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大同的精兵没有参与攻城,或许姜将军想的就是三面强攻,逼守军弃城,然后用三千骑兵追杀。

    王斗正想着,看了一会儿陈杜已经奔驰回本阵,不多时,军阵战鼓便再次擂起。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西城和南城方向已经隐约传来一阵阵的喊杀声,这让王斗有些心急,可不能让别人抢先登城。

    就在这时,回到中军的陈杜登上高台,令旗一挥,“咚咚咚”的战鼓声便再次响起。

    这次的鼓声,由缓到急,沉稳有力,催人奋进。

    城头的清军听见鼓声,郝效忠的眼皮不由自主的随着战鼓的节奏跳了起来,城墙上带着红顶斗笠,穿着大褂子的绿营兵,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城头,人人弯弓搭箭,警惕而又不安的看着城外忽然向前移动的义军。

    “打破城池,抢钱、抢粮!”

    不是什么包涵大义的口号,可却比什么光复大明,更加激励人心。

    义军前锋,一个穿着带着锈迹的铁甲的将领,将刀一抽,举过头顶,放声大喊。

    从他的装束,就知道他以前肯定是明朝的将官,这次姜襄反清,北方不少明朝的旧人都站了出来。

    三个方向的义军几乎是同时开始向宣化进攻,前排的义军先锋,在火炮的掩护下,如潮水一般杀向城池。

    北城的前锋大概有二千人,刀盾扛着登城梯在前,后面弓手、铳手负责压制城头。

    城墙上,清军的箭矢如雨,铺天盖地的向城头射下,士卒顶着盾牌和木板,冒出箭矢和炮弹、石向前冲锋,冲锋在前的士卒不断倒下。

    士卒冲到五十步内,一些士卒开始将木板竖在地上,行成木墙,弓手开始向城头射箭,城上城下箭矢如雨,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漫天飞舞的箭网。

    清军毕竟人少,又要防守三面城墙,人一分散,城头的清军慢慢就被城下压制。

    郝效忠亲自在城头指挥做战,这次义军准备的极为充分,他连连呼喊,“放炮,给我压制城下叛军!”

    这时,在城上城下箭矢对射之时,第一波登城的部队,已经扛着梯子,举着盾牌,从箭矢交织的大网下,接近城墙。

    为了形成连续的攻击,城外义军阵中,号鼓再起,望车上陈杜一声大吼,“云梯、鹅车、攻城锥上!”

    令旗挥舞,后续的攻城部队,推着笨重的器械,开始缓缓的向前推进。

    之前近半个月的攻城准备,义军已经用填壕车,推着泥土填平了大段的护城壕。

    城头箭疾如风,滚木雷石不断砸下,不断有义军士卒倒下,不过尽管伤亡比较大,可在重赏的激励下,义军士卒还是奋勇争先,人人都向得到千两白银的封赏。

    王斗的位置在城墙的左侧,箭矢不像城门处那么密集,他也没有领着属下冲在最前,而是慢了一拍,他在冲锋中依然保持着冷静和准确的判断。

    虽然近十年没打过仗,可是作为曾经边军的一员,这些战场经验,已经刻在了他的骨子里面。

    在第一批先靠近城墙的义军,被城上的滚木、雷石砸下来之后,王斗一手举盾,一手抗着梯子,领着已经只剩下十八个人的队伍,奔到了城下。

    墙角对于城上的守军来说是个死角,他冲到城下,立时大吼道:“攻城梯挂起来!”

    几名汉子连忙将梯子抱起,将顶端的铁钩挂在墙砖上,下端也用木桩顶住。

    王斗当即咬住战刀,一手举盾,一手扶着梯子向上攀爬,两名汉子紧随其后。

    城上的清军,见有新的梯子搭上,立刻举起滚木,可刚准备砸下,城下一枚利箭正中胸口,清军扑死在城头,滚木砸偏,贴着王斗的身子落下。

    城下的汉子,听从了王斗昨夜的交待,不管其他地方,就盯着梯子搭上的墙垛附近,又一名清兵用枪去戳,立时又被一铳打得跌落城头。

    趁着这个间隙,王斗一下跳上了城墙,他的小队成为第一个登城的义军部队。

    城下的欢呼,引起了陈杜的注意,他拿着千里镜,见左断城墙上,一民插着背旗的小军官,是他之前的一个部下,已经一刀捅死一名清军,将清军的尸体抛下城头,他立时放下千里镜,下令道:“传令弓手压制左侧第四架登城梯两侧,再调一个百户队,从此登城!”

    陈杜的命令传达下去,数百之箭矢射向攻城梯的两边,将想要将他们赶下去的一队清军射死一小半,本来后续乏力的王斗顿时压力一轻,十多名手下也都登上城墙,与他一起占据了一段城墙。

    此时,更加便于攻城的云梯、鹅车也已经靠近城墙,攻城锤开始撞击城门。

    在北城爆发出欢呼之声后,西城也想起了一片欢呼声,可以判断那边的人马也登上了城墙。

    郝效忠的脸色开始沉重起来,这样下去,城池可能守不了多久,他当即拉住一名亲兵,赤红着眼睛说道:“去,让范家的家丁全部上城来参与防守。”

    八大皇商要跑口外贸易,长年在蒙古人的地做生意,为了护卫商队,都有专门的护卫,这些人并不比绿营兵差,要是调上城来,应该能将登城的义军赶下去。

    亲兵闻语,立时转身,却和一人撞得满怀,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范永斗。

    郝效忠见他上城,以为他没下令,范永斗就带人上城助战,他心中正要大喜,可范永斗却一副死了老娘,生无可恋的神情,哭声道:“郝军门,不好了!东门被人打开,叛贼的骑兵冲进城来了!”

    郝效忠眼珠差点瞪出来,大惊失色道:“果然还是输在内贼上,我不是让你严密监视城中情况吗?怎么会这样?这下我们都不得好死了!”

    范永斗哭丧着脸,“我一直派人严密巡视,严查细作,可我没想到,耿那个畜生会给姜有光开门啊!”

第1160章酒乐大张

    郝效忠很清楚,宣化被叛军围了一个多月,他防守城池最大的敌人,不是城外的叛军,而是城内军心不稳,容易出现叛徒。

    这次姜襄起事,很快就蔓延到整个山西,宣府等地也有数以万计的土贼,蜂拥而起,响应姜襄,便说明了大清朝的根基还不稳固,并不得人心。

    如果有兵威震慑,大清朝的优势摆在那里,城内的人自然不会生出别的心思,可是现在大清已经大不如前,加上宣化城又被围了一个月,城中会不会有人反叛,就很难说了。

    虽说范永斗等人献上钱粮,重赏招募人员守城,给绿营士卒也都发了双饷,但是银子虽好,可得有命花才行。

    因而郝效忠对城中的人还是很不放心,所以让已经被叛军视为肥羊的范永斗组织人手,在城中巡视,监视城内的大户,以防他们通敌。

    可是范永斗没想到,他监视这些大户没有反应,从大同逃到宣化的耿却忽然反了。

    谁会想到,刚被摄政王多尔衮表彰,升为宣大长官的耿巡抚,居然会带头打开东门,放叛军进城呢?

    耿在给了宁完我一个惊喜之后,又给了范永斗一个巨大的惊喜,让他们意外无比,苦涩无比。

    姜有光收到城上射下的密信,他看了之后也十分惊讶,不过他仔细一想,也就释然。

    在大同时,耿这厮就因为怕死,自己先溜,结果害得宁完我没能出城,被杀了祭旗。这这样一个贪生怕死之人,多卖掉几个人,献个宣化城,也是情理之中。

    再者,姜有光并不想灰溜溜的退回大同,就算没有耿的信,他也会再强攻宣化一次,因而收到信件后,他马上决定攻城。

    郝效忠听了范永斗的话语,立时胆寒,心中无数句妈卖批,恨不得活剐了耿,不过那厮开了东门,叛军已经进城,他再不走,就只能被人绑去邀赏了。

    “范大人,快的集合精锐,随我突围!”郝效忠恨得牙痒痒,拉着范永斗急声说道。

    就在东门被打开,数千大同精兵涌入城中时,义军也大规模的登上城头。

    听见大同精兵进城的消息,城中被钱财激励守城的清军,还有助战的青壮,立刻瓦解,不少人仓皇的放下兵器,躲入民居,一步分人则随着郝效忠等人,准备打开城门突围。

    只是守军已经崩溃,指挥不明,溃兵拥堵在城门处,郝效忠冲杀数次,不得出,终于战马被长枪捅死,人为陈杜所擒。

    因为协助清军守城,又得知老家已经被姜襄所抄,八大皇商中的王登库、王大宇、黄大发等人,自知活不成,封闭府门带着小妾一起引火**,范永斗等人见冲不出去,便剪了辫子,包上头巾,扮作义军,想要浑水摸鱼,但终究为义军所获。

    城门开起,姜有光骑马进城,耿站在城门旁,见他进来,立刻笑脸迎上,一手帮姜有光拉住缰绳,谄媚道:“将军神威盖世,席卷一府二州之地,今宣化以降,攻入北京光复故都,也不在话下!”

    姜有光看了耿一眼,从心里鄙视此人,然而他今日心情大好,志得意满的笑道:“耿大人这次立功不小,本将若攻京师,必以你为前驱!”

    耿做大喜状,忙拜道:“下官谢过将军看重,愿为将军前驱!”

    姜有光笑了笑,随即打马冲入城中。

    不多时,他便召集众将来临时的节堂议事,陈杜先来,他将王斗领到姜有光身前,得意的拱手道:“四将军,卑职将第一个登城的下属带来了!”他看了看堂内过来的另外几个义军首领一眼,又笑着道:“另外,敌将郝效忠亦被卑职擒下,现看押于衙外。”

    姜有光闻语笑了起来,“陈守备这次是立了大功啊!”

    首先登城,又抓住了郝效忠,一半的功劳都快要落在他身上了。

    “不敢!这都是四将军指挥有方!”陈杜嘴上不敢,可脸上却笑出了花来。

    “郝效忠先押着,之后本将自有发落!”姜有光说了一句,见说话之间人已经到齐,随即环视众人说道:“关于登城之事,你们可有话说!”

    其他几个义军头领,狠狠的看了陈杜一眼,最后纷纷躬身抱拳,“这次确实是城北领先一步登城!”

    见众人没有意义,姜有光才点点头,看向王斗,“你就是今日第一个上城之人?”

    王斗忙上前单膝行礼,“卑职王斗,参见四将军!”

    姜有光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年近四十的精明汉子,这与他事先预想的人不太一样,他以为第一个上城的应该是个体格健硕的勇士才对,不过他看王斗的装束,却也明白他为何先登城了。

    “你是哪里人?”姜有光又追问了一句,“本将看你的衣甲,似乎曾是军官,不知道是什么职务?”

    “卑职是宣府镇,保安州,舜乡堡人士,也是舜乡堡的世袭总旗。清军入关后,卑职一直在堡内种地,这次老长官响应四将军,卑职便也带着二十多名堡内的汉子相随!”

    姜有光点了点头,他人马扩充太快,眼下最缺的不是人,而是能够指挥士卒的军官,总旗虽然是个小官,但毕竟接受过正统的训练,他当即笑道:“很好,你这次的表现不错,本将之前的承诺不变,另外在给你官升一级,做个百户官如何?”

    王斗心中大喜,可他没有马上领命,而是看了陈杜一眼,后者随即笑着说道:“愣着干啥,还不快谢过四将军!”

    “卑职谢四将军升赏!”王斗连忙行了一礼。

    当下姜有光,便挥手让他退下,然后问堂上诸将道:“城中的情况怎么样呢?局面都控制了吗?”

    冲进城中的姜有光部将何守忠,立时抱拳禀报道:“回禀四将军,府库和城中仓库,基本已经控制,不过城中的店铺多半已经被洗劫,城内目前还十分混乱,还没有完全控制!”

    姜有光自然知道混乱的原由,必然是诸部义军进城之后,肆意劫掠,他扫视众多义军首领一眼,抿嘴道:“宣化城中,该杀的不能放过,但是也不能肆意妄杀!攻城之前,本将已经做了约定,进城之后所得钱粮,同各部三七分,诸位是不是将人马收一收,先让城中安定下来。”

    说着,他声音忽然冷了一下,扫了几名义军首领一眼,“如果你们管不了,那本将就只有让人管一管了!”

    义军的军纪比土贼好不了多少,进城之后,肯定大肆砍杀,四处抢劫,这是不能避免的事情,但是姜有光要统摄这些义军,还是的有个规矩,否则城中被抢的稀烂,他最后也不好分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义军吃太饱,有了足够的钱粮,未必还听他的。恐怕不少人拿着钱就直接回家买田买地,娶婆姨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所以他不能让义军吃太饱,同时他现在也要建立威严。

    陈杜等义军首领听了姜有光的话,互看了一眼,忙抱拳道:“四将军放心,我们立刻去约束部众!”

    姜有光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们放心,等城中稳定,钱粮统计出来,本将说分给你们的肯定不会少!”

    众将连连附和,都说四将军公道,姜有光便接着下令道:“既然如此,传本将的命令,张贴安民榜,恢复城中秩序,不过满清的皇商,还有帮助郝效忠守城的大户,都要给本将控制起来,本将要扒了他们的皮!”

    檄文中早就说了,但凡有举兵相抗的,老稚不留,男女皆诛!

    众人纷纷抱拳领命,姜有光随即摆手吩咐道:“好了,诸位都按令行动,等事毕之后,本将今晚在此给大家摆酒庆功!”

    随着各部将领对部众加强约束,巡逻的士卒慢慢恢复了城中的秩序,宣化城中混乱的杀戮慢慢结束,有计划的抓捕却在城中慢慢开始。

    宣化之北,就是与蒙古人贸易的重要关隘张家口,因而宣化城中除了八大皇商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晋商的商铺。

    小商人具有一定的软弱性,这次不少人都帮助了清军守城,士卒除了抓捕八大皇商之外,自然也不会放过他们,想要敲出一大笔的财富。

    城中士卒搜查,不少影藏清军,或是帮助清军守城的人都被搜了出来,范永斗亦在其列。

    是夜,姜有光在府衙内,宴请诸将,席间酒乐大张,气氛热烈。

    拿下了宣化,宣大之地,就被他完全掌控,就算清兵反扑,他也能利用关隘险要,将清军挡住。

    酒过三巡,姜有光已经有些上头,正有些头昏之际,一将仓皇的闯进堂来,疾步走到他耳边低语,他顿时一个激灵,吓得酒意全无,无比清醒。

    (感谢凭栏的999,天堂守门员o地狱看,那加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订阅,月票,推荐。)

第1161章清军反扑

    众人正喝得兴起,一个个都十分高兴,相互敬酒,气氛热烈而畅快。

    今日初步统计,打下宣化城,光银子就有接近两百万两,还有几十万石的粮食,他们自然欢心鼓舞。

    将领们只顾喝酒,很少有人注意到姜有光的神情变化,他们高举酒杯,相互庆贺,而正在这时,堂内忽然发出一声脆响,破碎的酒杯哗的一下四射飞溅。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正喝酒的众人不禁纷纷一惊,有的直接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摔杯为号?这是干啥?”陈杜等义军将领见姜有光将酒杯摔在地上,不惊一阵惊惶,莫不是姜家想独吞钱粮和他们的属下,所以摆了一出鸿门宴。

    虽然打宣化合作的不错,可是义军毕竟不是他们姜家的人,这些头领也只是尊姜家为盟主而已,他们之间还算不上亲密无间。

    几人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