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帐中众人听了不禁一愣,这个时候城上派人下来做什么?

    难道陈友龙要投降,这显然不可能,明军待遇比西军强太多,陈友龙就算守不住安南卫,被降职也比跟着西军强,他大可败退到广西,完全没有必要跟着孙可望。

    孙可望见帐内众人议论纷纷,他不动声色的问道:“人在哪?”

    “正在外面搜着了。”进来的将领回答道。

    孙可望如今也算一国之主,对于西军来说至关重要,万一被刺杀了,那西军面临的问题就严重了。

    “带进来,看看陈友龙想干什么?”孙可望吩咐道。

    不一阵,两名士卒掀开帐帘,一人步入帅帐。在场的西军将帅齐齐望去,只见来人三十岁左右,唇上有黑须,中等身材,但极精壮,很容易就看得出来,是个久经沙场之辈。

    来人正是张先轸,他一进来,见许多双眼睛盯着他,并没有人介绍,他估摸着为首一人正是孙可望,也不认生,便抱拳道:“鄙人乃忠义镇振武营同知张先轸,奉何督师、四川樊巡抚之命,前来见孙将军。”

    张先轸是李定国派来,可李定国官太小,他只能扯何腾蛟、樊一蘅的大旗。

    众人闻语,反应过来,孙可望见来人不卑不亢,并且称他为将军,心中有些不快。

    当初严起恒出使四川时,见了张献忠,虽然不称呼为皇帝,但也遵称为大西王,而孙可望自认继承了张献忠的大西国,怎么现在明朝又不想认呢?

    白文选不禁冷哼一声,“我王乃大西国主,贵使是来挑衅不成,信不信本将立时斩了你!”

    帐中将领纷纷怒目而视,摆出一副要吃人的神情,张先轸却并不恐惧,“大西先王薨时,曾有遗嘱。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这是西王之命,我振武营指挥使李将军,楚王亲军克胜营指挥使刘将军,都已遵循西王遗嘱归顺大明,大西国已经不存于世,不知孙将军是哪国之主?”

    张先轸前往贵州之前,李定国与他谈了许久,分析了孙可望等人,他心中有些底数。

    “你~”白文选听了,立时气结。

    “算了!”张献忠确实说过这样的话,深究起来,孙可望说是继承大西,确实有些问题,他不想在上面多费口舌,因而挥手制止了白文选。

    “振武营指挥是李定国,对吧!”孙可望盯着张先趁道。

    “确系李将军!”

    孙可望听了,明白过来,冷笑道:“贵使这次过来,除了何腾蛟、樊一蘅的命令外,恐怕李定国也有话带给我吧!”

    张先轸一抱拳,“孙将军说的没错,李指挥让我带话过来,希望孙将军能够从贵州撤兵!”

    这话说出来,帐中将领却大笑起来,想要他们撤兵,你之前那么横!

    孙可望鼻子里出了口冷气,“孤攻破安南卫在即,贵州唾手可得,为什么要撤兵?”

    张先趁也冷笑一声,“李指挥这样说,也是为了孙将军着想,先不说孙将军能否打下安南卫,就算孙将军占据贵州,你们不害怕我朝全力反扑嘛!”

    这一句话,还真击中了孙可望的要害,明朝虽然一时间玩不死毁约的金国,但发起狠来要弄他,还是没有问题。

    “你这是威胁我!”孙可望眼睛一眯,眼中漏出了杀气,“有满清和豪格在,明朝有精力来对付我么?况且若是明军反扑,我不会联络金国与满清来共同对付明军么?你以为你能唬住孤么?”

    孙可望拍案而起,张先轸却依然镇定,“在下没有威胁之意,说的只是实情。孙将军不敢打两广,其实就是害怕惹恼我朝,招致大军反扑,不知在下说的可有错误?”

    这是李定国的分析,而孙可望不敢碰广东,也确实因为怕让广东的豪族感到威胁,影响明廷的决策,调转矛头,将注意力转向西南。

    张先轸见孙可望脸色阴沉,不说话,却继续说道:“孙将军想要联合多尔衮和豪格来对付我朝,我不确定多尔衮和豪格是否会与孙将军配合,但是我可以肯定一点,我大明朝不管你们联合不联合,都会先灭了你!”

    这真是**裸的威胁,可却捏住了孙可望的七寸。

    他是可以联系多尔衮和豪格,不过满清和金国能给他多少支援,这却尚未可知,但明朝却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就是如果他不退兵,便一定要先弄死他。

第911章断尾求生

    天下四国纷争中,孙可望的势力最小,而弱小的国家在强国环视中求生,在面对大国时,便只能推行事大之策,或者是间于齐楚,招惹任何强大的一方,无疑都是找死的行为。

    这种外交策略,在春秋战国尤为活跃,并让不少小国生存数十年,甚至百年。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是推行上面的策略,其实不过是续命而已,等于是将性命完全交到了大国手中。

    这显然不是孙可望想采用的国策,他的野心,怎么可能安于做一个小国之主?

    孙可望整合云南之后,便开始蚕食明朝的土地,从此也可以看出来他并非坐以待毙之辈。

    张先轸话语中的威胁,确实捏住了孙可望的七寸,西军确实害怕明军调遣主力过来,但是因为怕就撤兵,这显然不可能。

    今日因为几句威胁,他就撤退的话,那来日明军兵临云南时,他是否便要献地而投呢?

    孙可望是个有政治智慧的人,他知道不能彻底惹怒明朝,要避免明朝全力对付他,可是让他什么都不拿,就这么退兵,显然不可能。

    西军现在能够威胁贵州,能够与金军配合着两面夹击明军,这就是他的本钱和筹码,想要他退一步,明朝得拿东西换。

    这次就算不能得到贵州,孙可望也要拿下贵州西面,以及广西与云南交界的几个州府。

    他这种既要发展实力,又不能彻底激怒明朝的策略,可以说与走钢丝玩火没有区别。

    孙可望阴沉的脸上一阵变化,半响后,忽然开口笑道:“张同知好口才,但是就这样几句话,便想让我退兵,是否太看不起我大西军?”

    张先轸自然知道不可能吓退孙可望,若是靠吓能吓住,孙可望也不会造反。

    他放出威胁的话语,目的是为了让孙可望知道彻底得罪明朝的后果,让他掂量一下,然后再进行谈判。

    张先轸听他对自己称呼变化,听孙可望的话语,知道可以谈判了。

    “孙将军说笑了,凭借几句话,自然是不可能让孙将军退兵。在下这么说,只是让孙将军看清利弊,然后进行考虑!”张先轸拱手笑道。

    “难道是孤耳朵有问题,怎么从始至终,都只听到张同知的威胁,而未见利弊呢?”孙可望怪声道。

    孙可望这么说,便是有意想谈了,下面的西军将领听后,立时焦躁起来,这死了不少人,眼看就要打下安南卫,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这可能是在下说的不清楚。”

    此时张先轸不会再与他争,主动稍微服软,让孙可望在属下面前面子好过。

    “其是在下之前说过,李指挥让在下劝说孙将军退兵,确实是为了孙将军考虑。”张先轸抱拳说道:“这第一是,何督师两万精兵还在贵阳,贵州各地土司正调兵向安南卫赶来,贵军未必能占贵州。二是惹恼大明朝,招致大军进攻,对贵军没有好处。三是大西王毙于豪格之手,孙将军与仇敌配合,难免会使贵军老人离心,造成军心不稳。”

    何腾蛟那个老货的两万人还没有入援四川,这让帐中的西军将领都有些震惊了,他们是看着何腾蛟调走两万入支援四川,才杀进贵州的,图的就是贵州空虚,怎么两万人还没走呢?

    这个何婆婆是怎么回事?帐中众人都有些吃惊。

    张先轸说的几条是实情,这些弊端孙可望自然都清楚,他听到何腾蛟抽调的两万人还在贵州,不禁也皱了下眉头,但遂即却又一喜。

    如果要打贵州,两万明军在贵阳,这曾加了他攻击贵州的难道,这不是什么高兴的事情,但如果他以攻打贵州作为筹码,这两万人在贵州,或许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好事了。

    何腾蛟的两万还不入川,多半是因为他进攻贵州的原因,现在四川肯定等援兵等急了,才派张先轸过来,那他是否撤兵的筹码,便又重了一分了。

    “张同知说了半天都是讲弊,利是什么呢?”孙可望忽然一笑,“看来还是得我自己来提!如果想要我退军,贵州的普安州、安南卫、镇宁州、安顺州,广西的泗城府、思恩府、镇安府、太平府,以及广东的钦州,都得交给孤来管理!”

    张先轸提何腾蛟是想让孙可望意识到,西军想打贵州不容易,但是他没想到孙可望换个思路一想,便是四川急需援军,如果他不退,何婆婆就不敢派兵入川,他便能以此最大限度敲诈明军。

    这一次,西军本来就是趁火打劫,如果明军能给他足够的条件,他不是不能退兵。

    孙可望一口要的地方,简直快有一省之地,并且还要了钦州,使得他从内陆之地,居然有了个出海口。

    谈判就是坐地起价,就地还钱,但是孙可望也太狮子大开口了一点,况且这样一来,西军对于贵阳的威胁,对于广东的威胁,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何腾蛟的人便更不敢动了。

    方才是张先轸威胁孙可望,现在则成了孙可望敲诈明朝。

    张先轸听了脸色一沉,“孙将军觉得,在下一个同知能决定这样的条件么?”

    “张同知如果决定不了,孤可以等明朝派人来谈!”孙可望笑着说道。

    派人来谈,四川可等不起,张先轸看见孙可望脸上怪笑,突然反应过来。

    一瞬间,张先趁心头一沉,脸上一白,孙可望见此,不禁嘴角一笑,但谁知张先轸却忽然咬牙道:“孙将军,这事拖下去,我们结下仇怨不说,而且双方都会无利可图,只会让豪格渔利。在下职权有限,你提其它条件在下也无法决断,便索性将樊巡抚同意的方案说出来,川南和川西我们让出来,作为交换,孙将军必须退出贵州。”

    孙可望没想到,张先轸居然一下将底牌全部亮出来,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而听到张先轸的条件,“断尾求生”这个词语顿时在他脑中浮现。

    当年秦攻韩国,韩国不敌,韩国上党郡守便将秦国想要得到的上党献给赵国,使得赵国介入战争,从而引发长平之战。

    之前王彦将汉中让给张献忠,从而引发西军与清军的汉中大战,与现在让出川南、川西基本是同一个思路。

    一时间,孙可望脸上笑容消失,眉头立时皱了起来。

第912章自作主张

    在金军攻打四川时,孙可望就考虑过进攻四川,与金军南北夹击四川明军,如此四川明军没有不败的道理。

    只是这样做,金国未必会与他共分四川,而四川明军一败,他版图与金国相接,今后除了要与明军纠缠,还要防备金军,便陷入两个大国的夹缝之间。

    那时明军恨他入骨,自然不用多说,关键金国的目的是攻取全川,也不会愿意他的势力插入四川。

    这样一来,他等于将两方都得罪了,而小国要生存,至少得抱一只大腿,所以他再得知何腾蛟将要援救四川后,才决定避开金国,攻打贵州。

    只是贵州道路不通,消息传递不便,孙可望没想何腾蛟调走两万人后,既然没有入川,不过就算他知道,他还是会突袭贵州,因为小国打大国,打的就是个反应时间。

    就像后世日本偷袭美国一样,就是开始几个月,一但美国反应过来,日本也就没机会了。

    现在张先轸提出的条件,将川南和川西让给他,如果他接受,拿了豪格到嘴的肥肉,豪格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不过相比于贵州,川西、川南确实又是个好地方,特别是川南的泸州,那是四川仅次于成都府的富裕之地,对孙可望来说,还是充满了诱惑。

    明军在四川显然元气大伤,他们这是故技重施,一桃杀二士,让他与豪格交恶,牵制豪格的势力。

    “好计谋!”孙可望眯着眼睛,“张同知是想让孤两面树敌么?”

    孙可望已经得罪了明朝,如果现在去拿川南、川西,便又得罪了豪格,等于一下得罪了两条粗腿,孙可望对此自然警惕。

    明军放弃川西、川南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豪格歼灭袁宗第,进而攻取重庆之后,川西、川南就被金军分割,与明朝的联系将完全断绝,振武营五千人,根本无力守卫,最后只能被歼灭。

    如果这次谈判不成,李定国与樊一蘅也会撤到川东,所以说他们走着一步,成了自然是好事,没成也就没成。

    眼下四川的局势,明军失了先手,想要力挽狂澜已经不太可能。

    现在面临的情况,只有两种可能,没有援军,明军便极有可能被豪格一股作气赶出四川。

    吴三桂翻越川东大山偷袭万县,明军从东撤入湖广的路线已经被金兵斩断,四川明军就只能退入贵州,构筑新的防线,要是有援军,或许还能保下川东,不至于输得太难看。

    这次放弃川西、川南,确实是壮士断腕,断尾求生之举,明军想用这两地,换取川东战役不至于形成大溃败。

    这些策略,目前朝廷还不知道,完全是振武营指挥李定国同四川巡抚樊一蘅擅自做的决定。

    一般情况下,这两人没有这样的权限,但是川督王应熊战败自杀,提督四川军务的袁宗第被围之后,樊一蘅便成了四川唯一能做主的一人。

    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冒了巨大的政治风险,如果朝廷同意还好,可要是朝廷不认可,那他必然要被下狱流放,甚至要惹上杀身之祸。

    “孙将军怎么是两面树敌呢?如果孙将军撤兵入川,我朝完全可以效仿与西王的例子,再次与孙将军结成联盟啊!”张先轸沉声说道:“况且,将军要是不退,何督师两万精兵,就不会入川,将军五万人想鲸吞贵州,怕并不容易。四川的人马见没有援兵,也会往贵州退却,再加上朝廷进入贵州的道路,已经修到贵阳,最多两三个月,朝廷援兵必入贵州,孙将军有信心,再这么短的时间内击败三万精兵,拿下整个贵州,然后承受朝廷的大举反扑么?”

    朝廷对孙可望是什么态度,张先轸并不清楚,说不定已经抱着剿灭的态度,但是张先轸管不了那些,他现在必须先稳住孙可望。

    这次金国虽然打了四川明军一个措手不及,但这样的成果主要是靠偷袭,并非正真的实力。

    就国力而言,明朝这几年来威风凛凛,国力蒸蒸日上,乃是有目共睹的事情,明朝综合实力肯定强于金国。

    孙可望靠四川危机来敲诈勒索明朝,但如果他不退军,贵州明军不敢入援四川,最后导致四川明军放弃川东撤入贵州,在贵州组织防线,那他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眼下他要么硬吃贵州,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明军放弃四川撤入贵州,那他自然没有胃口吃下贵州,二是他真将贵州打下来,切断四川明军退入贵州的道路,并配合金军将明军包围在川东,最后歼灭,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且收益不及弊端。

    要么就是同意张先轸的建议,去占川南和川西,等着今后和豪格一战。

    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就是退回云南,不过以孙可望的为人,这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