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阳帝国-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立即上船走人。

    水上飞机起飞后,先去菲律宾,经过短暂加油后前往拉包尔。如今帝国控制的区域空前的庞大,即使航程惊人的二式大艇,也无法直接飞抵。

    缅甸西北山区,特别小组还在为远程通讯做最后的努力。秦小苏对雷达桁架天线的改造差不多完成了,预计很快就可以和千里之外的419进行第一次试验性的联络了。届时只要大致判断419所处的方位,就可以使用窄波束对十几公里高的对流程进行发射,电磁波能量在空间进行几次转折后,会有所损失,但是仍然足够419的设备接收,远比单兵背负电台飘忽不定的收发效果来的可靠。

    林秀轩一个人坐在方舱内,一边着各地广播,一边思考着目前处境。

    最近10天的情况发展,让他深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不从心。原本他从未认真考虑过419可能会失败,在上海船厂内最艰难的时刻也不至于会相信,穿越者还可能赢,大不了419搞砸一两次,但是战争本身不会背离历史。如果从一个整体上来看,日本穿越者的行动,似乎要比419更成功,尤其在大庆的得逞,造成的后果可能比想象的要严重。现在,遥远的婆罗洲不再牵制敌人的时间和兵力,而缅甸的情况可能变得更糟。会遭到什么情况他不敢想,但是如果从地图上看,重庆距离中缅边境,其实也并不太远。

    “组长,准备完毕,更换了几个真空二极管。要是有什么差错,这种老掉牙备品不好找啊。”

    秦小苏说道。

    “好,我知道了。”

    林秀轩起身到外面,查看其他人的工作,贺明制作的,可以快速展开伪装网差不多完工了,完全按照本地丛林的色彩特征制作,收纳起来不足10公斤,2个人10分钟内展开,飞机在任何高度都不可能看见下面有东西,即使地面侦察兵,如果不接近到50米内,也很难发现。特别小组如今算是物尽其用,人尽其力了,完全把装备和人员的潜力发挥到了极点。

    一身伪装的徐冲猫着腰从远处返回,肩上还扛着一只鹿,不知道用的什么不发出声的方法抓到的,林秀轩这会儿懒得关心这种事,总之能剩下一些粮食。

    他回到雷达下的方舱。秦小苏按照估算的419的方位,调整天线方位和仰角,然后开始第一次呼叫。这种通讯仍然有其局限性,如果419潜入水中,单靠短波无法穿透海水的。其次,由于使用了落后的器件,通讯容量很小,原来通讯设备的跳频能力受到制约,这使得从主瓣和各个方向上副瓣泄露的电磁波辐射,可能会被本时代器材(在亚太地区主要是英国的设备)侦察到,当然数字通讯不至于截获通讯内容,更别提破译了。所以秦小苏制定了一些通讯规则,比如开机时间,以及天线方向等。

    很快就接到了简短的回复电文,通报了419目前的位置,看来设想成功了。可以实现数字通讯,包括双通道的语音通话。

    目前419已经到达了仰光外海,三川军一的一支舰队云集港外,似乎又要展开炮击,419预计天黑后可以到达毛淡棉附近,约定下一次开机时间后,林秀轩下令关机。

    既然这套东西能用,他指示将天线转向腊戌方向,预判褚艾云目前就在铁路沿线的某个位置。褚艾云的电台可以接收并记录下通讯内容,但是他仍然处于只能收不能发的状态,什么时候结束这种情况取决于他能不能控制第5军内部的一部大功率电台。

    褚艾云这会儿并不在电台旁,他正陪着小蒋参加第5军南下的军事会议,会议上鲜有中校以下的军官,只有他们两人属于例外,可以坐在最后面听。蒋纬国的任命还没有最后定下,看来还需他自己拿主意。

    会议气氛十分沉闷,杜聿明主要讲的还是困难,然后就将他草拟的作战方案拿出来讨论。方案相当保守,简单说第5军沿着铁路南下,控制住距离仰光一百多公里的铁路沿线城镇良礼彬,与当面日军形成对峙,如果日军势弱,他们就前进,如果日军强他们就后退到彪关。用他的话说,背靠交通线,可进可退。

    小蒋对这个计划显然不满意,这从脸上可以看得出,但是碍于军衔没有发言。不过杜聿明征求意见时,戴安澜倒是起身发表了一些反对声音,他也参加了委员长晚宴,知道杜聿明当着老头子面的表态,与这个计划并不一致。

    “军长,良礼彬距离仰光110公里,很容易被日军分割开,然后各个击破啊。且我军群集与此,不做展开,也不利于收集放方面的情报。”

    “如今日军在整个南洋用兵,我预料日军从其他战场抽调兵力,当是2个月以后的事情,我军可以以此事间为限,先整顿后方,扫除铁路沿线叛军,等待后续部队源源到达,并做必要修整补充。就让英军与日本人拼耗一下;待到3月份,饭田主力师老兵疲,援军却尚未到达之时,我军人以逸待劳,全军沿锡堂河南下,步步为营,将其打下海去。衍公觉得有何不妥吗?”

317夜间行军() 
“军长,我觉得此计划表面上并无不妥,但是最大的的问题,恰恰也在于太过求稳,求妥。”

    戴安澜并打算藏着掖着,直接说出了想法。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在于,这里大部分到过缅南的职业军人,都不赞同老蒋的激进设想,认为在这里消耗兵力,除了给英美解套,没有战略上的价值,尤其在日舰队封锁仰光后更是如此,但是戴安澜却一直都不反对。

    “求妥也不行?此话怎讲?”

    “战场形势多变,太过求稳反易受其制,将计划定到一两个月后,等到我们万事齐备了,日寇那边岂不是也准备稳妥了?”

    “话虽如此,但是贸然进兵,乃是兵家大忌啊。”

    “岳武穆说过,战而后阵,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日军参谋部运筹能力实在我之上,计划拖延日久,难保不会洞悉我方决心不足,实施各个击破策略;历数抗战以来之大小会战,凡出奇兵,或还有胜算;若以结硬寨,打呆仗之内战思路,应对日军的,哪一次不是被日本陆军临阵多变之战术瓦解?”

    杜聿明不置可否,戴安澜所提到的日军临阵多变的战术,他也领教过;当然纵观二战,日本陆军也是以死板著称,谈不上灵活,只是国军的应变能力更差,临机协调更是没一次做的好;所以你越是想步步为营,日军还就是能见缝插针,找到薄弱处实施穿插。

    “目前的现实,我军除第5军,其余各部羸弱,堂堂之阵,兵虽多未必有利,反而发奇兵突袭其后方,或许能收到奇效。”

    “戴将军说的好。”

    陪坐末尾的蒋纬国突然叫好并鼓起掌来,他还用胳臂肘捅了捅褚艾云,褚艾云一万个不情愿地也拍两下,赶紧放下。杜聿明原本想反驳戴安澜两句,这下也没话可讲了。

    “今天只是初步讨论,我也只是抛砖引玉,诸位有什么意见,尽可以在会后呈上来。明天再议。”他无奈挥了挥手,用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来结束会议。

    军官们起身,三三两两向外面去,看着大部分愁眉不展。戴安澜的设想,让他们深感底气不足。抗战至今,以十倍兵力围战日军孤军的的战例倒也不少,但是彻底打垮1个师团的还没有。即使是昆仑关,消灭的也只是一个旅团,即使如此,第5军也是伤筋动骨损失了不少装备。或许是老蒋正是以此辉煌战役为蓝本,设想了第5军入缅后,可能打出一个大胜仗,在盟国危难时,提振人心。但是实际上,昆仑关一战至今已经2年多,第5军损失的战车和火炮,也没能补齐,为了维持装甲团编制,只能各处抽调来一些杂牌坦克来充数。杜聿明更是每天做梦都在清点大炮,生怕又少了几门。

    “上尉,你留下。”杜聿明叫住,准备离开的蒋纬国。

    “是。”蒋纬国一脸的振奋,他以为杜聿明要向他问策了。

    “是这样,我昨天和陆军军官学的校邱清泉主任通了电话,他正在筹备新的装甲教导部队,急需人手。这场仗还长,梯次人才培训紧迫的很,确实急需懂装甲战的我觉得。”

    “军长莫不是想让我回后方?”蒋纬国察觉到杜聿明又在耍阴招,“我已经向父亲保证,必在前线打出个样子,现在回去怎么有脸见人?”

    “我也是觉得良才难求”

    “他不是良才?”蒋纬国抬手一指旁边正收拾东西的褚艾云,“他能上战场杀敌,我为何不能?”

    褚艾云一脸懵懂看着蒋纬国,心里想,你爱上哪儿上哪儿,没事扯到老子头上干什么?

    “既然说到褚参谋,他就在参谋部供职,要不你也来我参谋部?”

    “多谢长官提拔,但我觉得参谋部太沉闷,我军衔低微,也参与不了指挥,还是去部队的好。”

    褚艾云偷眼瞧见,杜聿明嘴角开始抽动,情况正在向他能预料的,最坏的方向发展。

    “长官,我想去独立装甲团侦察连,我听说连长刚刚牺牲。”

    “是啊,正副连长去和英国人接洽,原本准备接收威克斯坦克,岂料半路被本地匪徒袭击,目前一死一伤。”

    “那我就毛遂自荐了,卑职在德国时,指挥过排一级战斗,也是侦察型车辆。”

    “这件事”

    “我已经向父亲提及此事,他也大大赞同。军长大可以给侍从室打一个电话,他已经有吩咐。”

    看来二公子是下定决心要给杜聿明出难题了,第5军还从未有越级给自己安排职位的,当然公正的说,蒋纬国确实是这个位置最合适的人选,整个国内能从理论上懂一些装甲战的人也没几个。

    “好吧,我再考虑考虑,你下去吧。”

    “是!”

    蒋纬国转身离开。留下杜聿明和褚艾云。

    “亭长你过来。”

    他将褚艾云招到跟前。

    “你都听到了,二公子要去侦察连,这正是我最担心的。”

    “是啊,昨日我们去连部走了走,他看到德国轮式侦察车,说是见了老伙计尤其感怀,希望能到前线看看日本人长几只眼。不过,不让他去,还不是军座你一句话?”

    “哎,没那么简单啊,”杜聿明双手叉腰叹息一声,“他要去,只能让他去。胡献群那里我打下招呼,不要动这个连就是,等下个月他瘾头过了,再给他升一级,把他打发走就是。”

    “军座高明。”

    “不过,大战在即,还是不能放心,要不然你一起去侦察连,当个副连长?”

    “我去?”

    “嗯。我看你智勇双全我,凡是又都有个分寸,就帮我看住二公子,务求他平安,我记你的恩德。”

    “但是”

    “别但是了,你办事,我放心。就这么定了。”

    “侦察连什么时候动?”

    “上面催的紧,装甲团明天就开拔去曼德勒以铁敏铁拉,联合指挥部预定在那里。你们到后,会有美国参谋团随后到,组成一个中美侦察部队。”

    “史迪威将军?”

    “不错,就是你见过的那个整天板着脸的家伙。美国人一直怀疑我们出兵决心,所以让他们见见二公子也好,我想老头子能同意二公子胡来,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我料日军运力吃紧,在3月中旬前,重点不是这里,你们就在前沿对峙一下,做做样子,下个月我自然有办法,把你调回来,把他弄走。”

    看来杜聿明对战场节奏的预估还是很有自信,当然褚艾云知道,按照历史,他的估算大致没错,除非缅甸15军的供应优先级提升,运力向这里倾斜,才可能促成缅甸战役提前。他在仰光与林秀轩最后一次见面时,林也提及了这种可能,因为浅野和长谷川甚至影佐祯昭,目前都到了缅甸。

    “军座,如果史迪威插手指挥怎么办?那样我可不能保证二公子不会借机会跑到前线,数日本人眼睛。”

    “美国人想染指指挥权,不是没有可能,不过我想史迪威也是装模作样,也不至于会亲自犯险。”

    入夜后,林秀轩开始了向东的转移。这是整个计划中最难的一部分,因为雷达车以及配套车辆需要开上公路,而公路上总难免会撞到英军,而现在他也不能时刻保持头上有无人机进行大范围侦察。

    马强开着吉普车,第一个冲出树林开上公路,他将在车队前方500米进行侦察,一旦有情况就由他提前发出预警。

    这里的双车道公路,正是英军从实兑港去往马圭仁安羌的必进道路,不撞见任何英国车队想来也是不可能,不过公路边大量的森林可以在紧急时充作掩护。

    马强头上戴着英军西瓜皮钢盔,戴着夜视仪,在头里开路,林秀轩和其他人开着其他几辆重型车辆紧跟其后。前20公里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连时常跑上公路游荡的野象和野牛群也没有碰到。一路上只看到大量被丢弃在路边的英国车辆,显然是白天日军空袭打坏的。英军在新加坡损失了他们在亚洲所最好的50架飓风战斗机,目前在缅甸只能倚重飞虎队的两个中队,随着日本陆军将菲律宾的第5飞行集团调过来,飞虎队也开始力不从心。

    林秀轩很快就发现了情况不妙,他在方舱里监听到了附近的无线电呼叫,虽然不知道距离自己多远,但是听得出是一支营级英国车队,显然对地形生疏的指挥员,在夜间需要无线电呼叫来确认自己是否掉队。

    这是林穿越后,第一次听到这么密集的无线电通话,通常日军一整个师团也没有几路语音通讯,看来英军技术装备的家底还是很厚。

    他思忖是否要停下来先躲躲,但是又不知道车队在自己前面还是后面。犹豫间,马强已经在前面撞见了从岔路口转出来的一支机械化行进的车队。他隔着几百米转弯躲进了树林,同时发挥警告。但是林下令紧急开进后面的树林里,秦小苏驾驶的那辆电源拖车,却无法在两车道公路上掉转过头来。

    转眼,前面闪闪发亮的一排车灯已经可以看到了,因为使用了遮蔽光芒的防空车灯,能看到,势必已经很近了。倒是徐冲驾驶的雷达车,越过水沟,冲进了丛林。留下这辆卡车堵在了路中间动弹不得。

    徐冲赶紧接替秦小苏倒车,但是眼看来不及了。他索性将车辆开到水沟里,假装被空袭打坏了,希望英国人不会好奇心太甚,下来查看。

    通过微光夜视仪可以看到,为首一辆十字军坦克正突突地向这边开过来,可以看到炮塔上紧张的车长正使劲向前张望。没有夜视仪的时代,夜间行军还不能开大灯,真是要了老命。

318装甲兵调动() 
英国坦克就从这辆假装损坏的卡车前面过去,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是坦克上的车长用手电大量了一下这辆没有弹孔,也看不到哪里被打坏的卡车,然后手电向后面坦克群发出信号,要求警戒左右两侧。随即后面坦克分单双数,将炮管指向两边。毕竟是打过托布鲁克的部队,还算有些经验。不过他们对付德意装甲兵的经验,面对抱着炸药往车底钻的日本人是否还能起作用?

    2个排的十字军过去,后面是笨重的丘吉尔坦克隆隆而来,虽然看着蠢到极点,但是似乎皮糙肉厚挺能抗揍的。林秀轩估计,这就是从实兑上岸的第7装甲旅的装备,但是他并不知道太多细节,历史书上也不提这些。看起来英国人将原来死板的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分类改变了。将轻重两种坦克编组到了一起,或许是在北非被隆美尔打的开窍了,知道集中使用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