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5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阁这边,严起恒与陈邦彦也站立起来,只要不让武将拥立,不破坏现在的局面,他们都能接受,“下官没有没有意见!”

    张肯堂见此也连忙表态,还顺带着小声劝说了堵胤锡、苏观生一句,“两位阁部,应下吧,你们看看这些武人,先答应吧!”

    看着一群将领,这就跟东林党当初面对四镇拥立的安宗时一般,只要军队不受控制,内阁和文官集团就多么的脆弱无力。

    苏观生叹了口气也站了起来,堵胤锡却道,“本阁反对楚王进位监国!第三条,陛下可以下哪些令,不能下哪些令,哪些又听陛下的,哪些又听朝廷的,也需要商议清楚。”

    王彦看了堵胤锡一眼,“督阁的意见,内阁拟票决定!”

    几个位大学士都说赞同,王彦这么说,其实就是否定堵胤锡的意见,不过第三条,确实需要仔细议一议。

    决定下来,王彦留下高一功,便让其它人散去,他则对高一功说道:“之前平定唐鲁之乱,毕竟是内部倾轧,所以未给你什么封赏,但孤王一直都记着,你这些年来镇守南京的功绩!本来趁着此次光复神京,孤是想让内阁给你封王的,但是你们私自调兵,王是封不成了,而且还要准备接受惩罚。”

    私自调兵,就是军队不受控制的表现,王彦必须要将影响力将下来,以防他人效仿。

    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将这批武将全杀了,以起到震慑的目的,但是顺系参与的人太多,而且王彦能做监国,也是他们推动,所以他只能适当惩戒,再找几个小角色充罪。

    王彦说完,高一功立刻就准备请罪,但王彦却拖住他道:“孤王知道你的用心,委屈你去河北做个巡抚吧,替我看着皇帝。另外,福临逃到了科尔沁,你若是能将他抓住献俘南京,孤王恢复你的职位。”

    另一边,几位阁部聚在一起,堵胤锡脸色阴沉,苏观生开导道:“局势如此,眼下的局面总归要比楚王泰山封禅,几十万大军威胁陛下退位要强。”

    堵胤锡摇了摇头,“此事,要怎么向先帝交代,做臣子的又怎么能逼陛下发那样的圣旨?”

    苏观生叹道:“回南京后,我去和太后谈,然后再请陛下发旨吧!”

第1228章楚王监国

    两边各退一步,王彦大军开始继续南下,而少了沿途做戏的百姓之后,大军行进的速度便快了许多,半月间就从山东到了扬州地界。

    在这里,王彦遇见了豪格派来的金使,原本以为王彦已经黄袍加身的韩朝宣,发现王彦并未称帝,内心大失所望。

    只要王彦称帝,明朝内部必然会出现动荡,那时金国就可以暗中资助复明势力,给明朝制造麻烦,王彦将无暇进攻金国,金国就获得了休整和训练军队的时间。

    现在明朝内部没有大的动荡,反而因为灭了清国,收复北京而士气大振,那金国就危险了。

    为了拖延时间,韩朝宣只能表示,金国愿意与明朝和平共处,而王彦则提出了金国去皇帝号,归还关中、汉中、河西走廊等地,向明朝称臣纳贡,请为藩属。

    这样的条件,金国自然无法接受,韩朝宣只能灰溜溜的返回金国。

    从山东到两淮,一路比较冷清之后,到扬州时,又便得热闹起来。

    为了庆祝胜利,南京朝廷、还有曾太后为了表示庆祝,派遣了大批官员过江来迎接王彦。

    王彦一道扬州,就被众多官员和宫中内侍接住,然后敲锣打鼓的渡过长江,而这时大明的百姓,才真心的表达出对于王彦的欢迎。

    经营江南五载,各地官员出迎,士绅百姓夹道欢呼,拥着楚王的仪仗,欢迎凯旋的将士回到江南。

    内阁先一步返回南京,名义上是去筹备凯旋仪式,实际上是去落实王彦所提的条件。

    几位阁臣进入南京后,立刻召集议事堂会议进行商议,将夏完淳说的三个条件告知众人。此时王彦进位监国已经不可逆转,众人对皇帝移驾北京,也没有意见,争论的焦点放在了第三条。

    夏完淳所提,当皇帝旨意与朝廷之命相背时,因该以朝廷旨意为准,不少大臣认为不妥,觉得并没有法理上的依据,而且容易引起皇帝与朝廷的严重对立,有损国本。

    堵胤锡见事以无法挽回,随即建议,不如依宋制,皇帝旨意必须宰相附署才能生效,没有宰相附署就等同废纸的规定。这样有先例可寻,也能避免皇帝发一令,朝廷又发一令,造成双方争锋相对和天下人心动荡。

    宋朝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有这个传统。

    据说宋神宗时,神宗曾发旨给大将种鄂,让他取绥州,宰相文彦博见绥州已经被打下来,立刻就下令将种鄂以私自调兵的名义关了起来,差点杀了。种鄂把圣旨拿出来,也不管用,文彦博说没有我的附属,假的,直接就把圣旨拍到了地上。

    既然是有依据可寻,不少人便纷纷赞同堵胤锡的意见,于是苏观生又跑到城外,面见王彦陈述内阁的建议。

    王彦对于宋制也比较崇尚,但是明朝没有宋那样的基础,他同意皇帝的旨意必须监国附属,才能生效的提议,但是为了避免皇帝越过他乱发“衣带诏”,或者是直接给臣子下令干预政事,第三条中,皇帝不得干预政事,越过内阁发令,必须要进行声明,而接下未有监国附属的圣旨之人,诛灭三族。

    当下苏观生又跑回城中,将王彦的要求告知议事堂,众人大多赞同,这样可以令出一门,进一不加强中央和内阁的权威。

    在议事堂和王彦都同意之后,苏观生与几位阁老,一起到了宫城。

    曾太后这些年少有事情需要她出面,她与皇帝除了主持国朝的各种祭祀和新年接受大臣和藩属朝拜之外,基本不出宫门一步,更是不会主动去接见大臣。

    现在几位内阁大臣一起找来,曾太后立时就心慌了,她虽然不问朝政,但是并非是什么都不知道,外面的传言早就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起来。

    曾太后这些日子也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醒来,手持兵刃的甲士就忽然冲进宫中。

    她在宫中接见了苏观生等人,得知她与皇帝将被送到北京,并且还需要皇帝委任楚王为监国,再发一份诏旨宣示天下时,她心中立时就长出了一口气,至少她们母子暂时安全了。

    曾太后还是很精明的,离开南京到北京,她们母子就等于离开了楚王一党的视线,会更加安全,她自然同意,至于诏旨她可以发,但是她需要楚王给他一个承诺。

    明朝的局势发展到现在,皇室已经十分危险,曾太后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她不关心自己的命运,但是得为皇帝想,她不想皇帝有什么三长两短,她希望有一天皇帝即便丢了江山,也能像柴家或者刘家一样,能够继续过富贵的生活。

    虽然王彦曾经给高宗皇帝做过保证,但那毕竟只是口头上的承诺,如今看来楚王也并不真是个可信之人,曾太后并不放心,她需要一种法理或者是礼制上的保证。

    曾太后在听了几位相国的话语之后,却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忽然说道:“哀家听闻楚王长女文诗,虽是年幼,却甚为乖巧可人。哀家想为皇帝定下这门亲事,几位相国以为可行么?”

    苏观生等人对视一眼,明白这是曾太后的条件,但这是楚王的家事,他们却做不得主,不过堵胤锡却当即回道:“太后有此意,楚王必不会反对,这事由臣去说!”

    当下一行人又出了宫殿,堵胤锡又到了城外面见王彦,王彦思虑良久,最终点头同意。

    七月十日,王彦率领众将,领着大军回到南京,接受民众欢呼,大军绕城一周,以展示军威,最后集结于孝陵位,接受检阅,并举行盛大的献俘议式,告慰太祖与高宗皇帝。

    在孝陵卫前的广场上,朝中百官,以及有名望的士绅云集于此。年少的共治帝,穿着十二章衮龙袍,头戴冕旒冠,尽量挺起了自己的小胸膛,保持威严。

    王彦在百官和皇帝的万众瞩目下进入广场,在场的人,不管是王彦的心腹,还是视他为汉贼的政敌,在这一刻,都不得不承认一件事,那就是楚王是真的厉害。

    十年之间,从青州崭露头角,到如今光复中原,夺回神京,扫灭明朝三十余年之强敌,这是高宗皇帝没能实现的梦想,但是他实现了。

    王彦率领将帅,进入广场后翻身下马,在两侧文武百官和勋贵的注视下,步行往前,身后无数衣甲鲜明的官兵,则打着如云的旗幡,停止下来,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只闻得旗帜猎猎和战马的响鼻声。

    王彦只领着几员大将来到台阶之下,给皇帝行礼,而后献俘祭祀,等这一切完了之后,小皇帝从太监手中的托盘上拿起监国之宝,王彦半跪接过,旁边便有内侍展开黄绢,高声诵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有胡元,亡我华夏,黎民哀痛,无有甘食。天乃命我太祖高皇帝驱而出之,还于朔漠,天下欣戴,如出昏窖而睹日月。于今二百八十八年,帝十八叶。”

    “然蒙元断我文明,太祖立业,汉制亡百年矣。今朕思之,国朝累积之弊,宗藩之乱,宦官之祸,绅伶离心,贼寇蜂拥,虏二载而覆我两京,几亡我国祚,始于此也!”

    “幸国有石柱,楚王累年总兵,劳苦功高,今复中原,收还故都,丰功还朝,朕不胜欣慰!然故土虽复,弊端不除,后患无穷。朕思虑再三,意革蒙元之遗弊,复汉家之制度,欲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今朕念楚王之功,特赐监国之宝,凡军国政事,令出此门。皇帝诏制,当有内阁印信,天下方可遵从。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吾皇万岁!万岁!万岁!”内侍诵读完,台下千军齐呼,声势震天!两侧大臣也纷纷行礼领命,欢声雷动,直入云霄!

    至此,王彦才算真正接过了大明的权力,不过这也并非没有缺陷。

    现在等于是皇帝将大明交给他统治,他虽然接过了权力,可是要是做的不好,天下一乱,必然就会有人打起归政皇帝的旗号,来赶他下台,这其实也是一种鞭策和制衡。

    这有点向日本倒幕一样,但是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堆割据政权,明朝又不一样,现在是一个统一强力的中央集权的政权,想要搬倒王彦却很难,除非他真的将天下弄得大乱。

    王彦在一系列的庆典活动后,回到南京城,次日,他便以监国名义,颁布《资政新篇》,其中第一条,就是针对内阁,也是参照宋制,规定阁臣在京四年之后,便外放地方做总督部院,试政绩决定是否招回京中为相。另外大臣入阁前,在议事堂须有行政预案,若入阁后不能完成预案,则发往地方做官。

    就任监国之后,王彦的目标是稳定天下,就不能太过纵容身边的势力。这条政策,能使得文臣之间形成竞争,分化出更多派系,毕竟入阁为相,是文人的理想,再者将阁臣放到地方,然后再试能力招会,也可以上阁臣了解民情,更好的施政

第1229章资政新篇

    人需要有目标,国家同样如此,像满清就是没有目标,或者说目标就只是保持满人的统治。

    那么这个国家从诞生之初,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维持他满族的统治,所以限制火器,大兴文字狱,不思进取,只求能保持统治,自然就会使得整个文明停滞甚至落后。

    王彦认为国家是需要目标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追求天下太平,这么空洞的东西,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比如说富国强兵,有了这个目标之后,朝廷在行政上,就能围绕这个目标迅速运转,开商路鼓励商业,训练新军,制造新的器械,王朝会表现出巨大的活力。

    以前的王朝,大多是出了问题,再去想解决之策,很少主动去设定一个目标,只求眼下太平。

    一个王朝,有目标时与没有目标时,是大不一样的。秦说要变法图强,六世而横扫**。

    变法和改变,应该是时刻进行的,因为整个社会的活动是运动的,不去紧跟它的步子,一旦停止改变,安于现状,那么时间一久,等问题严重了,再变怕就来不及了。

    王彦在《资政新篇》中,对内阁的一些改变,主要的宗旨就是让内阁有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保持活力。

    明朝的每个阁臣一般都是领一部的堂官,如户部尚书在入阁前,在议事堂做预案时,就必须声明他入阁之后,朝廷的赋税一年要增加多少,或者开垦多少土地,人口增长多少,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数值上来。

    如果不能完成,官员考核时,那该贬官就贬官,该放到地方就放到地方。

    这样一来,就能提高内阁大学士行政的积极性,加强了官员间的竞争,并且被赶到地方做官之后的官员,再以政绩回到中央时,因为了解民情和有治理一方的经验,行政能力定然更强,这样内阁里就能保证始终都有能臣存在。

    以前大学士只要未犯错,国内也很稳定,就可以一直待在内阁,但是现在只要政绩比之前任没有进步,那就可能被拿下来。

    大明那么多官员,内阁学士就七位,好多官员也想做上相位。

    这就活跃了官场的气氛,纠正了风气。官员们只要政绩显著,就能封侯拜相,他们就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政绩的竞争上,也能防制东林这样光说不干的集团重新出来。

    如果内阁大学士,一屁股坐十年,下面的人爬不上来,恐怕会有很大的怨气,要么对上升不抱希望,对行政懈怠,要么就郁郁不得志,对朝廷怀有怨言。

    这样一来,即便是同一党内,竞争也会激烈起来,毕竟大学生大家都想做。

    政绩和完成度,也将成为地方官考核的标准,一个县如果人口没有增长,耕地面积减少,蒙学童生数目减少,县官也要往下面降职。

    这样做,就是逼着官员必须要有目标,使得他们不能懈怠。

    官员对此自然不喜,但王彦刚收复神京,进位监国,基本没有人敢这时反对。

    除了内阁和官场上的改变之外,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放在了编户齐民上。

    随着原来明朝社会结构的解体,大量百姓涌入城市,王彦觉得因该重新普查人口,并且在与王夫之所提的归义和汉籍制度的基础上,对于汉籍进一步细分,按着功名、资产或者缴纳赋税,将汉籍之民分为上户,中户,下户,或者更多等级,然后根据等级来收取税收,安排劳役和享有一些权益。

    整个《资政新篇》为绕这两个大方面,规定了许多新的政策。

    如开篇第一条,皇帝将国事委任监国,此后一切政令都由朝廷来发布。

    这是整个改革的基础,他防止了皇帝因为个人喜好,升降提拔官员,也废除了皇帝不经过司法,就拿办官员的权力,如此朝廷的命令,就是唯一的命令,改革才有权威。

    这本身就是对内阁有利,一代人之后,这就能成为明朝朝野的共识。

    第二条,议事堂下派官员,到地方巡视,上户籍的汉民,有资格可以向议事堂官员提出各种建议和问题,而议事堂官员有责任将问题反映到朝廷,对朝廷的行政提出质疑。

    这里上户籍也并非固定,朝廷一年或者三年一统计,破产的降级,下户籍也可以升到上户籍。

    户籍上分户别,除了减轻平民承担的赋税之外,也可以调高商贾的地位,鼓励商业。

    商人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