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跟着他慢慢向前凑过去,踩过炸的乱糟糟的敌人尸体,可以听到日本人就在不远处说话,显得声嘶力竭,虽然听不懂,但是敌人开始不适应了?
“弟兄们,都听着,别急着送。”
“是啊官长,这玩意儿,比花机关劲儿大啊。”
“嗯,用的9毫米子弹,敌人冲不到近前。我数到三,一起投弹,然后冲过去,前排蹲下,后排站姿发扬火力。”
“明白了。”
几名排头兵靠在战壕边上,一起拔掉了手榴弹拉弦,然后互相看着并不扔出去。这种德国手榴弹一定是慢性子设计的,从拉弦到爆炸的时间大概有七秒钟,老兵的定力能看着它在手上燃烧4秒左右。它的另一个缺点是扔不太远,不过优点在于威力很大,日军的破片型手榴弹在堑壕里作用不如它。
几枚手榴弹一起扔过去,立即就听到了隔着几米远的壕沟里日本人尖叫,他们开始找地方躲避了。中国军人挺着冲锋枪开始反攻。手榴弹相继爆炸,滚热的气浪在七转八绕的壕沟里涌动。
烟趴在地上的日本人抬头起身,影影绰绰看到烟雾后面有人过来,却不知道敌友,于是大喊起来。敢死队到了跟前,劈头扫射,要想在这样猛烈的火力前,冲到近前展现刺杀基本功基本是不可能的。转眼间,又一个机枪组被干掉。
张灵甫将后续兵力补充进来。他从仓库里获得了大量冲锋枪和英军头盔,多到没有数字——负责统计的军官被日本飞机炸死了,不过不管了,发下去干吧。
张师长比渡边政府稍晚发现局面稳住了,他原本只想让敢死队抵挡住敌人一段时间,好修补第二第三道方向,但是战斗开始向敌人那边延伸,日军炮兵已经进入阵地,但是干看着。
与此同时,200公里外的褚亭长已经脱离大队转向西侧。褚营长没有执行杜聿明给他的断后任务,因为后面已经没有多少敌军了,只是焦头烂额中的杜长官不知道,完全凭猜想下达了一个命令。
他必须避开被其他部队占据的公路,以免被堵在路上被日本飞机炸,同时他也不相信军部还能为自己统筹安排汽油和弹药,这件事布鲁克都觉得他很有先见之明;因为布鲁克从史迪威处得到消息,曼德勒已经一团乱,指挥部还没撤,日军的奸细就已经开始在城里捣乱,情报系统彻底瘫痪。最近十几个钟头,城外的敌人去向,番号变化,已经只能靠猜了,所以布鲁克也赞成合成营独立行动,不要被两眼一抹黑,隔着几百公里乱下命令的指挥部拖累。
果然褚亭长的先见之明一直起作用,周有福靠着他惊人的嗅觉,再次找到了英国人隐藏的燃料和弹药仓库。
在盟军参谋部互通有无的地图上,蒙育瓦矿区附近的这座仓库并不存在,很显然英国人自的地图上一定有。现在合成营就停在了这里,哪儿也不去了,褚亭长知道再往东不会再有补给了,往北和往西都没有公路,这是缅甸地理的现实,机械化部队必须在这里发挥最后的作用,每一件装备都不可能带走,然后多半是要去印度重新武装。
他设想了局面变化,这里将是重中之重,敌人的紧追虽然受到了挫折,还折损一名中将,但是战略重点必然还是杜绝远征军的所有退路,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现在起,必须给中国军队保留一条推向印度的道路。原本的历史上,孙立人部,就是从自己背后的山区,退去了印度。
林秀轩的特别小组,则迅速向东移动,看看还能不能发挥什么作用。令人欣慰的是74军一个不满员的团,竟然守住了腊戌一天一夜,这使得战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远在南太平洋,凤翔号航母在四艘青叶级重巡洋舰护卫下,突然大胆向南挺进,直接开过了狭窄的乔马德水道,故意让附近的美澳军队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艘航母连续对莫尔兹比展开攻击,转而又对昆士兰汤斯维尔的盟军基地展开攻击,使出浑身解数招惹盟军上门。但是美军舰队没有上钩,而是袭击了日军防御最前线的布干维尔肖特兰港,显然自由一套打算。
419的指挥班子,躲在海底准确掌握双方的一举一动,除了空中。看起来山本的如意算盘也没打成,诱敌到几内亚附近消灭的建议多半是浅野撺掇出来的,因为他是直线型的思维,以为可以按照既定的历史来对应所有不确定的未来,但是现在看来,没有争夺所罗门群岛的引发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弗莱彻也许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拯救澳大利亚或者麦克阿瑟不是他分内的事情,或者不是首要的事情。
“看起来美国人不那么热衷于歼灭日本人航母了?”政委最先说话,“如果这样我们倒省心了。”
“是啊,历史一经改变,就不会简单按照穿越者想定的逻辑演进。看得出,日方的部署是很有针对性的,但是美军没有跟进。舒平,你怎么看?”
“我?我没怎么看。”舒平心不在焉道。
“那你在想什么?还在想敌人水上飞机的战术?”
“是的,我确定那是战场监视的一部分。我建议夜里派一架无人机上天,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同时也监视一下我们自己,我总担心我们保持天线深度,可能会被路过的飞机看到,这里的海水透明度很高,不得不防。”
“我同意。多加提防总是不错的。”
“报告艇长,敌人第5战队向东来了,速度很快,看来是去找袭击肖特兰的约克城级航母。最快夜里特罗布里恩群岛。”
“瞧,要直接干,没有小航母诱敌的前戏了,那我们也过去凑凑热闹,”程大洋说道,“顺便舒平你不是担心那些水上飞机吗,纳西飞机都是从肖特兰基地起飞的,我们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不是先进行一次无人机侦察,再靠近可能的战区?航母交战前会有很多回合的互相试探,我们不必太急着过去。”舒平说道。
“多等一天,可能错过好的机会,总之今天晚上,我们起飞一架无人机就是了。”
程大洋拍板,舒平不再坚持。当然他肚子里,还是隐隐觉得哪里不妥,因为夜里释放的无人机,第一个白天将自主在空中游荡,无法与潜艇建立通讯,必须隔天夜里降落后,才能看到它拍到的东西,对急于靠近战场的419而言,有一段情报空白的时间。他也觉得自己有些杞人忧天,419在这片战场的信息优势是巨大的,虽然能否扭转世界大战还是未知,但是主导海战毫无问题。
当然,他也很确定,如果那些4发水上飞机在穿越者的指点下做了什么改动,他可以从外形上一眼看出来。
426夜间低空飞行()
潜艇在水下掉头,北上向所罗门群岛靠近。如果战场靠近群岛,对419相当不利,主要是因为水深不定和地形复杂,419并没有完整的水文地理资料,并且声呐探测距离,在这些地区也会大打折扣。目前为止,这艘潜艇可以探测到周围的每一艘船,包括降落中的水上飞机,过去两天的统计表明,从布干维尔起飞的水上飞机确实有些多。
约克城号在空袭了布干维尔后,也未远离,大有留下试探的意思。这里靠近双方基地,于是双方各派侦察机,进行搜索。从航迹探测看,日军航母靠近到岛屿西端,就向北绕行,躲到布干维尔岛北方。这显然是基于对盟军出动侦察机动向的统计做出的策略,因为下潜前,419雷达探测到盟军p38不太敢穿越日军防守的大型岛屿,倒是不担心被拦截,这些飞机速度足够,只是一旦日军飞机起飞,他们就要绕一大圈会去,可能会面临燃料不足的问题。
同时,美军的航母一样在靠近的己方岛屿出溜达,一样想将对手诱入自己有利的区域作战。
程大洋有理由担心双方这样绕来绕去,兼有这么多陆基侦察机保驾,会打不上,他潜在水下不再掌握空情,信息失去一半,不过从航迹推测,日本人是基于穿越者提供的历史教训,才变得谨慎,而美国人则是出于本身实力不济的考虑,大概觉得很日本人痛快地放弃了一半的所罗门群岛,自己心里都有些不安。
要是他们真的打不上可怎么办?要不然自己直接去干?这个计划他其实也想过,日本人会认为是美国潜艇的行动,但是他面临的着武器不足的情况,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双方混战,他躲暗处,为盟军提供信息上的支援,给日本人以误导,必要时给一些伤重想溜的主力船补枪,这样才能达到最优,但是他现在面临着不确定的历史,哪儿什么理想化的便宜可捡。
从航海图看,419已经很接近那片,双方预设却又各自不敢深入的交战重合区。时间已近黄昏,这个时候即使潜艇上浮也很容易隐藏在波涛中,他下令上浮,然后通过雷达侦察一番,头上没有飞机,或许能紧急起飞一架无人机,在太阳下山前抢拍一些舒平想看到的照片。确认安全后,潜艇整个浮起,从前甲板上起飞了一架无人机,这架无人机将用最高航速,爬升上高空,赶往目标区,不过考虑续航力,降落前不再减低高度。
一个钟头后,舒平等到了第一批侦察照片,是无人机拍摄自肖特兰港的。天色已经差不多暗下来了,加上下着小雨,效果不好,但是还是拍到了一些细节。随后拍到的,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港口里停着各色日军军舰,但是有一条突出与堤坝的栈桥,远远伸到海里,那就是水上飞机码头,远离其他港口,是为了确保这些飞机有足够水深起飞,且不让舰船出港与起飞航线重合。码头上只有一架水上飞机被拍到,另有一架在空中,这一点已经被雷达探测证实了。
舒平一个人仔细观看手头几张模模糊糊的照片,想确认飞机后的旋转机枪炮塔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倒是没有看到最怕的东西,就是机尾部出现一个长条状的磁探测器。他一直担心可能会有这种东西,并且如果有,一定是牧野出主意;但是假设归假设不能说出来,因为他自己都觉得是小概率,即使程大洋将他招入419决策班子希望他出出主意,他还是依照自己的风格谨言慎行,对他来说,要么不说,说就一定要说中。
但是后方炮塔好像动过了,看不到玻璃罩反光,它这个角度,应该会反射一点儿落日余晖吧?旁边建筑有一些反光。会不会有名堂?但是照片实在太不清楚,无法做出定论。即使没有机枪塔又能说明什么?
海面上,一架川西二式大艇,正在低空飞行。今天的训练科目是夜间的100米以下低空飞行,这在以往是不可能做到的,不过现在飞机上有了牧野的小发明——超声波测高仪。当然完全归功于牧野,也有些言过其实,他只是几个参与者中的一个,不过其他人都死了。当年穿越前,技术本部对可能需要的战争技术和本时代日本技术的匹配可能,进行了深入调研。相对于日本的雷达技术,无线电测高显然技术跳跃有些大了,至少需要集中资源,研究个大半年才可能有些进展,超声波则可以通过压电晶体产生脉冲信号,而且接收也很容易,可以通过音频来确定,甚至人的反应就可以通过每个脉冲,从发射的反射回来的时间来粗略判定高度。如果手动发射超声音频后半秒内就接受到信号,意味着高度在100米以内,有些低了;一秒后才听到回声,意味着高度超过了200米,有些大了,理论上有一个人掐着秒表就能干。当然这仍然需要一些冒险,必须将水上飞机速度降到最低。而驾驶员必须通过仪表驾驶,随时保持水平,做好降落到水面的准备。当然,即使除了纰漏,水上飞机仓促间撞到水面,仍然有机会在水上降落(前提是保持水平),对机体的损伤无法避免,如果多来几次,一架昂贵的水上飞机就会报废。
其余的难度在于人员训练和功率放大器件,声波可以穿透水面,反射率依照海况和当时空气湿度情况而变化,需要灵敏的人来干这个活儿。牧野当初致力于阻止战争,对于分派的不少武器设计的活儿,也是意兴阑珊地参与,但是他毕竟干过一遍,知道这个东西是可行的,甚至可以用东京周边几家电气公司粗制滥造的现成的器件拼凑出来。
飞行员伊藤少尉警惕地控制着方向盘,现在两眼一抹黑,外面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看仪表让他很不习惯,这种飞行方式简直超越了时代。
按照约定,一艘大型潜艇就在附近配合训练,飞行员不知道自己的危险训练到底有什么鬼名堂,他是海军精锐,参与过偷袭珍珠港的行动(从马绍尔起飞的侦察),以往主要任务都是侦察和在环礁降落执行对潜艇补给任务,但是没有探测水面下潜艇的部分。但是有人在他的飞机上开窗破洞,装了一个可以伸缩到外面的大家伙,都说很高级,但是与自己潜艇进行了几次对抗,有几次看到潜艇就水面上航行,自己就从它上面开过,后面那个莫名其妙的设备和傻乎乎的听音员,也都没什么反应;现在又要加夜间低空项目,先试飞100米,听说过两天还要加码。
他保持稳定在海面掠过。心里想,这都要能探测到潜艇不是出鬼了?探测到又怎么样,把尾炮拆了靠什么打?
419远远发现了这架飞机,竟然长时间保持了90至120米之间的夜间低空飞行,但是却没有探测到任何的电磁波辐射。这次连程大洋也觉得蹊跷,从高度和速度的配合看,简直是在演练反潜。这狗日的怎么做到的?是不是开着灯?有灯也看不清海面啊,外面正下着小雨。
腊戌,28日夜。郭副团长拎着冲锋枪枪回到指挥部,看得出他旧伤上面又添了新伤,头上手上都是绷带,不过兴致很好。他到了门口先接过卫兵递过来的水壶,猛灌了几口,但是里面张灵甫并不迎出来,只是面沉似水等着。
郭文初走到地图前。
“师座,干的痛快,打死了一百多鬼子,我们只折了三十几个弟兄”
张灵甫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走过来,抬手用一根马鞭指着郭文初的胸口。
“文初,你怎么回来了?还是不敢死?”
“师座,阵地我夺回来了”
“夺回来?我要的不是暂时夺回阵地,而是要让他们看到血性,中国军人的血性,懂吗?”
他说着狠狠把马鞭丢在地图上,背过身去。
“师座,要死还不容易,今天我可以死一百遍,但是我想到了一条计策,可以消灭敌人山炮,非得回来告诉您”
张灵甫半转过身,似乎有一点点兴趣。
“师座,昨天夜里敌人土工作业,把坑道挖到咱们跟前。”
“这还用你说?”
“但是今天下午,我带着弟兄们上去,发现英国人烧火棍子好用,近距离格杀,比以前短枪队厉害,比刺刀大刀都管用。”
“哦?”
“我回来,就是向您汇报这个事情,咱们手榴弹开路,冲锋枪后面顶着,可以顺着敌人坑道杀回去,他们一定预料不动,而且他们那些大炮早上在山上,咱们够不着,下午都搬下来的,就在坑道边上。”
“说下去”张灵甫赶紧到了地图边上,“这是侦察排刚刚标注的,你从前面回来,看看位置准不准。”
郭文初过来看了两遍:“不错,都在这里,距离我夺回的阵地不到600米,不您的地图没有标注日本人坑道,我来”
他说着抓过铅笔,就凭着记忆和扎实的图上作业,将日本人夜里挖的几条通道画了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