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他见官轿远去,遂即对亲卫一挥手,“回府~”

    王彦急急忙忙的回到府邸,并没有回到后院,而是直接一头扎进办公房中,吩咐道:“让小隐来见我。”

    片刻之后,夏完淳匆匆过来,拱手一礼道:“国公唤我?”

    王彦十分喜欢夏完淳这个智慧过人的少年,于是就把他留在了身边。

    科举三年一次,去岁开了恩科,今年正儿八经又可以再考一次,夏完淳原本想返回太湖,为陈子龙出谋划策,但王彦觉得夏完淳这样的少年,今后必是宰辅之才,一个进士出身,或者状元的身份,对他今后的发展将有莫大的助力,为了他不错过科举,就把他留在了幕府之中,一边培养,一边备考。

    王彦点点头,“方才本阁路遇何督师,他言去岁年末河南清军,调动频繁,向西开入关中,本阁估计张献忠与豪格之间,应该见分晓了。小隐可收到汉中方面的情报。”

    夏完淳入幕之后,主要负责帮助王彦整理各种信息,他拱手道:“年前国公就吩咐过探查汉中消息,但汉中离广南数千里之距,且道路难行,目前还没有信息传来。”

    王彦有些失望的点了点头,挥挥手道:“小隐多多注意,如有消息传来,立刻通报本阁。”

    “诺~”夏完淳作揖一礼,准备退去,走到门口又停下道:“国公,河南清军进入关中,定然会使汉中战事出现变化,无论张献忠胜,还是清军胜,国公都可早做准备,应对变化。如张献忠胜,必然进逼关中,则清军主力被牵制在西北之地,我朝将大有作为,若清军胜,川蜀乃我朝西路屏障,清军得之可效法西晋,建瓴而下,灭亡东吴。张献忠与我朝唇齿相依,不可不救也。”

    王彦面色有些沉重,早在他巡视粤东之时,就已经判断,清廷的目标,下一步极有可能是伐蜀,现在从何腾蛟口中得到的消息,无疑证明了他的猜测。

    夏完淳的话语,正是他心中所想,虽说朝廷现在的财政远远无法支持一场大战,而各部官军,实力也还远远没有恢复,但他不得不提前部署,准备迎接变局了。

    “此事,本阁心里以有思虑,小隐不必担心。”

    夏完淳遂即施礼退去,王彦则站起身来,负手来回走了几步,最后停在墙壁上的地图前,将目光放在漳州之上,无论怎么看,不管是对付荷兰人,还是应对汉中的变局,漳州这颗威胁广京的钉子,都该拔掉了。

    就在这时,幕僚黎遂球,来到门外,“国公,职下有事禀报。”

    王彦也正有事情要找这位后勤大管家,于是连忙让他进来,说道:“美周先生,进来说。”

    黎遂球走到王彦的桌前,直接将一份图纸展开,说道:“国公,这是忠烈词的图纸,目前大殿已经建成,殉国将士的军牌,可以择日请入祠中,后续的小殿,二月底也能全部完工,国公您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忠烈祠从朝廷迁入广京之后,开始建造,如今工期已经过去数月之久,终于将要完成,王彦心中遂即一动。

    “忠烈词的建造本阁没有意见。”王彦将图纸推到一边,“请忠烈入祠之事,本阁准备大办,美周先生要做好准备。”

    “诺,职下知晓。”

    王彦点点头,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需要麻烦美周先生,本阁打算对漳州用兵,至少会调动四万人马,所需要的物资,请美周先生与户部接洽。”

    “国公要打漳州?”黎遂球有些惊讶。

    (感谢我喜欢学霸,胖鹏鹏,风铃中的雨声,yeye业,书友1331的月票,感谢悦冻窝芯的打赏。感谢所有订阅的书友。)

第439章王何联姻

    漳州清军离广京太近,王彦之前想留着他,给广南带来压力,使得他更加容易推行赋税上面的改革,但他今天往街市上转了一圈,整个广京俨然成了一个赛江南,完全没有一丝紧张的气氛,那漳州留着也就没有意义了。

    再者清兵住军漳州,广南就必须留足兵马,这就大大牵制了王彦的兵力,所以从眼下时局来看,漳州是非打不可。

    王彦看着黎遂球道:“本阁知道,眼下朝廷刚存了一点家底,但天下恐有大变,漳州必须打。美周按本阁意思去办就可。”

    “诺~”黎遂球见王彦意志坚决,只得行礼退下。

    当下王彦又唤来一名亲兵,让他去打听何腾蛟的住所,然后就开始给皇帝写奏章,自请督师攻打漳州府。

    等亲兵回来,王彦估摸这何腾蛟已经面圣回来,于是再次出了府邸,骑马来到何腾蛟新置办的宅子。

    广州城南,居住了大批士绅,宅子也一个比一个大,何腾蛟买了一座战地约十亩的大宅院,比王彦的楚国公府,整整大了一号。

    这时天已经将黑,但宅子周围还有许多工匠在忙碌,原来的宅子虽然够大,但规制太低,何腾蛟不知道从哪里运来一对石狮子,又换上纵横各七,共计四十九枚黄灿灿的铜钉大门,院墙也被加高,总之一切按着公爵府邸的规制来,一点儿也不马虎,比王彦要讲究得多,要的就是有面儿。

    王彦纵马在府门前停下,看着忙碌的匠人和何府下人,看着那块镀了金漆,金光闪闪的锷国公府的匾额,不禁微微摇头。

    这时何府门人连忙来问,亲兵告知身份之后,片刻后,刚回府不久的何腾蛟,立刻让人迎接王彦进去。

    王彦早知何腾蛟其人,也不跟他计较这些,无关紧要的礼节,直接就跟着何府下人,进入府内,最后在内堂就坐,下人们上好茶点,他就端坐等候。

    可是过了半盏茶的时间,却不见何腾蛟过来,这就有些怠慢了,他心里便不禁温怒起来,要不是他有要事和何腾蛟商量,说不定早就拂袖而去了。

    王彦放下茶杯,抬头一阵张望,忽然内堂里一扇屏风之后,却传来一声响动,将他的目光拉了过来,那屏风之后,一个身影立刻落荒而逃。

    内堂后面,何腾蛟靠座在椅子上,悠闲的喝着茶水,似乎完全忘记了王彦来访一样。

    “爹爹~”这时那从屏风后面,落荒而逃的身影,却忽然跑了进来。

    何腾蛟见了,微微一笑,“枝儿,觉得如何?”

    这身影正是王彦白天在布行遇见的刁蛮小姐,大姑娘乃是何腾蛟的小女儿何枝枝,甚得何腾蛟的喜爱,不然也不会顺着她的性子,十八岁了还未出嫁。

    何枝枝这时面带羞色,全然没了白天的野劲儿,微微一福,说道:“女儿,但凭爹爹做主。”

    何腾蛟脸上顿时就笑出了花来,他是真怕他这个女儿,还不满意呀。

    古时候,婚姻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其实做女儿的并不是完全不能发表意见,媒人领着公子上门时,老父母端坐在前,女儿躲在屏风之后,等公子走了,在唤女儿出来,问觉得如何。

    如果小姐说,“女儿,但凭父母坐主。”那就是看上了,如果说,“女儿,还想再伺候父母几年。”,那就是没看上,嫌人长的太磕碜不想嫁,媒人也就知道该怎么给男方回信了。

    一般疼爱子女的都会这么做,当然也有大把的例外,可何腾蛟对这个小女儿却是疼爱的不得了,上门提亲的士绅望族也不少,但每次何腾蛟听到的都是,“女儿,还想多伺候爹爹几年。”

    早几年,何枝枝年龄还小,何腾蛟也不着急,可转眼间女儿就十八了,成了古代版的老剩女,何腾蛟也就开始急了起来,而原本排着队儿提亲的队伍,随着何枝枝年纪越来越大,也就越发稀少起来。

    何腾蛟对此颇为苦恼,生怕将女儿砸在手里,有一次就问何枝枝,“枝儿,你到底要嫁什么样的人呢?”

    何枝枝说道:“女儿,要嫁就嫁像爹爹这样的英雄。”

    何腾蛟这人没什么本事,但自视甚高,他一想着天下间,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长沙王士衡了。

    何腾蛟对于自身认识不够,但对王彦却十分欣赏,比较服气,觉得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他知道王彦的能力,如果能将何枝枝嫁给衡阳王氏,那他还是十分乐意的,于是就派人主动联系,而湖南王氏出于各方面考虑,自然也愿意与何腾蛟达成联姻。

    此时何腾蛟满面桃花,站起身来,“枝枝即是满意,那为父就出去露个面,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不能再让枝枝未来的夫婿久等了。”

    何腾蛟大笑着走进内堂,人未至声先到,使得端坐着的王彦,脸色一阵阴沉,何腾蛟进门看见他的模样,又看见桌上空了的茶杯,才发觉让王彦干等了一盏茶的时间。

    这对于当朝宰辅来说,可谓极其无礼,但何腾蛟此时要保持老丈人的威严,自然不会向王彦致歉,“哈哈~不是让士衡过两天再来么,我这府邸尚未改建完成,士衡怎么今日就直接过来了,也太心急了一点。”

    何腾蛟哈哈大笑的坐下,王彦不与他一般见识,收起因沉的脸色,正身说道:“这么晚过来拜访,确实有件大事与督师商量。”

    “哦,联姻之事,我这里并没有什么意见,只要双方商定好了日子,按着礼节来,就可以了。”何腾蛟笑道:“这种事情,士衡不必出面,交与族中长辈操办,安心等待就好。”

    联姻?王彦猛然想起来,大伯之前跟他说过,王氏要与何氏联姻之事,但他却全然忙忘记了。

    这时他才反应过来,方才那屏风之后的身影,怕就是何氏的小姐,而何腾蛟居然以为他是来商议联姻之事,他一时间也不能多说,毕竟为了王氏的利益,这门联姻他不可能拒绝。

    这种政治联姻,基本就不会考虑本人的意愿,就算何氏之女是头猪,那也非王彦莫属。

    想明白这些,王彦也就明白了何腾蛟之前以长辈自居的态度,他一想到有这么一为老丈人,就一阵头疼。

    “督师说的对,联姻之事,就交给长辈处理。”王彦尴尬的正了正身子,强行把话题掰回正道上来,“督师这次打算在广京待多久?”

    “等士衡和枝儿的婚事办完,我再回武昌。”

    王彦险些喷出一口老血,半响后,才说道:“督师,我以为广京不亦久留,督师还是速回武昌为好。”

    “这是为何?”

    “白天督师说河南清兵西进关中,我估计清廷是要大举伐蜀,如果张献忠战败,那整个楚赣就被清军三面包围,所以蜀地绝对不能有失。”王彦抓住机会,连忙说道:“算时间,汉中的战局,应该有了结果。如果张献忠胜,那我朝就该准备夺取金陵了,如果张献忠败了,我希望督师能抽调一队精兵,走上墉古道,杀入汉中,牵制清兵入蜀。”

    何腾蛟闻语,眉头紧皱起来。

    (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打赏。)

第440章家事

    何枝枝今年已经十八岁了,除了性格刁蛮之外,面容也算美貌如花,她的身材高挑丰满,曲线柔美,不失苗条,肌肤白腻如脂,是有名的美女,何腾蛟的许多门生,湖广、贵州的士子,个个对她思慕万分。

    古人没有青春期之说,孩童完了直接就成年,蜀中才女黄娥,十二岁时就看上了大才子杨慎,那时杨慎已有原配,她硬是熬到二十一岁,等着杨慎原配病故,才得以成就一番佳话,这事要搁在今天,那就是小学生早恋了,但在古代就很正常。

    从何枝枝十三四岁开始,上门提亲的人就络绎不绝,何腾蛟也想为他挑选一个门当户对的青年才俊为女婿,其中也不乏文采纵横,风流倜傥的大家公子,但从小野劲儿实足的何枝枝,却觉得他们太文弱,不是自己想要的夫婿。

    何腾蛟又找来,颇有英气,能开弓拉箭的俊朗少年,但她又嫌弃人家没有文采,一心想找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丈夫。

    她这样拖着,转眼就拖到了十八岁,而随着何腾蛟地位的上升,能够算得上门当户对的就更少了。

    何腾蛟为她联系湖南王氏,要将她嫁于王彦之时,她对王彦已经十分了解,不及而立,就已经成为一方诸侯,被朝廷封为楚国公,率领十余万兵马抗清,可谓当世英雄,而他虽然征战杀场,却不是一个粗鲁之人,而是举人出身,文人统兵,再加上早年间流传出来的“一生一代一双人”,凄美的《梁祝》,说王彦成为天下女人瞩目的对象,也不为过。

    凉亭内,何枝枝靠着亭子坐着,清凉的晚风,吹拂着她的发梢,她脑海中浮现出今天与王彦的两次相遇,内心阵阵悸动,终于有了点怀春少女的样子。

    不过她心里却又有些伤感,她来了广京之后,早就打听清楚了王彦所有的事情,自然也知道王彦以有了位红颜知己,那“一生一代一双人”,怕就是为那许娘子所写的吧。

    “枝儿~”就在这时,何腾蛟匆匆寻来,“你怎么坐在这里,当心着凉。”

    见是何腾蛟,何枝枝收起了伤感,笑脸问道:“爹爹,楚国公走了么?”

    何腾蛟点点头,“回去了,你过来,为父有事要与你说。”

    白天何枝枝与王彦相遇,让他看见了自身的刁蛮劲儿,她也觉得不好,心里十分担心,但天将黑时,王彦却主动来何府,她却又高兴起来。

    这时何枝枝见何腾蛟似有心事,心中一沉,走过来,担心道,“爹爹有何事说给女儿听?”

    “婚事已经定下,但你夫婿催为父尽早回楚,说是担心清兵伐蜀,为父原本准备将你的婚事大办,现在只能一切从速,尽快将枝儿嫁入王氏了。” 古代婚礼,礼节极其复杂,拖长点,来回能弄个一年半载,现在虽说要从速,但该有的礼节却不能少,估计最少也得一个月的时间。 何枝枝心中蓦地一松,有些扭捏的道:“女儿还没想那么早嫁了,而且据说他已经有了一房小妾,还是共患难的知己,女儿过去,未必能讨他欢心。”

    何腾蛟笑道:“这可不像为父的枝儿,你是正室,又有为父撑腰,娘家有这么大的背景,还怕一个小妾么?”

    何枝枝脸上一羞,“那女儿就听从爹爹安排。”

    “好了,为父会吩咐你母亲,为你准备好嫁妆,在为父回楚之前,将你的事情办了,你自己也去准备准备吧~”

    何腾蛟是隆武帝的南阳旧人,备受恩宠,掌握了隆武朝廷三成的兵力,十余万人马,千里之地,王彦如果得道他的支持,那整个隆武朝廷,基本就没有与之抗衡的存在。

    联姻之事,远的来说,有利于他推行改革,近的来说,可以把隆武朝廷内部,两大抗清主力结合在一起,使内部更加稳定、团结,所以王彦对于尽快举行大婚,完全没有意见。

    王彦与何腾蛟谈了许久,回到府邸,又忙于调兵,等各种事物,半夜才回到后院歇息,他以为许嫣嫣已经睡下,却不想房里的蜡烛依然亮着。

    王彦想着今天的事儿,进了房间,许嫣嫣见他进来,立刻将手里的刺绣收了起来,她嫣然一笑,“夫君先去洗把脸。”

    一旁打盹的小婢,闻声连忙揉了揉眼睛,出去打来热水,王彦跟随她向外书房走去,来到外书房,小婢替他脱去外裳,先洗脸在泡脚,王彦遂即低声问道:“何家的娘子来广京了,嫣嫣知道吗?”

    王彦新年之后,一直奔波于外,对家中琐事基本不太关心,所以对王何联姻的进展也不是很了解。

    许嫣嫣是许直之女,许直临死之前,将它托付给了王彦,古人重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