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阳帝国-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争爆发正好2个月,日本人的进攻势如破竹,最先投入南方作战的部队一共只有11个师团又几个旅团,但是后勤却渐渐开始混乱,这当然也有419击沉了一艘重要货轮的小小功劳。

    开战前日本拥有世界第二,仅次于英国的远洋运输船队,1000吨以上的船只(姑且称为远洋型),大约有600万吨,但是因为控制范围陡然增加了几倍,规模仍显得太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英美的海军应该会从惊慌失措中,展开最初的反击,首先必然是依靠潜艇来打击运输线。开战前,大本营对运输船损失有所估计,判断平均每月可以承认的损失为4万吨,超过这个限度,会使得日本开工生产的船只数,无法与损失持平。

    头一个月,货船损失仅为2000吨,确实让大本营的很多人把心放到肚子里,但是到了42年的1月份,损失较之上月,陡然增加了1000%,当然主要归功于419击沉了几内亚丸号,连同几千吨大米和500辆自行车。

    夜里6点。林秀轩开始给雷达站的詹宁斯中尉打电话,他喉部的麦克风会将他的声音处理后,变成机场指挥坎贝尔上尉的声音,声音本身不可能分辨出来,但是他仍然需要通过之前的录音,研究一下节奏和习惯用语,以免出纰漏。

    他听到有人接起电话。

    “我是坎贝尔上尉,让詹宁斯中尉听电话。”

    “我就是。”

    “我接到上级命令,确实出了一些纰漏,要求你部立即按原定计划,在一个小时候,撤回到机场,另有任务。”

    “上尉,谁会来换防?”

    “这你不用管。”

    林秀轩尽量模仿的像一个趾高气昂的军官,这样也可以避免被下级问道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雷达班也一起换防吗?”

    “当然不是,他们得留在原地监视日本人。你们回来就行了。”

    “也许他们会被本地叛乱分子袭击?”

    “那么你就留下,等到换防部队到了,再撤离?”

    “上尉,换防的人什么时候到?”

    “那可没个准。”

    “不,我还是立即回来,我受够这个地方了。”

    林秀轩停止通话,然后切断了电话线,避免詹宁斯又打回去确认。

    他们三人移动到雷达站所在的山脚下,远远看着一个不满员的步兵排开始集合。然后大约25人上了一辆吉普车和一辆卡车,人数与林秀轩估算的大致不差。

    警戒部队的两辆车就从林秀轩眼前的土路开过去,詹宁斯中尉以后会受到军事法庭的何种处置他就不知道了,但是总比在因为在这里碍事,被他干掉强。林向秦小苏发出通讯,让他立即向自己靠拢。他与马强月徐冲,麻利换上本地游击队穿的褂子,在头上绑上一根黄色破布,斜挎武装带,上面胡乱插上一些子弹,再用木炭在脸上画了几道,这就是他们在毛淡棉是观察到的本地武装的样子。

    雷达站里一共还有11个人,仍然有2名夜间哨兵在执班,不用夜视仪也一目了然,因为就坐在高射炮跑位上抽烟,两个红点忽明忽暗。现在到了马强出手的时候了,他个子虽大,但是从背后全无声息地靠近一个人,事实上任何与打斗有关的技术,他都能做的比绣花更精确。

    他提着的那根电击器可以释放出10万伏以上瞬间高压,如果击中人的上半身左侧,且被攻击者与地面接触良好,可以让心脏立即麻痹昏倒,当然有一定的致死风险,因为放电时间和强度都较之一般自卫型的电击设备要大,这是确保特别小组安全所必须的。

    他走到第一名英军背后,猛地捅向他的后背,只见那家伙抖动着倒在地上,马强一脚将他踢翻,以免他的口鼻被泥土堵住憋死,可以看到他正两眼直翻,口吐白沫。

    另一位听到动静,扔掉烟屁从屁股底下找手电筒,马强几步抢到跟前,一下子将其击倒,后面徐冲林秀轩赶来,将两人捆上,顺便进行了简单的心外按摩,看上去没什么大碍,不过他们要是一直这么吊儿郎当站岗,在这场战争中有的是横死的机会。

    他们来到帐篷前,透过热像仪隔着帐篷,也能数清楚里面的人。有4个正在打牌,3人在岗位上操作雷达,另一位在木板搭成的简易淋浴房里哼着小曲洗澡。现在不必大费周折了,三人将夜视设备取下藏好,开始分头行动。

    林端着斯登冲锋枪,迈步闯进帐篷,输钱的中士一抬头看到他,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赶紧举起手来。反应慢的那位还在桌子上扒拉钱,经其他人提醒才转过身,愣了一下,才不情愿地放下钱并举手。林并不说话,歪了歪脑袋示意他们出去,顺手将挂在床头上的武装带全都收走。

    徐冲那里一样顺利,在方舱内准备开机的三人全部赶出来,英国人识相到没有一个吭声的。马强那边还特意等了一下,等到那家伙哼着小曲,穿上裤子,才踹开门,用枪把他顶出来。

    2分钟内,未放一枪,所有11个英军全部解决。现在到了将基地内这些车辆弄走的时候了。营地内总共有一部雷达车,两部拖车电源,一部探照灯和一部对空听音器,另有两门高射炮和三辆卡车。

    他将这些人的双手捆住,赶上一辆卡车,然后与秦小苏通话,他们还在路上。这功夫,他们将拖车连接到卡车上,又等了一会儿,秦小苏与贺明气喘吁吁赶到,贺明在路上被一条眼镜王蛇追了一阵,好在没被咬到。马强和徐冲押着战俘,开着第一辆卡车先行离开营地,他们会在一公里外的土路上等着看营地起火。

    林秀轩和另二位将雷达和电源开到路上,然后返回,在整个营地内泼上汽油,并安装上一枚炸弹。

    战俘们没有被蒙上眼睛,他们看到一团火从营地里升起,然后是接连的几次爆炸,一切犹如游击队的破坏,唯一有一点他们不敢去想的疑问,游击队为什么要留下他们的活口,这与以往听说的独立军凶残的做派完全不一样。

314破烂坦克() 
现在他们得到了想要的机动雷达,竟然还没有伤到一个人,情况完全在林的算计之内。下一步,就是找个地方先把这些东西藏起来,然后运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再对其进行一番改造,将雷达变成一部远程电台,方便在巨大的日本占领区内调度。林选择架设散射电台的区域,大致选定在北方山区,当然还没有具体位置。缅甸的地形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森林遮天蔽日,很适合隐藏大型装备,但是另一方面,要把重型设备运进去,却也非常困难。

    徐冲和马强载着战俘开出5公里,然后将他们赶下车,正好路边有一条沟,战俘们站在沟前面,以为要面临集体枪杀,有几个开始哭泣并祈祷起来,但是没有人试图逃走。

    徐冲将汽车掉过头,载上监视战俘的马强一溜烟开走了,将傻乎乎的英国人丢在了原地。

    过了很久,英国人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安全了。这些英国人步行从这里回到阿恰布的机场至少需要走到白天,对于林的计划来说时间足够了。

    特别小组一共只有5个人,需要开着3部车展开行动,车队中包括一部雷达,一部拖着电源的卡车,一辆是威利斯吉普车,吉普车大概刚从港口卸下,还挺新,以后可能用得着。

    日出前,他们先得将这些东西藏到附近丛林里,然后想办法通过中英防区的结合部运走。

    亚历山大中将来到缅甸后的初步想定,是将缅甸大致划分为东西两个防区。分界线自南向北,以日军尚未攻克的勃固起始,过良礼彬、彪关、央米丁敏铁拉等平原重镇,一直延伸到曼德拉,这也是缅甸中央铁路的路线。分界线东面就交给中国军队,西面由他的部队来防守。亚历山大做出如下部署,除了兵力不足,也有自留退路的考虑,一旦缅甸打糟了,那么英国人回印度,中国人会云南,各回各家。这样立足于败的部署,自然为以后的合作嫌隙,埋下了很坏的伏笔。

    接下来几天,林要做的,就是要沿着无人机侦察到的,一条通向梦内瓦铜矿的公路,向双方结合部的山区前进,这一带距离前线还有七百公里,中英双方都没有着手部署,就连南机关,也没有伸的到如此后方的山区。对于林来说,行动仍然十分便利。

    当然,特别小组也只能昼伏夜出,因为他们没有长一张英国人的脸。事实上英国人并没将雷达这样先进的设备,交给文化水平不足的殖民地军人操作,所以冒充殖民地军队,拉着一套雷达设备在白天行动,仍然有暴露的危险。

    中缅边境的景栋,褚艾云载着杜聿明,从蒋介石临时官邸返回指挥部。杜聿明一路上都抱着手并不说话,显然心境不佳。刚才的酒宴上,他被逼着将进攻的事情答应下来,所谓一言既出,就不能反悔了。另外,老蒋还有意将二公子塞进了第5军,除了现实决心,必然还有其他的考虑。他难免在想,老头子被美英撺掇的有些飘飘然了,以为缅甸不是日本人的主攻方向,可以好好表现一下,即使吃不掉日本人,至少也不会被他们吃掉。但是实际情况是,远征军在此地,接近两眼一抹黑,而日本人绝对不缺通风报信的本地人,这是老蒋假装没看到的重大劣势。

    褚艾云心中又是另一番想法,显然,缅甸战役要比历史记载的提前展开,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时机,因为饭田的主力第18师团,目前还在围攻新加坡,另一个55师团在马来亚。如果盟军能提前发起进攻,或许有机会打赢这一仗,当然是在特别小组的情报配合下,他从未觉得情报上会有什么劣势,就凭这监听无线电这一项,就至少可以与南机关打平手。

    “亭长啊,明天二公子去胡献群那里,说要看看我们的坦克,你陪着他去吧。”

    杜聿明突然开口,显然在考虑应付蒋二公子的人事安排的事情。

    “行啊,我开车送他去。”

    “早上6点,别迟到,他留洋回来,讨厌别人迟到。”

    “是。”

    “我觉得,你与他年龄相仿,又名声在外,应该可以处的融洽。”杜聿明的话也不知道是从何种逻辑推导出来的,褚艾云也只能唯唯诺诺,不过刚才他留心观察,蒋纬国并不像难以打交道的人。

    “亭长,我当你是自己人,也倒一倒苦水,把二公子安插到我这里,其实真是哎他说想要学以致用,但是谁又敢用他所学?”

    “军长,他不就是学的开坦克,想去指挥坦克吗?让他去胡团长那里当个连长不就是了。”褚艾云故意卖一个乖。

    “你呀,往日聪明,今天怎么糊涂?”杜聿明摇起头来,“装甲团是干什么的,是要冲锋陷阵的,有他在,我们制定计划,岂不是处处投鼠忌器。”

    “嗨,二公子也并非总裁亲生的。”褚艾云随口说道。

    “什么,这件事你也知道?”

    杜聿明大惊道,随后他发现吉普车歪了一下,片刻后恢复了平稳。

    那边褚艾云被杜聿明的反应吓了一跳,他不是说话不经大脑的人,只是原以为蒋纬国这个义子身份,在本时代人所皆知,但是从杜聿明的反应看,好像不是这样。当然从杜的的话里琢磨,他本人是知道的,

    “亭长,你是怎么知道此事的?”

    “我在上海时,大伙都这么说,刚才,我偷眼观察了两人相貌,确实不像啊。”

    “这件事,你知我知,可玩完不能在外人那里乱说。”

    “卑职明白。”褚艾云赶紧做诚惶诚恐状。

    “这些传闻要是假的,倒是也没什么,但要是真的,可是不敢说啊。”

    “多谢军长提醒。”

    “明天你开车去接二公子,一路上最好能晓以利害,让他知道知道日本人不是吃素的。。”

    “晓以利害?”

    “就是吓唬吓唬他。让他知难而退。对了,可以先去看2连的意大利cv33。”

    “那些薄皮?”

    “不错,我记得一些车上还有在昆仑关,被日军机枪打穿的窟窿,务必让他看看。”

    “明白了。”

    “最好他知难而退,去后方部队,实在不行,来我指挥部也行,可就是别去作战部队。”

    褚艾云接下任务,将杜聿明送回,然后回到自己营房,他在指挥部一群参谋中最受到优待,有一间单独的卧室,十分方便他行动。

    他进屋先关上门,然后偷偷打开藏在地图筒内的电台,发现一整天没有收到任何信息,显然林组长还在南面五六百公里外,很难有效发送信息。他将台灯底座拆开,将电台电池藏进去充电。好在这个年头,即使是一盏灯,也做的笨拙粗大,藏起电池倒是不难。

    第二天一早,他5点起床,然后开着车进城接蒋纬国,路上盘算着把装甲团那些杂七杂八的装备,比如意大利cv33,苏联b5,英国威克斯都给二公子看看,让他看看所谓的装甲部队到底是什么成色。路上被一群收尾相接的大象挡住了一会儿。然后一路盘旋上山,过了三道岗接近院墙时看了看表,时间正好。

    等守卫搬开距马,开进院子,蒋纬国已经在那里等候,背着手来回走动,显得异常焦急。见了褚艾云车到了,二公子急匆匆过来。

    不等褚艾云敬礼,他先开腔。

    “为什么晚到一分钟?”

    “是这样,山下英军大象堵住了道路,赖在路中央不走,你是不知道这17师的这些大畜生,非得印度人才能赶得动,我们越是按喇叭,这东西越是不动弹”

    “中尉,我问你,为什么晚到?”

    褚艾云这才发现情况不对,对面那位板着张脸,显然是认真的。他一直认为这位二公子宽厚待人,谦虚谨慎,但是回想起来,最早的信息来源,其实是他本人写的回忆录。回忆录这种事,其实是很难作数的。

    “军人首重时间,没有时间观念的军人如何打胜仗?我在德意志军队学到的,就是战争机器必须分秒不差地运转才能摧毁敌人。”

    二公子继续咄咄逼人地挑起理来,褚艾云发现旁边的卫兵,都不敢看这里。他在杜聿明军部也混了很长时间,虽然只是芝麻绿豆般的中尉,但是从没有人会这么训他,相反很多高级将官还会找机会和他结交一下,但是眼前这个人显然不同,他的出生造就了独特的视野,所以他并不想待见一个名声在外,却迟到了大约40秒的家伙。

    “分秒不差的战争机器是不存在的。”褚艾云平静地说道,“不考虑冗余度,预留时间苛刻的行动是不会成功的。”

    “什么?”二公子迫人的气焰顿消,好像被这句七转八绕的话唬住了。

    “没有人能够精确到分秒不差,在缅甸尤其如此。”

    中尉立正说道。

    “好了好了,上车上车,没工夫和你磨嘴皮子,浪费时间。”

    二公子气呼呼甩手上了车,褚艾云跟着上去。他转出大门,一脚油门奔驰起来。一路上蒋纬国上尉并不说话,似乎若有所思,一直下了山,准备转向前装甲团方向,不料旁边又窜出一群大象,乐呵呵,摇晃着鼻子挡住了去路。于是他们只能停车干等着。

    “中尉,你刚才说的必要冗余度,是什么意思?”

    蒋纬国突然开口问道,这都10分钟过去,他竟然还在钻这个牛角尖。他这样地位的人,其实处处与常人拧着,别人唯唯诺诺见的多了,你一顶他,反倒让他思忖起来。

    “就是空间上必须留有纵深,部署上必须留有预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