡漠南诸部,一部是从沈阳出发,攻击科尔沁蒙古,主力是三万横冲马军。

    军队的行动,由将领们负责,张家玉主要是负责安置迁入辽宁的百姓。

    到三月中旬,辽河两岸的平原上,已经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帐篷,第一批填辽的三十万百姓,将被安置在这里。

    这日,他先在辽河口的码头边,迎接了从天津卫坐船到此的王夫之,然后便领着他一路巡视,迁辽百姓的安置情况。

    辽河平原十分肥沃,努尔哈赤造反之前,这里至少生活了两百多万人,一度十分繁荣,但是现今以成为荒芜的原野。

    此时辽河的冰面已经融化,两岸的冰雪也以消融,远处不时看见有滚滚的浓烟升起,那是官府组织百姓烧毁树林,准备建屋和开垦土地。

    “中堂大人,这次入辽的三十万百姓,下官准备沿着辽河安置,设立三个县,每县十万人。一设在辽河口,就叫营口,然后再恢复辽中和辽阳两城。”张家玉与王夫之打马而行,他一边走一边说道:“如今我朝海运发达,将这些百姓安置在辽河两边的平原上,生产出来的物资可以通过河道,便捷的运到营口,再从此转海路运到江南,江南的物资也可到此再通过河道运往各地。这比走陆地运输,要省时省力许多!”

    “芷园的规划很好,辽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只要将这批百姓安顿好,那关内的百姓就会自发前来,你的责任很重呀!”王夫之微笑道。

    一个地方要好,除了要有丰富的物产之外,交通还得便利。按照张家玉的规划,辽河平原怕只要二三十年,就能发展起来。

    这时,一行人在数十名骑兵的护卫下,进入了一片安置百姓的营地。

    他们在一顶顶帐篷中穿行,孩子们不懂长辈的苦恼,在帐篷间穿梭玩耍,大人们见一群官兵进了营区,则站在远处观看。

    “现在辽宁官府的问题是缺少官吏,特别是底层的官吏来管理百姓。”张家玉继续王夫之介绍道:“下官,现在只能让百姓自己管理自己。还好这些百姓大多是举家举族的前来,都是乡里乡亲,又有族里的长者调节矛盾,所以没有出现什么治安问题。”

    “官吏的问题,我已经向监国上书,给你抽调一百名监生到辽宁任职,至于衙役可以从百姓中招募一些,捕头则从退役士卒中挑选一些人,他们很快就会调到辽宁来,芷园不必心急!”王夫之随口说道,看得出来,他对迁民填辽很用心。

    走了一阵,这次换王夫之问道,“粮食和帐篷到位了么?吃住可不能出纰漏。”

    张家玉笑道:“中堂大人不用担心,朝廷从福建运来了许多番薯,粮食暂且足够,帐篷也不用担心,这一批百姓是够了。”

    番薯在明朝种植以有好几年,已经逐渐推广开来,另外明朝还在吕宋发现了玉米、土豆等能在旱地种植的高产作物,使得原本不能种植水稻的旱地和山地都能种植,粮食暂时没有问题。

    这些作物,在清朝创造了一个地瓜盛世,明朝如今还有南洋这块产粮基地,以目前的人口,还不须要担心粮食的问题。

    至于帐篷,这些军用物资,明朝的储备也很充足,湖广的作坊生产了许多军需,不打仗没地使,正好可以用来给百姓扎营。

    王夫之微微颔首,“虽然吃住没有问题,但是长期这样也不行,安置的进度必须要快一些。另外,天气热了之后,要防止疫病传染。”

    “中堂放心,下官已经在组织他们建设屋宅,开垦荒地,到五月,这一批百姓应该可以安置完。”

    这时众人走到了营区的核心区域,一名年轻的官员,正召集各族的族长以及头面人物,召开会议,宣讲朝廷政策,帐篷内大概聚集了四五十人。

    王夫之见此,随即与张家玉一起翻身下马,钻进大帐。

    中国古代社会,这些族长和族老,可以说就是朝廷稳定的基石,他们在乡间的影响力,甚至不会输给朝廷。

    乡绅作为整个社会的中间阶层,他们是官府和百姓之间的中间人,他们一方面帮助官府统治地方,一方面替百姓向官方争取权益,为家乡发声,为王朝的统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也有不少“劣绅”利用此一地位从中取利、鱼肉乡民,而一个王朝出问题,多半也是他的乡绅出了问题,为能帮助官府和百姓沟通,从而使得王朝逐渐丧失人心。

    这时帐中的人见两员大员进来,不惊有些惊慌,但是正说话的官员却忙道:“诸位不要惊慌,这是北直总督王中堂,这是辽宁的张抚台,来看看大家的情况。”

    众人听说是总督和巡抚,惊得连忙行礼,王夫之摆手笑道:“诸位乡老不用紧张,本官今日过来,就是想听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和担心,官府将会全力帮你们解决!”

    张家玉也抬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坐下,然后说道:“诸位,我们坐下说!”

    帐内的四十多位老者齐齐行礼,道谢之后,才纷纷坐下。

    这时在年轻官员的主持下,让众人有什么担忧,可以直接向两位大人反应,一名老者便在众人的推荐下站起来,行礼道:“众位大人,我们有两个担心,一是我们在这里安置,蒙古人会不会过来抢我们,还有就是,这里天气寒冷,也不能种麦子,我们种什么,吃什么呀?”

    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所有百姓关心的问题,一个关系到他们的安全,一个关系种地。

    王夫之笑了下,示意张家玉来说,后者便回道:“这两点,大家可以放心,朝廷已经发兵,准备北击蒙古,保证他们不敢在进犯辽宁。至于种什么,朝廷也有规划,辽宁很适合大豆的种植,我们先种大豆,等发现新的作物适合种植后,再逐步增加新的作物种植。”

    众人顿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那老者又问道:“大人,那大豆能抵过麦子么?我们种它可以吃饱吗?”

    这些人就会种地,而且只种过麦子,所以心中还是有不安。

    王夫之随即笑道:“乡老们放心,这个大豆可以吃,也可以榨油,豆渣还能养牲畜,你们要是吃不惯,官府会给你们联系江南的商人,让他们用上好的大米交换你们的大豆,保证你们能吃饱,还能过上好日子。”

    众人听了王中堂说话,才有些安心下来,对于今后的生活,开始充满了希望。

第1262章北击蒙古

    明朝要统一天下,攻取关中是迟早的事情,只是金国并非那么好攻取。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得一,就能割据一方。金国在国力上虽然比不上明朝,但是他占了关中的地利,且国内比较安定,百姓基本归心,三者有二,明军想要灭之,却也并非易事。

    不过统一的大势,也是不可逆转,明朝与金一战,迟早会来。

    在沈阳西北面的开城附近,一座军营坐落于此,中军大帐内,高一功站在地图前,注视着科尔沁蒙古。

    这次北击蒙古,除了为保障北疆的安宁,使得迁民填辽的计划顺利进行,打击科尔沁,使得蒙古诸部不得统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进攻金国,一同统天下做准备。

    这也是金国突然在潼关和蒲津关挑起事端的原因。

    明朝要攻打金国,必须要肃清北面的威胁,否则蒙古就像一把利刃,抵在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