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腾蛟微微一愣,也指着地图,“除了南面,其他三个方面,都有可能。”

    王彦点点头,遂即接着说道:“先说西面,张献忠与豪格激战于汉中,若张献忠胜,何督师便劲量与大西保持默契,唆使张献忠继续进军关中,若张献忠败,清军占据汉中,何督师也不必惊慌,只需派遣一万人马驻守上墉古道,扼守险要,清兵想从汉中入鄂,除非翻越绵延的大山,所以西路无忧也。”

    “张贼乃我朝之敌,他能和我们相安无事,听从本官的话语吗?”

    “如今天下,清强而汉弱,张献忠明白他的处境,而陛下也信奉联寇抗清之策,加上之前我与张献忠在汉中之地的默契,何督师只要不去攻打张献忠,大西军就不会两面树敌,当然必要的警惕还是要有,所以何督师一定要严防上墉,在险要之地筑造要塞。”

    何腾蛟闻语,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王彦的话语,王彦遂即接着道:“再说北面,清兵想要南下,就只有走当年曹操入荆州的路线,从群山之间,走南阳,经新野南下,督师只要坚壁清野,固守襄阳,同样能够挡住清兵。”

    “这个我知道,这次阿济格就是走的这条路,我会用心经营襄樊,将城池加高加厚,再按着之前商议的策略,尽迁汉水北面之民,使清军无法获得粮草~”

    这条策略,等于放弃了数百里的土地,但同时也使得清兵无法就地打粮,而是要从河南走山道送来,就无疑加快了清兵粮草的消耗,一旦久围而不能破城,必然退回河南。

    王彦点点头道:“郝摇旗、马进忠两部都比较能战,算是两员悍将,有他们驻守襄樊二城,北路亦无忧也。”

    “再说最后一面,东面的威胁来自江南,如今长江天堑,满清与我共有,但武昌在上游,清军处下游,还是有些优势。我认为何督师守武昌,关键在于扬长避短,大力建造战船,把水师发展起来。清兵至,则坚城用炮,不与浪战,水师沿水道袭扰,静候湖南援兵到来。”

    王彦顿了顿,接着说道:“此外,如果这次我能顺利光复全赣,则督师就不必独自面对江南清军的威胁,我大明对抗清廷的局势,也会有所好转。何督师只要你紧守三面,恢复民生,守住鄂地不难~”

    何腾蛟听完,心里有了些底气,当即哈哈大笑,又让下属端来一碗酒水,让王彦喝下,然后便领着官员为王彦送别。

    明代已经有了蒸馏酒,但官府对于酿酒的态度一般都是加以限制、甚至禁止,而且相对而言,文人墨客,南方人都不太喜欢喝蒸馏过的高度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那一斗酒,便是低度酒,正常人谁也喝不了一斗蒸馏酒,方才王彦干下两碗,也是低度酒。

    这时王彦从新夸上战马,从亲卫手里接过马鞭,便一抽战马,与身后数十骑一起,离开长亭,飞奔着往大队而去。

第338章兵临九江

    九江位于鄱阳湖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现在由清将王得仁领一万兵马驻守。

    王得仁原来是大顺军王体中的部下,而王体中又是李自成麾下大将白旺的下属。

    甲申年李自成被杀之后,大顺军内部发生大乱,王体中便乘机杀了白旺,率领部下投降了阿济格,被授予副总兵的官衔。

    此后原本属于左良玉麾下的金声恒,再投清之后,害怕失去兵权,便自请攻打江西,阿济格遂即任命他为江西提督,与王体中一起攻占全赣。

    金声恒倚仗王体中的兵力,诈称“满汉官兵二十万,将收取江西”使得南昌官员不战而逃,金声恒轻而易举收取了南昌,然而他对王体中的兵力强劲却深怀戒心,时刻想着找机会吞并王部兵马。

    润六月,清廷剃发令传入江西,金声恒率部剃头,王体中从抚州回到南昌,却坚决拒绝剃头。

    金声恒认为这是难得的时机,于是私下笼络王体中标下游击王得仁,假称议事将王体中刺杀,得知消息的王部军官顿时大哗,引兵报仇,但金声恒亲自督战,兼王体中以死,王部属下随逐一被金声恒招降、吞并。

    此后,金声恒与王得仁合作,先后攻下重镇吉安、泰和、永新等地,控制了大半个江西,金声恒、王得仁自已为帮清廷立下大功劳,遂即上书要“节制文武,便宜行事”等权利,但却被清廷拒绝。

    金声恒、王得仁的官位依然没有改变,而这时勒克德浑又从湖北进入江西,得到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的支持,夺取了南昌之权,而留守南昌的王得仁则被发往九江,防备湖广明军。

    九江三面环水,扼住要道,陆师很难攻打,但如果水师强大,有高船巨舰,便可直接从船上,架起攻城梯,蹬城作战。

    这时在靠近九江城的江面上,百艘楼船巨舰,正在江面和太湖上穿梭,而在城池东面的陆地上,李过部两万多人,则在城下扎下绵延的大营,场面十分壮观。

    同赣南作战的金声恒不同,王得仁进驻九江之后,多少听到了一些武昌传来的消息,而那每一条消息,都让他胆战心惊。

    现在出现在九江城外的明军先锋,无疑证实了他听到的讯息,他站在城头,看着自己被能够击败满蒙八旗的明军,心中以漏怯意。

    如今江西清军主力,在赣南与万元吉激战,整个赣北的清兵还不到两万人,他实在没有信心来守住赣北。

    本来赣北之地的防守不至于如此薄弱,但当初勒克德浑为了进攻岳州,从赣北借调了三万多人,以及大批船只,结果全部葬送在湖广,而至今赣北都没有得到兵力补充,所以才有现在这样不利的局面。

    这时王得仁站在城墙上,长吁短叹,他麾下幕僚陈芳却走上城来,急步走到他身边,小声禀报道:“将军,明军使者进入城中,卑职擅自做主,将使者暗中带到了将军府中。”

    王得仁闻语,不禁猛然回头,看了陈芳一眼,然后便快步下城,往府中而去。

    面对明军围城,或许他手下不少人,都是陈芳这样的心思,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开城投降,但他心中却有顾忌。

    其实他对清廷也十分不满,他与金声恒为清廷在江西立下汗马功劳,但清廷却只给他一个副将,之前许诺的东西、地位,完全没有实现,他内心已经大失所望,埋怨清朝刻薄寡恩。

    特别是王得仁与金声恒在江西,凭借武力勒索了大量的钱财,成为暴发户,但清廷任命的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看着眼红,逼迫他们献上银钱,也使他大为不快。

    金声恒想要凭借军功,总督江西,从而压制章于天、董学成,但他的要求,被清廷拒绝,而这次章于天、董学成,支持勒克德浑获取江西全力,将他发来九江,就使得他心里对清廷更加失望。

    要说王得仁完全有开城投降的理由,他能被金声恒笼络杀害不愿意剃发的王休中,那也能为了自己的性命,开城投降。

    他心中确实也有降意,但他却有两点担心,其一怕失去兵权,其二怕明军同样窥视他手中的财产。

    这时他回道府中,让卫士把手好院门,只带着幕僚陈芳来到书房中,便见一威严老者,正襟危坐在书房里。

    老者正是姜曰广,他见二人至,遂即起身拱手,开门见山道:“王将军,老夫今日前来,乃是受兴国候所托,特来说服将军弃暗投明,为大明效力。”

    在回来的路上,陈芳以经告知了王得仁,姜曰广的身份,所以他不敢怠慢,连忙回礼,然后说道:“有劳老阁部亲走一趟,不知兴国候有什么话语,要告知本将呢?”

    如果是以前,王得仁是不会考虑投降之事,毕竟清军的势力摆在那里,但王彦在湖广接连击败清军,让王得仁看到了八旗色厉内敛的一面,再加上他对清廷的不满,所以投降对他来说,也不是不可以谈,关键看价钱能否让他满意。

    姜曰广微笑的拿出一封信,递给王得仁道:“将军与兴国候,同是顺军出身,如今兴国候、刘芳亮、高一功、袁宗第归顺大明,俱封为候爵,即便是在顺军之中,与将军地位相差不大的扬彦昌、李来哼等人也封为伯爵,而将军为清廷效力,屡立战功却得不到相应的封赏,实在让人气愤。今兴国候知将军守九江,看着昔日同为大顺之将的关系上,不忍兵戎相见,所以派老夫前来说降!”

    王得仁听了姜曰广的话语,已经有些心动,当下他又拆开书信来观,却皱起眉头,有些不快的说道:“即是招降,就该许以利益,为何不仅没有加官进爵,反而要对我部进行改编~”

    王得仁大失所望,态度也变的冷淡起来,姜曰广遂即说道:“将军还未助大明建立功勋,能够平级任用,已经是天大的恩惠,再者军队进行改编,这是楚国公之前定下的规矩,顺军诸部都进行过整编,现在兴国候不是照样得到楚国公的重用吗?王将军如果抱着手上人马不放,而失去这次机会,那就十分不智了。”

    王得仁沉默不语,他并不了解王彦军中的情况,所以不敢轻易决定,他半响后才开口道:“这样的条件实在太过苛刻,即便是清廷,也没有整编本将麾下的兵马。此事事关重大,能否让我考虑三天,再作答复?”

    王得仁显然不满着样的条件,想拖延时间,让李过提高价钱。

    姜曰广笑着摇头道:“王将军有所不知,兴国候得到的命令是三日破城,为楚国公打开入赣的通道,所以我们只能给你三个时辰的时间,时间一过,立马攻城,而城破之后,所有清廷官员尽数杀绝,并且株连三族!”

    王得仁闻语,脸上不禁大怒:“李过看不起我耶?”

    而这时书房门却突然被一名清军将官打开,他看见王得仁,便慌忙说道:“姐夫,不好了,阿巴真听说你密见明使,带着手下八旗兵杀过来了!”

    (感谢悦冻窝芯,我ui,殊战之殇的打赏,感谢滋野三郎未裔的赠送章节。)

第339章九江之变

    勒克德浑从南昌南下进入赣南时,留下甲喇章京阿尔康领三百八旗监视王得仁,主持赣北军务,而王得仁入驻九江时,阿尔康又派遣属下牛录额真阿巴真领一百八旗兵随行。

    在名义上,王得仁是九江的主将,而且他的官位也远远高于阿巴真,但实际是阿巴真却时常倚仗于满人的身份,对王得仁指手画脚,进行监视。

    这时王得仁听了小舅子黄框树的禀告,心里大惊,猛然站立起来,恼怒的看向一旁的陈芳。

    “将军,我已经做的十分隐秘,万没想到阿巴真还能得到消息。”陈芳有些惶恐道:“不过这也证明了满人根本不相信我们啊~”

    姜曰广看着慌乱的三人,却微微一笑,根本不担心什么阿布真。

    “带姜阁老去后院躲上一躲~”王得仁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他无奈的挥了下衣袖,对陈芳说道:“本将去应付一下那阿巴真。”

    陈芳闻语,连忙走到姜曰广身前,微微行礼,便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道:“姜阁老,请跟我来!”

    姜曰广慢条斯理的起身,拍了拍袍子上的灰尘,然后抬头看着以经走道书房门前的王得仁道:“机会送到了将军面前,将军堂堂男儿,要对一满狗摇尾乞怜,百般讨好吗?何不现在动手,然后献城,那老夫可在送将军一场富贵,若是错过了这个时机,过了兴国公规定的时间,那可就性命不保,悔之晚矣。将军镇守九江,想必也听见了武昌传过来的一些消息。那湖广总督佟养和,错过了楚国公规定的时间,可是统统被斩杀于武昌城外了~”

    王得仁本要去挡住阿巴真,听了姜曰广的话,身子不禁一颤,王彦在武昌城外斩杀二十多位清廷官员,以及官员家眷数百人的消息他也听过,只是他以为只是流言,但现在听姜曰广说出来,他却不得不信了。

    现在九江城内只有一万人马,四周又没有清兵支援,南面的南昌城里也只有五千多人,他几乎没有援军,肯定会被明军击败,但要让他以接受改编为条件,丧失兵权,他又不甘心。

    王得仁心里很清楚,投降是肯定要投降,但这投降的条件,却还需要磋商。

    正在王得仁愣神之间,一个长得如同一头狗熊!满身戾气,面貌凶狠的男子,却嚷嚷着有些怪异的汉语,怒骂道:“王得仁,你敢背叛大清,简直不知死活,快点将明使交出来,然后砍下人头交给我,不然我将上告贝勒,将你斩杀~”

    王得仁闻言,脸色顿时阴沉到了极点,脸上的肌肉气得不停的颤抖,他好歹也是堂堂副将,居然被一个统领三百人的牛录如此蔑视。

    这时阿巴真已经来的书房门口,他看见站着门外的王得仁,眼睛眯了眯,把出刀来,指着王得仁道:“哼~果然有鬼,你让开,我要进去搜查!”

    满清八旗,入关以来少杀抢掠,圈地、投充,已经养成高高在上的姿态,根本不将汉人放在眼里。

    “阿巴真,本将乃是三品副将,你擅闯本将的府宅也就算了,既然还敢命令本将,搜查本将的书房,你有没有将本将放在眼里!”王得仁大怒道。

    一旁的黄框树见阿巴真足足带来四五十人,便连忙悄悄离开。

    “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满人的天下,你正三品也只是一个高级点奴才而已。”阿巴真没有将王得仁放在眼里,“我听人禀报,你秘密会见明使,今天我必须要将明使杀掉。”

    满人中有聪慧睿智之人,如多尔滚,多铎,豪格,博洛,但也有没有什么脑子的愚夫。

    这阿巴真长的如同一头壮熊,脑子也如一头野兽一般,凶狠残暴,却没什么智慧,他有他的优点,能成为战场悍将以一敌十,但却不适合与人相处,不适合成为官员。

    王得仁很想宰了这头野兽,但他却不想这么容易就开城投降,他忍着怒火,想着让姜曰广听一听也好,说不定姜曰广一胆怯,招降的条件就会有所改变。

    “哈哈~”这时书房的门却被打开,姜曰广一身明朝衣冠走了出来,“老夫弘光朝大学士,谁要杀我?”

    阿巴真见此,微微一愣,遂即大怒道:“王得仁,你果然密会明使~”

    王得仁没想到姜曰广会出来,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他的脸色就变得凶狠起来,而后只见他突然拔出腰刀,便向阿巴真砍去,口中连连对周围的亲兵怒喝道:“还不动手,杀了这群满狗。”

    王得仁居住的院子并不大,所以守卫的亲兵只有二十多人,再加上他从城下带来的卫士,人数与阿巴真的人手相当。

    说实话,阿巴真简单的脑子里,并没有想过会与王得仁交手,他的想法是杀了明使,决了王得仁投降的心思,而后拿着这个把柄控制王得仁,但他智商有限,想法主观,立马造成眼前的局面。

    其实以目前的形势,无论阿巴真怎么做,王得仁都会投降,只不过阿巴真提前了王得仁投降的时间。

    这时院子里,两方人马杀做一团,而那阿巴真也确实有些厉害,王得仁尽然不是他的对手,被杀得节节后退。

    站在书房门口的姜曰广与陈芳却一点也不慌张,两人相视一眼,微微一笑,便一起退入书房内,任凭外面两方厮杀。

    城内总共只有一百八旗兵,如果王得仁连这点人都搞不定,那也就没必要招降他了。

    果然在他们退进书房,关上屋门的瞬间,外面便传来一阵统声,而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