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盾车组成的短墙之间,推着云梯和攻城塔的士卒,在明军弓手和铳手的压制城头时,迅速鱼贯接近城墙。

    就兵器而言,火器取代是弓箭是必然之势,明军要培养一个火铳手,只要三个多月的时间,但是一个擅射的弓手却要几年的时间,只此一点,火器就该大行其道。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是要制造够明军使用的火器,却不是一两年时间能够做完的事情。

    眼下听命于明朝的军队,不算属于预备部队的府兵,只算五忠军和各地镇军就有近五十万人,要是全部换装,各地作坊开足马力生产也得五六年时间,再加上生产火器,需要大量的铁矿,还必须是精铁,明朝贵州的路刚修好,矿产才进行产出,所以要换装,时间还是太早。

    之前明军的重心主要是在东南对付清军,因此各种物资装备,都往湖广和江南运送,所以西南明军的装备便落后陈旧一些。

    王得仁部虽然是下半年才调入四川,可是江西军基本被打残,而明军又给朝鲜运去一批武器,江北大战又消耗一些,王得仁入川前基本也没得到补充,使用的兵器不少还是江北明军换装换下来的器械。

    明军步阵虽然接近关墙,但是他们在器械上并不处于优势,而金军占着地利,明军虽然接近了关墙,却并没因此便取得了优势。

    躲在盾车后的明军,用老式的鸟铳,用弓箭与城上对射,并没有将城头完全压制住,反倒是因为正面大炮泼出成片的铁砂,头顶弓箭的吊射,使得明军有些不敢露头。

    关墙上,金军见明军攻城器械靠近,士卒拿起火罐,便往城下砸去。

    有的金军刚站起来,举起火罐,就被明军火铳击中,然后跌下关墙,但有的人却准确的砸中了前进的云梯和攻城塔,明军的巨型器械,瞬间腾起熊熊火焰,里面的士卒立刻跑了出来。

    金国控制的地区,关中和成都附近,四川不好说,毕竟之前很富裕,也就张献忠来后日子突然惨了起来,乱的时间只有七八年,人民或许比较怀恋明朝,对明军还有一定情感,可关中就不一样,从高迎祥到李自成再到满清,乱了至少三十多年,老百姓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心思定而明朝一直不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怎么好意思还让人惦记明朝。

    之前多尔衮推行激进的民族政策,他们为保衣冠保天下而抗击,可是金国不搞多尔衮那一套,施法孝文帝,又能安定关中,迅速稳定地方,符合了百姓渴望安定的心思,金国立时就获得了不少认同之感,所以金国的汉军战斗热情,要比满清要强上许多。

    城上金军,向关下砸去火罐,滚石檑木顺着搭着城墙的梯子滚下,顶着盾牌攀爬的明军不断被砸下城头。

    关城后面,金军的石车不停的挥动抛杆,将石甩出,下面的弓手则不停的弯弓,向关外抛射一**的箭雨。

    金军弓手将箭壶内的箭矢都插在身旁的地上,射完一箭后,立刻两指夹着箭杆尾翼,拔起来搭上弓弦,然后拉成满圆,再射出一箭,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循环着直到射完一壶箭后,立刻收弓退下,而这时早已有一手持弓背着箭壶的预备队,跑步上前接替他们继续抛射。

    弓箭不比火铳,每射一箭都十分耗费体力,而金军兵力充足,吴三桂便采取了这种轮流射箭的方法,使得金军的箭矢不会停歇,并且每一箭都保持着能撕破明军衣甲的能力。

    关墙后的金军弓手,分成三部分,每部一千人,任何一部换人时,其他两部都在继续射击,箭雨仿佛不会停歇的一样,一次次的腾空而起,形成一片片黑色的箭云,然后如飞蝗般射向明军。

    密集的箭矢成为明军最大的威胁,盾车和关前的地面上,到处都插着一根根箭矢。

    这时关墙后面,一队手持步弓背着箭壶挂着箭袋的金军,排成九列横队,小跑着与一队射完箭矢的金兵交错而过,正准备接替他们的位置,继续放箭射击,但是就在他们交错的瞬间,天空忽然出现一片片阴影。

    关外,明军群顶着金军石的攻击,向前突进了一段距离,一段足以让明军车,将石抛入关墙内的距离。

    这时只见明军群忽然停下,一队士卒立刻在地上挖掘出一条狭窄的深沟,后面一队队扛着木板的明军冒着石,来到群之前,将一块块铺上牛皮,或是湿棉布的木板载入深沟中,然后踩实用圆木顶住后面,修起了简易的阵。

    这些木板并没有连在一起构成木墙,中间都间隔十来步,不影响明军后续部队和攻城器械的通行。

    明军手纷纷将车推到这些木板后面,开始架设车,搬来石,关内金军石砸来,砸在挡板上,发出声声闷响,将挡板砸的倾斜、粉碎,但石被牛皮和湿布一兜,动能衰减,却没对明军造成太大的伤害。

    “群放。”王得仁亲自指挥,吼声震动关下。

    架好了的群旁,手执令旗的军官们将旗高高举起,面目狰狞的看着佛图关,他们一路被金军石攻击,一路死伤无数,内心早已狂躁,随着王得仁一声令下,他们发泄似的将旗子挥下。

    随着他们的命令,佛图关前的明军阵,突然腾起一片黑点,关墙上的金军看见这片黑点腾空,迅速降落,刹那间变得越来越大,心中立刻充满了无限的恐惧。

    正在关上金军惊恐万分之时,石却没有落在关上,而是在他们头上飞速掠多,刮起一阵劲风,划出一道弧线,猛然砸入关墙之后,金军弓手方正中。

    明军车不是向之前一样打击关墙,而是轰击关墙后的金军,望着跑石呼啸着从头顶越过,关上的金军士卒,内心居然有些庆幸。

    无数巨石带着雷霆之威,砸入毫无防备的金军弓手方阵中,一枚石砸中一名金军,立刻脑浆迸裂,然而巨石威力不减,从金军变形的尸体上飞速碾过,一连将几名金兵碾成肉饼,所过之处一片狼藉,令人触目惊心。

    关墙下的金军没想到遭受石攻击,瞬间惨叫声大作,不知多少人在这波石攻击中变成了肉饼,关墙后的金军弓手方阵理,瞬间出现一个条又一条的血线。

    (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

第921章血战关墙

    关墙后面的车躲在死角下,明军炮群很难打击,但是在群后的金军弓手却能吊射到。

    面临突然的石打击,关墙后的金军弓手,立刻大乱,像受惊的蚂蚁一样四散开来,金军将领吴之茂急的大喊,“保持阵型,各归本位,擅离者杀!”

    关墙后的平地也不宽阔,与关墙一样只有千步,金军想散开其实也散步到哪里去。

    听了金军将官的嘶吼,四散的金军重新聚拢,但是天空中确再次出现阴影,大片的石急速射来。

    关前进攻的明军士卒,忽然感觉头顶压力一轻,如同飞蝗一般的箭雨居然稀疏起来,明将黄天雷躲在一辆盾车之后,不禁抬头看了天空一眼,只见石弹交织,除了从关墙内抛出的石之外,还有无数石被抛入关墙之后,他瞬间精神一振,也不在躲避,站起身来青筋暴起的嘶吼道:“杀啊!”

    被金军弓箭压制的明军士卒,立刻爆发出来,纷纷从盾车后冲出,喊杀震天的顺着器械向关上攀爬。

    一名精壮的明军小旗,见登城梯上爬到一半的同袍被一根大腿粗的檑木砸的坠落下来,压倒几名同袍,口中怒骂一声,突然咬住战刀,一手执盾,便顺着梯子向上攀爬,他的身旁的梯子上,不断有人落下,惨叫声不绝于耳,他却充耳不闻,只顾手脚并用的向上爬。

    他知道城头随时有可能砸下石头,倒下金汁,一节檑木从上面滚下,他盾牌斜举着,檑木砸在上面,从他身旁落下,让他手臂一麻,惊出一身冷汗。

    小旗险些被砸下来,可他稳住身子后,却没有停歇,仍旧向上攀爬,贴着梯子蹭蹭的往上窜,而他刚接近顶端,关上便突然一杆长枪刺来,他不顾手臂酸麻,一盾挡开,长枪贴着他左肋刺过,只差一点就被桶下城墙。

    小旗暗道惊险,他没来的急松口气,上面的金军便抽回再刺,千钧一发之际,小旗不禁一声怒吼,猛然将手中盾牌飞上关头,只砸那金军面门,而就在金军慌忙格挡时,他一把抓住城头,一手将咬住的战刀握在手中,然后奋力一跃,一刀挥出便放倒那枪兵,跳上了城头。

    下面的明军见他登上城头,顿时一阵欢呼,然而跳上城的小旗,却瞬间面临四五件兵器,劈头盖脸的向他砍来,小旗容不得多想,在落地的瞬间就势一滚,金军攻击砍在地上,而他则半跪着战刀一拉,又砍中一员金兵大腿,小旗正要起身补上一刀,结果了那厮性命,后面一杆长枪却直接捅入他的后背,使他前扑而死。

    远处小山,大纛旗下,何腾蛟见明军群开始轰击关内,金军箭雨一稀疏,攻关的步军便开始登上关墙,不禁捋了捋胡须,面上一喜。

    “何阁老,武卫军损失大,攻击很快就会乏力!”旁边的秦良玉不愧为老将,很会拿捏时机,“现在正是一鼓作气势如虎之时,可以让最精锐的振武营攻击了。”

    黄天雷部五千人历经石,以及弓箭的打击,损失近千人。

    现在虽然金军弓箭方阵被明军阵扰乱时,开始不断攻上关城,但是这支人马毕竟损失太大已经快没了锐气,秦良玉预判到这一点,因而在黄天雷部没有气竭之前,便提醒何腾蛟将振武营投入战场,要将明军的士气推向一个**,而不是等黄天雷溃退下来,才投入下一波攻击。

    何腾蛟听了秦良玉的话,微微考虑,便对身边的旗鼓说道:”传令,让振武营出击!“

    山顶鼓响,代表振武营的旗帜向前挥动,立时落入山坡上李定国的眼中。

    一时间,只听得“噌”的一声响,李定国拔刀在手,斜指向天空,然后大声吼道:“五忠儿郎,破关墙,救督镇啊!”

    山坡上五千士卒瞬间全部都站立起来,五忠主力被围合州,作为五忠一员,打破关墙,救同袍出水火,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他们也在所不辞,义之所在。

    “破关墙,救督镇!”

    不需要过多的动员,一句话,五千儿郎就鼎沸起来,纷纷举起兵器,大声呼喊。

    “杀啊!“李定国战刀往前一直,休息一阵后的振武营,立刻呼喊着,如同山顶滚下的泥石流一样,又像是雪崩,像是火山喷发出的炙热岩浆,以势不可挡之势,冲下山坡,杀向关墙。

    随着振武营漫山冲出,关外的明军气势,一下鼎盛,喊杀声立刻直冲云霄,一浪一浪的拍击关墙。

    佛图关内,已经退居二线,将指挥交给胡国柱的吴三桂,听见这骇人的声势,掀起帐帘子从大帐出来,迎面一将正疾步而来,“王爷,明军攻势猛烈,胡都统有些顶不住了。”

    吴三桂才出营帐,就见漫天的石飞入关内,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大坑,一枚石就砸死几名金军弓手,而金军弓手面临不断落下的石,哪里还有胆子站在关后射箭。

    吴三桂见此,听见关墙上喊杀连天,知道少了弓手的压制,明军已经大规模登上城墙,立时脸色一寒,“车遏制明军群,弓箭手别在下面射了,直接到城上去。”

    看见关内混乱的场面,吴三桂接连吩咐,“预备队立刻随本王上关,将明军打下去。”

    说完吴三桂按着战刀,便王关墙走,但一旁的王屏藩却一把抱住他的腰,急声道:“王爷危险!”

    金军有足够的预备队,明军车近前轰击关内,就是为了打击金军的弓手,干扰预备队上关。

    吴三桂看了一眼不停落下的石,眼神一厉,掰开王屏藩的胳膊,毅然的一挥手,“少废话,上关!”

    众将见此只能随着吴三桂,冒着被石砸中的危险,从关墙后的土坡登上关墙。

    振武营加入攻关后,明军士气达到顶点,无数明军冲上关墙,李定国一杆大枪便拍飞一片金兵。

    他冲上城头,一把将一面金军旗帜拔起,然后丢下城头,身后的士卒立刻在城墙上插上一面明旗,明军顿时欢呼更盛,然而就当明军在城头不断扩充战果时,忽然大队金兵冲上关墙,立刻止住了败退之势。

    关外明军大阵,何腾蛟猛然放下千里镜,“不好,吴逆上城了!”

    吴三桂的大纛旗出现在关上,明军的攻势受阻,可偏偏关前就那么点开阔之地,明军现在投入的人马,已经到了极限,关下几乎秘密麻麻都是人头,就算再投入兵力也起不了作用。

    攻关这么久,何腾蛟也明白秦良玉的计划,就是靠一股气,如果金军顶不住,那关就破了,可要是顶住了,那明军今天又得退下来,所以他看见吴三桂上城,心中立刻一紧。

    “何阁老,让白杆兵、神策精锐,攻打关墙两侧的山头!”

    老太君却依然镇定,关前无法展开,两侧山头却可以进攻。

第922章变故

    秦良玉的白杆兵在抵抗张献忠入川的战争中,早就全军覆灭,现在的白杆营是王彦让秦良玉的侄子秦拱明、秦翼明重建,目前只有两千多人,但都是少民中的善战之辈。

    中军一声令下,鼓声骤起,令旗挥舞,两千白杆兵便迅速在山林间穿行,就算山石陡峭,但这些生存在川东大山的少民,也是如履平地。

    另一边神策军也开始向关墙右侧的山头运动,不过神策人马虽然多些出动了三千多人,但行动起来,却比白杆军慢了许多,他们如同猿猴一样在山间穿行,而且虽然是号白杆,但其实并非都用白杆枪,而是手持短刀,背背劲弩。

    关墙两侧的山头上,金边也各驻军千人,防备小股明军攀爬偷关,山头上的金军见山林间无数人影乱窜着奔着他们而来,立时向关下报警。

    吴三桂见此,值得又分出两支人马到两侧山头支援,而如此一来他的兵力便不再那么充足了。

    “放箭!”此时城墙上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新上关墙的吴三桂指挥着从城墙下面上关的弓箭手,赶快压制登城的明军。

    明军的许多部队,火器占到五成以上,金军中火器兵没有那么高的比例,但是加上弓箭手,绝对超过六成。

    佛图关的什么兵种最多,绝对是弓箭手,他们至少占了守军的一半。

    这些弓手原本是在城下列城一排排整齐的队列,向关墙外抛射箭雨,但是因为明军炮手的攻击,使他们损失惨重,无法对明军形成压制,吴三桂便让他们直接上关。

    除了靠近关墙和群,站在死角里的弓手还在下面抛射外,在明军石打击范围内的弓手,都奔上城墙。

    这时关墙已经被明军分成几段,不少城墙已经被明军控制,但是金军上城的通道处,大都在金军的手中,于是这些弓手,便纷纷到金军控制的城墙边,向下射箭,阻止明军继续登城,金军刀盾、长枪手等近战士卒,则开始攻击城上的明军,想将他们赶下城去。

    金军的意图很明确,弓手压制明军,不让他们继续登城,而近战兵种则清剿关上明军。

    “放箭,射!”

    吴之茂指挥着金军,将一座云梯上的明军接连射落,正挥刀指像城下一队快速靠近的明军,忽然一阵疾风挂来,他直觉脑袋一凉,伸手一摸,头盔被一箭射飞,他顿时背后一凉。

    金军弓手上城后,从抛射变成直射,命中变高,可是他们在城墙后面时,关下盾车后面的明军弓手、铳手伤不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