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4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两人看来,这些都是他们能够控制的地方,是谈判的基础,王彦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加价,而不是砍掉一大半。

    面对两人的不快,王彦却情绪一变,忽然冷眼看着两人,“你们想要舟山、台岛、还有金夏做什么?是不甘心失败,还是想着有朝一日反攻倒算?”

    鲁王和郑成功不禁一愣,脸上一阵愕然,他们要这些地方,更多的是想保存一些实力,确实是心中不甘,但也没想反攻倒算。

    这些都能算是汉地,他们总归是要占一块,才能保持与中原的密切联系,一旦一块没有,那他们就真的被边缘化,成了大明的弃儿。

    王彦的提问,两人无法回答,王彦不会给他们反攻的机会,他们拿下这些地方,就预示着这场争斗,还没结束,必须要两人逼的更远一些,与大明保持安全的距离。

    王彦看着两人,盯着郑成功道:“成功说的不错!这些地方你们现在都能占据,并且形成割据,但孤王要说,只要你们占据而这些地方,就代表着还有野心,孤王和朝廷会觉得毒蛇在侧,这个仗就还会打下去。”

    “是的,你们现在于水师方面,是有很大优势,或许能在海上占些便宜,但是你们不要忘记,你们面对的不是孤王,而是强大的大明朝,只要朝廷下定决心投入,孤王相信,不出五年,朝廷就能打造出足以在海上击败你们的水师!”

    王彦的身上散发出了一股霸气,这才是他的本来面目,让郑成功有些心惊,他盯着两人,一字一字的说道:“是占据这些地方与朝廷继续作对,最后败亡,还是远走吕宋,成为大明的藩国,自此不问中原事,你们自己选择!”

    既然郑成功不愿意接受他的条件,到南京任职,不愿意放弃郑家的基业,那王彦也将他的态度表明出来,他们必须要远走吕宋,放弃在中原的一切,彻底断了在回中原的心思,才能换来长久的平安。

    鲁王的脸一下沉下来,还要继续斗下去吗?他心中也不太清楚。

    郑成功到没了继续争斗的意思,王彦的意思是他们只要占了这些地方,朝廷就不会心安,就还会打下去,他只是想保存郑家的利益,到不想再打了,“殿下,吕宋的情况,你可能不知道,那里的汉人不到两万多人,我们这么多人过去,连吃饭都成问题,殿下这是逼我们为寇啊!”

    王彦有一点说的没错,他们已经失败了,再打下去,就是面对整个大明朝,他们在海上即便短时间内取得优势,可从长久来看,他们必然不是朝廷的对手,以大明的国力,不出十年,他们必然就会被朝廷剿灭。

    一条是短暂的快意,然后迅速灭亡,一个是长期的安定,但是前期需要艰苦的开发,王彦给了他们两条路,让他们选。

    郑成功选择了后者,可是前期也不能太凄惨,他需要王彦增加条件。

    要鲁王放弃回中原的心思,不太容易,可是郑家却不一样,他们原本就是个海盗商人集团,出海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他们对于内陆,也不像鲁王那么眷恋。

    听了郑成功的话,鲁王立时一声惊呼,“成功”

    王彦却当即道:“属于郑家的财务,成功可以带走。愿意跟随你们的人,家眷也可以带走。至于前期的粮食,成功在吕宋缴获西班牙人两百余万两白银,并不缺少银子,只要你接受了朝廷的条件,孤王准许你派遣商队到大明贸易,并且在关税方面,给你一定的优惠!”

    几万水军逼到吕宋,如果没有吃喝,那肯定还是要劫掠沿海,这正是王彦不愿意看到的。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吕宋的土人也不少,只是缺少教化,你只花些银子,种子、耕牛、铁器,都可以来广南购买,朝廷今后流放罪犯,可以先考虑吕宋,用来增加吕宋的人口,你觉得这样条件怎么样呢?”

    郑成功一阵沉默,能带走郑家在福建的资产和部署,朝廷又给他提供种子耕牛,虽说是拿银子来换,但是在吕宋扎根,没有问题。此外可以在大明贸易,并有关税的优惠,郑家船队可以继续做中转生意,财源也有保障,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口和开发需要大量的精力。

    “殿下,鲁王殿下是吕宋王,我们是什么?还有殿下准备怎么处理唐王殿下!”郑成功明显已经接受了。

    王彦笑了下,看了鲁王一眼,冷声说道:“唐王欲谋害孤王,大理寺、刑部还有宗人府已经在审理,至少是贬为庶人,软禁高墙。至于成功的身份,那就要看吕宋王怎么安排了!”

    鲁王见王彦不怀好意,听他的话语,分明是提醒他,如果他被抓住,便也是唐王一样的下场。

    这既是一个威胁,也是一个警告。

    郑成功明白了王彦的意思,鲁王封藩吕宋之后,他就是吕宋国的臣子,同大明没有关系了,而他在吕宋国什么地位,要看他和鲁王怎么商议了。

    想到这里,郑成功看了下鲁王,说道:“殿下以为怎么样?接受还是不接受?”

    现在的关键,就看鲁王同不同意,而朱以海这时还能怎么办,郑成功已经动心,他总不能真的去挡海寇,在沿海劫掠几年,然后被朝廷剿灭。

    “好!孤接受!”朱以海看了王彦一眼,艰难的说道,“不过孤王在浙江的资产,还有手下的人想跟随孤王,朝廷都不能拦阻。”

    “没有问题!”王彦听了后,也没有太过高兴,“不过,这些人朝廷要以流放的名义,送到吕宋,此外吕宋国建立之后,朝廷起初不会承认,等明年你们派遣使臣到南京称臣,再由朝廷正是册封,最后朱慈焕,你要交出来。”

    鲁王想了想,点了点头,“好,朱慈焕的住处,我告诉你,朝廷可以派人去接。不过楚王最好不要食言,特别是不要对吕宋进行封锁,要是吕宋没有粮食吃,那几万水师,就只能自己找粮了。”

    “粮食你放心,只要拿出银子,孤王可以帮你们收购。”王彦保证了一句,随即又道:“至于朱慈焕,孤派个锦衣卫去,你帮孤送到南京来。”

    鲁王微微皱了下眉头,忽然说道:“我手中也没有太多现银,楚王能否先借四十万石”

第1137章宁完我

    王彦与两人达成了协议,不过都是口头上的,对于叛乱,朝廷不可能在明面上,表现出软弱的姿态。

    鲁王和郑成功想要转进吕宋,需要很漫长的时间,王彦也不是很着急,只要他们肯去,对于他便基本没有了威胁。

    以吕宋的情况,至少三十年内,不可能对大明够成威胁,而三十年后,大明早已一统天下,成为一个统一富强的帝国,谁又会记得鲁王朱以海。

    至此之外,大明朝内部,对于王彦的牵制,暂时解除,就剩下台岛上还有个不成气候的豫王,可能对他不服,但是他对王彦的威胁,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在商谈结束之后,王彦立刻回到南京,准备应对满清的进攻,并且对于内阁,浙江、江西、福建的官场进行整合,收编唐鲁两派的军队,总之事儿很多,够他操劳一段时间。

    王彦给朱以海和郑成功三个月的时间,从浙江福建撤走人员和资产,三个月之后,便不能再动。

    一时间,在闽浙的海面上,海船穿梭,着实繁忙了一阵,可是他们毕竟要前往吕宋,除了那些实在是担心朝廷清算的,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漂泊出海。

    朱以海虽然许下诺言,只要跟随他前往吕宋的水师官兵,都会赐予田产、耕牛,但是两家水师中,还是有人逃回陆地。

    王彦虽然与两人有了协定,可是锄头照样挥,墙角照样挖,鼓励郑家水师和浙江水师的水手,为国效力。

    不过毕竟曾经敌对,这些逃回来的水手,大多没有进入军中,而是被广南海商,特别是浙江和福建海商瓜分。

    朱以海和郑成功的撤退,还在继续,但其中也出了一个插曲。

    王彦让余太初派遣一名锦衣卫,跟随朱以海的人,到了浙东海面上的一个岛屿,见到了民间盛传已久的朱三太子朱慈焕,并准备让朱以海的人帮忙将他解押到南京,接受询问,可是船只从岛上出发之后,却始终没有上岸。

    朱慈焕毕竟是崇祯皇帝的皇子,是面能搅动风雨的旗帜,这么失踪后,朝廷立刻引起了注意,派遣船只在浙东海面寻找。

    几天之后,金山卫附近的海滩上,发现了船只残害漂到岸边,还有几具尸体,确定是解押朱慈焕的船只,官府随即让人在沿海寻找,始终为发现朱慈焕,没多久官府便宣告崇祯五皇子朱慈焕死于海难之中。

    至此,神宗世系之内,除了一个没什么作用的桂王之外,便就此终结。

    王彦回到南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调扬州的刘顺前至合肥,同李过汇合之后,分兵进攻汝南,减轻南阳的压力,另外楚兵归楚,准备反击清军的进攻。

    内政方面,大学士陈子壮出任闽浙总督,堵胤锡入阁为大学士,张煌言出任江西巡抚,谢旷任浙江布政使,游友伦出任江西按察使,姜日广继续任福建巡抚,其它缺员,等朝廷对官员审核之后,再行任命。

    军队方面,武卫军的编制消减为左右两镇,编满六万人,浙兵编为振武军,也是左右两镇六万人,水师编制只保留南海水师和东海水师两部,每部三万人。

    如此一来,再加上五忠十五万,神策十五万,横冲三万,大明的正规人马编满之后兵力将达到五十万以上。

    两王势力一除,只要明朝内部完成整合,五十余万大军,再加上一些府兵,扫平天下指日可待。

    王彦内心也十分振奋,不过这次唐鲁被击败,两派的兵马不少都以逃散,有的甚至上山做寇,入湖做匪,王彦要整合补充,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

    在明朝内部剧变时,山西也酝酿这一场大变化。

    历史上姜襄反正,发生与1649年,坚持近九个月,最后被部将杨振威所杀,清将英亲王阿济格入城,下令屠城,杀人无数,并“隳其城睥睨五尺“,史称“大同之屠“。

    观南明二十多年,有数次翻盘的几乎,可惜因为永历朝廷无能,没有组织好,而统统失败。

    姜襄反正之时,清军精锐几乎全部北返,除了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满达海,多罗郡王瓦克达,连同阿济格参与平叛之外,吴三桂、李国翰、孟乔芳也配合作战,连多尔衮都亲自上了前线。

    从这些名字,就可以知道,清军是孤注一掷,精兵猛将几乎全部派到了江西。

    可是当时南明因为金声桓、王得仁、李成栋、何腾蛟先后遇难,而惊惶失措,在谭泰、河洛会北归,济尔哈朗匆忙从湖广撤兵之后,没有抓住时机,丧失了大好时机。

    明朝反清力量一浪接着一浪,每次都是伸出一根手指去戳敌人,要是能组织妥当,不要内讧,握成一个拳头,早就一拳将满清打倒了。

    王彦和姜襄联系的很早,在攻打南京之前,就已经搭上了线。

    当时王彦是想在攻打南京之时,策反姜襄,牵制住清军,让他顺利打下南京,可后来,高宗皇帝先动手,打乱了王彦的计划,姜襄这枚棋子,便一直没有用。

    姜襄与满清矛盾重重,原本早该起事了,可是王彦几次安抚,才让他一直隐忍到现在。

    这次清军趁着明朝内乱,发动南侵战役,南阳一带的战事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此时南阳和两淮,参战的清军已达二十余万,随行的包衣还有强征的民夫也有三十多万人。

    虽然说清军的军饷远远不能合明军相比,民夫给口饭吃就行,但是人吃马嚼仍然是个天文数字。

    清军虽然从漠西获得了大量的牛羊,这两年来北方的生产也逐渐恢复,但是靠正常的赋税,还是不能长期支持这场大战。

    大同总兵府邸,从太原赶来的满清山西巡抚宁完我坐在大堂上,姜襄和一众部将和大同官员坐在下面。

    宁完我可是资历极老的汉贼,怕是只有范文程等人才能和他一比,他老奴时代就投降了后金,已经为满清鞠躬尽瘁快三十年了。

    “姜军门,朝廷大军在前面作战,身为臣子,我们都要给朝廷尽忠!这次摄政王下令在山西加征一年的赋税,其他各地都已经快要完成,大同也不能落在后面。”宁完我看着姜襄,幽幽道:“另外,原先有蒙古入寇,大同需要驻扎重兵,现在摄政王已经降服蒙古诸部,大同就没必要驻这么多兵了。”

第1138章姜襄反正一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这是任何一个中央政府的追求。

    清廷在丢失南京之后,接连遭遇失败,弄得一头的虱子,自然没有功夫来对付姜襄这些军阀,不过随着这两年来,北方逐渐恢复和征服漠北的胜利,清廷的实力得以恢复,多尔衮便又有了削弱汉族军阀的心思。

    像姜襄这样,手握重兵的汉将,一直是多尔衮的眼中钉,所以他准备借着这次南征,削弱一下姜襄的实力,一步步控制晋北。

    姜襄实力不小,整个晋北地区,至少能拉起来五万人马,因而多尔衮也不敢逼的太急,而是采用温水煮青蛙的策略。

    这次先抽调他几万人,再征他一些粮草,慢慢的削弱,等姜襄反应过来,他已经没有实力与朝廷抗衡,只能乖乖的做一条狗了。

    多尔衮这也是学南面的王彦,那厮就是借着战事,一点一点的将唐鲁的军队调到前线,慢慢消化,最后在一劳永逸的解决。

    山西一地,在北方诸多省份中,保存算是比较完好的,特别是晋北地区,姜襄顺来投顺,清来投清,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晋北陷入战火,保护了民生和经济不被破坏。

    满清在失去江南之后,迫切的需要重新找到一个钱袋子,而山西一地的晋商众多,他们通过与关外蒙古部落的贸易,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是一个不错的税源,所以多尔衮急于进一步控制山西,加强中央集权。

    清廷这几年通过向山西参透,除了晋北之外,晋中和晋南都已在清廷的掌控之中,就连宣大也有不少清廷的人。

    清廷之前不重视建设,丢失江南之后,才开始禁止圈地,恢复北方生产,可是想要恢复,必须要有投入,清廷为了恢复河北、山东,就只能增加山西的税负,这已经损害山西晋绅的利益。

    这次南征大军需要大批的粮饷,多尔衮便下令,再次从山西征粮,特别是要征宣大的粮。

    借机调走姜襄的军队,是削弱他的军力,加大征收,是疲敝山西之民,也是削弱晋北的财力,军力和财力都被削弱,清廷自然就能控制姜襄和晋北了。

    宁完我隶汉军正红旗,很早就投靠了满清,清廷官制的建立,有他一份功劳在。

    女真从落后的部落,变成一个国家,不是凭空变来的,它需要建立一套制度,取代原来的部落规矩,而国家要怎么运转,这都不是凭空出来,正是有宁完我这样的人不断建议,定官制、辨服色,论伐明策略,论考试取官,一把屎一把尿的教授,才使得满清逐渐将这套制度玩转。

    宁完我原本是在北京做京官,多尔衮为了加强地方的控制,所以派遣他这头识途老马巡抚山西,为清廷掌控三晋大地。

    清廷控制的地区,河南、山东、淮北属于前线,屯驻了重兵,不向清廷要钱,就阿弥陀佛了,北直隶要供养北京,就剩下山西可以压榨。

    这一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