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尊周听了几名清兵的话语,心里也放下心来,那把总微微皱眉道:“金提督现在被贝勒爷派八旗监视,就算想见也不容易~”

    “把总何不去问问徐参将?”

    当下那把总便找来一身清兵衣甲,让吴尊周换上,然后便带他直接进入营中。

    徐启仁见了吴尊周,顿时大惊,他原本归金声恒节制,后来被勒克德浑划到胡有升麾下,所以自然认识五尊周。

    勒克德浑背水建寨,摆出背水一战的架势,希望能够出现奇迹,但营内清将大都却不会相信什么奇迹,徐启仁也正在另谋出路,只是苦于没有门道,现在自然全力帮助吴尊周。

    当下徐启仁便让吴尊周扮做他的亲兵,然后来到金声恒的帐外,两名八旗兵立马将他拦住,徐启仁立马脸色不快道:“金提督今日受了军棍,伤势还未处理,本将带了点金疮药过来,你们也要阻拦吗?”

    两名八旗见此,微微犹豫,还是将手中长枪拿开,徐启仁遂即带着捧着药箱的吴尊周进入帐中。

    十军棍对于金声恒来说,不算什么,所以他并未躺下,而是批着一见单衣,负手立于帐内。

    这时徐启仁与吴尊周进来,他微微一惊,目光先落到徐启仁脸上,随后才注意到吴尊周,顿时露出喜色。

    帐外有八旗兵把守,三人不敢声张,一边故意寒暄,询问伤情,一边将王彦书信,交给金声恒。

    金声恒看完,立马大喜,但他却又难处,于是走在桌案前,用手指湛了水写道:“我虽愿降,但帐外有百名八旗把守,无从联络部众,奈何?”

    金声恒被勒克德浑打压的那么惨,早就想反了,但苦于力量被削弱,又没有与明军联络,所以一直隐忍。

    现在王彦开出这样的条件,他还有什么话可说!

    徐启仁见此,遂即写道:“明日勒克德浑列阵求战,我可带本部人马,乘机发乱,斩杀帐外八旗,到时候督镇在登高一呼,则大事可成也!”

    “善!”

    三人商议既定,怕八旗兵起疑,徐启仁随于吴尊周出了大帐,然后又唤来巡夜的把总送吴尊周离开。

    清营之外,吴尊周问了把总姓名,声言今后必有重赏,巡哨的清兵顿时大喜,目送他返回明军大营。

    王彦得了禀报,知道金声恒答应反正,遂即吩咐诸将,明日五更造饭,准备一举歼灭勒克德浑。

    次日清晨,明清两方的大营之内,都是一阵忙碌,士卒们吃过早饭之后,便出营列阵,而明军因为吃的比较早,所以率先列好了阵型。

    这时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向两军对阵的战场,王彦留五千人马守营,将三万人马摆在大地上,他的两员大将戴之藩和刘芳亮率两万人为中军,而袁宗第、王士则各领五千骑兵为左右两翼。

    三万军队在旷野里排开足有五里,战旗如云,枪密如林,阵势颇为壮观。 清军一方,却还在慢慢列阵,从气势上就已经输了一筹,勒克德浑手执一杆大铁枪,骑一匹火炭骏马,回望还没有从清营内出来的清兵,不禁暗骂一声,“一群没用的废物~”

    可就在这时,清军营内却忽然传出一阵骚动,营内一支本该出营列阵的人马,居然调转方向,杀向了金声恒所在的营帐。

    勒克德浑见此顿时大惊,眼中露出惧意,其实他心里明白,这四万人多人除了八旗兵外,其他士兵都不太可靠,所以他才将金声恒软禁起来,但现在却似乎还是发生了叛乱。

    就在勒克德浑惊恐之时,清营内已经从骚乱便成了大哗,只听一人发出一声惊天长啸,“人心未死,谁无汉思?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感谢悦冻窝芯的588,锦衣卫同知的500打赏,感谢萧筱暗的月票,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赠送。今天估计赶不出来,明天再加更了。)

第352章土鸡瓦狗

    清营中,徐启仁乘着清军出营列阵,营中人马混乱之际,带着手下一千人马,突然发乱,杀死了看守金声恒的八旗兵。

    金声恒早以穿好了铠甲,他从帐内出来,立马登高而呼,清营内的兵马顿时混乱,不少金声恒的旧部,见他发动叛乱,顿时就加入其中。

    整个清军都陷入大哗,勒克德浑连忙派胡有升带领三千已经列好阵型的清兵回去镇压,但他们还没有入营,胡有升麾下原来归于金声恒帐下的一员千总,便又突然发动叛乱。

    背水而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己方士卒同仇敌忾,现在明军未动,清军已经大乱,勒克德浑背水下寨,就完全成了个笑话。

    王彦看着陷入混乱的清军,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就是他要招降金声恒的原因,金声恒在江西绿营的声望无人能比,毕竟是节制一省兵马的提督叛变,可要比一般将领叛变,辣手的多。

    此时清军的混乱,已经从大营扩散到营外,但勒克德浑还是有些心腹,刘武元、胡有升、高进库、刘伯禄、扬遇明、贾熊等人,他们或是在籍的旗人,或是最早降清的辽东汉人,或是为了感谢勒克德浑的提拔,都各自领着一部人马拼命镇压。

    清军中,两股兵马杀做一团,甚至很难分清,双方的身份和立场。 ?“国公爷,清兵以乱,让末将冲锋吧~”

    刘芳亮催马来到王彦身边,想要大军掩杀过去,王彦却挥手笑道:“将士们在湖广历经久战,这次又杀入江西,也该休息一下,刘将军不必着急,且先看看无妨。”

    王彦许诺了金声恒那么优厚的条件,他自然不能再让手下人马,有什么损耗,所以决定以逸待劳,等待清兵疲惫之时,再来雷霆一击,迅速结束战斗。

    战场上,两方穿着同样衣甲的清兵,杀得难解难分,时有误杀,一边便都丢掉头盔,割辫作为标记,一来防止被己方人误杀,二来防止等会儿被明军误杀。

    此时叛乱的人马已经达到一万多人,金声恒已经搅乱了整个清兵大营,但明军却巍然不动,徐启仁砍死一名绿营兵,来到金声恒身边,不禁问道:“督镇,楚国公还不发兵,这是什么意思?”

    金声恒闻语,脸色一沉,看了看混乱的战场,虽说现在叛乱的人手只有一小半,但却有逐渐扩大之势,绿营兵不是傻子,他们被将领督促过来镇压,但是人都知道肯定要败了,叛乱的人数正成倍增长。

    “别管那么多,事以至此,只能杀了勒克德浑再说!”金声恒对王彦的举动也一阵疑惑,“你先带着人马,往外冲,将外面的绿营兵也全部搅乱!”

    徐启仁只得应命带人往寨外冲去,金声恒其实想到了王彦的用意,无非让他与勒克德浑相互消耗,而保存他麾下人马的元气。

    一片石时,清军也是在顺军与吴三桂杀得精疲力竭之时,才加入战团,这点无可厚非,毕竟王彦也不是完人。

    此时徐启仁刚刚离开,一彪清军骑兵却从营外冲杀进来,却是勒克德浑带着数百八旗,亲自前来镇压。

    同绿营兵不同,八旗兵知道自身已经陷入绝境,却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挡在身前的兵马,顿时就被撞开,勒克德浑片刻间就杀到金声恒之前,他脸上满是恨意,大枪一摆,指着金声恒就开骂道:“逆贼,安敢叛我圣朝!”

    金声恒见了勒克德浑,心中也是异常恼怒,“刻薄寡恩之辈,也敢来问我!”

    金声恒会叛变,多半就是勒克德浑的逼迫,不过以金声恒的本性,其实即便没有勒克德浑的打压,只要形势不好,他依然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投降。

    勒克德浑这次之所以会失败,其实还是因为他掌握的力量太小,在江西根基太稀薄,所以一捅就破。

    此时,他知道眼下军队大乱,又有明军在一旁虎视眈眈,他的兵马不太可能平定叛乱,但若他能杀掉金声恒,却还说不定能让叛乱平定下来。

    满清崇尚武力,所以勒克德浑虽然是清廷贝勒,功夫也不差,他手中铁枪就有三十斤,枪法十分犀利,对于金声恒说他刻薄寡恩的指责,他无法反驳,所以大吼一声,“逆贼吃我一枪!”就直接杀了过来。

    他纵马一枪向金声恒刺来,枪速极快,空气中竟产生了尖啸声。

    金声恒久经战阵,也不是简单之辈,他以步对骑,却十分沉着,在枪头刺向他的瞬间,他身子偏,手中关刀往前一扫,顿时后发先至,将勒克德浑坐下火碳骏马的前蹄,直接砍掉,勒克德浑顿时就载到出去。

    满人是很勇猛,但金声恒在汉人之中,也算一员猛将,居然只用一合就击败了勒克德浑。

    一众乱军见此,顿时一拥而上,将勒克德浑绑了起来,而营地之内并不利于骑兵冲杀,加上勒克德浑被擒,数百八旗兵顿时就被成倍的乱军围了起来。

    与此同时,感觉时机已经差不多的王彦,也抽出腰刀,向清军大阵一指,厉声喝道:“三军儿郎,给我杀!” ?‘咚!咚!咚!’惊天动地的进攻战鼓声敲响了,三万明军将士见清军混乱不堪,早就想要杀出去建功立业,他们听见号令,顿时如大潮奔腾,呐喊着向清军阵营杀来。 清军本就混乱不堪,现在明军又加入战团,虽然还要一些将领催促着迎战,但士卒大都战战兢兢,士气低迷,甚至有人边跑就边丢了头盔,割了辫子,等两军一接战,大部分摇身一变,就成了反正之兵。

    清军这下就更没得打了,明军士气高昂,装备精良,他们百五十人一旗,十人一小旗,又有反正之军配合,瞬间杀得清军屁滚尿流,嘶声惨叫。 王彦见清兵比他想象的还弱,简直就是一群土鸡瓦狗,瞬间就被杀得崩溃,他遂即对身后棋牌官道:“传令下去,降者不杀,迅速结束战斗。”

    赣水边的战斗,在短短半个时辰后就结束了,感谢勒克德浑选的好地形,清军基本无法逃脱,觉罗郎球领着一千多八旗想要逃走,也被袁宗第的骑兵给逼了回来,整个四万清军被王彦来了个一锅端。

    剩下之事就是收押战俘,整编降兵,王彦对此兴趣不大,他更关心两件事,一是勒克德浑等清军将领是否抓获,二是他麾下人马有多少损失。 战场上,一队队战俘垂头丧气被明军押解着进入清营,清军败了,却正好用来关押战俘。

    如果算上之前夜里伏击耿继茂所抓捕的清兵,两次战斗下来,明军已经俘虏两万余人。 如今赣南之战也基本结束,只剩万安一座孤城,而整个入赣战役以来,江西的七八万清兵,也已经烟消云散。

    这是王彦与清廷交手以来,最为轻松的一战,整个赣地反正的兵马就接近四万人,然后被俘两万多人,反而被杀的最少只有万余,且多死于内乱。

    这时王彦骑在马上,一队又一队的战俘从他身边押解走过,一员骑兵却上前禀报道:“启禀国公,金将军生擒了勒克德浑,已经押到大营之中。”

    那骑兵刚禀报完,远处又有一人,却是大将刘芳亮骑马过来,只见他手上提着一颗人头,远远看见王彦,便兴高采烈的举起人头喊道:“国公,觉罗郎球,被某给砍了。”

    王彦见此,心里也是十分欢喜,生俘一名清廷贝勒,斩杀一个清廷尚书觉罗郎球,报上朝廷,肯定是大功一件。

    (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赠送打赏,感谢殊战之殇的打赏,感谢锦衣卫同知的两张月票。没有存稿,今天来不及了,明天加更。)

第353章烹杀勒克德浑

    战役结束,王彦在战场上转了一阵,发现明军伤亡不到三百人,心里遂即安心下来,于是便返回大营。

    他刚入军帐,便有士卒禀报,金声恒押着勒克德浑求见,目前就在大营外等候。 王彦当即传令升帐,擂鼓聚将,让一众明军将领与他一起,来见证这荣耀的一刻,鼓声一阵阵敲响后,近百名千户以上的中高级将领聚集一帐。

    这是王彦在帅案前坐下,两侧的将领也将胸脯挺了起来,一个个站的笔直,而帐外则有人高声喊道:“江西提督金声恒,求见楚国公!” ?“请他进帐!” 不多时,金声恒和徐启仁等几名步将,快步走进了大帐,一起在案前拜下,“卑职金声恒参见楚国公。”

    昔日清廷江西提督,就这么臣服于大明,旁边的明军将校,心中都伸出自豪之感,以及无敌于天下的傲气。 这时王彦却要表现出礼贤下士的态度,于是快步上前扶起金声恒笑道:“将军原为明将,今反正归来,大明于江西又得一石柱也!”

    金声恒闻语,心中一暖,他久经官场,自然知道王彦说的多是场面话,但与勒克德浑比起来他还是感觉如沐春风。

    “多谢楚国公给卑职这次机会,让卑职能够为大明效命。国公的恩情,卑职定然永世不望!”

    王彦点了点头,金声恒确实是一员能战的猛将,而且是有大局观可为一方主帅的大将,王彦虽然对他还是有些警惕,但眼下江西确实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于是他便笑道:“金将军能如此想,本督心中甚慰!你既然已经擒拿了勒克德浑,促使清军大败,那本督也会实现诺言,之前脱吴大人转达的三个条件,本督都会一一实现。从今天起,金将军就是赣地督镇,本督会写好奏折,上报朝廷,等天子批复之后,兵部就会补发印信下来。” 金声恒闻语,立马大喜,他得了王彦的保证,心中立马安定下来,于是再次单膝跪下抱拳:“卑职愿为大明效死命!” 王彦点点头,又好言安抚他几句,便让他先站在一旁,而王彦又回到座位,厉声喝道:“将勒克德浑押上来!” 两边的明军将校闻语,精神一振,一起向外望去,只见几名明军士卒将捆绑得结结实实的勒克德浑推了上来,他身上铠甲斜挎,头上鼠尾小辫已经散开,脸上满是怒气,目光中充满戾气。 他被带到王彦面前,立而不跪,重重哼了一声,将头扭了过去,明军士卒见此,顿时一脚踹到他的膝盖上,将他按跪下去。

    王彦一拍桌子,冷冷道:“勒克德浑,你在湖广便屠杀我百姓无数,这次攻打赣州,又强迫百姓攻城,致使民众死伤数万,让赣南生灵涂炭,你作恶多端,幸苍天有眼,让你插翅难逃,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可说?” 勒克德浑闻语,却恨声道:“天下间本就弱肉强食,杀些贱民,又算得了什么?今天本帅落在你手里,也没什么好说的,你赶快杀了我!我只是恨不能堂堂一战,反而败在宵小之手。”

    王彦闻语,心里也燃起一阵怒火,“屡败之将,谈什么堂堂一战,你在本督心中不过一条瓦狗。之前在湖广本督未能杀了你,致使你涂炭赣南之民,今天本督就成全你的心愿将你杀掉。” 这时王彦双掌在桌案上重重一拍,“不过,本督却不会让你死的轻松,也当让你尝尝黎明百姓饱受的水火之苦。来人,给我将他拖出去慢火烹杀。”

    十多名士卒闻语,立马将勒克德浑架出,而他的脸色也终于大变,他不怕死,但却怕被虐杀,顿时恐惧的叫喊道:“王彦,我乃清廷贝勒,当受爵葬之礼,给我一个痛快。”

    王彦不为所动,帐内的刘芳亮却突然跟着士卒一起出去,而后帐内的无数将领便听他交代道:“别把脑袋煮烂了,死了砍下来,腌制之后,将来向朝廷请功。”

    王彦闻言,微微一愣,遂即纷纷道:“觉罗郎球的人头也要好好处理~”

    事到如今,清廷在湖广江西的势力,总算被王彦基本扫灭,为大明争取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和战略优势。

    赣水之旁的战斗虽然结束,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