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拼命,骑兵不和你打,想休息,骑兵会随时冲过来给你一片箭雨,想逃跑,骑兵会在后面砍杀,想追击,又跟不上,而且只要你阵行一乱,骑兵又会抓住机会冲击你的大阵,只要他不急于取胜,那真是要磨死你,没有一点商量!

    许军士卒一天走了六十里,本来就十分疲惫,这时被骑兵冲击几次,阵行已经混乱,王彦知道,破敌的时机已经到来。

第21章 破敌兵,斩杀许贼

    忠义营猛然撞入许军阵中,战马越过简易的据马桩,瞬间就撞飞数名许军刀盾手,一千名骑兵杀入阵中。

    血肉飞溅,许军本就疲惫,又被乱了阵型,哪里还能经受得起骑兵的充击,一万余人的大阵,片刻间就被忠义营杀了个对穿!

    “结阵!大军速度恢复阵型!”

    在骑兵杀穿大阵的瞬间,许军将校顿时大声疾呼,指挥着士卒恢复阵型,可他们还没来的急将被冲开的缺口补上,另两队高杰部骑兵,又先后杀进阵来。

    步兵不结成大阵,根本不可能抵挡住骑兵的冲击,同样的鲜血淋漓,同样的残肢断臂,许军大阵再次被骑兵洞穿。

    在另两队冲击大阵的同时,王彦的忠义营再外线又重新整好了队形,而后猛烈的再次向阵中冲来。

    “不要慌乱,结阵!结阵!”

    许定国看着混乱的大军,脸上已经急出豆大的冷汗,可王彦和另两个千户轮翻冲击,根本不给他再次结阵的机会。

    敢于阻挡骑兵的士卒,不是被砍翻在地,就是被战马踩成肉泥,鲜血和尸体将许军带到了崩溃的边缘。

    王彦跟随大军纵马再次跃入阵中,一名刚刚还在竭力指挥许军恢复阵型的千户,瞬间就被他削去脑袋,鲜血喷射,使得周围的许军士卒一阵胆寒。

    不知是哪一名士卒先丢掉了手中长枪,转身北逃,瞬间就引发了周围许军的连锁反应。

    “哗啦”一阵嘈杂的声响后,面对再次冲来的骑兵,许军士兵再也承受不住,前面的士卒突然大哗,一哄而散,无数士兵转身就逃。

    本就混乱的许军大阵,顿时便被溃兵冲得七零八落,许定国骑在马上,不停的砍杀溃兵,揭斯底里的嘶吼道。“众军不许慌乱!临阵脱逃者!立斩不赦!”

    虽然许定国和他的亲卫竭力阻止士卒北逃,可有道是兵败如山倒,溃逃的许军士兵,从起初的几百人,瞬间就席卷整个大阵。

    恐慌蔓延,大军顿时便同雪崩一般,许定国和亲卫不断的砍杀,也阻止不了许军的溃败。

    看着败兵,漫山遍野的向北方逃去,许定国不由得一声长叹,近万大军毁于一旦,他不由得心灰意冷起来。

    “许贼!”正在许定国,黯然神伤之间,远处突然传来一声爆喝,将他惊醒过来。他寻声望去,却见百步开外,一名年轻将领在众多骑士的簇拥下,向他冲来。

    一时间,许定国被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停留,他一拉缰绳,调转马头便向北方逃去。

    “休走了许定国!”

    “取许贼人头者,赏十金,官升一级!”

    斩杀许定国,王彦便是整个高杰部的恩人,他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因此他锁定了许定国,紧随其后,纵马直追。

    许定国听着身后呼喊,心里一阵苦涩,他好好的河南副将不当,去投哪门子的清庭啊!

    世界上没有后悔之药,许定国只得带着一腔悔恨打马狂奔,他已经不在奢求今后能在清庭获得高位,只求能保住自身一条老命,便心满意足。

    王彦领着忠义营,一路猛追许定国,很快就超过了溃败的许军步卒,可他却没有打算停下脚步。

    溃卒自有随后赶来的李成栋大军收拾,而他只有斩杀许定国,才算大功一件,将来才能在高杰余部中拥有一定地位。

    许定国一路狂奔,身边只剩下十几名亲卫,可却无法甩掉身后追击的忠义营骑兵,不过他心里并没有绝望,只要坚持到天黑,他就还有逃脱的机会。

    然而人生之事,十之**皆不如意。

    许定国投清之前,可能没看过黄历,也没找大仙算过吉凶,这十之**似乎商量好了一般,在今日接踵而来。

    在许定国奔逃的必经之路上,之前绕道前行的一千骑兵,早已等候多时矣。

    看着前方挡住去路的骑兵,许定国肝胆俱裂,惊恐之间,他一个不慎,尽从奔驰的战马上跌落下来。

    他的亲卫见此,纷纷拉住缰绳,使得战马停了下来。

    这一会儿功夫,王彦的骑兵已经追了上来,将他们团团包围。

    许定国的亲卫道也忠心,一个个连忙翻身下马,扶起被摔得吐血的许定国,将他围在中间,抽出战刀将他保护起来。

    “许贼!还不束手就擒!”王彦骑着战马,手中战刀指着许定国,厉声喝道。“是要我,亲自动手么?”

    许定国从战马上摔下,不知断了几根肋骨,疼痛让他表情扭曲,同时也让他头脑变得清醒。事已至此,许定国知道挣扎已经没有任何用处,可让他束手就擒,显然也不可能。

    高杰死于许定国之手,高杰部对他恨之入骨,若活着落入他们之手,必然生不如死。

    听闻王彦的喝斥,许定国脸上漏出一阵惨笑,他环顾身边护卫,突然抽刀架自己的脖子上。“我死!尔等可降之,莫要丢了性命。”

    “将军!”

    在一众亲卫的惊呼中,许定国横刀自刎。

    从二品大员,一省副将,一念之差,落得此等下场,可悲乎?

    “将军啊~”许定国对高杰狠,对自己也更狠,他一刀割断咽喉,血如泉涌,亲卫见此顿时失声痛哭。

    “许贼既然已经伏法,尔等可愿归降?”看着许定国尸体倒下,王彦开口说道。

    这些亲卫围着许定国的尸身痛哭,听了王彦的问话,抬头互相看了一眼,尽然异口同声道:“我等不愿投降,愿于将军同死!”

    闻言王彦不由得有些惊讶,有些不理解,甚至有些恼怒。“许定国背明降清,数典忘祖,尔等为何要为此等汉贼殉葬!”

    “自我等投靠将军,家中衣食皆将军所赐。父母妻儿皆将军所养!”闻言一名亲卫开口回道。“大义与我等相去甚远,知恩图报,我等却懂。受人恩惠,岂能不报!”

    说话间,那亲卫已经持刀在手,言毕便如许定国一般,割喉自刎,而其他亲卫也紧随其后,片刻间,十几人就死了个干干尽尽。

    王彦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切,脸色阴沉无比,士卒不知有国家,不知有民族大义,不知自古汉贼不两立,恐怕不少大臣也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不然为何满清入关以来,降者无数呢?

    就是王彦身边的忠义营诸人,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大明和他站在一起的呢?他们之中,忠于王彦的程度,恐怕要远远高于忠于大明吧!

    绝大多数百姓,绝大多数普通士卒皆不知何为国家,何为民族大义,认为满清入关,不过是换个皇帝,他们粮照交,地照种,没有影响,也没有责任。

    这也是为什么主将一降,就能带动麾下近万人马尽数投敌的原因吧!

    看着地上躺着的十几具尸体,王彦心情无比沉重,他在这一刻,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一场大胜后,他却没有了一丝胜利的喜悦。

    “割下许定国首级,余者就地掩埋吧!”片刻后,王彦无奈的道:“走!与孙千户会合,而后直扑黄河!”

    刘顺下马一刀斩下许定国首级,用布一包,便直接挂在腰上,而后便随着王彦催动战马,去与孙承武的千余骑兵汇合。

    那孙承武询问了一番战斗的经过,在得知许定国被王彦斩杀后,顿时便是一番称赞。

    这时王彦也从孙承武口中得知,黄河边上有一千多清兵和二十多艘大船,正准备接应许部大军过河。

    二人便决定假冒许军,全奸这股清兵。

    正月的河南之地,夜晚十分寒冷,王彦和孙承武都是轻装简行,无法再野外过夜,便乘着天色未黑,继续打马前行。

    途中两人便商量着明日的具体战法,因为王彦已经得了斩杀许定国的大功,便决定将突袭清军的功劳让给孙承武,忠义营辅助他麾下一千骑兵进行突袭。

    将要天黑之时,王彦他们赶到了离黄河八十里的兰考县,便欲驻扎下来,可城中官绅却不愿意让大军入城。

    孙承武闻之,顿时大怒,扬言要发兵攻城。

    王彦好说歹说,才熄灭他的怒火,城中官绅也做出妥协,虽然不放大军进城,但是愿意为大军提供扎营物资,准备吃食。

    是夜,王彦安排好巡夜之人,便准备休息,可他却久久无法入睡。

    今天发生的一幕幕不断在他脑中浮现,风雨飘摇的大明朝啊!外有如狼似虎的满清,内则民心尽失,该如何挽救你呢?

    一夜无话,天亮后,用过早饭,大军便再次出发,王彦却让钱一枫领着手下的一百人留在了考兰城外。

    城内的官绅见大军已走,便上城查看,却见城门处,昨日送出城外的物资,又被整整齐齐的放好,堆在了城门两侧。

    一众官绅见此顿时惊讶万分,看着还在搬运被子、帐篷等物的钱一枫等人,不由问道:“你等是哪部人马?”

    “忠义营!”钱一枫抬头回道。

    “此王师也!”一老者见此,不禁双目微红道。

    (真正的历史中,许定国在杀害高杰后,成功逃过黄河,投了清朝。作者为了剧情需要,只有借其狗头一用,所以只能就把他写死了。)

第22章 史可法,调兵归徐

    王彦同孙承武部两千余人在离开考兰县后,当日下午已经到了黄河边上。

    接应的清军全然不知许定国溃败被杀之事,王彦领着手下打起许部旗号,扮作许军步军进入清营,夜里突然发乱,埋伏在营外的孙承武部骑兵,则乘势突袭,随大破清兵。

    一战下来,斩杀清兵八百余人,俘虏四百余人,夺取船只二十余艘,可谓大胜。

    清军主力与顺军大战将军一个多月,北直隶、山东、豫北一带的清军已经不多,最大的一只也只是驻扎在黄河边上,监视明军的豪格部一万余人。

    兵力空虚,加之清庭在北直隶、山西、山东的统治并不稳固,所以豪格格外谨慎,不敢轻举妄动。

    这也是许定国将儿子送入清营为质后,请求他发兵支援,而他却以“未经奉旨,不敢擅往”为由,拒不发兵的原因。

    因此可以看出,这正是明军跨河而击,收复河山的大好时机,所以当许定国被杀,接应的清兵全军覆没,船只被夺的消息传回对岸豪格营中时,他顿时便觉得压力倍增。

    他害怕高杰部乘势过河,急忙奏报多尔衮,欲调兵前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王彦没有想到,他这次行动给清庭带来了多大压力,身处北京的多尔衮得知豪格的奏报后,心里不由得一沉。

    此时清军已经在对大顺的作战中取得了巨大优势,陕北的高一功、李过弃守榆林,败走响水,李自成也带着大顺军主力放弃陕西,准备经蓝田、商洛撤入河南,清军在西线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清庭上下,也因为接连的大胜,显得振奋,但是高杰部兵压黄河的消息传来,却使得大喜中的清庭,犹如中天悬剑,就是多尔衮也陷入了两难之境。

    如果不调兵支援豪格,万一高杰部四万人杀过河来,那清庭的大好局势,可能瞬间逆转,被赶回关外都有可能。

    可是如果调兵,它处又无兵可派,只能抽调西线人马,但此时李自成败而不乱,还有十几万兵马,若抽调兵力使得李自成有了喘息之机,那今后再战,胜负将未可知也!

    多尔衮于北京招集大臣商量对策之时,始作俑者之一的王彦却没有料到,他能给清庭带来这样的麻烦。

    击败接应的清兵后,王彦便一边领着忠义营练习水站,一边等候李成栋等人的主力到来。

    一晃时间便过去五天,来到正月一十九日,可等待的大军却依然未到,这不由让王彦十分疑惑,正欲派遣刘顺去寻李成栋之时,主力派遣的军使正好赶来营中传令。

    王彦连忙让人告知孙承武,而后两人便一起听军使传达军令,却不是大军欲渡河攻击清军,而是史阁部急招大军返回徐州。

    王彦听完不由一愣,险些气的昏死过去。

    他操练忠义营水战,为的便是大军跨河击豪格,收复河山,可一纸令下,不仅他和兄弟们的准备付之东流,大明也将丧失一次绝佳的反击时机。

    当年山东局势大好,济王同众多义军已经控制了山东,只等明军北上接收,可南望王师,王师就是不北上,令多少义士心灰意冷。

    随后王彦献策为赵应元取下青州,山东局势再次好转,可南望王师,王师又不来,致使事变失败。

    如今清庭兵力空虚,正是北伐的绝佳时机,可又要舍弃,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的毫不作为,着实令人寒心!

    王彦强忍的怒火,询问使者大军为何东归徐州,军使也不说不清楚,只说李成栋等人接到命令后,便立马拔营而归。

    军令传达,孙承武没有王彦那样热衷于同清军作战,因此他得令后,便回营召集人马,准备去追赶主力。

    王彦见此,不由一声长叹,他一千人马,没有大军支持,清军不杀过河来,他就阿弥陀佛了,还过河打什么豪格。

    事已至此,王彦知道忠义营留下,也不会有什么用,便只得无奈的选择遵从军令,率部东归。

    可是他却舍不得刚得到二十艘大船,便同孙承武分别,带着船只和抢夺的清兵物资,顺黄河直下徐州。

    高杰部东归,让对岸的豪格松了一口气,连忙派快马报于北京。多尔衮已经准备命令多铎部暂时放弃李自成,调转方向支援豪格,现在得到消息,立马就改回主意,令西路清军全力付李自成的大顺军。

    正月中旬,高一功、李过部,在波罗再次被清兵击败,慌忙遁入甘肃、青海地区,而李自成的主力部队,从蓝田经商洛途中被清兵追杀,八战皆败,元气大伤。

    自此清庭通过这些大战,彻底在北方站稳了脚跟,成为中华大地上,军事最为强大的存在。

    二月一日,王彦顺着黄河而下,在历经十天时间后,终于赶到了徐州城外,同日李成栋等人也进入了徐州。

    高杰的尸体随同大军入城,邢夫人与高杰之子高元照,为其操办丧礼,王彦献许定国人头,为高杰祭奠。

    邢夫人对能为高杰报仇的王彦,感恩戴德,王彦也从一个新投之人,逐渐融入了高杰军中。随着高杰下葬,另一个问题就显现出来,谁来成为高杰部的新主人呢?

    从礼法上讲,自然是高杰之子高元照,继承他老爹的爵位和兵权,可他毕竟年少,威望不足,能否压住那些叔叔伯伯辈的老将,尚未可知。

    有道是主少国疑,徐州城内顿时暗流涌动。

    随着高杰身死的消息被传播出去,这股暗流也随之扩大,同为四镇之一的黄得功,见高杰余部乱成一团,便起了吞并瓜分高杰部的兵马和地盘的心思。

    李成栋等人还没挣出个高下,黄得功已经提兵北来,整个徐州顿时风雨飘摇。

    身为江北督师的史可法在下达大军东归后,终于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王彦也终于得见这位名臣。

    史可法在王彦心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