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将军不必拘谨,我们先进帐中,本王正好也有几件事情想要请教!”当下一行人进帐,吴三桂坐回帅位,让人给孙可望加了个座,放在左首,算是十分礼遇。

    等坐定之后,吴三桂便开口说道:“孙将军在泸州坚守一个多月,虽然失了泸州,但想必也给了明军重创,这次到了本王军中,便先好好歇息,等我大金为孙将军雪仇吧!”

    今国的心思,孙可望是知晓的,豪格在富顺不发兵,就是想等他与明军两败俱伤,再来坐收渔利。

    这点让孙可望心中暗恨,但他如今势穷来投,决定上金国的船,便不得不为金国考虑,以免让金军误解。

    孙可望听后,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愤恨,“平西王误会了,孙某虽然在泸州与明军对持一个多月,但是明军真正进攻的时间却很少,而且这次泸州失陷,完全是因为中了明军声东击西的阴谋,还有部将背叛,孙某并没有给明军造成巨大的伤害!”

    孙可望从沱江顺流进入长江之后,便遇见了明军船只的追杀,而他很清楚明军在泸州不可能有船,那便只能是被他派过江去的王复臣背叛了他,使明军获得了大量船只。

    想明白这一点,便可通过明军近些日子的反常动作,推测出明军的整个计划。

    明军必然是先得到了船,有从江面突袭南城的可能后,才围着突袭南城,制定了西城佯攻,吸引他注意力的计划。

    至于明军为什么选择晚上,则是为了掩护船只不被发现,同时夜晚攻打西城,也让他不易发现是佯攻,吸引他的注意。

    吴三桂听了孙可望的话,却立时一愣,帐内的将领,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孙可望的意思岂不是说,明军并没有因为攻打泸州而精疲力竭。

    一片石之战,清军能坐收渔利,是因为他与李自成杀得难解难分,虽处于下风,但李自成也休想将他轻易击败,两方精疲力竭,多尔衮才一战冲垮了李自成。

    听孙可望的话语,西军似乎没有当初关宁军的能力,他们同明军作战时,并非势均力敌,而是一面倒的场景。

    如果明军还保持着相当的实力和精力,那金军主力从富顺扑杀过去,能否击败明军,就不太确定了。

    “孙将军!不知道你从泸州撤退时,可知道我军主力是否南下?”吴三桂有些急了,开口问道。

    孙可望摇摇头,他心中其实有些暗恨,如果金国在他求援之初就发兵南下,那他就不可能失去泸州,不过如此一来,金国替他顶雷,使他保存了实力,他也不会向现在一样,决定臣服于金。

    孙可望摇了摇头,叹道:“某连夜突围,并不知道泸州方面的后续情况!”吴三桂皱了下眉头,看来能从孙可望身上获得的消息并不多,当下,他扭头对立在身后的亲卫说道:“派遣探子,迅速将泸州方向的情况打探清楚,再派人去与皇上联系,看看大军南下没有。”

    亲卫闻语,连忙领命,然后转身出帐。

    长江上,孙可望的船队从大渡口登岸,人马进入吴三桂的防区之后,从泸州一路追杀而来的明军船队,也到了重庆。

    于佑明等人上了南岸,便被明军士卒引入重庆城内。

    在王得仁的节堂内,于佑明给王得仁行了一礼,说明了一下泸州的战况,然后又讲出了明军伏击金军主力的计划,最后递上一份手令,郑重的说道:“王督镇,末将这次除了奉命追杀孙可望之外,还给您带来了一份督师的将令,眼下我军主力正在沱江谷地设伏,不出意外,金军主力将被我军围困。督师希望王督镇能牵制住对岸的吴三桂,不让他分兵去救金军主力。”王得仁闻语一阵惊讶,没有想到这一仗打得那么好,金军主力居然都在督师的算计之中,他忙接过手令,展开一看,然后肃然合了起来,忙点头道:“督师的意思,本镇知晓了!”

    吴三桂与孙可望在帐中说着话,他见无法再得到更多的消息,正准备结束会议,而正在这时,一阵轰隆隆的炮声,又猛然响起。

    孙可望已经上岸,明军还轰个什么劲,他娘的炮多,火药多,就能随便放着完么?

    吴三桂微微皱眉,一员将领,忽然挑开帘子进来,禀报道:“王爷,南岸明军似有渡江的迹象!”

    “什么?”吴三桂与帐内诸多将领,闻语皆惊,明军这个时候居然准备渡江。

    吴三桂猛然站起来,他准备多日,还没开始渡江攻击,明军道是先开始渡江了,这让他有些不能理解,不知道明军要搞什么名堂,“走去看看!”

    这日,南岸的明军火炮,忽然开始狂轰金军的岸防工事,几股明军小队,在火炮的掩护下,乘船试图冲击北岸。

    吴三桂领众将亲自指挥阻击,虽然击退了明军,但是孙可望带来的船只,却被明军夺走了一些。

    明军的异常举动让吴三桂有些摸不透,他甚至怀疑王得仁故弄玄虚,虚张声势,实则想要逃离。

    不过两日之后,虽这泸州的消息传来,他便明白了王得仁的意图,并不是南岸明军想跑,而是王得仁担心他要跑。

    吴三桂的帅帐内,胡国柱一脸严肃的禀告,“王爷,派往泸州的斥候刚刚回营了。”

    吴三桂看到他这个表情,心里就跳了一下,起身问道:“如何?”

    孙可望的话语,让他已经有些不安,王得仁的反常,更加重了他的疑心,或许泸州之战不会像金国想的那么简单。

    这次泸州战役,关乎金国今后的局势,打好了,金国成为一霸,打不好,明军肯定趁势收复四川。

    吴三桂作为金国王爷,他不得不紧张,这关系金国的国运,也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

    “斥候深入泸州一百二十里,直到泸州城下,也未见主力踪迹,更没有争斗的痕迹。”胡国柱沉声道:“另一队斥候,逆着沱江往富顺探查,从乡间得知,数日之前,夜间有大军沿沱江北上,前后相延数里,声势骇人,直投富顺方向而去。斥候冒险继续探查,到了位于沱江谷底南口的溪山镇,只见镇内军旗飘扬,无数明军汇集,而北面铁山和硬子山上,炮声隆隆,硝烟腾起,正在发生激战无疑。”

第994章吴三桂弃守川东

    听到胡国柱的报告,吴三桂的一颗心陡然悬了起来,金军主力的目标是趁着明军主力疲乏之际,收取泸州,可是现在预设的战场就不一样,不是计划中的泸州,而是在泸州之北的铁山附近,这已经说明原来的计划出了问题。

    吴三桂听了描述,铁山附近似乎发生着激战,他心头立时一紧,莫非主力突袭不成,反而中了明军的埋伏。

    想到这里吴三桂心里一惊,开始有些慌了起来,背后惊出一身冷汗,如果金军真中了埋伏,反被明军击败,特别是豪格极有可能就在军中,一旦他被明军俘获,那金国这样一个年轻的国家,便极有可能分崩离析。

    吴三桂目光变得阴沉起来,豪格亲领的四万多人,是金军在四川的主力,这四万人一完,明军怕是要直接冲到成都,那他守在川东便没了意义,只能再次翻山逃亡汉中。

    “快,将川南的地图拿来!”吴三桂两支手紧紧握着,忽然急声对亲卫说道。

    不多时,亲卫便取来一份地图,吴三桂放在桌上展开,胡国柱也站过来一起观看,他见吴三桂的手指放在泸州附近,然后又滑向铁山,最后经过富顺、成都又绕回川东,心中已经有些明白。

    现在金军主力估计是中了埋伏,而一旦主力被明军消灭,明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成都平原,直接威胁成都和保宁,他们在川东就会被两边夹击,被明军包抄后路,而没有成都输送物资,金军在川东的防线,一个月都坚持不下去。

    “难怪王得仁忽然进攻,原来那厮是想将我们拖在川东!”吴三桂看了半响,直起身来,神情十分凝重。

    胡国柱原本只是有些担心主力,可是刚才吴三桂在地图上一指,他却明白了,一旦主力被明军击败,整个四川就会形成连锁反应,身处川东的他们也将被波及,成为孤军,因此急声问道,“王爷,我们眼下该怎么办?”吴三桂能混到现在,主要就是他能够审时度势,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所以无论明朝,清朝还是金国,他都混的不错。

    看明白局势,想明白明军的意图,吴三桂很快镇定下来,现在他不仅要操心豪格,而且要考虑他这一路兵马何去何从。

    吴三桂沉吟片刻,便对胡国柱道:“皇上那边绝对不容有失,如果皇帝被俘虏,我们便都完了。”明、顺、清、金,天下几方势力,吴三桂都待过,他这样不停的换势力,名声自然极臭,现在除了金国,已经不会有势力真心接纳他,他只能力保金国的摊子不散架,所以他必须要救豪格。

    “王爷的意思是放弃川东去救皇上!”胡国柱开口说道:“可是王得仁怎么办,他摆明了不想让我们走!”吴三桂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王得仁忽然进攻,肯定是得了何腾蛟的授意,先将他牵制住,想等击败了金军主力,再来收拾他这支偏师。

    “管不了那么多!”吴三桂沉思良久,挥手说道:“我们不能再待在这里,必须马上走。至于王得仁,只能算将,不能称帅,虽勇猛有余,但论计谋,他在明军中还排不上号!”

    说着,吴三桂脸上露出厉色,吩咐道:“我们今晚连夜撤退,你派人去通知万县的守军,让他们自行退往成都,再将军中将校召集起来,选一信任可靠之人,过来见我!”

    胡国柱见吴三桂心意已决,知道他已经做了最终决定,缓缓点头,郑重的一抱拳,便出帐去准备。

    是夜四更天,在浓浓夜色的掩护下,长江北岸的几个金军大营内,两万五千多金军连营帐也没有收拾,便在吴三桂的率领下匆匆向西撤退,他们丢弃了一切辎重,只带了十天的干粮,一路向西狂奔。王得仁得了何腾蛟的军令,便派遣了大量的斥候,盯着北岸的一举一动。

    如果是平时,金军说要退走,南岸的明军不一定能发现,可现在明军提起了注意力,金军动作虽然隐秘,但毕竟几万人撤离大营,明军只要稍微注意一点,还是马上能够发现端倪。

    北岸一个观察哨,便发现了本该半个时辰出现一次的巡逻队,并没有出现,而且金军大营中,也没了移动巡视的火炬。

    明军军官发现异常,立刻派船去探查,果然见一队金兵正逆着长江往泸州方向而去,整个大营已经空无一人,斥候回来告知情况,军官立刻便去向王得仁禀报。

    得到何腾蛟的命令后,王得仁便将三万人集中到重庆,他知道吴三桂一旦得到豪格被困的消息,肯定会放弃川东去救豪格,所以将兵马集中起来,准备等吴三桂一撤,便追着他的屁股进行掩杀,让他撤退救援变成千里溃逃。

    在重庆府,王得仁的节堂内,众多明将被召集起来,商议下一步的作战部署。

    “何督师在信中再三交代,不能让吴三桂干扰主力在沱江谷地伏击豪格的计划,必须要牵制住吴三桂,你们都有些什么看法?”

    “督镇,我们攻击江北,吴三桂要是守江,那我们等何督师灭了豪格,包抄他的后路就行。吴三桂要是想去救豪格,我们便全线过江,咬住他屁股不放,一直将他追死!”部将黄天雷笑道。

    ??众将也纷纷赞同,明军围着了豪格,可以说占尽了优势,他们只要盯紧吴三桂不放,拖到主力吃掉豪格,就能轻松取胜。

    节堂内众多将领都显得十分振奋,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在堂外禀报,“启禀督镇,观察哨有紧急情报送到!”“送进来!”王得仁听了眉头一挑。片刻,一名百户快步走进节堂,单膝行礼道:“启禀督镇,卑职奉命监视对岸,方才发现金军大营已空,大队金军正往泸州方向而去。”这个消息让众将一起哗然,吴三桂这么快就撤了,实在比一般人果断,这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向泸州方向而去?为什么?”于佑明听了却一阵诧异,质问百户道:“你有没有看错!”

    众将反应过来也一阵诧异,吴三桂为何不去铁山方向救豪格,反而杀奔泸州呢?

    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向自己看来,百户有些紧张,但还是坚持道:“回禀将军,斥候确实看见一队金军逆江而上,往泸州而去!”

    于佑明皱着眉头,还想再说,可这时王得仁站起身来,却开口说道:“现在不是讨论的时候,既然斥候看见了,便要相信斥候。吴三桂狡诈,何督师的兵马都在铁山一带包围豪格,他必然是觉得泸州空虚,我们又会向铁山方向追杀,才杀奔泸州,想要趁何督师不备先夺取泸州俘虏何督师,瓦解我军指挥,然后反扑铁山、硬子山,与豪格里应外合,反败为胜。”

    众将听了发现有理,不然无法解释,斥候发现金兵往泸州去的事实。

    “再拖下去,吴三桂便溜了。”王得仁站起身来,当即喝令道:“传本镇军令,全军集结,立刻跟我去追击金军!”

    如果让吴三桂跑到前面,趁着何腾蛟不备,真的偷袭泸州得手,那明军就麻烦了,王得仁必须要尽快追上吴三桂的军队,从后掩杀,一鼓作气将他全歼。

    重庆的三万士卒得到命令,立刻开始渡江,没有金军阻拦,他们渡江也快,先头部队乘船,后面的人抱起木板,直接铺在渡口没有被毁的铁链上,很快就搭起了浮桥。

    王得人领着数千人马,率先出发,后面两万多人向西方浩浩荡荡杀去。

    金军比明军先出发,明军渡江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王得仁直到第二天下午,在距离泸州四十里外才渐渐追上了强行军的金军。“督镇,在那里!”行进中,一名千户指着前方忽然大喊。王得仁手搭凉棚远眺,只见前方十几里外尘土飞扬,旌旗铺天盖地,他立刻大喜,一把拔出战刀厉声喝道:“直接冲杀过去!”

第995章虚虚实实

    王得仁不愧是一员勇将,他看见金军踪迹,一声令下,立刻带着百余骑兵冲杀而出,完全不惧怕金军数万之众。

    追了两天的明军将士们,见主将如此,立刻发出一声怒吼,进行追杀,呼喊之声,数里可闻,声势浩大无比。

    在前行走的金军听到动静,回头一看,只见后面黄尘滚滚,无数明军挥舞着兵器,漫山遍野而来,其中一小队骑兵,更是如同从滚滚黄云中冲出的天兵一样,喊杀着向他们冲来,金军士卒立刻吓得惊呼起来,士卒们拼命的往前逃窜,居然没有想到要抵抗。

    王得仁马快,很快就追到金军身后,他只见金军丢弃旗帜,满山遍野而逃,他这时才发现情况不对,金军士卒已经跑散开来,满山遍野都是,可看人数,最多也就两三千人。

    这支人马只有三千多人,却有数万大军的阵势,只是因为他们多打旌旗,所以明军从远处看,才会形成错觉。

    王得仁顿时明白中了吴三桂李代桃僵之计,明军斥候之所以发现这支人马,完全是吴三桂故意为之,他真正的撤退方向,还是前往铁山,王得仁跟丢了川东金兵的主力。

    “好一个虚虚实实!”明白过来的王得仁顿时恼羞成怒,肺都要被气炸,他暴怒的挥舞战刀,厮声大吼,“杀!都给本镇杀了,一个不留!”

    这三千金军成为吴三桂调动王得仁,摆脱追击的牺牲品,狂怒之下的王得仁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