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早上,褚亭长的指挥部向前方移动了50公里。他知道澳洲战役已经打响了,这意味着缅甸日军最近不会有什么起色了。
史迪威打来电话时,声音有些颤抖。战争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如果澳洲丢失,那么美海军真的可能退回圣地亚哥。而所有的压力,都会转向这里。他也很担心麦克阿瑟的命运,他知道总统和中参谋长,不允许他逃往新西兰。
电话里,褚亭长不以为然,他劝老头子不必太悲观,他说昨夜夜观天象,澳洲情势虽万分凶险,但是入秋后,白虎凶星外强中干,撑过农历下元节,必无碍。
说完这些胡话,他挂了电话,开始研究战局。419迟迟没有返回,让他曾经也感觉到独木难支,不过这次奇袭竟然成了。周有福的装甲集群,刚刚越过梦内瓦,距离曼德勒70公里才受到阻击。不过周有福的这个2500人部队,消耗了70%的补给,确实是一个难题。现在通过钦邦的地面公路运量还很小,需要花时间将第二条通道打通才行。所以当务之急是原地筹措物资。本地农业区的水稻一月前刚刚收割,要搜刮肯定不成问题,但是这件事还得小心应付。好在昨天有克钦游击队连联络共同进攻,这件事终于可行了。
他让赵小力带着克钦部队去缅族村落收集一切可以用的物资,粮食、马匹、耕牛、可以用来造桥修复的木料,扒了房子也早所不惜。这样地面和空中的运力就能节省出来,运送更重要的燃料和弹药。
683牧野中计()
褚亭长还特意从温盖特那里借了两百人的一个英军运输部队,拆散了,分派到几十支征粮队里。
扒老百姓房子抢,还要粮食这种事情,他于心不忍,必须有英国人出面,克钦人动手才行,这样缅族人会下意识判断是英国人指使克钦人干的。虽然原则上,这些缅族都是日军帮凶,理应受到惩罚。
长驱直入的周有福部队在曼德勒以北第一次停顿下来,新的情报表明。一个装备了47毫米战防炮的日军主力联队挡在了前面,他得侦察一下,并且等待褚亭长的命令,褚亭长本意是行军状态下夺取曼德勒,如果敌人有了准备,他并不准备硬碰硬。
周有福派出的一个排的斯图尔特坦克在步兵掩护下,在中午时向前进攻。前进道路上的村庄都已经没了人烟,显然敌人有了准备抢先实施了坚壁清野的策略。部队缓慢挺近,等着遭遇战发生。
在公路边无人村落附近,终于遭到了一股很沉得住气的日军的伏击,坦克车长用望远镜看到了敌人伪装良好的战防炮和后面同样用望远镜盯着自己的日本指挥官时,敌人开开始射击,排长坐车被击毁,不过成员各个带伤逃了回来。另几辆坦克也全部受损。
敌人使用了新式的无装药动能穿甲弹,这使得他们轻易击穿了斯图尔特坦克的前装甲,但是因为无装药,也使得受伤坦克能全身而退。前线士兵描述,很久没见过这样一群军服崭新,而且气色不错的日本兵了。简直可以用白白胖胖来形容。
估计是刚从北方调来还没有被挨过饿的日军。如果英军情报没错的的话,一个主力联队到了这里。
褚亭长早就分析了可能的局面,曼德勒作为敌人方面军级司令部,以及仰背靠曼铁路的便利,援兵应该先到这里,所以他觉得攻占曼德勒时机还不成熟。
于是褚让周有福放弃攻击曼德勒,转向去东北突袭龙陵救出74军同时打通腊戌交通线。曼德勒留给陶名章和自己,陶名章的201师兵力还来不及过来,不过正好可以先让美国飞机狠狠地炸上几天。他对攻坚这种坚固目标也有些头大,可惜当初杜聿明轻易放弃这里,没有利用坚城好好守上一阵子。他现在得多等几天,等后方临时公路能运送重炮上来,不过看起来都很困难。
曼德勒的阿瓦皇宫内,木村兵太郎决心不再逃走,而是等着敌人过来,他的援兵正通过刚修通的阿瓦铁桥源源不断过来。寺内寿一把一些从中国大陆调来的二线部队送到这里,总算没有忘记调集了一个主力师团来撑腰。第4师团最擅长攻坚和防守,绝对不会让对手占到便宜,尤其加强了不少新式反坦克炮。师团长关原中将夸下海口:他的新式47毫米战防炮,具备极大的优越性,可以在200米内摧毁世界上任何一种坦克。目前,扼守曼德勒北大门的,正是该师团最精锐的第8联队。
中午前线打了一小仗,47毫米炮小试牛刀,摧毁敌人坦克一辆。关原预料敌人会在入夜后强攻,他亲自查看了前方的每一条防线。缅族奸细不断送来情报说敌人集群停在原地,似乎在准备着什么,这加强了他之前的判断。几个小时后,他观察到远处腾起烟雾,他预计进攻开始了,但是迟迟没有等到敌人进攻。
周有福部队接获命令,掉头向北去了。领走前故意释放烟雾,骗敌人进入表面阵地,好让美国飞机轰炸一下。碰巧第4师团久居大陆,躲轰炸的意识非常淡薄。
褚亭长深谙坦克作战要旨,坦克作战面临诸多死地,城市、山区、雷区、筑垒地带不一而足。对于优秀指挥官而言,坦克的机动能力相对于攻坚能力,是更重要的部分。他才不会把宝贵的坦克投入到城市消耗战中。
关原中将没有等来坦克攻城,等来的是美军轰炸,轰炸时,他的人员都伸长脖子看,以为是敌人飞机是来空投伞兵的(木村一直在灌输敌人会用伞兵配合坦克攻击曼德勒的无稽设想)。
40架b17轰炸机以金碧辉煌的阿瓦皇宫为中心,进行了狂轰滥炸,将500年历史的皇宫和城外阵地夷为平地,美军并不知道日本人指挥部就在皇宫里,完全只是出于皇宫闪闪发光的金顶,识别方便而制定的轰炸方案。配属缅甸方面军的第5飞行师团投入了反击,飞行员发现,ki43战斗机很难应付有战斗机护航敌人的重型轰炸机编队。该部队,再次以损失5架的代价,看着敌机机群内吗,数架飞机带伤返航。
澳洲约克角,两个精锐日军师团在数艘重巡的火力掩护下,终于登上了约克角滩头。自1937年起中日战争爆发,日军发起了不下二十次大规模登陆作战,但是从未认真开发过一种适合登陆的船只。登陆能力也停留在小船转载的低水平上。。
在夺取港口前,日军仍然以舢板为登陆工具,无法携带比迫击炮更重型的武器上岸。挡在他们前面的是澳大利亚第3师。澳军利用坚固的堡垒进行了顽强抵抗。日军空挺部队再次表现拙劣,被扔在了错误地方,无法及时从后方支援滩头部队。倒是被称作钢军的第5师团硬是靠巨大伤亡,杀出了一条血路,但是港口设施早就被澳军炸毁了。
山下在莫尔兹比等着前方消息,显得十分镇定,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并不能动摇他的决心。部队没有报告敌人惊慌失措,他知道不会再有大规模投降,接下来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正准备按计划,转移司令部,突然有人送来大本营的紧急电报,他以为是什么重要命令,但是电报内容他看了几遍没太看懂。
电报要求他亲自督办,查找一名叫做牧野谦作的可疑人物,抓到后,务必用陆军轰炸机解送东京。他感觉东条又来搞笑了,这么千钧一发的功夫,又要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事端出来。山下在中央失宠已经很多年,对东条更是没什么好印象。因为东条凑不齐部队和辎重,攻击澳洲的计划一拖再拖,一万辆自行车也凑了个把星期,他觉得是东条缺乏一个战时总理,充分整合国内工业和资源的能力,总之是个很平庸的家伙。
他问了手下人,谁听说过牧野这个人,都说不认识,可能是海军那边的人。
山下没工夫理这种事情,他必须立即登上飞机前往前线岛屿,随时准备登陆澳洲,他将大本营交代的事情,转交给了宪兵来管。
419监视到扶桑号的速度减慢到了9节,显然水线下方进水没有止住,进水已经危急到了动力舱室。舒平评估,扶桑号如果无法继续止住倾斜,会在6到时内沉没。
419掉头向嫌疑很大的大鹰号靠近。这艘航母始终与日舰队保持距离,甲板上布置也很奇怪,待命的几架鱼雷机挂载的不是鱼雷,而是油箱。419的无人机原本观察不到机腹下的挂载,但是它拍摄到了敌人更换油箱的甲板作业。
种种可疑迹象,加强了林秀轩的判断,牧野可能躲在这艘船上,但是他仍然没有切实的证据,因为这艘船至今没有发出任何一封电报。其余日本舰队应该并不知道它的位置。它完全不像是舰队的一份子,却有紧跟着舰队。千代田上对发射失败的描述的电报,一直在重复,显然它需要告诉附近的什么人,又不知道对方是否在收听。通讯中透露,船上的技术人员怀疑是水汽腐蚀,导致关键器件失灵。
林秀轩突然冒出一个点子,他觉得可以模拟千代田的通讯,发一些假的消息给大鹰,看看它的反应。
程大洋倒是不忌讳特立独行的想法,他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政委则认为也可能打草惊蛇,最后二比一通过了这个方案。林秀轩立即草拟了一封电报,利用千代田频道向大鹰号发送。
电报称,千代田号刚刚被美国潜艇伏击,正在缓慢下沉中,目前正在撤离船员,等待舰队派驱逐舰来救走人员。这封电报故意不提及那些可能失灵的零件,他知道如果牧野在附近,他一定会坐立不安。
大鹰号上,牧野接到这封电报果然有些坐不住了,因为这封电报里只提到船员逃命,没有提及他们会带走重要数据,尤其是樱花弹的测高模块,根据之前描述,很可能是这个东西的器件问题,导致了导弹跨越目标而无法命中,所以没有打出去的三号四号弹上的这个东西必须拆下来带回去检查,否则这次失败的试错意义就不存在了,导弹的研制周期会大大拖延。但是这些都是既沉重又庞大的大家伙,他担心,船员逃生之余,会忘了带上这些东西。
那艘船要学很快就会沉没,牧野按捺不住,立即要求电报室立即发报,提醒千代田无论付出任何代价,也要保证关键物品带回莫尔兹比港。
牧野将草拟的电报交给电报室后,突然醒悟哪里不对劲。千代田和千岁号一旦遇袭的紧急撤离方案,是他制定的,按说一切都会按照规程进行。
别府舰长他见过几次,是一个特别沉着的家伙,既然船只缓慢下沉,为什么要发送一封惊慌失措求救的电报?千代田号上的救生艇按照人员的百分之一百二十配置,就是为了应付突发情况下,能转移关键设备。
…
大家好,国庆休息几天。另,按照我的大纲,这个故事不会再拖很久了。
684击沉大鹰()
牧野是一个足够谨慎的人,他脑子里立即闪过所有可能性。其中排列第一的,是那封电报可能导致自己暴露,而那艘中国潜艇要暗害自己。这种强烈的念头,促使他害怕起来。他赶紧跑到甲板下面的飞行值班室。一组机务和飞行员正在那里待命。他告诉飞行员,需要进行一次紧急起飞。
甲板后方的起飞线上,一架97式舰攻一直在待命。他和飞行员跑向飞机,然后手忙脚乱爬了上去。
“秋田君,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起飞。”他向飞行员下达命令。
“长官,我们去哪儿?”他身后的导航员兼无线电手小林问道,他至今不知道起飞的任务,甚至连去哪儿都不知道。
“去刚才的战场观察一下,你能找到大致区域吧?”牧野不能解释太清楚,一是太复杂,二是他也不肯定会发生什么,唯一的想法,是先躲到空中一会儿。
“没问题长官,但是我还没有得到母舰的航行计划”
“不用担心,我们离开后,母舰会沿着这个方向航行。不会变化航线。一定能找到的。”
牧野立即做出保证。
水平轰炸机启动,几分钟后从甲板上起飞。日军的小型航母或者特设航母,无法同时部署97式舰攻和99舰爆,通常会部署对甲板长度要求较低的99舰爆,但是大鹰号是个例外,这也是牧野选择这艘舰的原因。
如果用一架双座俯冲轰炸机来搭载牧野,就会挤占一位专业导航员的位置,这样对于牧野预想中的最坏情况——母舰被击毁,需要单枪匹马回到己方岛屿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本时代的飞机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母舰或者己方岛屿,需要一位资深的导航员通过地磁和导航台侧向的办法,才能在地图上找到位置和方向,这是牧野考虑到的。他的神经质般的谨慎,很快就要收到回报了。
飞机起飞后,向着大致的南方飞行,那是刚才交战的区域。
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以至于飞行员一眼看到水下两条白色的航迹,一前一后在水中延伸向大鹰号。作为鱼雷机飞行员,他当然第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什么东西。
“鱼雷!”秋田少尉大喊起来。
“发现鱼雷,发现鱼雷。”导航兼无线电发报员的小林用电台喊道。他知道航空舰桥可以听到他的呼叫(此刻空中就这一架),而舰桥距离指挥驾驶室只隔着一条通道。
牧野向下看去,也发现了两枚鱼雷笔直撞向他刚刚离开的大鹰号,即使没有看到鱼雷转向,但是他知道呼叫大鹰号即使转向也是徒劳的。
飞行员开始转弯,他忍不住想关注自己的母舰。他紧追着鱼雷飞行,希望亲眼看到母舰躲过鱼雷攻击。
大鹰号果然开始急转弯,它原本就在以20节航速行驶,保持这个速度,是为了保证随时可以起飞一架蠢笨的鱼雷攻击机。航母显然也发现了鱼雷,可能是通过鱼雷机的呼叫,也可能是瞭望手的观察。当然这将成为一个谜,永远也解不开了。
但是转弯的时机有些晚了。鱼雷仍然以极高的速度钻到航母底部,并没有立即爆炸。
秋田满意为这次攻击会有惊无险。美军鱼雷因为定深过大,或者引信问题不引爆是大概率事件,如果鱼雷无法碰撞到船舷,那么多半就会从龙骨下面钻过去。
飞行员和导航员在摒息中祈祷鱼雷穿过船底,只有牧野知道,大鹰号注定完蛋了。
即使在200米空中,也可以清楚看到剧烈爆炸将航母整个托举起来。牧野甚至看到上层甲板的变形。第二枚鱼雷适时赶到。在大约同一位置爆炸。
程大洋充分地利用了他对鱼雷的控制技巧,尽量使得爆炸在脆弱部位发生,这样目标就可以在最快时间内进水沉没,这意味着巨大舰体的迅速下沉时会形成漩涡,将所有人裹挟进深海,一个活口也不留。
大鹰号本质上是一艘高级邮轮改装的特设航母,水线以下没有任何的防鱼雷装甲,为了消灭它,程大洋下了血本,林秀轩粗糙计策竟然得手,终于可以确认目标在这艘船上,他当然得赶紧露一手。
攻击基本达到预期。这艘航母迅速下沉,巨大的进水,使得航母在两分钟下沉,根本没有时间留给船员逃走。轰炸机在海面上盘旋了十分钟,只看到油污慢慢泛到海面,没有看到活人或者死人飘起来。
“该死的美国潜艇。”飞行员大吼起来。
“不是美国潜艇。”牧野冷冷说道。
“难道是英国的”
“别瞎猜了,我们回莫尔兹比吧。”
“牧野知道多解释无益,只能催促飞机赶紧返航,不要浪费时间在海面上兜圈子了。”
97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