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阳帝国-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徐冲来说,计划可行,但是还不够稳妥,他觉得自己的这伙人在几乎没有睡眠的三天奋战后,仍然可以在1小时内,急行军15公里,然后投入战斗,抢先占领桥梁。

    第一波飞临实兑上空的是45架英美轰炸机,机群在完全没有月色的夜晚,很难找到地面目标。但是刚刚接管实兑的茂丁将军的部队,没有灯火管制的概念(日军指挥官和茂丁将军本人都被炸死了),他的部队打着火把在城里集结以壮声势。于是轰炸机轻而易举找到了实兑城,然后开始随意投弹,炸弹大部分落在实兑市区,日军没炸死几个,当地武装和平民被杀死很多。与此同时,褚亭长先遣部队开始在实兑北方的平整草地上点起火堆,为空降部队指示空投位置,附近山区、河流、森林很多,其实不适合空降,不过抢占港口势在必行,只能让伞兵来干。

    与此同时,运兵船已经在海上,如果港口无法攻陷,他们只能小船强行登陆,重武器一个月都别想上岸。

    褚亭长已经预料了今天的联合进攻会是一团乱,计划制定的太过仓促,而且史迪威和辛克都塞进了一些激进的部分。被他们忽视的问题在于,大部分士兵都没有经验,也来不及小规模的进攻预演,事实上第5军的很多士兵来自云贵川,就没坐过海船。

    褚半仙的预料果然应验,这会儿,船上的士兵们正吐的七荤八素,很难靠他们转乘小船上陆,再打上一个硬仗。

    空降部队飞抵实兑北方上空,大约500名伞兵开始向着下面两眼一抹黑跳了下去。他们跳到了挡住褚亭长部队的日军后面,距离港口最近。为了防止混乱,空降没有加入滑翔机和蝉式坦克。

    但是混乱还是如期而至,飞机将伞兵扔下的高度太高,不期而至的印度洋季风,将伞兵们吹的到处都是,有些人直接掉进了实兑城内,有一些掉进了海里。落地后的部队,建制全乱,部队找不到军官,军官找不到部队,很多人丢失了武器。而人数众多的缅甸独立军已经自发组织起来,开始反击。

    最终在降落下两个小时后,才有大约一支120人的队伍开始向港口进攻,如果不是徐冲破坏了港口的爆炸装置,这段时间足够日本人将港口炸毁几十次。

    这支上百人的队伍在成群的缅甸独立军中杀出一条血路,在子夜时分杀到港口外围,但是被若开缅军的教导团阻挡住,这支部队是茂丁的样板部队,完全按日军同等规模部队装备、训练,甚至有火炮,战斗力很强,伞兵无法继续前进。此时,日军工兵正在港内手忙脚乱准备爆破,但是棘手的问题是炸药不够,必须等实兑城内送来。

    几十公里外,褚亭长的部队进攻相对要有条理得多,他的主力一路击退了日军35师团的阻击,敌人并没有打算死战,而是一路后退,一路破坏道路。但是褚亭长早有准备,他的蓝翔部队开始用,焊接了装甲并堆着沙袋的推土机,冒着枪林弹雨开辟道路。日军缺乏重武器,无法摧毁这些车辆,只能从其他地方中国军队没有发起进攻的次要方向,调集部队进行拦截,但是这正中褚亭长下怀,他的六辆蝉式坦克从敌人薄弱的侧翼悄悄突破,长驱直入。他们的任务是穿过一座日本人的大桥,直接杀到实兑港口,帮助已经在那里的伞兵驱逐港口内敌人。

    6辆坦克冲过几个防御薄弱的日军隘口,杀向那座桥梁,他们都很担心日本人提前炸毁桥梁。但是距离桥梁还有5公里时,指挥车,接到上级通讯,桥梁已经多被自己人夺取,任务改为在桥头接上自己人,由他们带路去往港口。

    果然到了桥头,看到桥头碉堡被掀掉了顶,里面躺着机具日军死尸,一个起爆器扔在地上,他们刚刚被一群同样穿着日军制服的部队偷袭。

    坦克群短暂停下,将徐冲和十几名战士接上,一路向着实兑港杀回去。徐冲可以从前方混乱的枪声,判断出伞兵被扔的到处都是,正各自为战。

    他指示坦克绕开这些混乱的地方,从其他路线靠近目标,他穿着日军军服不想通过有其他伞兵的区域。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这群坦克要么沿着公路被敌人纠缠住,要么在旷野里迷路,或许还会被己方伞兵误伤(携带的火箭筒的伞兵威胁可能比日本人都大)。

    坦克在黑夜中横冲直撞,徐冲最近几天在这一带行动,对地形心里有底,同时他对这些超轻型坦克的性能也很清楚,他领着坦克走的都是不容易撞见敌人的林间小道。当然缅甸独立军人马太多,难免会遭遇。通常就不理会直接冲过去,独立军大概也知道敌人没有坦克,所以并不起疑。

    一小时内,他们已经靠近了港口。前面正激烈地交火。坦克停下后,徐冲站到炮塔上用望远镜向前面眺望,发现打成了一锅粥。双方焦灼在战线上,伞兵无法推进。并且他看到了敌人有火炮。

    他觉得让这些装甲薄弱的坦克掩护步兵,从人数多得多的敌人正面进攻,并不明智,还是得发挥机动能力,于是让霍华德换了件坦克兵服装,去联络前面伞兵,告知计划,而自己则下车找了些烂泥,将坦克上白色五星涂抹掉,然后带着坦克继续绕行,准备开到实兑通向港口的道路上。

    这条路他几个小时前来过一次了,当时糊弄了这里的岗哨,这次的故伎重演,再骗敌人一次。蝉式坦克从侧面看,与日军97坦克有些像,正面也凑活。再者,他还穿着日军制服。

    坦克开上公路,他扶着炮管站在炮塔边上,下面的坦克驾驶员不得不把头伸出来,天黑实在无法把头藏在里面开车。那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长着大鼻子的美国人的脸。开上公路后,后方有一队卡车靠近,徐冲要求将前后车灯打开,驾驶员这才把脑袋缩进去。

    几辆支援的卡车就从坦克边上过去,卡车后面站满了独立军。两车靠近时,上面的士兵还与徐冲对视了一会儿。

    徐冲等着卡车抢到前面,驾驶员加速跟上去,这样附近的其他敌人会以为卡车和坦克是一路的。卡车上的缅甸兵感觉有些奇怪,因为后面的坦克竟然如此之快,可以跟上卡车。

    六辆坦克就这样一路跟随进了港区,没有引起怀疑,徐冲转移到坦克后面,敲了敲炮塔示意停车开火。前面日军卡车也开始转弯,并且正好有大约一个中队日军在附近通过,此时,所有4辆都暴露在炮口下。

    首车停下,开始调整火炮。倒是最后一辆卡车上的日本司机,先从反光镜里发现苗头不对,他刚才就觉得这些坦克好像眼生,但是它的灯光一直晃自己,也没看清,现在一转弯,避开了灯光,这才看清白色的五星标志(泥巴掉了)。

    美军炮手有些着急,后面其余坦克没有赶上并展开,就急着射击,一炮击中了100米外卡车,巨大的爆炸将卡车联通附近的日军步兵一起炸上了天。威力之大还摧毁了附近仓库。站在最前面坦克上的徐冲没有扶稳,甚至被气浪掀下了坦克。他在空中时,知道自己打中了什么,也知道敌人不可能破坏港口了。

    没有第二次射击,巨大的爆炸引发了前面挤在一起的日本卡车的连锁爆炸。整个实兑港口被一团巨大的火焰照亮。

    正在2公里外激烈交战的双方都听了下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徐冲重新爬上坦克,把晕圈的车长叫出来,简单交代了计划,要求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冲向敌人后方,撞到敌人屁股前,都不要停。

    他与其余士兵,一起离开躲到附近掩体内,他们穿着日军制服不适合参加混乱的战斗。

    坦克冲向若开教导团的后方,果然缅军中还是有明白人,在火光中看到了坦克冲向自己,他们开始异动几门直射炮(日军移交给他们的英军6磅炮),但是坦克已经入闪电般迅速冲到跟前,用机枪将炮手们干掉。这支若最强的,由南机关训练出来的部队在两面夹击下,顷刻间瓦解。伞兵杀进了港口,夺取了敌人火炮并投入反击。

    实兑城郊的南机关指挥部内,铃木用望远镜看到了港口的巨大的火球,心想,终于爆破成功了。他来不及打个电话确认情况,因为附近伞兵已经逼近了不到一百米范围内,他拎着装着重要资料的箱子上车离开。车开出一公里,他才想起,总部内供的那尊关公像忘了一起带走了

662大举进攻6() 
铃木有意返回,但是后方枪声已经打成一片,指挥部可能已经易手。他和木下供奉这尊神像,并不是真的信关羽会保佑日本,只是为了体会褚亭长每一次装模作样拜神时的思维方式。在影佐祯昭的密电告知,褚亭长是百分之百的穿越者后,这具神像只是某种鼓舞军心道具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不过即使不带走,也至少应该毁掉它,铃木预感到,如果重新落到褚亭长手里,会被他加以利用。他已经开始了解褚亭长的行为模式。褚亭长这么想要实兑港口,一定有一个庞大的计划。他研究褚亭长至今,大致掌握他行动方式是出人意表的,所以他一定不会按照木村一根筋的想法,去攻打仁安羌。至于真正的目标是什么,他还需要时间去猜测。

    铃木已经提交了关于褚亭长下一步计划预测的报告,但是木村未必会信;至于如何对付这个人,一个办法仍然是依靠木下的第二混成旅团,对起指挥部进行偷袭,但是他逐渐萌生除了另一个新的念头,或许或许可以利用国民政府来除掉这个心腹大患,褚亭长一路攫取了巨大的军功,在国民党军政内部必然积累下巨大的矛盾,只是现在他风头正劲,表面平静而已。稍微研究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会儿,褚已经坐在了风口浪尖上。这件事显然是一个突破的方向,他希望派一个信使带着自己的想法去见影佐祯昭,听听他的建议。

    铃木显然是整个缅甸日军中,最清楚对手的人,不过他自己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急儿不自知。他听到了实兑港口连续的几声爆炸,以为港口终于被炸毁了。这次失误一定会导致他在木村面前继续失宠。

    黎明时,第一批运输船到了港外,船队一路平安没有遭遇任何的潜艇攻击,显然关帝在天上照看着就一定不会有事。

    晕船的士兵们集中到甲板上吹吹风,收拾个人装备。远远地已经可以听到枪炮声,显然战斗还在进行,无论如何能踩上不会摇晃的大地是他们最期盼的事情,和日本人打一仗是小事。

    陶明章也正船舷边交集地用望远镜观察,不过海上起了晨雾无法看清港口是否完整,他很担心港口被摧毁,那样士兵必须攀着麻绳网子从船上爬到小船上。每次上去大概半个连,更可怕的是重武器无法卸下。他的船队中有两艘装载着各三门的105毫米榴弹炮。要是这六门炮能上岸,桥头堡就会很稳固了。

    昨天一夜他都在担心这件事,当然还有另一件,就是害怕日本潜艇,他与坚信关帝会保佑的士兵不同,他知道那一套只是褚亭长糊弄人的噱头,所以没那么坦然;显然被潜艇撞见仍然是一个概率问题,尤其越接近黎明,他越担心,不仅仅因为敌人潜艇可能借着光亮看到海上的船,还因为英国驱逐舰突然掉头离开了(为了及时赶回去,掩护第二批装载部分英军的船只)。但是,最终什么也没有发生。

    眼前的雾渐渐散去,他看到了港口上一排排的吊车,竟然还都在那里。虽然战斗就在不远处进行,但是这里的部队维持了港口的完整。

    他所在的货轮抢先靠上岸,还未收紧缆绳,船上的20毫米高射炮已经开始向不远处的敌人射击,反扑中的缅甸部队笼罩在火网中伤亡惨重,被迫后退。第一批中国士兵终于踏上了地面,他们立即加入了伞兵的战斗。

    大约2000名缅甸独立军正从几个方向发起进攻,试图夺回港口。对独立军来说,让英国人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是不能容忍的。他们必须拼死捍卫自己的独立。

    陶明章找到了这里的指挥官理伞兵少尉查德温特斯,获得了初步的战场情况。目前双方正在拉锯,几个小时内已经打死了四百多名敌军,己方损失几十人,战线维持在200至200米外,敌人仍然有可能以兵力优势从某个地方插过来,即使只是这样僵持,也会使得港口装卸作业无法实施,这样船上的火炮就无法卸下,而且更大的威胁是,敌人的重炮随时可能会出现。侦察兵看到他们正在拖拽大炮可能会部署到西北3。5公里外的小山上。一旦这些炮架设完成,就会对整个港口内的船只构成威胁。目前港内还有4辆蝉式坦克,但是还不敢贸然突破到那么远的地方,现在援军来了,他才有了一些底气。但是陶明章的部队仍然只有60毫米迫击炮根本威胁不了那些很可能是17磅炮的火力。攻击计划中,最大的漏算是缅军的战斗意志,原以为他们会望风而逃。

    温特斯建议立即让英国驱逐舰靠近,一旦等敌人炮火露头,就敲掉他们。陶明章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不会有什么英国驱逐舰担任炮火掩护了,他们在4个小时前掉头离开了,大概是听说港口已经被伞兵抢占,觉得没必要留下了。

    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第一门32磅炮终于在100多名缅甸独立军士兵拖拽下,爬上了山顶,这个地方可以俯瞰港口,袭击任何一艘货船。指挥这支部队的,是茂丁的外甥,敏昂中将,中将才25岁,三哥月前的军衔还是中尉,那时他还在接受日军的速成炮兵训练。昨天中将听说舅舅被炸死了,兴奋不已,这意味着自己白捡了整支部队。

    冥冥之中,若开邦已经成为了他基业的起点,他可不能眼睁睁看着有人从自己手里夺取这样的机会。他的炮兵团试图将4门大炮拖上来,然后就能控制港口。然后日本人会看到他的成功,改变主意,重新回来。

    炮兵们立即调整射界并装填弹药,第一炮就击中了港口的货船,好在货船卸下了士兵,正在离开。在挨了2发炮弹后,受到重创的货船终于隐入海雾逃走,但是这些火炮阻碍了其他船只靠近卸货。温特斯只能等飞机来收拾他。

    32磅炮的爆炸声,把躲在碉堡里睡觉的徐冲惊醒,他睡了几个小时,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了,突然听到了近处的爆炸显然口径相当之大。看来这几个小时来,温特斯带领的这帮美国伞兵没有搞定什么事情。这让他有些失望,要么维特斯还没有成长到那个程度,要么后世夸大了他的战术才能。

    他迅速来到指挥部,遇到了陶明章,他们互相认识,互相打了个招呼,就开始谈论计划,谈话间,敌人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将士兵们压制在掩体后面抬不起头来。

    徐冲通过炮队镜观察了敌人的炮兵阵地,他们藏在山上树林里,飞机显然不容易找到,是一个大麻烦。果然飞抵的p38飞机,绕了一大圈,无法从混乱的战场上找到关键目标,随便找了一个敌人阵地发射了火箭弹飞走了。

    伤亡数字开始攀升,温特斯少尉希望徐冲能和他一起发起一次两面夹击的进攻,正面由坦克佯攻,但是徐冲觉得敌人居高临下,火力占优,即使强攻能得手,也要死不少人。温特斯倒是挺佩服徐冲昨天创造的奇迹,所以很愿意听取他的看法,显然他说的是对的。缺乏重火力,进攻会异常艰难。

    场面僵持了一分钟,徐冲突然向陶明章要来了货船上武器装载清单,看到其中其中两艘船上的105毫米榴弹炮,而且就在甲板上。

    徐冲一拍大腿,立即建议用这些炮火进行掩护,这样步兵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