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顿时心灰意冷。

    五月十七日,一代农民军领袖,大顺朝的开国之君李自成,在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被村击杀。

    开国,亡国,可悲,可叹!

    农民军领袖,死于两个农民之手,这是历史的玩笑,还是对于脱离农民,迅速腐化的大顺政权的讽刺。

第56章守孤城,独木难支

    “放!”一名年轻的小旗脸上满是硝烟,凄厉的吼声从已经沙哑的嗓子中发出,透露出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果决和无畏。

    随着他的命令,身边的明军立马点火,而后几人合力将一门佛朗机小炮抬起,炮口下压,对着城下蚁附登城的清兵就是一炮。

    “轰隆”一声响,硝烟弥漫,守军们连忙将小佛朗机放下,换上装好火药的子统。

    这时小旗将自己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看刚才一炮打掉多少清军,又看看哪里清军密集,需要炮火支援。

    “轰隆!”一声炮响,碎石飞溅,却是清军的一枚炮弹砸在墙朵之上。

    那小旗还没来得及指挥手下再放一炮,便被碎石击中,浑身是血的跌下城墙。

    操炮的几名明军见此,脸上却没有什么变化,显得十分麻木,他们已经不是普通青壮,而是三十天的守城战,磨炼出的大明官军。

    死亡每天都在身边发生,他们已经来不及为谁悲伤,因为下一个倒下,就是他们其中一个。

    “放!”一名守军很快顶替了小旗的位置,挥手指挥着身边小队,再次抬起佛朗机小炮,对着攀爬云梯的清兵就是一炮。

    “轰隆!”的声响中,攀爬的清犹如一串糖葫芦一般,被打倒一片,一样的那么殷红,鲜血和碎肉,让人作呕。

    “杀虏啊!长枪手,将他们挑下城去!”另一处,墙朵边的明军统统战死,城上堆满插满箭雨的尸体,一名百总提着战刀,大声疾呼,挥刀乱战。

    在刀剑交击声,箭羽入体声,以及充数天地的喊杀生中,一队队明军踩着同伴的尸体,同登城的清兵血战在一起。

    扬州城的每一段城墙上,都发生着同样惨烈的一幕。

    西城的缺口,清军炮队立于城外高坡上,俯视城下,使得明军依靠城墙守卫的优势荡然无存。

    连日炮战,明军炮队在陈于阶的指挥下,虽然不落下风,可却始终无法摧毁清军炮队。

    相反在清军炮击下,西城的城墙坍塌的更加厉害,明军炮队失去阵地,只得暂时撤退下来。

    在清军的火炮下,缺口已经无法守卫,王彦便听从何刚之策,让人趁着夜晚,在缺口之外重修一段一丈高的子墙。

    子墙被修成口袋状,王彦在子墙之后再铸高台,置佛朗机火炮于上,带清军涌进,便开炮轰击。

    高坡上的清军炮队因为有城墙遮挡,无法对子墙构成威胁,也无法摧毁高台上的明军火炮,而明军则可轻易炮击冲入缺口的清军。

    子墙上,明军鸟统手不断轰击,长枪手不断戳击子墙下的清军。

    子墙后,明军弓箭手不停的向口袋内的清军抛射箭雨,而清军也同样将一**箭雨抛射到子墙之后。

    炮弹不时在清兵中炸开,但绿营清兵身后,有真满州持刀督战,因而只得冒死继续攻城。

    大片大片的清军,在子墙下,同守军刀矛对刺,弓箭对射,火器对放,尸体不断堆积,最后高过子墙,在尸山上疯狂厮杀。

    扬州的攻防战,随着清庭对绿营的世兵制改革,以及准塔部的到来,顿时变得异常惨烈。

    五月初多尔衮惊闻多铎在扬州城下折损上万,真满州勇士也死伤数千,心生忧郁,随即发山东之兵,令固山额真准塔统领偏师由南下,收李成栋等高部将领,直逼淮安。

    五月十五日,几乎就在李自成败亡之时,准塔部清军直逼淮安,刘泽清乘船出逃,其麾下总兵柏永馥开城投降。

    淮安失守,自此江北四镇,除了在池州、芜湖的黄得功之外,其他三镇兵马,全部投清。

    多铎写给多尔衮的奏报中说,来降的南明总兵多达二十三员,副将四十七员,马步兵马共计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

    江北降清的明军,总数已经超过南下的多铎和阿济格两路清兵的总和。

    江北三大藩镇望风而降,并不是兵将不堪一战,而是他们凭借“定策”等原因,形成尾大不掉的势力集团,有挟制朝廷之心,无忠贞报国之志,加之史可法经营江北失败,屡出昏招,使得他们只想保住自身荣华富贵,一旦强敌压境,立马以投降保全自身为上策。

    五月二十四日,准塔率领麾下清兵,裹挟徐州李成栋一部,刘泽清大部,南抵扬州。

    扬州被围一月,连日大战,却未得朝廷一兵支援,而清军在等来山东准塔部后,兵力已经曾至三十万。

    多铎从河南收复刘忠后,引十万兵南下攻掠淮扬,后得李凤、张天禄、张天福、刘良佐之兵,现在又有准塔带着刘泽清一镇,徐州一部,前来助战,使得他兵力空前强大。

    准塔部到来,不仅使得本已经陷入拉锯的扬州攻防战,全面倒向清军,他从刘泽清手中得到的大批船只,还使得清军控制大运河和部分长江水面,逼得郑鸿逵的水师不敢靠近江北,让扬州于朝廷的联系彻底断绝。

    去岁弘光朝新立,不知山海关的吴三桂已经降清,曾下令运送漕米十万石接济吴三桂。

    多次办理海上运送南方漕米到天津和辽东松山的大臣沈廷扬,负责运输。

    他手中的船只,都是能航海的大船,但却被刘泽清看中,船队行至淮安地区时,刘泽清派兵据为己有。

    如今这些大船又随着刘泽清的部众降清,统统归了清庭。

    清军掌握水道,使得扬州成为真正的孤城,形式不容乐观。

    五月二十五日,王彦独守扬州的第三十日,随着准塔部清兵的到来,扬州迎来了最为猛烈攻击。

    清兵伏尸近万,扬州城也被火炮轰得千疮百孔,守军同青壮死伤无数。

    “清兵退了!”

    忽然一声呐喊在城上响起,绿营兵,终于在巨大的伤亡面前屈服,如潮水般退去。

    城外,清兵帅帐里,和托大发雷霆:“三十万大军,居然打不下一群贱民守卫的城池,真是岂有此理!”

    城内,王彦驻立在南面城楼上,他身上的明光铠已经失去光泽,嘴上长满了乱糟糟的胡须,眼眶深陷,显得十分疲惫。他用那布满血丝的双眼向南方眺望,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无一艘战船北来。

第57章生毒计,多铎抛尸

    江北尽陷清庭之手,只剩孤城扬州,困守北岸苦苦支撑。

    三十万清军联营八十里,大有破扬州,饮马长江,投鞭断流之势。清军此来,兵峰之盛,堪比前秦苻坚,但弘光朝却并非东晋,朝中人心不齐,将领拥兵自重,根本无法调动,比之弱陈,尚且不如。

    在王彦夺回扬州后,弘光朝廷欲遇调福建之兵入援,但朝中钱粮早已被江北和左镇消耗一空,无法满足郑芝龙要求,最后只得作罢。

    江北清军威胁已经超过左镇叛军,马士英只得妥协,调池州总兵方国安一万人马救援扬州,但方部赶至镇江后,见清军营寨蔓延,旌旗如林,足有数万之众,便不敢贸然渡江。

    江防水师郑鸿逵连忙上书朝廷,言:“臣观虏分偏师驻守江岸,足有四万余众,而镇江之兵不足两万,若强渡援扬,恐寡不敌众,江防亦会有失。臣恳请陛下,再发大兵数万,臣方能会同援扬诸将,破虏岸防,解救扬州万民。”

    弘光朝得了奏报,东林一党便再次欲调黄得功援扬,马士英一党同皇帝担心左部趁势东下,自是不肯,言:“可募兵援扬!”

    东林之人又驳斥曰:“朝廷无钱,如何募兵。”

    马阮一党言:“可加田赋,征商税。”

    东林之人乃是江南士绅,世家大族的代表,自然不能容忍,激烈反对道:“加税伤民,恐激起民变!”

    两党争论不休,凡是一党所提,另一党必然反对,朝政乌烟瘴气,致使时间流逝,朝廷却一策无成。

    一心想要办实事的大臣顿时心灰意冷,左懋第见在朝堂上无法影响朝局,只闻每日争吵不休,随上奏本,请往浙江自筹粮饷,招募乡勇援扬。

    弘光朝的党争,使得王彦重夺扬州,为大明争取的宝贵时间,被生生浪费,错失调整策略的时机。

    不久后,准塔部兵至扬州,江北兵马尽降清庭,围攻扬州之兵以达三十万之众的消息传入朝廷,原本争论不休的两党,顿时如同当头棒喝,变得慌乱不堪,但这时在再想调兵,却已经浪费了宝贵的一个月时间。

    这时无论是福建,还是湖南广东的兵马,都已经远水解不了近渴,皇帝与朝臣只得期望,守卫扬州的王彦能够坚守城池,将清军挡在江北。

    为了抓住扬州这根救命稻草,皇帝与朝臣连忙对扬州诸人大肆封官加爵,随将王彦连升两级,封为广州总兵,龙虎将军,忠勇伯,总管扬州防务。

    诏书印信连夜送往扬州,但此时清军已经控制部分航道,传指使者与南岸援兵一般,只能行至镇江,便望江心叹。

    多铎三十万大军围困扬州,占据巨大优势,甚至屡次登上城墙,但最后都被明军赶了下来。清庭欲速战速决,但扬州久攻不下,让多铎心中十分懊恼。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初,江南天气日渐炎热,清军营中开始疫病流行,多铎心中顿生一条毒计,随即令人招来工匠打造投石车百具。

    不几日,投石车被打造出来,多铎随令清军四下屠杀百姓,将尸体暴晒,而后投入城中。

    多铎想制造瘟疫大败扬州守军,但瘟疫却不好控制,他令大军分营驻守,又令清兵抓捕医者,运来大批药草,防止清军营中出现疫病,而后专等扬州城中爆发瘟疫。

    王彦没想到清军会如此狠毒,连忙让人焚毁尸体,召集扬州城内的医者,但疫病还是很快在扬州城内蔓延,使得城中每天都有大批人感染。

    扬州城中躲避了七十多万军民,本就十分脏乱,加之四面被围,污浊之物无法运出城外掩埋,本就容易引发疾病,清军抛射死尸入城,顿时让城中本就糟糕的环境,瞬间崩溃,疫病大起,收割人命。

    本就已经危机的扬州,变得更加风雨飘摇。

    扬州城内,一个多月的防守,使得扬州青壮战死三万多人,两万代伤,王彦可用的战兵只剩四万多人。

    如今城内疫病大起,王彦虽让人烧热水,隔离染病者,焚烧尸体,处理粪便,但城中缺少药材,他还是没能控制疫情,守军感染上千人。

    城中的粮草,也随着城中七十多万军民的消耗,变得紧缺起来,各种物资开始匮乏,扬州已经到了危机之刻。

    王彦原本以为重夺扬州后,大明的援军很快就会渡江支援,但没想到先是刘良佐的四万援兵投了清庭,而后本该到来的忠义营步军和其他大明援军也都没有消息传来,守卫扬州只能靠着城内的青壮和数千官军。

    孤城不能久守,扬州被三十万清军围攻,加上城中疫病横行,若无支援,扬州的血迟早会流干,王彦必须要为城中的七十多万军民,争一条活路。

    他不可能放弃百姓,看着他们被清兵屠杀,所以他无法带着兵马突围,清军又不会退去,他便只能期望朝廷速发援兵支援。

    是夜,扬州城内的一座军营里,火把通明,三千甲士站立在校场上,前面是一百位未穿铠甲的壮士,胡伟宗、张有德、戴之藩都站立其中。

    他们白天都没有参与守城,而是养精蓄锐,等候晚上的到来,去完成一向特殊的使命。

    闪烁的火把,照耀在众人脸上,散发着阵阵肃杀之气,百名壮士都是王彦挑选的会水,且善战的勇士,他们中大部分都是运河上讨生活的汉子,清军南下,让他们成了扬州守军,成了挥刀保卫家人的勇士。

    如今,这百人每一人身上都带着盖着王彦官印的求援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扬州的一份希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王彦挎着战刀,看着校场前的甲士同百名壮士,带着一丝悲愤,大声呼道。

    “扬州四面被围,本将同汝等同陷城中,今城内疫病横行,若不能解围,本将与汝等亲人,同死城中。”王彦看着百人,突然拜道:“扬州百姓,本将性命,今日托付汝等之手。今夜本将亲带甲士,为汝等杀开一条血路,诸位务必勿忘扬州父老之托,搬来救兵,解民倒悬!”

第58章求援兵,勇士出扬

    三十万清军将扬州围得水泄不通,求援之人,就算侥幸杀出重围,运河和长江上,还有无数清军兵船劫杀。

    六月的江水虽不如寒冬腊月那般冰冷,但长时间的侵泡,也非一般人能忍受,营中站立的百名壮士,要泅渡长江天堑,还要躲避清军的击杀,此去无疑是九死一生,危险至极。

    然死而有益于天下,死之可也!

    自古孤城,不能久持,为救扬州百姓,为救陷于城中的亲人,七尺之躯,就算葬身鱼腹,又有何惜呢?

    众人听闻王彦之言,见他真诚一拜,无不为气氛所感染,深明此去之责,是肩负七十多万扬州人生存之希望。

    “诸位壮士,请满饮此杯,本将同汝等同出东门,送汝等入运河,请援兵,救扬州!”王彦看着肃然而立的百名壮士,端起亲兵送上来的一碗壮行酒,大声喝道:“干!”

    “请援兵,救扬州!”一碗碗酒水被送到众壮士身前,他们拿起酒碗,齐声答应,而后一饮而尽,心中豪气干云,气冲云霄。

    “啪!”一声响,王彦同众壮士齐摔酒碗,而后吼道:“扬州之人,定记诸位之名,百世不忘!”

    “吾等定然不负将军之托,不负扬州百姓之望,但使一人得存,也定然搬来救兵!”百名壮士齐声回道。

    王彦目视他们,见众人决然,随令亲卫牵来马匹,他翻身而上,环视众军,一挥马鞭,大声令道:“出发!甲士随本将出城,踏破虏营,为壮士开路!”

    三千甲士护着百名壮士,鱼贯出营,身上甲片,腰间战刀,背上箭壶,哗啦直响。

    扬州东门外,张天禄、张天福近两万绿营背靠运河扎营,运河上副将扬守壮,张思达领百艘兵船来往穿梭。

    在大运河对岸,还有清庭兵部尚书韩岱、梅勒章京伊尔德,侍郎尼堪统领的真满州和外藩蒙古兵。

    王彦如果想带领扬州守军突围,就算突破张天禄、张天福的绿营,也过不了运河,更不要说对岸还有真满州和蒙古骑兵严阵以待。

    清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断绝了扬州守军突围的可能,然而也正是因为他们心有成竹,认为扬州守军不可出城作战,所以在防守上心生懈怠。

    清军自兵至扬州以来,扬州守军便未曾出城作战,如此月余时间下来,特别是本就没有多少战斗**的绿营兵,在巡哨和值夜上,派遣的兵马就越来越少,越来越放松,给了王彦可乘之机。

    如此情况,扬州守军虽不可能突围,但要从驻扎在运河边的清军大营上,打开一道缺口,送精锐勇猛之士出城求援,却是绰绰有余。

    是夜四更,张天禄、张天福正熟睡间,王彦领着三千甲士,趁着夜色,摸到清军营外,突然袭击,他一边令步军四处纵火,一边在营中砍杀,使得绿营大乱。

    正睡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