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战机纷纷被击落。有些企图反咬对手,却发现p51a的脱离速度,比p40还好。
驾驶这批新飞机的老手们,自然知道日军飞机的飞行包线,绝不会轻易在较低区域与之进行缠斗。飞机脱离后迅速爬升,然后投入第二轮攻击。日机发现自己陷入了巨大的被动,追击敌人,势必爬升到对自己不利的高度;如果放弃追击,敌机很快又占据高度俯冲下来。隼式处在绝对的劣势当中。
借助这种新式飞机,美方战斗机性能上的短板,被渐渐弥补起来,如果不是这种飞机火力较弱,这次空战将更加的干净利落。
就在日本战斗机自身难保的时候,之前逃走的p38战斗机重新回到战场,它们开始拦截第二批赶来的日本轰炸机。p38非常适合袭击装甲和自卫火力都很单薄的日本轰炸机。雷电的机头火力密集且准确,没有射击协调器导致的火力间歇以及机翼火力的散乱问题。
它们就直接使用迎头攻击的方式,向一式炸机直冲过来。正面恰恰是所有日本轰炸机的罩门所在,其正面防御火力依靠机枪塔内2挺7。7毫米机枪。而p38的20毫米机炮可以以精确点射的方式攻击正面座舱、机翼和发动机。
周有福的部队在下面看着一架接着一架图着太阳旗的飞机坠落,美国陆航的鸟枪换炮,使得他们抵消了航程上的劣势,长时间地出现在这里。
老周算看出门道来了,这座机场一定能保住。他下令部队冒着被日本飞机砸到的风险,抢修跑道。当然并不是太困难,用烂泥填上弹坑,然后夯平即可。一旦运输机在降落时,折断了起落架,那就赶紧派人推到跑道边处置,决不能耽搁降落效率。同时,他将仓库里发现的铁丝网,布设到机场外。
日本飞机刚刚被击退,尾随而来的c47运输机立即赶来,开始一架接一架降落。送来周有福急需的兵员和物资。即使在昨天,老周也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c47竟然还送来了不少威利斯吉普车,这使得刚刚降落的鸿翔部队,竟然就有了很高的机动能力,远比踩自行车的日本军队要强大。这些车辆可以携带60迫击炮以及不少弹药。鸿翔部队,临时编组,组成了几支可以作为坦克部队先遣侦察队的队伍。
后方的史迪威也惊叹于褚亭长的奇怪思路,竟然想到为机降部队赋予了相当的机动性和火力。虽然美军同时拥有运输机和吉普车,但是通常而言,用运输机运送的车辆,只是供指挥部军官使用。没有想过完全由这种车辆,在敌后形成机动部队。
这些部队被以连为单位,迅速投入到敌情薄弱的后方区域,开始大显身手,虽然受限于燃油供应,无法机动太远,但是远比普通步兵要灵活得多。
419通过截获法国电台,获悉,法军在柬埔寨各地的军营,都在遇到了本地伪军武装的监视,一些地方发生了抢夺。
朗诺的粉墨登场让局势变得复杂起来。从历史上看,这个人最终会投靠美国人,当然现在应该还没有与美国人取得联系。褚亭长倾向于把这个威胁提前干掉。林秀轩的小组正在赶来,不过褚亭长不准备再等林组长的计划,他要求降落部队分成几部分,先行接受各地法军投降,防止武器流落到任何一方地方武装手上,使其做大。
每一个野心勃勃的军阀,都是潜在威胁,很可能在这样微妙的时刻,造成对将来影响深远且负面的影响,褚亭长必须未雨绸缪。
金边城内,明石少将收敛完寺内元帅尸体,赶紧运往越南机场,再送往国内。日本还未阵亡过元帅,所以这件事仍然处于对国内保密状态,只是报告了军部上层。不过本地军队中,元帅被围困而自杀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寺内的死对士气打击是空前的。包括明石在内的很多军人,第一次开始怀疑这场战争可能会失败。曾经不可一世的陆军,为什么会打成这样?作为旅团长,他得到了来自参谋本部的直接命令,要求他发扬夜战优势,不惜代价夺回机场。
明石从缅北一路败北至此,知道夜战对于褚亭长的部队不起作用,但是军令如山,他必须照此执行。他集合起所有5个大队,大约4000人,准备发起夜间的白刃冲锋。
他知道,这是一个接近自杀的任务,机场四周全是开阔地。而且敌人似乎在傍晚时,加强了一道铁丝网。但是如果不发起攻击,敌人每6分钟,就降落下一架飞机,过了今晚,不知道会变得如何强大了。不需要前方报告,他在指挥部,就能听到敌人飞机从头上飞来飞去。他的旅团缺乏重火力,金边所有的重炮都被山下奉文带走了,他无法用炮火阻断敌人在这里的降落,只能用人命填。
他下令用唯一的4门75毫米山炮和两百多发炮弹,对机场展开一轮射击,然后部队从几个方向向敌人发起进攻。
几个小时前,周有福还没料到敌人会发起一次全面进攻,日军没有炮,没有坦克,凭什么发起进攻?他唯一担心的是敌人的骚扰部队溜进来,炸毁机场设施,或者来不及起飞的运输机。所以他只是利用机场仓库内的铁丝网加强了一些防御,另外在几个方向部署了机枪。
不过,无人机侦察到了敌人的反常集结,他们趁着夜色向机场急行军,然后三个大队分散开,从很远的地方包抄了机场,显然要发起进攻。
褚亭长的电报随即发到周有福指挥部,告诉老周,今夜他卜了一个天泽履卦,卦辞是:凤落岐山闯四方;可见夜里危急四伏,而再以六爻测算,今夜为官鬼幺,势必有敌偷袭,且敌人会应卦,从四面八方而来。老周不敢怠慢,赶紧做了部署。
远在曼德勒的史迪威指挥部,将监听到的褚亭长电报,立即转发华盛顿。
一个月前,国防部以下新成立了一个“战争预测办公室”的秘密单位,网罗了全美顶尖的星象学者和自称可以预见未来的人,正在由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学者对其预测,进行统计比较,企图找出有效性。褚亭长的每一次预测,也在统计样本内。由于全美,没有找到周易方面学者,所以暂时无法将褚亭长的这套预测学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周易门类下,只有他一个,当然,褚亭长偶然也会用古来的中国观星术来进行解读。自然也在统计之列。
美方发现,他的几次对星象的观测,与天文台观测到的星象其实不符,但是结果总是应验。
而其余一百零九位,代表各种流派的预测学家中,没有一个人的准确率可以达到褚亭长三分之一的。事实上,由于秦小苏长期不在419上主持破译工作,419也不知道美方在进行这样无聊的偷听行动。
862打捞成功()
日军善于利用复杂地形进行进攻,但是这里全然没有复杂地形。周有福在白天发起进攻时,倒是利用了一下低洼地形,避开高射炮的的射界,但是对于步兵冲锋全然没用。四周水田里,只有5月份低矮的水稻,即使匍匐前进也藏不住身子。
日军企图以正面炮击引开守军注意力,然后以偷摸靠近的方式,尽量接近目标,再发起冲锋,以减少伤亡。当然这样大规模的,在狂野中的接近行动,不可能隐蔽多久,就是有黑夜掩护也是如此。
周有福接管的机场探照灯突然亮起,开始向四周扫射。日军神枪手很快击毁了探照灯,但是枪声暴露了他们行动的大致方向。
从无人机的视野看,机场东西北三个方向,各集结了敌人一千多人,显然是三个大队规模,另有两个大队在东方较远的地方,作为预备队。如果他们进攻,势必要冲过几百米的无遮挡狂野,然后要面对一道铁丝网。
机场四周原来就有铁丝网,几个小时前,被老周的坦克破坏了不少,但是后来他利用仓库里的剩余铁丝网又补上了。没有坦克,士兵要逾越薄弱的铁丝网也并非易事。
没有太多准备,命令下达后,三个集团几乎同时发起攻击,几千名日军就这样盲目冲向目标,不知道谁给了他们这样的勇气,在缺乏重武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发起冲锋。
或许他们认为敌力仍然很少,弹药也很缺乏,或者认为坦克在夜间,效能很低。明石少将并不知道,周有福在入夜后的运输行动中,已经得到了大量的武器和人员补充。
日军偷偷冲锋时,可以看到头上的c47运输机不断降落下来,他们以此判断中国军队并没有发现他们的行动。
照明弹突然从天而降,将大地照的透亮。机枪手可以清楚看到旷野中,日军脚下由长变短的人影。机枪开始射击,对着几百米外的敌人。
装载着重机枪的半履带车和吉普车迅速行驶到战壕后面,补充战壕内火力。迫击炮开始对着敌人还来不及散开的后方密集人群发起攻击。
期初周有福还有些后怕,但心不断降落下的飞机,将跑道切割开,使得他无法及时调动兵力穿过跑道进行救援。但是随后,各个方向传来的消息,让他安心,敌人的进攻被阻挡住了,他们疯狂的冲锋到铁丝网前,就差不多中止了。
敌人进攻似乎很仓促,甚至没有准备炸开铁丝网的器材。他们就在密集的火力下,企图用液压钳割开铁丝网。
一些铁丝网确实被剪开或者手榴弹炸开,这造成了冲锋日军向这些突破口集中,而202师机枪手则利用敌人的密集队形,集中火力向这些缺口射击。
威利斯吉普车则以最快的速度,堵住突破口。很快这些漏斗状的突破口成为了陷阱,它们很快被尸体挡住,无法通过。还有些日军士兵试图爬过铁丝网,当然在敌人视野/射界良好的情况下,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零星的日军火力打到中国军队阵地一侧,大部分是掷弹筒和轻机枪,完全无法压制中方火力。即使是毫无防护的吉普车,也敢于在日军部队前方一百多米的地方来回行驶,寻找更好的射击位置。
周有福不必等待前方报告,他站在指挥部里,也能听到敌人冲锋减弱了。子夜前,所有的日军进攻都渐渐停止。褚亭长在半天前,坚持要求守住机场,当时周有福有些犹豫,因为驻守机场意味着失去赖以生存的机动性,而当时他的弹药和油料都很短缺。他也从未面经历过这样的战斗。最终促使他留下来的,除了对褚亭长的迷信,还有就是,他确实有不少重伤员需要及时送走。周有福的部队,纪律松弛,很多时候靠着战场上兄弟情谊和江湖义气维持战斗力。他倒是真的把军官和士兵当兄弟,尽管赌桌上从未手软过,但是从未将士兵当成消耗品。即使202师不时有人犯下抢劫或者强奸的重大罪行,他也尽量会保住自己的士兵。
黎明前,只剩下零星的枪声,以及战壕前日军伤兵的哀嚎声。天亮后,士兵走出战壕,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敌人尸体。夜里的战斗,甚至没有出动坦克进行反冲锋,仅仅靠机枪就消灭了大量的敌人。草草清点,机场四周,至少躺着两千五百具敌人尸体。敌人48旅团,接近被消灭状态。
这是身处本土的参谋本部越过指挥官,直接对48旅团下达的命令,他们对敌情的掌握,显然都是错的。现在周有福逐渐具备了从后方威胁山下奉文的兵力,不过褚亭长并不急于让周有福投入到歼灭山下的战役中,他让老周将一些部队分散,用最快速度控制整个柬埔寨,接管日本人兵力不足后留下的真空地带,同时收缴法军武器,他最担心的是,本地武装力量迅速获得武器强大起来。无论是胡志明、黎笋、朗诺、还是山玉成,都是潜在的威胁。
柬埔寨没有强大的华人势力,任何一方军阀做大,都可能倒向美法。唯有王室比较温和而适合合作。褚亭长不希望越南势力过多地渗透到这一地区,毕竟他们之间文化相通,可能在战后形成一个中南半岛统一的政权。
东海海面,能代号打捞船还在不间断进行打捞工作。水下,潜水员们冒着巨大的,足以使人致残的水压,拼命工作。切割器的蓝色弧光下,那块坚不可摧的钢板,渐渐被切割开一个长方形的口子。
水面上情况正在复杂化。一小时前,能代号的电报室坚挺到美军潜艇电文,判断有潜艇正在附近。而气候正在发生不利的变化。
能带号本身正在执行无线电静默,所以面临问题只能自己解决,所以几艘驱逐舰扩大了巡逻区域,但是海上起风,海况加剧并减低了能见度。这艘一动不动的船只只能靠运气继续等待了。风浪中,敌人的潜望镜可以很好地隐藏自己,而能代号较高的桅杆,则很容易暴露。
通过水下通话器,佐藤每隔20分钟询问一下进度。他在自己舱室内,支起一块黑板,在上面绘制了大致的切割进度。看起来,方形入口的三条边都完成了,还剩下最后一个角。
也许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不过,海况正在加剧,如果摇晃太大,能代号将无法升起深潜器,这其中当然涉及到漫长的水中减压过程,使得事情变得复杂化。船上起飞的水上飞机,看到了南面的巨大气旋,很可能向这里靠过来。不知道为什么,每每打捞接近成功,天气就会变的恶劣,三年来莫不如此。佐藤不知道是不是那种冥冥之中的玄学开始起作用。一旦返航,意味着一周无法返回,他决心冒一下险,再等一等最后一批的四名潜水员。
军曹浅见作为最后一批四名潜水员中的队长,仍然在用切割器,试着割断最后的几厘米。对海面上的风浪,全然不知。
他从未见过如此坚韧的钢板。没有人告诉他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凭他觉得这艘船非常“超前”,无论是材质还是外形。他猜测,这可能是一艘德国或者美国的船。
他终于完成了整个长方形的切割,但是钢板还留在那里。他用一柄铁锤对着钢板使劲砸了几下。钢板凹陷下去,最后整个从孔洞里掉落进去。60个小时的艰苦工作,终于收获了成功。
氧气还剩下不少,显然可以进去找找东西。虽然没人告诉他们前因后果,但是这里每一名潜水员都看过牧野绘制的图片,那是黄色的圆柱形罐子,大约110厘米长,直径40厘米,因为有铅外壳的原因(防止自然界的慢中子渗入),所以非常重。上级告诉他们,捞到这些东西,就等同为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连接好潜水绳,浅见示意两人留在外面,随时准备推拽,自己与另外一名潜水员进入内部。他们带着电筒和一根一头带着刷子的棍子,因为要找的东西可能被泥沙隐没,所以需要用小扫帚清扫一下。
两人进入船舱,赫然显现的是飘在眼前的各种箱子。他们不必费神去关注这些东西,因为要找的东西很重,不会飘在眼前。
他们慢慢走过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包括几套压水反应堆模型,当初日本人的计划细致入微,除了纸质的说明的文件、塑料的防水文件、电子文档、设计图纸,还有各种模型,用来直观指导本时代的技术人员。
浅见从杂乱的东西中走过,手电扫过时,看到了显眼的黄色。他的手电光赶紧返回,看到了散落在地上的黄色罐子。尺寸和颜色,与佐藤交代的一般无二。他放眼望去,地上至少有七至八个,如果向四周延伸搜索,一定会找到更多。
不过他没有时间干这个,他得赶紧运送这些东西回去,根据上级指令,至少得带回两个。上级告诉过他们,这种东西,必须成双收集,单数没有意义。
他将自己身上潜水绳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