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着抓过铅笔,就凭着记忆和扎实的图上作业,将日本人夜里挖的几条通道画了出来。
“师座,明天日本天皇生日,他们一定会猛攻,这会儿多半在储备弹药。我带着该死队从两条坑道同时过去,他们炮兵火力够不着,战壕里我们的新家伙绝对不吃亏,就这样一鼓作气反杀过去,趁他们没回过神来,把他们炮兵阵地端了。”
“可行吗?”刚才还一脸不屑的张灵甫突然有些渴求起来,他放下身段追问郭文初。
“可行,用迫击炮轰击一下他们山上指挥部,制造点儿混乱,然后我带人动手。在坑道里,敌人步枪镇不住,歪把子也不灵活,那些英国枪路口上能单手伸出去打,比20响连发好控制。你得给我再找几个左撇子,这样坑道突击不吃亏。”
看来郭文初回来还真不是想溜号,而是想到了点子。
“人手你放心,新到174团一个营,我给你找。别说左撇子,三只眼马王爷都行。”
“再有些强光手电就更好了,在江西时用过这招,遭遇战让鬼子睁不开眼。”
“很好,英国仓库里就有,要多少有多少。不过文初,”他过来按住副团长肩膀,“你记住,打仗不是光靠滑头小聪明,也不是靠一两件武器比敌人强,而是靠军人一往无前的勇气压倒对方。明白吗?”
“明白了师长。”
427笃定的渡边中将()
郭文初立即下去准备,张灵甫开始为这个计划调集兵力。他对对面日军指挥官的风格有了一些了解,那不是一个粗鲁莽夫,进攻喜欢步步为营,步炮配合很好,还很喜欢土工作业。在国内时,这路鬼子就是他最头疼的,他倒是不怕鬼子拼命。如果日本人都是来拼命,中国人有几倍的人命和他们耗,但是如果鬼子善于用火力,每每不惜炮弹,那么农业国与工业国的本质差别会暴露出来,多少人命也未必填的过来,这种绝户仗他不是没打过,一个团上去没挨着敌人一半报销了。他想今天可别出动飞机,这里距离飞虎队在云南的基地很近,随时有几架p40在头上转,这是他唯一的保障。
“报告,军统在畹町的电台,监听我我们周围敌人秘密电台活跃,截获电文较之前期多了十倍不止。”情报处来人报告。
“立即把骑兵连特务连撒出去,敌人夜里一定有破坏。”
“是。”
“城里灯火管制怎么样?”
“师座放心,全都安排好了,一定不会漏出一点儿光亮。”
“放心?你怎么说的这么轻巧?这么多电台活跃,今天夜里一定不简单。多派人手下去。”
“是。”
他当然不敢掉以轻心,对面敌人四平八稳,看上去很有信心,不知道自己一次偷袭能不能扭转局面。
阵地上新的敢死队已经组成了。侦察连也没闲着来回了敌人前沿几趟,通报看到的情况。敌人果然正在那边囤积炮弹,而且还在挖掘通道。从敌人野战厨房提前开伙,坑道边挖厕所的迹象看,也许会在拂晓前发起进攻,这次进攻多半是决定性的。
辎重部队如同旋风一样搜刮英国仓库,寻找各种可以用的东西,这次又有收获,找到了大量的英国破片手雷,整个一铸铁疙瘩,比m24还重不少,似乎很不适合中国兵体质,不过管不了那么多直接发下去。
日军那里果然没有什么准备,始终没有发现他们在通道里埋设地雷,明天他们皇上大寿,一定要放手一搏,不会用这些碍手碍脚的东西。
很多年来,日军对自己的夜战都极有自信,久而久之,自信成了迷信,不仅仅是日本人,很多中国军人也认为夜里鬼子更厉害些,又讹传日本人吃了鲨鱼肝,夜里视力好,当然实际上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忽的一声,一枚闪亮的信号弹飞向空中,中国阵地上轻重机枪开始射击,很快日本人那边也开始换机。双方曳光弹就在战壕里士兵头上飞过,看着蔚为壮观。
郭文初站在战壕里,还在给敢死队的几个排长讲进攻要领。
“钢盔都抹上烂泥了吗?”
“放心吧团座,都准备好了。”
“都悠着点儿,这些新发的英国手榴弹不扔它不炸,这不是德国货,也不是巩造,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真要这样用起来容易多了,就是太重。”
“别光说容易,这玩意儿带破片,扔出去记得趴下。别探头探脑看,让弹片磕脑门儿上。”
他说完爬上战壕,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火力点,白天观察过不知道多少遍,不过趁现在现在双方打曳光弹,看的更清楚些。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日军火力点,这几个小时他们又上来了至少一个大队,自然判断中国军队只有防守的份。
“弟兄们,杀一个够本儿,但是今天我们还得多赚几个,都别死的太早。”
阵地上双方对射也渐渐停息下来,最后只剩下了零星的冷枪,入夜后的第一次火力试探宣告落幕,通常一晚上双方要反复几次,而这种间歇也比较让对手麻痹下来。
郭副团长第一个闯进了坑道,其余人鱼贯跟着,他们向铜墙铁壁一样的敌人阵地冲过去。跑出大约一百米他猛地停住,后面人也都停下。前面传来叮当乱响锹镐声,显然日本人还在挖掘坑道,显然在准备多挖几条进攻路线,把进攻兵力尽快投入,不让中国军队有反扑的机会,这应该是他们对下午一个中队被歼灭的教训总结。
敢死队减慢速度小心前进。日本兵吆喝声清晰可见。附近一定会有敌人的机枪火力,他们也不至于一点儿都不防备。他看了看表,时间差不多了,预定的照明弹快下来。
几颗照明弹从天而降,闪耀的光芒自动向西横扫过战场,风向带着照明弹略微走偏了。强光照射到坑道里时,暴露出了前面的日军掩体,他们用一道半身墙,简单堵住了通道,在这里架起了一挺几枪。几名日军完全没有防备,都抬头看着照明弹,当焰火看。两颗手雷越过矮墙掉落地面,立即就爆炸,竟然将一挺笨重的机枪炸到翻过掩体,日军一个小组被全体炸死,防御矮墙也被炸出豁口,敢死队一拥而上冲了过去。
两名手持工兵铲的日军赶紧冲过来查看,他们的头盔没有用盔罩,稍微有些反光,被郭文初抢先看到,手电光指向那里,后面几支冲锋枪一起扫射,两名日军抖动着倒在地上。
枪声暴露了反击,举着刺刀的日军从两侧坑道里蜂拥而出,但是在密集火网前无法冲到近前。
敢死队一路冲杀,渐渐靠近日军炮兵阵地附近,日军才从混乱中回过神来组织起抵抗,敢死队摧毁了几门步炮后,被正面的机枪压主。敌人也有些开窍,不再直接挺着刺刀过来,而是用手榴弹来阻挡他们,师部8门迫击炮打了半个基数,进行了火力支援,但是还是不足以为只有轻武器的敢死队,打开一条进行向纵深挺进的通道。
林秀轩将一桶汽油撒在一堆树枝上,远处激战正酣打的热闹,不过从枪声判断,国军火力无以为继,陷入了下风。这种情况在预料之内,因为日军在坑道尽头部署了一个大队的进攻兵力,正提前开饭等着进攻,如果国军晚一个钟头进攻,这边日本人就先打过去了;这次突袭确实给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56师团毕竟是偷袭出名的部队,适应偷袭的能力很强。现在,突袭好像打成了阵地战,日军利用汽油桶、弹药箱和死尸,再坑道内堆砌了临时障碍,阻滞了对方进攻。不出意外,很快他们就能探清虚实,反推回去。
林和他的小组24小时内赶了120公里路,途中汽车损坏,从英军那里抢了一辆卡车赶来,原准备去曼德勒。几个钟头前秦小苏监听到了第5飞行师团的夜间轰炸腊戌计划,于是小组迅速从眉苗向东来了这里,路上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反制计划,计算敌人轰炸时间正好在夜间,十分有利于小组事先做一些手脚。
对特别小组行动全然不知的渡边正夫师团长,正站在指挥部,用炮队镜观看漆黑一片的腊戌,对近在鼻子底下的交战完全不关注。敌人的偷袭在他预料之外,不过除了让他增加一些额外损失之外,不可能扭转局面。真正决定性的力量在他手中,他正在等着它们登场表演。
渡边的笃定显然是有其道理的,他不但善于步炮配合,也善于空地协同。所有可以拉开与对手技术代差的时髦打法,他都愿意尝试。在他看来,轻忽士兵生命,去和一个士兵九成是文盲,又没几门炮的敌人拼刺刀决胜,是最最愚蠢的。所以他在计划制定长途奔袭计划时,就倾向于在必要时刻,利用飞机来支援进攻,正如德军在阿登战役时做的那样。
当然为了避开那些机场离得很近,出动率又很高的美国p40,确保轰炸机不要有损失,他与饭田定下了夜间空袭的计策。为了弥补夜间轰炸精度不足的问题,这次轰炸集中了90架轰炸机,从越南和泰国的4座机场起飞,这很可能是珍珠港以来,规模和复杂程度第二大的空袭计划,投弹当量甚至会在珍珠港之上。
攻击范围包括腊戌城区的仓库区和74军外围阵地。由特工在几个方向点火,圈定范围。轰炸机赶来后,将自行寻找到这个范围并投弹,他要用腊戌的一片火海来为天皇庆祝生日,也未主攻打开通道。
此刻,马强正在日军指挥部以南一公里的某个地方准备点火,林的计划是期待这些火堆能把轰炸机引过来,他知道敌人的目标指示方式士依靠地面特务,在上海时已经见识过了,以日本陆军的技术水平,也不大可能通过其他办法来协调空地。既然有这样的空子,不去钻一下简直没道理。这会儿徐冲则戴着夜视仪去追杀日本特工去了,即使没有干掉,到时候大家一起点火,也让天上飞机抓瞎。
秦小苏报告,听到日军轰炸机与塔台之间通话,一些飞机已经起飞了,并且那边徐冲已经干掉了一个敌人小组,还在搜寻其他小组。从日军电台里透露的信息,对面至少还有三个小组。
日军轰炸机从越南起飞,一路依靠导航台和月光下依稀可见的湄公河飞行,这次轰炸的难点在于导航,不过因为在泰国新建了导航台,使得夜间攻击难度变得稍小。整个轰炸机编队十分拖沓,前前后后脱开了上百公里,这当然也是故意的,为了避免飞机太近发生危险。
地面上渡边看了看表,时间差不多了,抬头时看到对面漆黑一片的山坳旁,突然冒出一堆火焰,然后在另一边,也亮起另一堆火。
看来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轰炸机只要飞进这两堆火光中间,就找到轰炸通道了,还有第三堆火应该很快就会亮起来。
依照他对中国军队的了解,他们对这种高技术作战方式非常陌生,中国军队宁可用拼光一个连却争夺一条战壕,却会对近在咫尺的一堆真正要命的火光视而不见。也许到轰炸结束,那些火才会自己熄灭。
但是且慢,远处一堆火突然熄灭了,他赶紧转向另一堆火,倒是还在熊熊燃烧着,但是已经不足以表示目标区了。
日军轰炸机上领航员也看到了火光,引导飞机飞向火光,但是与约定不一样,只有一处篝火,看来只能胡乱投弹了。但是转而又看到了对面很远的地方冒出两堆火,几乎同时燃起,这使得轰炸区变成了一个奇怪的三角形。
轰炸机毫不犹豫向新出现的火光飞去,他们可不能多盘旋几圈等地面确实信号,后面其他机群正在赶来,他们必须干净投弹走人,免得撞到一起。
等着壮观一幕的渡边正有些傻眼,耳听天上飞机轰鸣声越来越近,并没有日军注意到自己后方有人点起火堆,引导轰炸机过来。
刺耳的尖叫声从天儿降,炸弹落向了日军的出发阵地。
428拖沓后撤()
几千米空中,日本轰炸机上的机组开始山呼万岁,他们的投弹时间掐的很准,正好赶上29日凌晨,这是值得庆祝的时刻。成员们都在祈祷,这次投弹能炸死更多人。
飞机掠过日军司令部上空时,炸弹尚未落地,但是中将已经发觉哪里不对劲,脸上的笑容僵硬住了,炸弹下坠的呼啸声越来越近,转瞬间就在前方一百米的地方成排的炸弹落下。将堆积在那里的一排山炮炸毁。这些75炮刚运来,对准了腊戌还没开过一炮。旁边有人飞身过来,将中将扑倒在地。外面气浪席卷而来,临时指挥部的松木支架吱呀乱响。一块滚烫的弹片就落在中将脸旁。
“怎么会这样?”他知道这次纰漏大了,但是是哪里出了问题?
“师团长,你看北面还有南面都有火光。”有人提醒道。
他赶紧爬起来,甚至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了左右两侧各有两堆火光,不在相隔1。5公里的荒山山顶上熊熊燃烧,不知道什么时候点上的,这两堆火显然指示出了自己的大致集结区。
“混蛋,怎么会有这种事?”
“高木大尉,赶紧带人去扑灭那些火。再过十分分钟第二队就要到了。”他大喊起来,希望为时不晚。
与此同时,58师指挥部里的张灵甫也看到了蹊跷的爆炸。这一轮敌机逼近,其实把他吓的不轻,他的精华可都在这里,并且听动静敌机来的也不少,他正如同往常一样,直挺挺站在指挥部稳定人心,当然心里祈祷扔的偏一些。但是不知怎么祈祷功力大发了,竟然偏的那么远,并且如果按照地图计算,那里是敌人的核心阵地。
他早就判断敌人指挥部会在那个位置,他的迫击炮一直试图对那里展开攻击,碰碰运气,不过微不足道的几发炮弹打过去只是给对方挠痒痒,对表面阵地没什么破坏。但是刚才扔下来的东西可不一样,即使隔着几公里,但是可以看到火光外快速延伸的弧形激波,看上去蔚为壮观,那是250公斤以上炸弹的爆炸特征。爆炸声相隔十几秒到了他这边。
“师座,敌人飞机认错炸弹了?”一边有人说道。
“我又没瞎,都看见了。”
“日本人疯了,自己炸自己?”
“疯什么疯,一定是投弹高度太大,被风吹偏了。史迪威就爱杜聿明面前吹嘘美国人高空轰炸机,说什么日战机达不到的万米高空自由进出实施轰炸,你想想那么高扔下来还能有准头吗?我还是那句话,打仗,不是靠耍小聪明,有几样武器就能打赢的。”
“报告,侦搜连抓住16名日军特务,附近对空火堆都是他们点的,一共七八处,全被我们捣毁了。”
“侦搜连效率这么高了?”张灵甫也大吃一惊,他的部队新来乍到对周围地形远没有潜伏已久的日本人特工小子熟悉,怎么一下子就能把所有指示点都找到了。
“是这样的师座,我们摸掉第一个点的时候,在死尸身上找到示意图。所有指示点都进行了精确标注。”
“你们看,日本人做事是多么细致不过,细致归细致,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
“俘虏怎么办?”
“有没有汉奸?”
“全是汉奸,日本人在交火时要么战死,要么自杀了。”
“先留着,明天让运输队空车回松山时一起带上,就在惠通桥上装进麻袋里扔到怒江里。”
“师座,这样岂不麻烦?”
“军统说仅临沧、瑞丽、畹町三地,潜伏着一千多敌特几十部电台,目的就是要炸断惠通桥。所以,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怕,这座桥对我们太重要了,一定要保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