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4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进忠稳住战马,从袋子里取出千里镜观看,圆形的视界先看向两侧山头,山势陡峭,一根圆木砸下来,能砸到一片,攻取山头的可能信不大。

    他脸色出现些焦急之色,看完山头之后将千里镜放下,但又马上拿起来,对准了金军在正面谷底的防御。

    这一看,马进忠到是被气笑了,“直娘贼,寨墙,壕沟,鹿角,拒马,这不是学的我吗?”

    李定国闻语向谷底的金军营寨看去,除了两座山头各有兵营,寨墙建造在山腰,仿佛给大山围上了一条腰带之外,在两山之间的谷地内,还有用木头搭建的寨墙。

    墙体有一丈多高,上面插着不少旗幡,持枪的金军士卒,长枪斜握着这在上面走动,墙边每隔一步,还有背着弓箭的士卒站立着,每隔十多步,还有一门黑洞洞的火炮伸出寨墙,可谓守备森严。

    在寨墙之前,深壕交错,被削尖的木桩和斜刺的竹枪,同拒马、鹿角一起,散布在寨墙之前,明军想要冲到跟前,便要趟过这片尖刺组成的森林。

    果然整个防御体系,与明军在沱江河谷阻拦豪格突围,困住金军的工事,基本一样。

    “胡国柱这厮到是活学活用!”李定国看后鼻子里哼出一口气,但随即严肃起来,脸上露出凝重之色,“胡国柱这样布置比我们在沱江时,还多一面山头可以向下攻击,我们攻进去,便等于被三面夹击,无怪王督镇这几日都没有冲过去。”

    王得仁本欲建功,一直冲到广元,但是不想却被胡国柱拦在这里,毫无进展,他担心被马进忠耻笑,听了李定国的话,不禁感激的看了李定国一眼,然后叹气道:“本来我准备多造器械,打造盾车、洞屋向前推进,就当是在攻城拔寨,但是金军从两侧山头滚下巨石,射下火箭,车还没来得急清理寨墙前的鹿角拒马,便被摧毁殆尽,没有丝毫进展。”

    马进忠抬头看向两侧的山头,这里的地形比沱江谷地还要险峻,他能利用地形将豪格四万精兵困在谷中没有脾气,胡国柱凭借险要阻拦他们,便也在情理之中。

    “马督镇,如果硬攻的话,伤亡恐怕非常巨大!”李定国看完之后得出结论。

    马进忠皱着眉头,看着金国的防御简直固若金汤,不禁一阵牙疼,脸上肌肉抽搐几下,有些恼道:“我们兴冲冲的扑来广元,总不能被阻拦就不打了,眼睁睁的看着胡国柱把广元搬空,再烧了栈道吧!”

    三人一阵沉默,半响后,李定国问道:“王督镇,有没有小道可以绕过去?”

    “有是有,还不只一条,有的是私盐贩子为了避开关卡,有的是山民用来采药。”王得仁显然早想过这个办法,“但是这些小道都走不得大军,非常险峻,不便携带粮草,并且蜿蜒曲折,至少要十日时间,才能绕道广元后面!”

    李定国听了,对马进忠道:“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不如试着走走小道!”

    马进忠沉吟一阵,也没其他的办法,“那好,定国你走一趟,我在这里赶制器械从正面再攻几次试试。你要是绕道了后面,白天放烟,夜间点火,我这里立刻配合你,两面夹击胡国柱!”

    眼下也只有如此定计,三人商议完,当即拔马回营。

    在山顶的胡国柱早注意了观阵的三人,旁边一员部将,见三人离开,笑道:“大帅,他们看见我们的阵仗,是不是吓到了,哈哈”

    胡国柱嘲笑,说些不将明军放在眼里的话语,那是从战略上藐视敌人,给属下信心,但要是真这么想,那就是傻子了,事实上,他还是很重视对手的,这点从他扎的营寨一丝不苟,就可以看出来。

    他听了部将的话,却问道:“让你查的事情,你探查清楚了没有?”

    部将闻语一愣,忙说:“查清楚了,小道不只一条,目前知道的便有三条,末将人手不够,但每条都设了墩台,一有情况,马上就会报警!不过大帅,末将都打探清楚了,这些小道都十分难走,过不了大兵,您完全不能担心。”

    “苍蝇能走,人就能过!”胡国柱皱了下眉头,他可是翻过两次川东大山的人,“报警有什么用?你去通知陈君极,让他快点抢运物资,日夜都不要停!”

    感谢书友160526085702614的500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收藏,求多多支持作者。

第1017章月夜行军

    制定了作战计划,王得仁回到大营,找来了探查小道的斥候,以及走过小道的一位山民,给大军引路。

    是夜,李定国挑选了三千精于山林作战,善于攀爬的士卒,一人背上十多日的干粮,在向导和斥候的带领下,借着夜色的掩护,离开了大营,选了几条小道中最近的一条,进入大山。

    此时金军肯定在日夜搬运物资,每迟一天,金军就能多运出一份物资,明军的损失就会多一份,所以李定国只能选择最近的一条。

    四川的明军,大多精于山林作战,三千人进入山林,很快就消失在夜幕之中,但是走了一阵,李定国便发现,路太难走,虽有月光,但是还是太过危险,只能让士卒先休息,白天再翻山越岭。

    李定国走后,明军这边照常准备,虽然王得仁说过正面进攻难以突破,但是马进忠并不死心,他心里始终有点瞧不上王得仁,觉得你不行,未必我老马不行,所以坚持让士卒大造器械,决定要再攻一次。

    经过三日准备之后,三千多明军,躲藏在洞屋内,推着盾车,顶着盾牌,向山谷中推进,山两侧的金军,用竹子编制成圆球,里面装上柴草,浇上火油,点燃后从山顶推下来。

    近百个火球,燃烧着从山坡上滚下来,冲入山谷中,立刻将明军截断,然后箭矢加上滚木雷石,从两侧如同雨点般落下,明军立刻被打乱了阵型,哀嚎声遍布山谷。

    明军付出了大量伤亡,才冲到布满拒马和尖刺的寨墙前,但这时经过前面的打击,明军已经后续乏力。

    峡谷很窄,一次只能投入那么多兵力,攻击的人马,一旦后续乏力,便表示着不可能突破。

    马进忠久经战阵,虽然脸面上有些挂不住,但是还是立刻鸣金收兵。

    明军丢下四百多具尸体,匆匆退出山谷,马进忠进攻失败,便再也不提强攻之事,耐心等待李定国包抄到广元之后。

    一时间,数万明军就这么屯驻在谷外,金军驻扎于谷内,形成了对持的态势。

    十日后,晚间时分,广元城附近金军屯集物资的大营之内,灯火通明,几里外的山道旁,李定国站在一处山顶上,正眺望着金军的营垒。

    夜色之中,李定国一双眼睛似乎也映照着金营中的火光,黑瞳内闪闪发亮。

    这时在他身后,一条黑色的长龙正缓慢的向东运动,他们已经从出了小道,到了广元附近相对平缓的地带。

    “将军,前面有个墩台,但是弟兄们摸上去,并未发现有金兵守卫!”一名斥候忽然出现,向李定国禀报。

    于佑明闻语,诧异道:“即是有墩台,为何没有兵马?”说着他看向李定国,纳闷道:“将军,金兵不会已经退入汉中了吧!”

    李定国没有说马上回话,他觉得他从山林中出来,必然会遇到金军的斥候,胡国柱怎么说也是吴三桂的左膀右臂,还有些名声,不可能不做防备。

    虽说胡国柱兵力有限,但这并不需要多少人,只要十多个巡哨,爆出警训,让他有机会派兵阻击就行了。

    可是他出了山林,墩台内却没有人马值夜,让他如此顺利的进入广元,李定国心里很不踏实。胡国柱怎么也是金国大将,他不会如此大意。大营还亮着火炬,金军显然还没撤离,难道胡国柱真的以为明军只会死板的攻击驼峰山?

    “你们继续探查!”李定国吩咐斥候一句,然后对于佑明说道:“既然已经来了,便不可能退回去!胡国柱只有一万人,还要防备驼峰山那边,他想分兵吃掉我们,也没那个可能!”

    李定国带来的三千精锐士卒,比一般的金军要精锐许多,他担心金军把他堵在过来的路上,但是只要从山林小道中出来,刀山火海,他都有胆量闯一闯。

    “走!前面去!”说着李定国一挥手,“都已经出山,到了最后一步,可不能出什么纰漏!”

    语毕,李定国便领着于佑明向前走去,不多时就到了队伍的前面,可却发现前进队伍已经停下。

    “怎么回事?”

    李定国问了一句,士卒们都不明白情况,前面的人停下,他们便跟着停了下来。李定国见此便径直往前走,找到了冲当前锋的王复臣。

    之所以让他充当前锋,是因为他之前就有钻山的经历,李定国走过来,王复臣见了,目视前方,解释道:“将军,两丘夹一谷!”

    李定国向前看去,果然见不远处,两处凸起的黑影,就像女人的胸部一样,挡住了大军的出路,大军要想过去,只能走中间的夹沟。

    “斥候发现什么异常了么?”李定国皱眉问道。

    “暂时没有,但是这个地形,是设伏兵的最佳场所。这黑灯瞎火的,万一中了埋伏,恐怕会引发混乱,损失巨大!”王复臣担心道。

    开弓没有回头箭,大军只带了十多天的粮食,现在每个人就还剩两个饼子,想要退回去肯定不行,只有义无反顾的前冲。

    黑暗中,看不见李定国的神情,过了好一阵,他才沉声说道:“投石问路,王复臣,你带一千人先过去,如果遭受袭击也不要慌张,我会立刻发信号,一面让马都督、王督镇攻打驼峰山,一面赶上来接应你!金军只有一万,他们不可能又打埋伏,又守驼峰山!你明白吗?”

    “末将明白!”王复臣当即郑重抱拳。

    忠义镇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卒,军官也都是老资历,而吴三桂经过万县之败,精兵损失八成,虽然军官大多是关宁旧人,但士卒的素质比忠义镇还是差了一点,李定国有信心三千人打胡国柱五千人。

    这时王复臣领命欲走,李定国又补充道:“不急,你听我说完,要是平安通过,你便在出口停下,等我赶来,然后一起杀奔广元。”

    王复臣再次领命,然后点了一千人马脱离大队,悄悄的前行,队伍井然有序,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只有沙沙的脚步声和身上甲片轻微作响。

第1018章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一千明军,两边刀盾,中间铳手,慢慢进入山沟之中。

    王复臣走在前头,不时的张望山沟两边的山丘,这些山丘虽然远比不上骆驼峰险峻,但却更容易藏兵,埋伏近万人马都没有问题。

    士卒们都警惕的四望,两侧山丘上的树木,在月光的照射下,山风的吹动下,阴影如张牙舞爪的魔鬼一样,让人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一千人不敢大声喘息的踩着石子向前,风吹动着树林里的叶子沙沙作响,隐藏了士卒的脚步声和甲片摩擦的声响。

    一名士卒望着四周,一不留神被石子绊了一下,前冲几步撞在同袍身上,险些摔倒,队伍立刻一阵骚动,那士卒连忙小声道:“没事,石子绊了一下!”

    周围士卒闻声,才恢复秩序,继续前行。

    两侧山丘的树林中,几根树枝被人拨开,伸出一颗人头来。那人头借着月光往外看了一眼,发现山沟里一支步军正在从下面通过,人头观察了半响,又收回来,然后对身旁一盘坐着的将领说道:“明军果然走这条路,大帅真是神机妙算!”

    广元是金牛道在四川境内的出口,眼下的局势,并不适合金军长期固守。

    成都平原失守之后,金军的粮食补给,只能来自汉中,所以广元的金军肯定是要退回汉中的,因为不可能从汉中经过千里栈道,运送粮食帮他们补给,这样太不划算。

    将领正是胡国柱,他见马进忠与李定国到来,驼峰山口外的明军已经达到五六万人,明军见正路不通,必然绕道小路,而他只有一万人,一旦明军绕到他的后背,他将很难抵挡。

    金军统治四川几年,金国对于四川地形的了解并不比明军少,胡国柱早让人关注了每条小道,并且从本地山民口中摸清了走完每条小道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胡国柱催促汉中知府陈君极日夜不停的运送物资,终于在前天下午,将广元的物资大部分运完,而一些实在运不走的,他只能舍弃。

    这个时候,胡国柱本该悄悄退走,烧毁栈道,撤回汉中,但是他心中却有些不甘心,不想明军这么容易就得了整个四川,他决定打明军一个伏击,教训一下明军之后,再进行撤离。

    闻语他也拨开树枝向下看了一眼,不多时,便扭回头来,然后自得道:“这算什么神机妙算,明军怕本帅将广元搬空,自然要走最近的小道过来。你要是用点心,你也可以神机妙算!”

    部将摸着脑袋一笑,然后正色问道,“大帅,既然明军已经入瓮,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本帅冒着么大的风险,难道只为了这点步卒么?”胡国柱却冷冷一笑,胸有成竹,“你继续观察,大鱼还在后面!”

    山沟里,王复臣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他看了看两侧的山丘,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小声招呼道:“不要放松,马上就要走出去了!”

    李定国领着两千人马,已经到了山沟的入口,部队停了许久,山沟内并没有出现问题,王复臣领的一千人并未遭受袭击,李定国松了口气的同时,也不禁问自己是不是太过疑神疑鬼了。

    于佑明按着战刀,在入口来回踱步,走了一阵忽然来到李定国身边,抱拳说道:“将军,算时间王复臣应该已经过去,山沟内并未出事,我们是不是也马上过去呢?”

    李定国没有言语,目光看着两座凸起的山丘,一阵沉思,他沉吟片刻后,忽然对于佑明道:“点一千人,再走一遍!”

    李定国善用伏兵,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如果是他设伏,也不会动前面的先锋,肯定放过前锋,伏击后面的大队,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战果。

    “将军会不会太小心呢?”于佑明迟疑了一下,质疑了一句。

    李定国挥挥手,“费不了多少时间,小心驶得万年船,用兵该奇则奇,该慎重时也要慎重,用奇能以小博大,谨慎则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于佑明听了,只能微微颔首,随即又调了一千人马,点了一名千户,领着通过山沟。

    因为王复臣已经通过,所以这次的一千人精神放松了许多,得令之后,立刻便向山沟进发,速度快了一倍。

    这时在树林间,那伸出来的人头,又缩了回去,“大帅,又来了,但人好像也不多!”

    胡国柱微微一愣,忙转身往下面观看,虽然看不太清,但是从轮廓来看,与第一批走过去的人马应该差不多。

    “大帅,打吗?”旁边部将问道。

    胡国柱脸上不禁一阵纠结,哪有后军和前军一样多的?他知道遇见了高手,忽然胡国柱脸上一笑,“本帅知道领军的将领是谁了,必是那李定国,李老虎!马进忠、王得仁都非智将,明军中就这李定国名堂多。”

    身边几名部将听了都是一惊,李老虎伏杀大金第一勇士鳌拜,设计围困金国皇帝,是个狠角色,粗大腿。

    “再等等!杀了李老虎,比重伤明军千余人马更重要!”胡国柱内心忽然有些兴奋起来。

    山沟内,一千明军再次顺利通过,没有发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