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伴飞,以提供观察的零式战斗机,以最高时速追赶上导弹,但是随着导弹的速度提升,很快被甩到了后面。
下了锚的靶船静静等待着自己的命运。即使导弹上没有装药,但是它的燃料仍然够这艘万吨大船喝一壶的。
导弹降下高度,速度增加到骇人听闻的800公里,可惜部署的海岸雷达精度,不足以探测到这样小的低空目标,也无从计算出其速度。
倒是伴随飞行的零式战斗机飞行员,通过他的估算,向地面报告导弹速度,超过了1200公里,按他的说法:非常接近音速了。
人在惊愕之余,难免会做出夸张的判断,牧野自然知道没这么快,因为纸面上的理想速度也不会超过820。
这枚导弹,就在飞行员们的注视下,准确击中了目标。巨大的速度带来的动能,使得无装药的导弹击穿船体,停在了主锅炉附近,剩余燃料爆炸后船体开始燃烧。
牧野在周围人群的欢呼声中,颤颤巍巍站起来,已然热泪盈眶。他命令,同时给近卫文麿和新几内亚的山本发去电报,告知新式武器实验成功。可惜,影佐祯昭收不到了,他已然在去泰国的飞机上了。
770帮张军张一把()
对牧野来说,今天这一关算是顺利通过了,他和整个日本再次跨出了不容有失的一小步,他的日程异常紧凑,接下来,将是可控鱼雷的发射试验,目前整个项目的技术瓶颈出现在了没有足够坚固的线体材料上。鱼雷在发射阶段,有九成的几率扯断输送指令的铜制导线,解决办法唯有减低发射时的动力,并将鱼雷航速减低至30节。另一个问题是,发射艇通过潜望镜无法随时观察到鱼雷,所以很难有的放矢地实施遥控。
牧野知道鱼雷的技术方向,纯粹的遥控鱼雷并不具备很高的价值,因为鱼雷需要定深以增加隐蔽,发射人员,很难通过观察目标和鱼雷的关系来操控它航行向目标。解决看不到鱼雷办法是不要发射前定深了,鱼雷发射后,鱼雷直接航行到海面,并且在顶部增加曳光管,方便潜望镜下方艇长观察到它。这当然只是权宜之计,鱼雷提前暴露,也意味着潜艇也会跟着暴露。而遥控鱼雷区区30节的航速,大大浪费了使用氧气混合燃烧产生动力的日本独有技术。
但是即使没有实战意义,这仍然是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必要技术储备。鱼雷的主被动声呐和尾流制导的导引部分设计图纸,已经从春日丸号打捞出来。目前正在等待一些技术节点获得突破。
想到今后还有大量的技术障碍需要解决,牧野怎么也乐观不起来,他希望石原的策略加上山下的指挥,能够阻挡住褚亭长的攻势,不要让这个该死的家伙,加速战争的结束。
泰北前线,褚亭长迎来了第一批新编练的部队,部队一共有十个营,大部分是华侨,小部分来自云南边民。他用这些兵力来扩充前线的三个师。
新的师还在后方组建,同时等待美国装备。在洞悉了褚亭长的狼子野心后,重庆已经对他有所防范,唯一让重庆稍微安心的是,目前新部队的训练和人事权,仍然在自己人熊向晖手里。
熊向晖殚精竭虑,躲藏在褚亭长及其心腹眼皮底下,定期向重庆秘密报告褚亭长的各项行动,以及他对褚亭长个人野心的及时判断。
褚亭长最近与重庆离心离德的举动,是对怒江北岸投靠的云南籍士兵,进行了严格的身份审查,大量混迹其中的前三青团或者军统其他外围组织的人员,被打了退票。戴笠所有掺沙子的计划,全部宣告失败。
据熊向晖报告,他每次按照重庆旨意签字收人,但是都会在随后几天,收到由褚亭长心腹送来的不接收人员名单,几乎会将所有这些人即将安插的人清理出来,或者就近送去张灵甫的部队。
熊向晖认为,没有足够的情报能力,就做不到这么精确地内部清洗,他怀疑褚亭长的心腹周有福,在进行走私贸易的同时,在云南建立了情报部门,专门收买高官,获得这方面情报。当然,熊向晖的另一项判断是,褚亭长可能从美方获得了情报,他获悉,美国特使威尔基,与褚亭长过从甚密,或许这是他获得消息的一个源头。
重庆自然十分头大,但是褚亭长在清迈的胜利,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这位神奇将军头上,现在至少两个美军国防部的战争新闻报道组,紧跟着褚亭长行动,这让老蒋无法与褚亭长彻底决裂。
褚亭长刚刚与美国总统特使温德尔威尔基见了面,随后又获得了第二枚联合王国颁发的勋章,正是如日中天。暂时重庆只能督促在缅北的其他将军,能够打出一些局面来,稍微遮挡一下褚亭长的耀眼光芒。
43年的1月份,世界大战仍然处在可怕的僵持当中。德军沿着伏尔加河的积极防御,获得了成功,挫败了华西列夫斯基的反击,这一战,德军放任苏军建立了桥头堡后,迅速发起反击,歼灭了11万苏军,摧毁了400辆坦克,算是在苏德战场上扳回一城。据英国情报部门获得的消息,希特勒正在等待他刚刚量产的新式坦克,准备投入到新的攻势中,攻势会在南线某个地方展开,目的在于重获主动权,目前行动细节仍然不详,只知道行动代号叫做堡垒。
如果情报可靠,新的攻势不再是依靠更优势的兵力,而是依托新的军事技术,届时,希特勒将会投入一种靠电力驱动,重达95吨的坦克,比之去年年底,在列宁格勒发现的虎式坦克,可谓大巫见小巫。
亚洲战争同样的扑朔迷离,褚亭长的胜利,将一个人口众多的骑墙国家——泰国,逼入了战争,这似乎是日本在政治上的胜利。
日本新的领导人较之之前的,显得更加务实和严谨,如果没有奇迹发生,麦克阿瑟会在很短时间内被击败,而罗斯福总统已经断绝了,再次让这位爱将离开军队逃走的可能性。目前盟军仍然在于山下的军队在沿海地带作战,由于日本获得的绝对制海权,使得日军补给能力远超过了盟军。战争正变得非常绝望。全世界都在等待麦克阿瑟鼓起勇气战死,而避免成为阶下囚。
史迪威坐在褚亭长的指挥部里,等着褚军长和他的将领们,在军事会议前例行的拜神活动。他耐住性子,等着冗长的,乌烟瘴气的进香仪式结束。这群人,无论打仗还是赌钱,都离不开那尊神像。实际上,就史迪威看来,关羽很难称之为真正的军神,他生前骄傲自负,由他主导的军事行动,有很多是失败的。但是中国人,就是崇拜这样的军人。
拜完关公,所有人终于回到沙盘和地图前面,褚亭长最近恢复的神棍力量,让他的大部分将领们越发的自信。
史迪威忍耐不住要发言,他的座机在清迈城北降落时,差点被突然冒出来的日本飞机击落,又忍受了40分钟的迷信活动,现在满心急迫地想要推销他的计划。事实上,这个计划不仅仅是他的,还是罗斯福的。罗斯福希望尽自己所能,拯救澳大利亚的盟军,他希望褚亭长的军队立即南下攻占曼谷。然后,要么选择沿陆路进攻马来亚,这样可以牵制日本海军回援。要么进攻越南的南方军司令部所在地大叻,这样可以牵制整个日本陆军。
他滔滔不绝地讲了30分钟,将这里比喻成为世界大战转折的锁钥,而第5军成为了撬动全局的关键,褚亭长则成为了决定胜负的核心。通常情况下,他的自尊心会限制他过度赞誉某人,他见总统时都没这么肉麻过。但是今天他必须给褚亭长戴上高帽子。大约10万美军和15万澳洲军队,正在危急之中。在他看来,拯救白人军队始当务之急,而中国军队的伤亡和面临的风险,是其次的事情。
“目前整个中南半岛,只有很少的日军部队,多为二线治安旅团,而英国人已经预越南的抵抗力量取得了联系总之,我们会尽一切力量,将补给问题解决,使得整个南下进攻,不再有后顾之忧。”
“参谋长,尽一切力量,将补给问题解决是什么意思?”
褚亭长立即抓到了史迪威为了哄骗自己,按照他的计划行事,而试图滑过去的部分。
“就是空中的补给。我们已经有了大量的运输机,机群可以跟随你的部队,在后方机场进行补给。”
“nonono;你们甚至连中南半岛的制空权还没有夺取,我不相信你们能考空运支持三个军的进攻。”
“褚,无论如何,必须立即实施进攻,趁着敌人刚刚发生的政变。错过这个时机,他们就会把山下奉文派到这里来了。”
褚亭长微笑转过身,看向他自信过头的将领们。
“你们怕山下奉文吗?”
“我操,山下奉文算老几?”周有福第一个表示不服,实际上这个能把西方将领吓尿裤子的名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就是,我们干死的日本将军还少?我他妈先表个态,我赵某人就佩服咱们军座。”赵小力赶紧表态,顺便小拍了一下褚亭长马匹。
史迪威有些吃瘪,他坐飞机从印度赶来,没想到收获这样的结果,看起来褚亭长是铁了心不打算南下了。
“参谋长,你我明人不说暗话,空运靠不靠谱,咱们心里都清楚。而且,打到曼谷打到新加坡就能救澳洲?未必吧,日本人不会那么傻?他们知道围魏救赵的道理。依我看,还是回头打下曼德勒,把整个铁路打通,我老褚保证,只要夺取铁路,就能一路打到岘港。”
史迪威必须承认,从纯军事的角度看,褚亭长的方案才是正确的,当然政治上是错误的,褚亭长这个人永远自行其是,让他觉得奇怪,原以为他脱离了重庆,只能一心一意听命于美国,但是事实上没那么简单,褚亭长似乎只效忠于他自己,但是与传统的中国军阀又不尽相同。
褚亭长回到沙盘前,在他的部队西面是掸邦高原,日军牺牲了数万战俘修造的铁路就在深山中延伸,一直通向曼德勒。
“张军长还在磨磨蹭蹭,给了他大炮,一个月都打不下曼德勒。看来我们得去帮他一把。”
他立即定下计划,由周有福沿着铁路,用最快速度向西前进,防止敌人破坏沿途铁轨和桥梁。后续部队乘火车前进,迅速对曼德勒的第4师团形成夹击之势。
771板垣征四郎()
褚亭长和419最担心的,无非是敌人毁坏铁路,所以部队刚开始修正,林秀轩与徐冲的部队已经向西展开侦察,不过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西大条胖将军根本没有魄力摧毁铁路,尽管形势已经逆转,但是在日本军人眼里,吃进嘴里的,是吐不出来的,尤其这条铁路已经被当做礼物,献给了天皇的,所以他们能做的,只有重新夺回铁路一途。按照褚亭长的计划,他将用一周时间进行修整,然后挥师向东,帮助张灵甫攻克曼德勒,当然打通横贯掸邦的铁路,本质上也是帮自己。他才不关心澳洲的局势,不在乎麦克阿瑟会被山下奉文抓住,事实上他的恩人蒋二公子此刻也在澳洲,但是他不能让十万人以一条运力有限的公路为依托,去进行军事冒险。
就在褚亭长全军修整的功夫,第4师团的讨伐部队,已经沿着铁路向东,准备按照南方军参谋长:西大条胖的命令,重新夺取泰北的铁路枢纽——清迈。
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张灵甫并没有给曼德勒施加太大的压力,这使得第4师团仍然有兵力可以向东攻击,不过关原六师团长的进攻时机有些晚了,他原本对救援野田没太大兴致,没想到清迈这么快丢了,这时才让他有些惊愕。现在整个缅甸方面军,几乎陷入了绝境。
没有铁路,通过从泰国进入缅甸毛淡棉的崎岖山路,只能维持一个师团作战,这是当初进攻缅甸时,15军麾下只有一个师团的原因。所以饭田的第一步是夺取了港口,这使得日军得以迅速扩充。但是现在的情况是15军变成了缅甸方面军,下辖了三个军部接近10万人,而仰光的补给却变得不确定起来。日本海军已经无暇赶来这里,躲到非洲的英国舰队却又偷偷回来了。曼谷的港口仍然安全,因为英国舰队很难突破马六甲钻到泰国外海,但是仰光情况不同,港外随时有几艘潜艇蹲着。为了显示存在,这些英国潜艇会在夜间浮出水面,用火炮攻击港口。42年的最后一个月其,从本土至仰光的海上运输几乎已经停顿了。即使联合舰队能够回来,恐怕也于事无补了。英国人可以暂时退却,耐心等着联合舰队离开。而事实上,联合舰队主力被黏在了澳大利亚附近,恐怕也回不来了
关原师团长知道西大条胖制定的反击清迈的计划根本行不通,能够歼灭十四师团的敌军,单靠自己是打不赢的,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所以他只是向东试探,试图与第五军确立对峙位置。
木村调走以后,中央一直没有派人来主持缅甸的局势,关原六的部队停在掸邦山区,等待情况变化,等待新来的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有没有出人意表的计划。
最近大本营变得神神秘秘的,很多人事变动,不再通过电台通报,似乎对陆军密码没有信心似的。关原师团长只知道今天就要派人来,但是不清楚谁回来。
一大早,他就与2师团师团长冈琦一起,在曼德勒机场边等待着司令官上任。当然,新的保密措施,也故意回避各种时间上的信息从电台走漏,所以他们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也没见有飞机降落。
远处又想起炮声,这是74军的又一次进攻。木村兵太郎离开时,给缅甸的日军留下了:东据褚亭长,北抗孙立人的十字方针,如今时过境迁,中国军增加了一个74军,一个新7军,仅仅在缅甸(不计算褚亭长),美式装备的中国军,就有三个军十万人,与木村当初预料的局面完全不同,军官希望新来的家伙,能够整合这里的兵力,一改死守的策略,重新振作起来,这样或许还有转机。
当然铁路在开通一周后被敌人截断的事实,让所有人都觉得前景不妙,愁云惨雾弥漫在日军将领头上,张灵甫的150毫米榴弹炮,不时打到不远处。
那架承载着信任司令官,和所有人期待的飞机终于出现在了空中,它并没有立即降落,而是决定在天空中绕一圈,可能是要观察北方敌人的攻势。
这可是相当冒险的行动,美军第14航空队新换装的p40e型战斗机,速度更快。这种战斗机通常从云南巫家坝起飞,如果挂上副油箱,行车足够光顾曼德勒。
那架陆军轰炸机全然不顾威胁,磨蹭了好一会儿,才降落下来。飞机尚未停住,众人就快步上前。
第一个从舱门里走出来的,是缅甸的逃兵影佐祯昭,两个月前,他丢下了自己的旅团不知道死哪儿去了,听说是回国了,而且混的风生水起。
第二个下来的是板垣征四郎大将,都听说这是陆军推举的陆军大臣人选,可能是缅甸的局面太过危急,所以最终临危受命,决定来到这里接手这个烂摊子。
板垣走过来,与迎接的将领们一一握手,他的脸上洋溢着谜一样的笑容,这给缅甸方面军带来了久违的自信。
与众人见过礼,他走到众人前面,似乎有话要说。
“诸君,刚才我在天上的时候,发下一个誓言,如果缅甸局面注定无法挽救,那就请上天派来一架敌人飞机,将我击落!”
他的开场白,显得惊世骇俗,别说是缅甸这里的将领,就是同机来的影佐,也迷惑地扶了扶眼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