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精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文精选-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夫,而下至于士。此四人者,皆人之所自为也,而人亦自贵之。天下以为 
此四者,绝群离类,特立于天下而不可几近,则不亦大惑矣哉!盍亦反其本 
而思之,夫此四名者,其初盖出于天下之人出其私意,以自相号呼者而已矣。 
夫此四名者,果出于人之私意所以自相号呼也,则夫世之所谓贤人君子者, 
亦何以异此。有才者为贤人,而有德者为君子,此二名者夫轻也哉?而今世 
之士,得为君子者,一为世之所弃,则以为不若一命士之贵,而况以与三公 
争哉。且夫明公昔者之伏于南海,与夫今者之为东诸侯也,君子岂有间于其 
间,而明公亦岂有以自轻而自重哉! 
     洵以为明公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其尝之也,盖以多矣。 
是以极言至此而无所迂曲。洵,西蜀之匹夫,尝有志于当世,因循不遇,遂 
至于老。然其尝所欲见天下之士,盖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 
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今明公来朝,而洵适在此,是以不得不见。伏惟加 
察,幸甚! 

… 页面 29…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内翰执事: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 
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 
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骋上下,用 
力于兵革之地。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合而为 
一。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不足以自奋于其间,退而养其心,幸其道 
之将成,而可以复见于当世之贤人君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 
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而尹公亦失势,奔走于小官。洵时在京师,亲 
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既复 
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 
人焉间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则已矣!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姑养其 
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退而处十年,虽未敢自谓其道有成矣,然 
浩浩乎其胸中若与曩者异。而余公适亦有成功于南方,执事与蔡公复相继登 
于朝,富公复自外入为宰相,其势将复合为一。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 
而果将有以发之也。既又反而思,其向之所慕望爱悦之而不得见之者,盖有 
六人焉,今将往见之矣。而六人者,已有范公、尹公二人亡焉,则又为之潸 
然出涕 (一作泪)以悲。呜呼!二人者不可复见矣,而所恃以慰此心者,犹 
有四人也,则又以自解。思其止于四人也,则又汲汲欲一识其面。以发其心 
之所欲言。而富公又为天子之宰相,远方寒士,未可遽以言通于其前;余公、 
蔡公,远者又在万里外,独执事在朝廷间,而其位差不甚贵,可以叫呼扳援 
而闻之以言。而饥寒衰老之病,又痼而留之,使不克自至于执事之庭。夫以 
慕望爱悦其人之心,十年而不得见,而其人已死,如范公,尹公二人者;则 
四人者之中,非其势不可遽以言通者,何可以不能自往而遽已也! 
     执事之文章,天下之人莫不知之;然窃自以为洵之知之特深,愈于天下 
之人。何者?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 
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执事之文, 
纡馀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谒论,而容 
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惟李翱之文, 
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俯仰揖让,有执事之态。陆贽之文,遣言措 
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而执事之才,又自有过人者。盖执事之文,非 
孟子、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也。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谄者,以其人诚足 
以当之也;彼不知者,则以为誉人以求其悦己也。夫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 
不为也;而其所以道执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执事之知其知 
我也。 
     虽然,执事之名,满于天下,虽不见其文,而固已知有欧阳子矣。而洵 
也不幸,堕在草野泥涂之中。而其知道之心,又近而粗成。而欲徒手奉咫尺 
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洵少年不学,生 
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 
自期,而视与已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 
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 
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 
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 

… 页面 30…

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 
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 
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 
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 
噫嘻!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 
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 页面 31…

                                上王长安书 

     判府左丞阁下:天下无事,天子甚尊,公卿甚贵,士甚贱。从士而逆数 
之,至于天子,其职也甚厚,其为变也甚难。是故天子之尊,至于不可指, 
而士之卑,至于可杀!呜呼,见其安而不见其危,如此而已矣! 
     卫懿公之死,非其无人也,以鹤辞而不与战也;方其未败也,天下之士, 
望为其鹤而不可得也;及其败也,思以千乘之国,与匹夫共之而不可得也。 
人知其卒之至于如此,则天子之尊,可以慄慄于上;而士之卑,可以肆志于 
下,又焉敢以势言哉!夫士之贵贱,其势在天子;天子之存亡,其权在士。 
世衰道丧,天下之士,学之不明,持之不坚,于是始以天子存亡之权,下而 
就一匹夫贵贱之势。甚矣,夫天下之惑也。持千金之璧,以易一瓦缶,几何 
其不举而弃诸沟也。古之君子,其道相为徒,其徒相为用,故夫一夫不用乎 
此,则天下之士相率而去之,使夫上之人有失天下士之忧,而后有失一士之 
惧。今之君子幸其徒之不用,以苟容其身,故其始也轻用之,而其终也亦轻 
去之,呜呼,其亦何便于此也。 
     当今之世,非有贤公卿,不能振其前,非有贤士,不能奋其后。洵从蜀 
来,明日将至长安,见明公而东。伏惟读其书而察其心,以轻重其礼,辛甚! 
辛甚! 

… 页面 32…

                              上张侍郎第一书 

     侍郎执事:明公之知洵,洵知之,明公知之,他人亦知之。洵之所以获 
知于明公,明公之所以知洵者,虽暴之天下,皆可以无愧。今也将有所私告 
于执事,念将以屑屑之私,坏败其至公之节,欲忍而不言而不能,欲言而不 
果,勃然交于胸中,心不宁而颜忸怩者,累月而后决。 
     窃见古之君子知其人也,忧其人,以至于其父母、昆弟、妻子,以至于 
其亲族朋友,忧之固其责也。虽然,自我求之,则君子讥焉;知之而不忧, 
不忧而求人忧,则君子交讥之。洵之意以为宁在我,而无宁在明公。故用此 
决其意而发其言,以私告于下执事,明公试一听之。洵有二子:轼、辙,龆 
龀授经,不知他习。进趋拜跪,仪状甚野,而独于文字中有可观者。始学声 
律,既成,以为不足尽力于其间。读孟、韩文,一见以为可作。引笔书纸, 
日数千言,坌然溢出,若有所相。年少狂勇,未尝更变,以为天下之爵禄, 
可以攫取。闻京师多贤士大夫,欲往从之游,因以举进士。洵今年几五十, 
以懒钝废于世,誓将绝进取之意。惟此二子不忍使之复为湮沦弃置之人。今 
年三月,将与之如京师,一门之中,行者三人,而居者尚十数口。为行者计, 
则害居者,为居者计,则不能行,栖栖焉无所告诉。夫以负贩之夫,左提妻, 
右挚子,奋身而往,尚不可御,有明公以为主,夫焉往而不济。今也望数千 
里之外,茫然如梯天而航海,蓄缩而不进,洵亦羞见朋友。明公居齐桓、晋 
文之位,惟其不知洵,惟其知而不忧,则又何说?不然,何求而不克?轻之 
于鸿毛,重之于泰山,高之于九天,远之于万里,明公一言,天下谁议!将 
使轼、辙求进于下风,明公引而察之,有一不如所言,愿赐诛绝,以惩欺罔 
之罪。 

… 页面 33…

                              上张侍郎第二书 

     省主侍郎执事:洵始至京师时,平生亲旧,往往在此,不见者盖十年矣。 
惜其老而无成,问所以来者。既而皆曰:“子欲有求,无事他人,须张益州 
来乃济。”且云:“公不惜数千里走表,为子求官;苟归立便殿上,与天子 
相唯诺,顾不肯邪?” 
     退自思公之所与我者,盖不为浅。所不可知者,惟其力不足而势不便, 
不然,公于我无爱也。闻之古人,“日中必熭,操刀必割。”当此时也,天 
子虚席而待公,其言宜无不听用。洵也与公有如此之旧,适在京师,且未甚 
者,而犹足以有为也。此时而无成,亦足以见他人之无足求,而他日之无及 
已。昨闻车马至此有日,西出百余里迎见,雪后苦风,晨至郑州,唇黑面裂, 
僮仆无人色。从逆旅主人得束薪,缊火良久,乃能以见。出郑州十里许,有 
导骑从东来,惊愕下马立道周,云宋端明且至,从者数百人,足声如雷,已 
过,乃敢上马徐去。私自伤至此! 
     伏惟明公所谓洁廉而有文,可以比汉之司马子长者,盖穷困如此!岂不 
为之动心,而待其多言邪! 

… 页面 34…

                            上韩丞相论山陵书 

     四月二十三日,将仕郎守霸州文安县主簿礼院编纂苏洵,惶恐再拜上书 
昭文相公执事。洵本布衣书生,才无所长,相公不察而辱收之,使与百执事 
之末,平居思所以仰报盛德,而不获其所。今者先帝新弃万国,天子始亲政 
事,当海内倾耳侧目之秋,而相公实为社稷柱石、莫先之臣,有百世不磨之 
功。伏惟相公将何以处之?古者天子即位,天下之政必有所不及安席而先行 
之者。盖汉昭即位,休息百役,与天下更始,故其为天子曾未逾月,而恩泽 
下布于海内。窃惟当今之事,天下之所谓最急,而天子之所宜先行者,辄敢 
以告于左右。 
     窃见先帝以俭德临天下,在位四十余年,而宫室游观天无所增加,帏簿 
器皿弊陋而不易,天下称颂,以为文景之所不若。今一旦奄弃臣下,而有司 
乃欲以末世葬送无益之费,侵削先帝休息长养之民,掇取厚葬之名,而遗之 
以累其盛明。故洵以为当今之议,莫若薄葬。窃闻顷者,癸酉赦书既出,郡 
县无以赏兵,例皆贷钱于民,民之有钱者,皆莫肯自输。于是有威之以刀锯, 
驱之以笞箠,为国结怨。仅而得之者,小民无知,不知与国同忧。方且狼顾 
而不宁,而山陵一切配率之科,又以复下,计今不过秋冬之间,海内必将骚 
然有不自聊赖之人。窃惟先帝平昔之所以爱惜百姓者,如此其深,而其所以 
检身节俭者,如此其甚也,推其平生之心,而计其既殁之意,则其不欲以山 
陵重困天下,亦已明矣。而臣下乃独为此过当逾礼之费,以拂戾其平生之意, 
窃所不取也。且使今府库之中,财用有余,一物不取于民,尽公力而为之, 
以称遂臣子不忍之心,犹且获讥于圣人。况夫空虚无有,一金以上,非取于 
民则不获,而冒行不顾,以徇近世失中之礼,亦已惑矣! 
     然议者必将以为古者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于先帝 
之葬,于人情有所不顺。洵亦以为不然。使今俭葬而用墨子之说,则是过也。 
不废先王之礼,而去近世无益之费,是不过也。子思曰:三日而殡,凡附于 
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 
之有悔焉耳矣。古之人所由以尽其诚信者,不敢有略也,而外是者则略之。 
昔者华元厚葬其君,君子以为不臣。汉文葬于霸陵,木不改列,葬无金玉, 
天下以为圣明,而后世安于太山。故曰莫若建薄葬之议,上以遂先帝恭俭之 
诚,下以纾百姓目前之患,内以解华无不臣之讥,而万世之后以固山陵不拔 
之安。洵窃观古者厚葬之由,未有非其时君之不达,欲以金玉厚其亲于地下, 
而其臣下不能禁止俛而从之者,未有如今日之事,太后至明,天子至圣, 
而有司信近世之礼,而遂为之者是可深惜也。且夫相公既已立不世之功矣, 
而何爱一时之劳,而无所建明。洵恐世之清议,将有任其责者,如曰:诏敕 
已行,制度已定,虽知不便,而不可复改。则此又过矣。盖唐太宗之葬高祖 
也,欲为九丈之坟,而用汉氏长陵之制,百事务从丰厚。及群臣建议以为不 
可。于是改从光武之陵,高不过六丈,而每事俭约。夫君子之为政,与其坐 
视百姓之艰难,而重改令之非,孰若改令以救百姓之急。不胜区区之心,敢 
辄以告,惟恕其狂易之诛,幸甚幸甚,不宣,洵惶恐再拜。 

… 页面 35…

                                苏氏族谱引 

     苏氏族谱,谱苏氏之族也。苏氏出于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 
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而谱不及焉者, 
亲尽也。亲尽则曷为不及?谱为亲作也。凡子得书而孙不得书,何也?以著 
代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几、某日卒,皆书, 
而他不书者,何也?详吾之所自出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皆曰讳某, 
而他则遂名之,何也?尊吾之所自出也。谱为苏氏作,而独吾之所自出得详 
与尊,何也?谱吾作也。 
     呜呼!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情见于亲,亲见于服, 
服始于衰而至于缌麻,而至于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 
庆、忧不吊。喜不庆、忧不吊则途人也。吾之所以相视如途人者,其初兄弟 
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悲夫!一人之身,分而至于途人,此吾谱之所以 
作也。其意曰,分而至于途人者;势也。势,吾无如之何也,已幸其未至于 
途人也,使之无至于忽忘焉可也。 
     呜呼!观吾之谱者,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系之以诗曰: 
         吾父之子,今为吾兄。吾疾在身,兄呷不宁。数世之后,不知 
     何人。彼死而生,不为戚欣。兄弟之亲,如足于手。其能几何,彼 
     不相能,彼独何心! 

… 页面 36…

                              族谱后录 (上) 

     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