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大唐少年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谢汗王给我立功的机会,我正想报一箭之仇。”阿史那思摩精神一震,此刻,突厥军士气正浓,这个时候,以一万对五千,且在平原上野战,他显得信心十足。他狰狞一笑,率领麾下将士迎了上去。

    赵德言张了张嘴,他想说这只是唐军的前锋,前锋已至,意味着大军也在近前,此刻最主要的任务是赶路,可是一想到如果不迎战,敌方照样会咬着不放,到时候损失更大,还不如与之一战呢。不过,他还是尽职尽责的说道:“汗王,这五千骑兵只是唐军前锋,大军离此应当不会太远了,我们这里绝大多数是百姓,若唐军大军一至,将会乱成一团,我建议在阿史那思摩将军迎战之际,让家眷与百姓脱离大军先行。如此我们才能放开一切的阻挡追击之唐军。”

    “就依先生之言!”颉利可汗知道赵德言的担忧是对的,果断的下令道:“康苏密,你带领百姓先行,你率领本部骑兵充当护卫。”

    “是!”康苏密目光闪烁的接下了命令,

    颉利可汗有些悲哀的瞧着,想起当初初任可汗之时战将千员,族人遍野,再想想今日,实在是天差地别。

    而此时,阿史那思摩正在做战前的动员:“想要毁灭我们突厥的敌人来了,就在前面,只有五千左右族人们,我们是草原的主人,现在可恨的大唐来践踏我们的家园,你们说,怎么办?”

    “杀!”

    “杀!”

    “杀!”

    如狼嚎的喊声响起

    “拿出你们的弓箭,让你们的敌人知道我们乌部落是草原上最优秀的射手,让他们在我们的箭羽下瑟瑟发抖”

    阿史那思摩高高举起了短弓,当先向前突进,而前方是列阵整齐的唐军,他们似乎在等待着自己的冲杀。

    而唐军的数量果然不出他之所料,数量五千左右。

    阿史那思摩眼中透露着冷笑。

    胜券在握!

    顿时,一万突厥大军急速奔驰,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宛如蜂拥的滔天洪水。

    **********

    数里开外,面对着气势汹汹的突厥骑兵,唐军不动如山,他们在静候着主将的命令,这一次的主将不是秦风,而是在大漠深处潜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苏定方。

    虽说苏定方深入敌人的腹心之地,可是他与虎贲军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早在几天前,他就知道三路唐军大获全胜的消息,而且,也通过星夜兼程的信使知道了李靖的战略意图和突厥的动向,与此同时,他还接到秦风的命令,让他务必要延缓突厥西进之速度。

    “兄弟们,功劳送上门来了。都给我依计行事。”苏定方紧握手中钢枪,眼中闪过一丝丝立功的心切,眼见兄弟们在朔方、定襄立下了不朽之功勋,作为虎贲军中“老将”,他能不急吗?

    乱世出英雄!

    在这个烽烟并起的乱世。能够凭借战功爬上来的将军就没有一个等闲之辈。

    苏定方他们轻骑马快,早在两日前便抵达了这儿,苏定方虽是立功心切,可并没有失去一代名将应有的冷静,他也不是那种为了自己乌纱帽而牺牲属下的将领,他真要那么做的话,估计他的仕途也到头了,他没有主动出击,给突厥发挥骑射的优势,而是在这里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他选择的地形十分有讲究。

    这里是一个小小的山谷,很低矮,也很不起眼。

    他选择布阵的地方是靠南一侧,而北方的地势较之南面入口更为险峻险要,还是一片广袤的戈壁滩,苏定方将门之后,自幼就学习兵法韬略接受各种战术理念的熏陶。远非纸上谈兵的阿思那思摩可比的,一到地点马产就相中了此地。

    苏定方是统帅型的大将,有着自己的思维想法。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才,秦风能够毫不犹豫的将这阻敌的艰巨任务交给他,而且让他根据自己的才干自由抉择。他知道与其将苏定方束缚在他的战略之中,让他机械式的执行任务,不如将他排于战略之外,由他凭借自身的干略配合他大战略的达成。这样才能完美的发挥苏定方的所有才能与潜力。

    这也意味着颉利可汗的对手不仅只有一个难以对付的秦风,还有一个智勇双全的苏定方。

    六军镜中有这么一句,有统帅将校之智,方能统帅万人之众。说的是想要统帅大军,关键不在于大军,而是在于指挥大军的将校,只要能够统帅军中将校,合理的运用他们的智慧,兵马再多亦如韩信一般多多益善。反之就算你有经天纬地之能,若做不到发挥将校应有的能力,给你十万二十万军马也无济于事。

    是以秦风在自己动智用谋的时候也不忘发挥部下的能力,尤其是苏定方这样的大才。

    对于苏定方选择迎战的地形,尚未成长起来的裴行俭十分不理解,他不知道苏定方为何不选择更加险峻的北边,而是在地势开阔的山谷口,这岂不是给突厥骑兵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么?

    “突厥的优势在于优秀的骑射,而这儿有了山谷的凝聚,使得北风之风力更足,我军弓弩之射程远远高于突厥人,这是我们的优势,而战时我们顺风而射,突厥骑兵将是处于逆风而射,到时候,我方箭矢之威力倍增,而突厥却恰恰相反,纵然射到我们身上,威力也不足以致命。”这是苏定方的解释,也让裴行俭恍然大悟。

    “况且,真正歼灭突厥人的地方并不是这里。”苏定方语含深意的笑着说着。

    裴行俭狐疑道:“不是这里,难道是背后宽约方圆十数里的戈壁滩不成?”

    苏定方道:“我军有战马有马蹄铁,而突厥没有。马蹄铁是战马的靴子,再尖利的石子也是健步如飞,丝毫不损,可突厥不同。只要他们进入戈壁滩,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

    裴行俭叹服道:“大将军深谋远虑,敢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想,真是奇人。”加入虎贲军也不算短,裴行俭通过苏定方,通过那些崇拜秦风如神的士兵里知道了秦风的很多事情,知道得越多,这佩服之心也是越加强烈。

    “所以,大将军小小年纪就获得了高位。而绝对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是陛下用人唯亲,陛下重用大将军,恰恰说明陛下是一个唯才是用的帝王”

    当时,苏定方安排好一切防御之后,便带上了裴行俭与少数心腹,亲自体验了一回马跑戈壁滩的壮举,跑了一圈下来,装上了马蹄铁的战马丝毫无损,而几匹用来充当试验品的战马,在没有负重的狂奔之下,只跑了小半的路程就全部壮烈的报废了。为了避免让突厥发现前方是戈壁滩而止步不前,苏定方更是率领士兵们一起,割来枯草对前一部分的戈壁滩进行了伪装,如不仔细看,根本没有人发现前面就是戈壁滩,等突厥军深入其中的时候,他们想退也将来不及了,因为纵然能退,他们背后的人同僚也会把他们往前推,到时突厥来多少人就会躺下多少人。

    布置完了一切,他便四下勘察地形了起来。

    苏定方目的就是找一个不让对方发现的高处,能够观察到山谷下的全貌,以勘察突厥的动向。

    只是距离过短不甚满意,遇到关键的事情没有多余的时间准备,不过有总比没有要好。。

    ,

第424章:毒蛇出洞() 
“快!给我用最快的时间吃掉这部唐军。”

    阿史那思摩甩着马鞭,高呼道:“他们只是唐军的前部,唐军的主力部队已离此不远了,我们必须迅速结束此战,别让我们的父母兄弟久等了!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浪费。”

    “的哒的哒的哒!”

    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将大地都震动的颤抖。

    旌旗猎猎,蹄声阵阵。

    碧空如洗的晴日下,苏定方下令五千兵卒裂成三队一字型排开,相互之间还隔着一定的距离。

    如同阿史那思摩一样,严阵以待的苏定方也下令了作战的准备。不过看清了大概的来敌之后,苏定方眼中透露出了一丝可惜之色。

    在这一望里许的草原上,面对尘土四起的景象,数千以上的兵卒在这大白天里根本无从隐藏。苏定方在草原上的阅历固然比不上阿史那思摩,能够凭借骑兵掠起尘土的异样准确敏锐的分别出敌人的大概人数,

    才一万人,实在太少了!

    在此地形之前,突厥兵固然是自己的两倍之多,但是一如阿史那思摩一样,苏定方露着一样的冷笑,而且是一样的胜券在握。

    双方兵卒越逼越近,一点一点的出现在彼此的视野中。

    苏定方毫不犹豫的下达了进军的命令:但奇怪的是五千唐军并没有将速度提起来,而是整齐划一的,以一种小跑的状态前进,似乎完全放弃了骑兵的速度。

    苏定方的异样自然在阿史那思摩的眼中。

    这也告诉了移动中的阿史那思摩,眼中闪现一丝疑惑,更多的是警惕。

    唐朝的强大,已经被他们接受,秦风的厉害也是草原上人所共知的事情。

    就算他有着必胜的信心,但面对秦风或者是秦风的兵将,却也不敢有半点大意。

    “不管了!反正这是空旷的大草原,他们再多的阴谋也使不不出来。”

    稍微起伏的山势,在阿史那思摩眼中根本就不是山,热血沸腾的他也忽略了十分致命的强烈的北风,他心道:“就算他们有什么鬼主意,主要我不近身。他们能够耐我何?不过对方阵容有些松散,莫不是对于我族的骑射有所防备?排个古怪的阵型,就想对付我族的骑射。也未免太天真了点。”

    阿史那思摩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跟大唐骑兵正面袭杀,而是意图以放风筝的战法战术,依仗突厥人的习性,依仗他们先天善射的特点,将唐军歼灭。

    他不信唐军的骑射水平,能够比得上在他们马背上的民族?

    阿史那思摩对于他们部落的骑射有着极大的自信,吹起了颈部的骨笛,以笛音来指挥族人作战。

    随着骨笛声此起彼伏,突厥骑兵不约而同的取下战弓,并且将箭羽含在口中,做着第一波驰射的准备。

    对面的唐朝骑兵似乎放弃了骑兵的速度,在徐徐进兵,但突厥骑兵却飞速的前进,让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

    三百步!

    二百五十步!

    二百步!

    一百九十步!

    一百七十步!

    快了!

    阿史那思摩看着速度贼慢靶子一样的唐兵,眼中闪现炽热的光芒

    快了,就快了!

    一般而言,突厥的有效射程在一百五十步,但是突厥骑兵以骑射为主,他们需要不断的射箭来保证自己的杀伤力,因此所有战弓都是利于骑射的短弓,射程要比一般的突厥兵要近一些,在一百三四十步之间,但是续航能力却大幅度的上升。

    阿史那思摩瞪大着眼睛,等待着双方的间距进入一百三十步,这个最有利射程的瞬间。

    便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唐军从背后取出了一物

    “不好,”他脱口而出,心寒胆裂!“散开,快散开!”

    一个个慢悠悠前进的唐军,从竟然从背后取出了已经上了弦的弩箭

    这古往今来,弩箭就是他们草原民族最大的天敌

    从秦朝起,强弩便压着寻常的弓箭一筹,随着科技的发展,弩箭的强势越来越明显。汉朝的李陵,便是凭借汉朝的大黄弩,以五千之众力敌十万匈奴,甚至还杀伤数万的记载。这发展到了唐朝,陌刀阵中的伏远弩更是让他们吃足了苦头。

    现在唐军竟然还是用弩

    一看到弩箭,阿史那思摩脑海中本能的浮现出伏远弩的神威

    那射程可达三百步的强劲利器,一箭就能洞穿数人

    比马蹄还要急促的弓弦声响起!

    弩箭越空,漫天的箭羽如飞蝗一样,跃阵袭来。

    这加速疾驰中,临时临急的下令“散开”,就算是弓马娴熟的突厥人也做不到这点。

    顷刻之间数以百计的突厥骑兵惨叫着中箭摔倒,混乱的波动扩大开来,乌默部密集的骑射阵的中间一带瞬间崩溃!

    阿史那思摩心疼之余,意外发现伤亡远不如他想象中的惨痛,弩箭的威力也不及他想象中的可怖,顿时恍然:唐军用的不是可怕的伏远弩,而是威力差伏远弩数筹的弓弩。

    念及于此,阿史那思摩已经有了计较,高呼道:“唐军的弩填装慢,咱们继续前进,加速前行!咬住他们射。”

    他命令一下,随即发现对面的唐军速度也提上来了,他们不再是悠哉悠哉的移动,而是加快了速度撤退

    没错是撤退!

    他们三个队列,第一列队的骑兵射了之后。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在第一时间里,一条线似的分别往左右飞奔,迂回着后撤。

    弩箭接连射来,已经带走了他们五百余战斗力。

    唐军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在撤退的时候,熟练老道的在马背上安装着弩箭,然后回身扣动括机。

    阿史那思摩傻眼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唐军竟然用的是他们一模一样的战术:打算放风筝的他们,现如今反而让对方放了风筝。这之间的差别,让他有一种吐血的冲动感觉。

    作为骑射行家,他看的出来。唐军在这方面下过一番功夫,但是论驰射的速度,论变向转向的灵活,远远比不上他们,但是偏偏唐军的射程在他们之上。就是比他们远上五十步。这五十步的优势,掩盖了一切的不足。他们现在毛都没有触碰到唐军,唐军却凭借弓弩之力射伤了他们五百余兵卒。

    弩箭的安装有些繁杂,不如弓箭直接,但在繁杂的安装也有安装好的时候

    弩箭袭击再次破空而来。

    苏定方老道老练的指挥着唐军骑兵放着风筝溜着狗,作为天赋绝佳的用兵奇才。他在秦风提出如此战法的时候,用最快最短的时间就掌握了这套战术的精髓。就如一员经验丰富的老将,指挥的有条不紊。况且,他也亲眼目睹了这套战术的威力,故而推崇倍至。

    相对于阿史那思摩依仗骑射的胜券在握!

    苏定方的胜券在握在于知己知彼。

    唐朝为什么打的这么顺?

    并非秦风有通天彻地,翻云覆雨之能,而是在于研究在于琢磨。

    李世民在朝廷上用他的阴谋诡计,削弱突厥的力量。在边境的秦风当然不只是单纯的练兵

    包括李靖、李绩,他们早已将目光放在了草原上。

    对于突厥的信息与资料,秦风的都督府中关于他们的资料能够堆满桌子,上到部落的实力,可汗首领的性格品行,下至麾下诸将的情况,都在练兵的一年中,不断的传到秦风的手上

    突厥人的骑射水平,天下皆知。秦风又岂能一点防范也没有?

    弩骑兵在秦朝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因为弩箭上弦的速度太慢,不够灵活,并不适合真正的战场。可是对着以骑射称雄,意图打骑射放风筝战术的乌部落,弩骑兵射程远的优势却稳占上风。况且,唐军还占据了天时、地利的优势,射出来的箭矢,威力更加倍增。

    当前的局面正应对了一句话。

    胜利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为了打赢突厥,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论是在朝堂上的李世民还是在前线的秦风,都付出了不少的心血,现在就是他们回收战果的时候。

    “射!”

    苏定方此时手中也拿着一张角弓弩,用劲的拉弓上弦,安装弩箭,也在尽着自己的一分力量。

    虽然他擅于用弓箭,却也不得不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