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道路。

    这条路也正是当年多铎南下之路,多铎得到消息,只能暂时留在扬州。

    他手上人马,绿营步军居多,旗丁稀少,明军已经得知他要撤退,刘顺八万人马就在大运河东岸,他一走,明军必然渡河追杀,使得他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他领几千骑兵回去,明军自然不能奈何他,可带不走四万多绿营兵,那他回去,也就没了意义。

    在历次失败后,不仅是旗丁,满清连可用的绿营也不多了。

    王彦从各个渠道获取了相同信息,多铎目前在扬州加固城防,集中兵力,似乎准备依靠扬州和明军对抗,以待时节变化。

    时间到了八月底,三个月之后江南将要迎来最冷的时节。

    如果天气像去岁一样,淮河冰冻,那扬州战役必然失败,王彦也有了压力,让陈邦彦火速前往扬州督师,一定要在冬季来临之前,结束扬州之战。

    虽然王彦给他的时间很急,但是陈邦彦到了江北后,却没有急着打扬州,而是不急不躁的先清除扬州之西,清军控制下的州府,将扬州外围全部扫除。

    这个责任落在了西面负责牵制合肥守军的李过身上,忠至镇将安庆等处防务移交江西明军,便从芜湖渡过长江,北上扫荡和州府、滁州府同泗州连成一片,将扬州与合肥的联系彻底断开。

    其实在南京之战后,江北不少州府,都已经向南京投降,但是因为打下南京之后,明军需要喘息,若是这些江北州县归附,必然要和江北的清军冲突,明军便要派军支援,所以为了休整,这些江北要归附的州县,都被南京朝廷按了下来,让他们稍安勿躁,等候时机。

    江北战役一打响,被任命为招抚大臣的钱谦益,便在江北诸多州县活动,他是江南士绅领袖,影响力很强,所以王彦才派他主持招抚。

    淮南的几个州县,他一个个的跑了一遍,同知州交谈,安抚知县,又与当地豪族秘密接触,李过领兵过了长江,几乎未经一战,便控制了两府之地,就算是清官不愿意投降的,当地豪族也半夜将城门一开,放大军一涌而入。

    明军蓄谋已久,北面张名镇三万人马,控制淮安、泗州两地,封锁北面,李过三万人马,占据和州、滁州,封锁西面,东面刘顺八万人马,战船五百多艘,准备重新渡过大运河,围攻扬州。

    扬州之所以能成为江北重镇,便是因为他地处要地,有大运河之利。

    之前明军在扬州城下筑造的大营,已经被拆除,明军要重围扬州,首先要在扬州城下,重新修筑大营。

    在扬州外围,被清扫完毕,明军的物资也开始源源不断的调运过来之后,督师陈邦彦让刘顺尽快渡过大运河,将营盘从新立起来。

    在扬州城中的多铎,意图将战事拖延到冬季,江北不像湖广有那么多山,只要进入冬季,江水溪流冻住,清军铁骑就可以任意驰聘,明军根本挡住他们,只要北方骑兵南下支援,他便可以从容退到淮河之北。

    因此多铎并不想让东岸明军顺利渡过大运河,所以让参将梁化凤领五千人马,全力阻挠明军过河扎营。

    扬州城上有炮,明军自然不能在火炮射程内渡河,刘顺亲自率领一万五千人,船只二百余艘,选择扬州之南的一片丘陵地带过河,这是防止扬州城内的清骑突袭。

    刘顺站在大船上,注视前面一片低矮的丘陵,上面长满南方特有的阔叶树,树叶已经发黄,开始片片飘落。

    明军几条大船靠近河岸,船板放下,一队队士卒从船上下来,刚刚站好队形,矮丘的树林中,忽然传出一阵梆子声,还夹杂着几声铳响,树林中腾起几朵白烟,明军立时被密集的箭矢和铅弹射中。

    数百下船列队的明军措不及防,纷纷中箭扑倒,惨叫声在岸边骤然响起。

    树林中,忽然爆发出漫天的杀声,冲出数千清军,杀向停靠在岸边的明军船只。

    “叮叮~”的鸣金声响起,明军千户立时大喊,“快撤!立刻撤退!”

    没下船的明军顾不上岸上的同袍,立时抽了船板,用长杆将战船撑离岸边。

    船只刚离开几丈距离,清军就冲到了岸边,一部分将岸上的明军全部砍死,一部分向船只射箭,响起一片欢呼。

第869章放火烧林

    清军冲到河边,冲着仓皇离开的明朝战船,连连射箭,无数箭矢飞出,钉在船舷上,箭尾震动,发出“叮当当”的声响,更多箭矢则落入了水中,溅起朵朵波浪。

    虽说没对船上明军造成什么伤害,但清兵却乐此不疲,不少持刀的也挥舞着兵器,从树林中冲到岸边欢呼起来,就像打了个大胜战。

    看着清军兴奋的模样,看见前哨明军登岸吃了大亏,刘顺顿时大怒,喝了道:“直娘贼,给我开炮!”

    大运河就那么宽,站在对岸肉眼就可以观察对岸,刘顺虽然避开了扬州城,但是他想登陆,船队一出发,就被梁化凤发现,估计明军肯定选着片丘陵登陆,然后搭设浮桥,主力过河。

    负责率先过河侦查,建立摊头的一个千户队,被杀了二百多人,战果不算大,但清军却异常高兴。

    梁化凤穿着黑色官袍,头戴碗帽红顶子,按着战刀走出树林,想着他这样一闹,明军肯定又要从新选择过河之处,清军有可以拖延一段时间,他心中高兴,正要发笑,明军船头火炮,却齐齐开火。

    “轰!轰!轰!”明朝主力船队泊在河心,原本准备先头部队建立摊头阵地后,立刻登岸,船身都调转过来,是船头对着西岸,所以只能船头开火。

    河面上炮声隆隆,硝烟生腾,两百条船只有一半配了火炮,但近百门大小火炮,集火轰击,在岸边呼嚎的清兵,立时被干倒一片,剩下的则扶着斗笠,仓皇的往树林里窜。

    站在船头的刘顺见清军欢呼没几声,就被突如其来的火炮,打得抱头鼠窜,不禁哈哈大笑,“直娘贼,怎么不嚎呢?”

    他笑了一阵,忽然面色一沉,又肃声说道:“传令,给本镇擂鼓进攻!”

    主帅坐船上,船楼上插着一杆大纛旗,上书“大明保国公、忠武镇都督刘”,下面四个大鼓立刻锤响。

    船舷边伸出的几十条船桨,整齐的滑动,荡起波纹,战船飞速向岸边冲去。

    之前,刘顺一时大意,让多铎破了两座大营,让他颜面扫地,忠武镇上下也很没面子。

    事情传开后,顺系那边也有些流言,说刘国公和忠武在五镇之中实力最差,之所以能与其它几镇并肩,全都是因为刘国公与大王的关系,其实没啥本事。

    王彦是特别照顾忠武、忠勇两镇,顺系多少有些不服气,戴之藩战功累累,顺系不好说他,跳不出毛病,便都把目光盯到刘顺身上了。

    朝廷爵位进行改革后,老牌贵族们的爵位叫流爵,每代递减,还有一种世代世袭的,就是以前的世爵,当然获得世爵的难度要比以前难上许多,非立大功不能得。

    这也是给新势力一个希望,让他们更有动力,其实也就是一个新旧权贵交替的过程。

    据说上次破了阿济格,戴之藩就差点就要封郡王,结果戴之藩并不接受,前后拒绝了几次,最后改封世袭伯爵。这个世袭伯爵虽比他的爵位小了两节,但未必没有郡王的爵位值钱,戴之藩是公爵,他后代爵位递减至之后,嫡系子孙任然可以世代为伯,而不是向流爵一样几代后就成了平民,所以这个爵位非常珍贵。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王彦其实不愿意再设这种世爵,因为这样容易使得子孙没了追求,最后成为像宗室一样的寄生虫。

    每代递减爵位,能使得子孙有危机感,为了保证爵位不减,保证祖先和家族荣耀,便有个立功建业之心,能保持一个长期具有活力和上进好战的勋贵集团,但人性如此,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样的觉悟和想法,所以世爵还是要设,否则无法笼络人心。

    这一战,刘顺和忠武都是憋足了气,虽然有清军阻击,但士卒们依然选择继续登陆,一定要渡过大运河,不能让清军将士气找回来。

    “轰隆!”一名士卒点燃引线,船头火炮猛然一退,一枚铁弹从白烟中冲出,直接砸上河岸,一名清兵正要转身撤退,正好被炮弹击中,整个身体立时被撕成碎片,炮弹威势不减,继续前飞,又将一名逃跑的清军砸趴在地。

    “快撤,进树林!”梁化凤还没来的及庆祝胜利,就被炮火打懵,他见大批部下死于炮击,急得连连大喊。

    从树林冲出的数千绿营兵,怎么冲出来,现在就怎么逃回去。

    在轰隆的炮声中,漫山遍野都是清兵奔向树林的身影,河边四处散落着一具具穿着步褂的尸体。

    明军近百条平底小船冲到岸边,当然还有船在河中心,并且将船身转了过来,侧舷对准树林以防意外。

    这些船是水师战船,吃水深,也到不了河边。

    清军奔回树林,刘顺并没有鲁莽的让士卒下船,因为树林离岸边太近,清兵可以躲在林中向岸边射箭,而有树林阻挡,明军却很难伤害清军。

    刘顺看了看地形,这是十多个小坡组成的丘陵,范围并不太大,他眼神一眯,便吩咐道:“火炮不要停,继续压制,宣武、广武,左右包抄,切断敌军退路,骁武营准备火箭,把清兵逼出来。”

    命令传达,明军先继续用火炮轰击,一枚枚铁弹呼啸着砸向树林,林子里不时传来“咔嚓”身响,碗口粗的柏树,被铁弹砸中,立时折断,大树刮动其他树木的枝叶,哗啦啦的倒下来。

    林中不时有树木被砸断,“咔嚓”声连连响起,下面的绿营兵慌乱不以。

    五千清兵躲在树林中,梁化凤正指挥清兵躲避炮火,并准备向岸边放箭,只要明军下船,立刻迎头痛击,把他们再次赶入河中。

    炮击一阵,明军看准时机,士卒飞快下船,左右两部没有列队,便疾步跑向左右两边,而正面的士卒举着盾牌,迅速下船,冒着清军的箭雨,列成一到盾墙,后面弓手、铳手紧随着下船。

    清军也立时放箭,一名清军千总,指着明军,“将军,两只明军,向两面跑了,是不是想绕到我们背后。” 梁化凤心中一惊,而这时正面的明军在火炮和盾牌手的掩护下列好了简单的阵型,数百名明军士卒,弯弓射出数百之火箭。

    一支燃烧的火箭,正射在梁化凤旁边,立刻引燃了枯叶。

    秋季阔叶林,树林开始落叶,树林中已经积了一层枯叶,最近又没下雨,立时就燃烧起来。

    梁化凤见漫天火雨,吓出一身冷汗,当即下令道:“走!全军撤退,速回扬州!”

    树林中的清兵,立时开始奔逃,迅速往北面逃去。

    刘顺见林中火起,清军箭雨已经停,知道清兵肯定逃了,连忙吩咐,“停止放火,弓手控制火势,刀盾手、长枪兵,立刻绕过树林去,给本镇追击。”

第870章兵临城下

    树林燃起大火,梁化凤领着五千清兵,往北面奔逃,才出树林就遇上了包抄过来的广武营,两军几乎都没什么阵型,在树林边缘杀成一片。

    刘顺选的这片丘陵并不大,十多座矮丘相连,最多藏兵万人,他有兵力上的优势,所以并不惧怕。

    这场战斗不是两家对垒,一个从树林中跑出,编制早就跑乱,一个匆匆而来,也没时间列阵,双都是以小单位配合,展开乱战。

    近万名士卒激战在一起,刀光剑影,杀声慢天,不断有士卒被砍翻,但总体而言,明军是占了优势,一是士卒要精锐一些,二是一个想堵,一个想逃,战斗意志不一样。

    这时,一阵喊杀声从南面喊起,数千手持刀盾、长枪的士卒,正绕着树林边缘向战场杀来,梁化凤立时大急,一刀逼退一员明将,大声喊道:“不想死的,冲出去!”

    因为不是严密的阵型对垒,两军混战在一起,清军想逃,明军也很难全部阻挡,梁化凤一发话,身边的清兵立时逼开对手,仓皇北奔,明将田化龙一把揪住一名想逃的清兵,拉回来一刀砍翻,然后立时大喝,“追上去!给我杀!”

    一部分清军还在战斗,一部分跌跌撞撞的奔逃,后面近千明军追杀,不断有人背后中箭扑倒,一名清将中了一箭,扑倒于地,后面两名清兵当即一左一右的将他架起,玩命的逃跑。

    明军正追杀之间,前面忽然一阵蹄声传来,腾起一团黄尘,一只沿着运河巡视的八旗兵,疾驰而来。

    虽然只有不到百骑,却颇具声势,蹄声隆隆,尘土滚滚,追击的明将见此,立刻挥手,“都停下,别追了,向我靠拢!”

    明军虽有千余,但也不敢托大。

    丘陵上的树林,燃烧了两天两夜,大火才逐渐熄灭。

    刘顺选择此处,一是杨州有四千骑兵,他不得不防备,二是有片树林,可以就地取材,搭设浮桥。

    现在树林被烧,他便只能从别处取材,不过树林烧完时,浮桥也搭设起来。

    陈邦彦留下一万人马在大运河东岸,剩余人马全部渡河,移驻西岸。

    近七万明军,自然不用惧怕四千骑兵,所以大军推进到城下,直接扎下营盘。

    大营中正忙得火热,陈邦彦领着刘顺、张煌言等人骑马奔出营盘,绕城观察扬州防守。

    众人骑马奔上一个小坡,居高临下,陈邦彦注视着远处的护城河,用马鞭指着护城河问道:“扬州乃漕运枢纽,满清重建后,晋商也着重经营扬州,护城河可供货船出入,水师战船能不能直接驶入护城河内?”

    明军有几次攻城,都是利用水军优势,直接战船开入护城河,用船楼与城墙平齐,甚至高过城墙的优势,直接登城,所以陈邦彦首先想到此法。

    刘顺在扬州日久,熟悉情况,他打马靠近陈邦彦,“督师,多铎早想到这一点,末将初围扬州时,他便让管效忠、梁化凤将水师战船全部凿沉,堵住了护城河的入口,靠近扬州东城的那段大运河,两头也有沉船。”

    刘顺沉吟一下,“末将曾派人打捞,可清军早有准备,在城上布置了重炮,让末将损失了近百人,但沉船却没打捞起来。”

    满清好不容易弄点水师,多铎居然舍得全部沉掉,看来他守扬州是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陈邦彦微微皱眉,“等重炮一到,立刻轰城,护城河的事,我们可以边轰边想办法!”

    “走!回营!”说完,陈邦彦一拔缰绳,领着众多奔下山破。

    清军在江北的兵力,有十万人,主要驻守扬州和合肥两个重镇,而明军这次动用的兵力在十四万左右,虽然大部分是绿营降兵,但扬州城中的主力也是绿营。

    这让多铎感受到了压力,他只能依靠扬州坚城,死守扬州,以待时局变化。

    当初他三十万大军围攻,王彦能守扬州三月之久,他现在兵力比王彦还多,器械也不比王彦还少,而攻城的明军只有八万人,他没有理由比不过王彦。

    现在想来,大清国运转变,就是从这扬州开始,王彦挫败了大清兵锋,才一步步的挽回劣势,那他同样可以在扬州挫败明军的进攻,让明军短时间内不要想什么北伐。

    扬州是多铎的一个心结,对于此战他十分重视,可以说全力以赴,并且也很期待这一战。

    唯一让他不满的就是王彦居然没有亲自前来,让他十分气愤,觉得被王彦蔑视,自尊受到了践踏。

    从明军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