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鉴别。玉匠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十分生气,下令砍掉了和氏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接位。和氏又捧着玉石去献给武王。武王手下的玉匠依
然一口咬定是块普通的石头。武王又下令砍掉了和氏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登位。和氏抱着那块玉石在楚山脚下号啕 (táo)大哭,
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滴出了血。
文王听到这件事后,就派人问和氏痛哭的原因。和氏说:“我不是为被
砍去了双脚而伤心,我只恨乾坤 (qián kūn)颠倒,黑白混淆,宝石被说成
石头,忠诚被诬为欺诈。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的啊!”
文王吩咐玉匠把和氏奉献的玉石凿开来验看,发现里面果然是一块上好
的宝玉。后来,世上就把这块宝玉称为“和氏之璧”。
'提示'
在事实和真理面前,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认识,不怕砍去双脚,甚至不
怕杀头,这就是和氏可贵的品格。正因为有了这种品格,和氏终于使是文王
作出了合乎事实的结论,恢复了他的名誉,并使宝玉得见天日。对待是非都
应具有这种精神。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①,奉而献之厉王②。厉王使玉人相乏③,玉人
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别其左足④。
及厉王薨⑤,武工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
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
之以血⑥。王闻之,使人问其故⑦,曰:“天下之则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⑧?”
和曰:“吾非悲别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⑨,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
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⑩,遂命曰:“和氏之璧”。
—— 《韩非子》
'注释'
①玉璞 (pú)— — 里面含着玉的石头。
②奉——两手捧着。
③玉人——玉工。相 (xiàng)——仔细看,审察。
④诳 (kuáng)——欺骗。刖(yuè)— —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受刑人的
脚砍掉。
⑤薨 (hōng)——古代称侯王死叫“薨”。
⑥泣 (qì)— — 眼泪。
⑦故——原因。
… Page 34…
⑧奚 (xī)——为什么。
⑨夫 (fú)— — 代词,那个。题— — 命名,称为。
⑩理——雕琢、加工玉石。
… Page 35…
河豚发怒
有一种鱼叫河豚,小脑袋,大肚子,喜欢在木桥的柱子之间游来游去。
一天,风和日丽,河豚边唱歌边游泳,不小心,一头撞在桥柱子上。河
豚顿时怒气冲冲,无论如何也不肯游开。它怨恨桥柱子为什么要碰撞自己。
它的两腮 (sāi)张开了,身上的髻(qí)也竖起来了,肚子气得鼓鼓的,浮
在水面上,瞪着血红的眼睛要跟桥柱子算帐。这时候,有只老鹰飞来,伸出
利爪,一把抓住圆鼓鼓的河豚,撕裂了它的肚皮,把它吃掉了。
'提示'
遇到不痛快的事情,心胸要开阔,态度要冷静,要分析原因,从中得出
必要的教训和启示。如果象河豚那样,一味怨天尤人,意气用事,那么,事
情只会越来越糟。
'原文'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
也,则张颊植鬣①,怒腹而浮于水②,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③,磔其腹
而食之④。
—— 《柳河东集》
'注释'
①植——竖立。■ (liè)— — 某些兽类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颔(hàn)
旁的髻 (qí)毛。
②怒腹而浮于水——因生气腹部鼓起而漂浮在水面上。
③鸢 (yuān)——老鹰。攫(jué)— — 抓取。
④磔 (zhé)— — 分裂肢体。
… Page 36…
涸辙之鱼
庄子家里很穷,已经两天揭不开锅了。他只好去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
侯既吝啬又狡猾,他对庄子说:“好!等我从老百姓那儿收到租税以后,借
给你三百两黄金,怎么样?”
庄子听了他的话,气得脸色煞白,就说:“我到这里来的路上,听到呼
叫的声音。找了半天,才在泥路的车轮沟里发现一条鲫鱼。鲫鱼大张着嘴直
喘气。
我问它: ‘鲫鱼啊,你为什么要呼救啊?’
鲫鱼说: ‘我是东海海神的臣子。今天落在这条干枯的车轮沟里。你能
给一升半斗凉水,救我一命吗?’
我说: ‘好,我将要到南方去拜见吴、越两国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
水引过来救你,怎么样?’
鲫鱼气坏了,它说: ‘我现在失去了起码的生活条件,正在生死存亡的
关头,只要一瓢凉水,就能救我活命,你却说了这么一大堆不解决实际问题
的废话。你不用再嚼舌头了,还不如干脆到咸鱼摊上去找我吧!’”
'提示'
庄子只要借一升半斗粮食,就可以解决家里揭不开锅的问题,监河侯却
说等收到租税后可以借给他三百两黄金,就如同鲫鱼只要一升凉水,就可以
活命一样,哪里能等到遥远的西江之水,解决问题,要从现实的时间、地点、
条件出发。空话、大话、漂亮话,除了勾勒出说话人的嘴脸以外,不解决任
何实际问题。
'原文'
庄周家贫①,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②。监河侯臼:“诺③。我将得邑金④,
将贷子三百金⑤,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⑥:“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⑦。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
焉⑧。周问之曰: ‘鲋鱼来!子何为者邪⑨?’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⑩。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11)?’周曰: ‘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12),激西江之水而迎子(13),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 ‘吾失我常
与 (14),我无所处(15)。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16),君乃言此,曾不
如早索我子枯鱼之肆 (17)!’”
—— 《庄子》
'注释'
①庄周——庄子的姓名,战国时宋国人。
②贷粟 (sù)— — 借粮。粟,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③诺 (nuò)— — 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④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邑,古代贵族
受封的领地。
⑤贷——借给。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⑥忿 (fèn)然——生气的样子。作色——变了脸色。
… Page 37…
⑦中道——道中,半路上。
⑧顾——回头看。辙 (zhé)— — 车轮在地上碾出的痕迹。鲋 (fù)鱼
— — 鲫鱼。
⑨何为——做什么。邪 (yé)— — 疑问语气词,相当干现代汉语的
“吗”“呢”。
⑩波臣——水族的臣隶。
(11)岂有——有没有。
(12)且——将要。游——游说。吴——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江苏省
苏州市。越——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13)激——遏阻水势,使它急流。
(14)常与——经常相处的,这里指水。
(15)处——居住、存身的地方。
(16)然——则,就。
(17)曾(céng)——竟。索——寻找。枯鱼之肆——卖干鱼的铺子。
肆,店铺。
… Page 38…
后羿射箭
后羿是古代著名的神箭手。有一天,夏王让他表演箭术。靶子是用一尺
见方的兽皮制成的,正中画了直径为一寸的红心。后羿微微一笑,毫不在意。
临射前,夏王突然宣布:“射中了,赏你一万两黄金;射不中,剥夺你拥有
的封地。”后羿听了,顿时紧张起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胸脯一起一伏,
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就这样,他拉开了弓,射出第一支箭。箭身擦着靶子,
飞到一边去了。后羿更加紧张了,拿弓的手也开始颤抖起来。他勉强射出了
第二支箭。羽箭远离靶子落在地上。围观的人连连发出嘘声。夏王问大臣弥
仁:“后羿平时射箭是百发百中的,为什么今天连射两箭都脱靶了呢?”弥
仁说:“后羿是被患得患失的情绪害了。大王定下的赏罚条件成了他的包袱,
所以,他的表现很不正常。如果人们能够排除患得患失的情绪,把厚赏重罚
置之度外,再加上刻苦训练,那么,普天下的人都可以成为神箭手,一点儿
也不会比后羿差的。”
'提示'
神箭手后羿在重金和封地的得失面前,完全失去了常态。类似的现象在
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遇到。背上患得患失的包袱,有高超的技艺,也发挥不出
来。这里告诫人们,遇事应当看得远一些,站得高一些,摆脱患得患失思想
的束缚。
'原文'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①,径寸之的②。乃命羿曰:“子射之,中③,
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④。”
羿容无定色⑤,气战于胸中⑥,乃援弓而射之⑦,不中,更射之,又不
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⑧:“斯羿也⑨,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
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
⑩,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11)。”
—— 《苻子》
'注释'
①羿 (yì)— — 又称后羿,传说是夏王太康时东夷族首领,是著名的射
箭手。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做的箭靶。
②径寸之的 (dì)— — 直径为一寸的靶心。的,箭靶的中心,
③中 (zhòng——动词,射中。
④邑 (yì)— — 古代人民聚居的地方,大的叫都,小的叫邑。这里指夏
王分封给后羿的土地。
⑤羿容无定色——后羿的面色红一阵白一阵,变化不定。容,面客。
⑥气战于胸中——由于情绪紧张,呼吸急促。
⑦援——拉,引。
⑧傅 (fù)— — 保傅,古代官职。
⑨斯——这个。
… Page 39…
⑩遗——抛弃,去除。
(11)不愧于羿——不会比后羿的本领差。愧,惭愧。
… Page 40…
狐假虎威
老虎是森林中的霸王。它捕杀各种各样的野兽充饥。野兽们都怕它,看
见它就躲得远远的。
一天,老虎逮住一只狐狸,正要下口,狐狸说话了!”你竟敢吃我!你
知道不知道,我是玉皇大帝派来管理森林中的野兽的。今天你要是吃了我,
你就违拉了玉皇大帝的天命!”老虎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心想:“谁不知道
我是百兽之王,今天怎么又冒出来一个百兽之长(zhǎng)呢?”狐狸从老虎
的表情看出它在怀疑,就说:“你要是不信,咱们就试试。我在前面走,你
在后面瞧,看看森林中大大小小的野兽,有哪个见了我不逃跑的?”老虎想:
“对啊,口说是虚,眼见为实。我紧跟在它后边,量它也逃不出我的掌心。”
于是,狐狸在前,老虎在后,向着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知道老虎就在背后,
不用担心别的野兽会来偷袭,就故意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大摇大摆地
走着。老虎为了看得清楚,又怕狐狸冷不丁儿逃了,就一步不拉地在后边紧
跟。果然,小兔子、小猴子吓得没命地逃了;野猪和恶狼撒腿溜了,连凶猛
的金钱豹和独角犀(xī)牛也远远地躲进树丛里去了。狐狸更加神气了,胸
脯挺得高高的,连肚子都腆 (tiǎn)起来了。傻里傻气的老虎还真信了,对
狐狸佩服得五体投地。它做梦也没想到,大大小小的野兽见了它们没命地跑,
根本不是怕狐狸,而是怕它自己。
'提示'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
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
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
被戳 (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
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①,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长百兽
③,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④。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⑥?”虎以为然⑦,故遂与之行⑧。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⑨,以为畏狐也。
—— 《战国策》
'注释'
①求——搜求,寻找。
②无敢——不敢。
③长 (zhǎng)——首领。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
④逆——违反。命——命令,意志。
⑤不信——不老实,说假话。
⑥走——跑,逃走。
⑦然——对的。
⑧遂——于是,就。
… Page 41…
⑨畏——害怕。
… Page 42…
糊涂的麋鹿
临江有个猎人捉到一只还在吃奶的小麋鹿。他十分爱怜这只温顺的小动
物,决定抱回家中饲养。猎人刚跨进家门,十几条猎狗就一拥而上,目露凶
光,口流涎水,想吃小麋鹿。猎人大怒,棒打脚踢,把猎狗狠狠地教训了一
顿。为了沟通狗和麋鹿之间的感情,猎人就每天抱着小麋鹿到狗群中去,让
它们相互熟悉。只要哪只猎狗稍稍流露一点不良的意图,猎人立刻就把它毒
打一顿。时间一久,小麋鹿跟这群猎狗混熟了。它们经常在一起玩耍,追逐
打滚,十分亲昵 (nì)。这些猎狗虽然很想尝尝鲜嫩的鹿肉,但是惧怕主人
的鞭子,只能把唾沫往肚子里咽。小麋鹿呢,仗恃着主人的保护,得意志形,
忘了狗是自己的天故,反而把狗当成了好伙伴。
三年后的一天,小麋鹿自个儿跑到大门外去玩耍。它看见远处有一群狗
在追逐嬉闹,立刻撒开四蹄跑进狗群跟它们一起玩耍。这群狗发现了小麋鹿,
立即呼拉一下猛扑了上来,顿时把小麋鹿撕碎吃掉,只剩下满地的污血和残
毛。
可怜的小麋鹿到死也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这些狗朋友一下子变成了凶残
的敌人。
'提示'
小麋鹿惨死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人看事,一定不要放假
象所迷惑,要深入观察、分析,准确地把握它的实质,从而分清是、非、善、
恶,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