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柏对徐鸿儒的劝解,却意兴阑珊,说道:“好了,我有些累了,你先下去吧!”
然而徐鸿儒刚走,祖大寿却从内室当中走了出来,李如柏听到脚步声之后,问道:“复宇!你看此事该怎么办?”
“将军,以我之见,绝对不能与努尔哈赤联合,就算是暗地里联合,也绝对不可能让朝廷抓住任何把柄!”
李如柏皱了皱眉头,说道:“你认为努尔哈赤跟那位监国大人相比,没有任何胜算?”
祖大寿摇摇头,道:“努尔哈赤,此人猛如虎恶似狼,狡猾犹如狐狸,现在他已经统一了满洲,建立了后金汗国,就算是老帅在后来的时候,也未必能够拿他如何,的确是不可一世,不过后金底子薄,就算是他能够胜一百场,只要输掉一场,他就彻底输了,万劫不复,然而大明却能够打百场败仗,而仍有余力讨伐后金。而且徐鸿儒未必就是忠于我们,他不过是想向那位监国大人报复而已!”
“复宇,你认为我们还能继续效忠朝廷吗?”
祖大寿一愣,说道:“将军?此话怎讲?“李如柏摇摇头,说道:“我们李家祖家掌控辽东大权多年,一边从辽东的地方税赋当中抽调,一边还吃着从北京运来了的边饷,朝廷当中早就看我们不顺眼了,况且那位监国殿下可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人,他把普通的行政事务全都扔给了内阁,自己却紧紧抓住了军权,要的就是让整个大明的军队都听他一人的话,我们现在能有这种位置,就是因为拥兵自重,你认为监国殿下会允许我们继续下去?”
“唉!”李如柏叹息一声,山海关也算是被李如桢经营多年,却被三万士兵不懂一刀一枪就被人拿下了,这让他感到十分的挫败,不过要跟努尔哈赤翻脸,他也没有把握,要知道努尔哈赤征伐半生,也不是善茬。
对于李如柏的犹豫不定,让徐鸿儒非常不满,在他看来李如柏在打仗上或许真有两下子,不过却没有当年李成梁的杀伐果断,如此犹豫,等到机会来临,也不可能把握得住。因此在后金攻掠抚顺之后,他就派自己的心腹前往后金,联系他们希望可以跟他们达成合作,如果可能的话,甚至可以直接把整个辽东军拉到后金那边去。
然而后金方面的动作却远比李如柏这边快速,他的人刚刚联系上后金,他们马上就派人过来与徐鸿儒会谈,不过令徐鸿儒惊讶的是,在他面前的这个人居然是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四贝勒黄台吉。
“四……四爷,没想到你会亲自来这里?”即使是徐鸿儒,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高大的男人胆识不凡。
黄台吉笑道:“徐先生来招,黄某怎么可能不来,只是徐先生说能够将整个辽东军拉到我们这边,对抗明朝,是否属实?”
徐鸿儒点了点头:“若非属实,徐某怎么敢劳烦四爷大架,有明一朝对军队的掌控都极为严格,不过李成梁却是个例外,他的军队与辽东地方大族结合在一起,掌控了辽东大权,而此时明廷当中的那个小监国却要统一全**令,这对辽东军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只是李如柏顾忌到京营士兵强大的战力,所以并不敢贸然打出反旗!”
黄台吉皱了皱眉头,道:“明廷的京营真有那么强?”
对于徐鸿儒的话,黄台吉还是有些不信,努尔哈赤就是靠着李成梁的扶持,才算是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对于李成梁训练出来的李家军,他们后金是有认识的,即使是李成梁死后,李家军也曾经对此与蒙古各部打打杀杀的,蒙古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即使是他们的八旗军碰上了辽东铁骑也要认真应对,却没想到京营的士兵却让辽东铁骑都这样惧怕!
徐鸿儒脸色微变,说道:“若是四爷能够见到他们的打法,相比就不会怀疑了!我曾经在登州经历过,他们的炮火和步枪,根本不是血肉之躯能够比拟的!如果没有相同的火力,唯一的方法就是以骑兵冲击他们的炮兵阵地,阻断他们的火力投射,不过必须要他们犯错误,没有防备才行,因此有可能打败他们的也只有你们或者是辽东铁骑了!”
徐鸿儒跟黄台吉的会谈是背着李如柏的,因此他们不可能谈太久,而且此时徐鸿儒也并没有拉拢太多的辽东军的军官,因此他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运作,然而此时在北京,朱由崧已经开始了备战。
这次讨伐后金,朱由崧选择的是亲征,无论何时皇帝亲征都会引来群臣的反对,要是不反对的话,皇帝反而以为你别有用心,就像是宋朝的寇准,怂恿皇帝亲征,结果被人说是“孤注一掷”,拿皇帝来冒险,结果就悲剧了。
此时内阁刚刚经过了动乱,在面对朱由崧的时候,处于弱势,再加上朱由崧态度强硬,他们也不得不同意了朱由崧亲征的要求。然而他们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派出文官监军,他们提出人选就是杨镐,此时的杨镐还没有经历过萨尔浒的打败,反而是曾经在朝鲜之役当中与邢阶配合,是文官当中少有的知兵之人。
朱由崧也与杨镐接触过,杨镐年过五旬,性格沉稳,的确不是那种纸上谈兵之人,便也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就当是多个参谋。
这次虽说是亲征,朱由崧却不会亲自指挥,他知道自己的水平,要做个技术员那还不错,不过要当个统帅,那就差了点了,因此他调了方世鸿为主帅,方世鸿如今也算是一员大将了,在北海日本南洋南征北战,战绩都可以令人满意。
而且为了这次征讨后金,朱由崧还特地从北海调来了五万日本皇协军,这五万皇协军统领就是魏进忠,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没有枪支火炮这些火器,只能算是精锐的冷兵器军队。
第三十二章 边打仗边整军(上)
这次朱由崧虽说是亲征,他的仪仗不过是到了山海关,并不再向前,要知道前方不光有满清人的力量,李如柏他们的辽东边军体系的人对朱由崧也很不满意,君子不立危墙,朱由崧并不打算到前方去,给方世鸿添麻烦,自己在这里刚刚好,这样能够提升前线将士的士气,却不用让方世鸿分心来照顾他的安全。
与此同时朱由崧在山海关,也能够督促着内地对前线的供应,很早之前,在京津铁路网刚刚完成的时候,以此为核心的北方铁路网就已经开始向四面眼神,从京津铁路线延伸出来的铁路,已经穿过了山海关,正在向锦州方向延伸,预计今年六月份就能够修到锦州,到那时内地的物资就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对后金产生巨大的压力,甚至直接推平他们。
当然最重要的任务,则是整军,在朱由崧看来,此时以京营和北海老营的十几个师的强大战斗力对付后金已经绰绰有余,在这上面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因此朱由崧打算借这个机会,整顿辽东军务,如今遍观大明军队,九边当中最为强势的也就是辽东军和宣大军,宣大边军是一直与晋商关系密切,如今晋商已经成了朱由崧的盟友,因此要对付宣大边军并不成问题,不过辽东军却几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能够解决掉辽东边军,那么枢密院的整军计划就不会大问题了。
朱由崧坐镇山海关,方世鸿的两个师三万多人的兵力,也推进到了锦州,不是朱由崧不想多派士兵,而是如今大明朝局势刚刚稳定,他必须要在南京北京都留下一定数量的精锐,不过这三万士兵都是经历过登州作战和南洋作战的神枢营旧部,三万士兵所有人都身穿深绿色春秋装,头戴作训软帽,背着钢枪,显得威武英气。
“哼,连铠甲都不穿,这样的军队能有几分战力?”对于方世鸿三万人进驻锦州,李如柏虽然嘴上不在意,心中却仍然不满惴惴,这三万士兵可都是曾经在登州和南洋作战过的神枢营旧部,虽然不知道西洋人和白莲教义军的战斗力,不过他们作战损伤极少,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对方击败,这种战绩却是令人不得不重视的。
徐鸿儒叹道:“将军,若是我没有见过他们作战的方式,我恐怕也会这样想,不过在登州的时候,他们就是穿着这样的作战服,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将我精心训练的义军一举击溃的!他们的火炮似乎长了眼睛一样,就是在他们前面横扫过去,而他们在后面收拾那些被炮火犁过一遍的敌人,这种作战方式想想都令人胆寒。”
李如柏摇摇头,说道:“徐先生,你现在还在劝我跟后金联合吗?”
徐鸿儒说道:“如今将军,似乎也别无选择!”
李如柏抬起头来,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半晌才说道:“再看看吧!”
李如柏犹豫不决,不过方世鸿刚刚到锦州,就开始对锦州原有的卫所进行改革了,他将锦州原本的卫所全部裁撤,裁撤卫所对那些底层的卫所兵户是极为有利的,他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脱离兵户户籍,如今大明朝刚刚在南洋开辟出来大量的土地,到南洋去怎么也比在卫所当中,被指挥使和下面各级军官盘剥好,而且通过裁撤卫所,将原本卫所长官侵占的兵户土地也重新分给了原本的农户。
然而这种改革却不是皆大欢喜,原本辽东的大族李家祖家哪个不是靠着侵占兵户田产发展壮大起来的,现在把原本他们的田产重新分配出去,不但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且还让原本他们的亲信家丁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原来这些地就是我们的,这些年来却一直被你们霸占着,给我们那么一点军饷,还要我们继续效忠于你们,这不是犯贱吗?”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原本对待家丁,李如柏他们是下了本钱,但是跟现在枢密院的政策一比,那可就差远了,枢密院给他们提供了两条出路,第一条是继续当兵,如今山海关那里正在整编第十一到十五师,有九万人的征兵名额,而在辽东也需要三万多人的卫戍部队,这些人待遇与京营士兵相同,包吃包住,每年冬装夏装和春秋装三件,第二则是务农,给你土地之后,还可以为你提供农具,因为可以与蒙古人交易,辽东的牛马并不贵,只要干一年,就能够买得起一头牛。
枢密院为了整军给他们准备了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资也立马都动摇了底层士兵对辽东边军高层军官的忠心,在朱由崧看来这都是值得的,反正这些士兵无论是从军还是务农,都会对他感恩戴德。
辽东的确是民风彪悍,毕竟长期跟后金与蒙古两个恶邻相处,这些人如果不变得彪悍一点,恐怕会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因此招兵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很快就招募了十二万人,其中三万在辽东进行卫戍部队的基本训练,而其他人则被分批次输送到了山海关,这些人将会编成五个师,日后他们究竟是驻守东北的正规军。
这些人刚刚到来就领到了两套春秋装和两套夏装作为训练服,接下来他们便会接受综合了戚家军和北海军两军长处的严格训练。而这些人的训练,朱由崧则交给了戚金和总参谋部外派的一些参谋负责。
处于对军队战斗力的绝对信心,朱由崧将这些士兵的营房建在了山海关郊外,每天凌晨城里的百姓就能够听到那高亢的训练口号。
尘土飞扬的作训场,最大的一处土坡上,一个士兵亲自向下打着旗语,而另外一个人则拿着扬声器,向下面的军阵下达命令,他们练习的很简单就是一个射击阵,因为北海生产的万历四十二年式步枪的先进特性,并不需要三段射击就能够保证火力的连续性,因此他们的排枪是只有两队。
而此时一个士兵突然操作失误,在齐射的时候,并没有跟上旗语和口号,马上就有宪兵队将那人从军阵当中拉了出来,因为朱由崧废除了伤害身体的体罚措施,因此他并领受军棍,而是需要在今天上午的时间之内,围绕着操场跑三十圈,如果完不成就不许吃饭,整个操场极大,跑上三十圈,这种训练要比他们几天的训练量都要大,现在上午已经过半,根本不可能完成,不能完成就不能吃饭,恐怕此人的中饭甚至是晚饭都要被取消了。
朱由崧都不进感叹道:“戚金,当年戚帅就是这样治军的吗?”
戚金是个中年人,典型的山东大汉,身高膀阔,一把络腮胡子被他梳理得整整齐齐,给人一种极其严格方正的感觉。听到朱由崧的话,戚金摇了摇头,说道:“当年伯父可不是这样治军的,若是有人没有完成他的指令,马上就会拉下去打十军棍,而且当年我们可不用这种大喇叭,只有旗语和金鼓,一个士兵掌握金鼓、号炮和旗语的命令,那是最基础的要求,在伯父的军中,就算是队长阵亡了,一队军士仍然必须完成军令!”
朱由崧点了点头,这种法子虽说没人性了点,不过军中本来就不应该讲人性,军队是国家机器,那么就应该绝对服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他说道:“军队的战斗力取决于每个士兵的战术素质和整体命令的执行能力,戚帅的治军之法即使是在几百年后,也也不会落后!”
“殿下,其实光靠伯父的那套治军之法也已经不够了,伯父当年虽然很重视火器的建设,不过那不过是些火绳枪或是燧发枪,根本没办法与现在新的火枪新的火炮相比,若没有总参派来的那些作训参谋,我们还真不知道如何发挥这些大家伙的威力!”戚金叹道:“现在的训练方法,已经与以前很不同了,之前我们每十日考核一次武艺,然而现在却变成了每十天考核一次枪法、刺杀和炮击。”
“新的武器,必然催生新的战术,不过总体说起来,重视军纪,严格命令,无论何时都不会落后。戚金,这五万军队什么时候能够训练出来,现在关外只有三万京营士兵,光后金八旗就有三万正规军,而且他们全民皆兵,若是扩充,数量很快就能够达到五六万人,而且李如柏他们的态度并不明朗,方世鸿现在的兵力也是捉襟见肘,今年我并不指望他们能够跟后金野战,只要能够在城防上做好就行了!”
戚金拍了拍胸脯,说道:“殿下放心,按照那些参谋跟末将制定出来的训练计划,只需要三个月就能够训练成军,如果事情紧急,一个半月让他们学会基本的射击和阵型,就能够出战了!”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时间还很充裕,今年夏天并不是一个出战的好时机,所以真正用到你们还是在明年,不过今年仍然要尽快形成战斗能力,以防万一!”
第三十二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
戚金也学着新式军礼,向朱由崧敬了一礼,说道:“是,殿下!”
朱由崧笑道:“其实按照戚帅当年的战绩,就已经足够封侯了,只是因为朝廷当中的党争把戚帅耽误了,戚金,后金这一场也会是一场恶战,如果能够消灭后金,我就给封你和戚帅的直系后人侯爵之位!”
戚金不禁惊讶,要知道大明朝对爵位的封赏是极为吝啬的,明朝有“非军功不得封爵”的传统,而李太后给他父亲封了一个武清侯,都引起了众多非议,不过如果给他们戚家封侯却不然,因为他们戚家在南北民间的声望极隆,而且军功也在那里摆着,别人说什么闲话都没用。
“殿下,微臣愿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对于朱由崧对他的态度,戚金也是极为感动,要知道他们戚家虽然在民间声望极高,不过在文臣眼中,仍然不过是一介武夫,然而如今朱由崧改革枢密院,将原本受文官控制的军权直接收归己身,这根本就是开国之时洪武永乐二帝时期才有的事情,那时候武官当中可是出了好几个国公的,如果自己表现得好,立下军功,就算是让这个侯爵成为国公也未必不可能。
从操场回来,锦州那边送过来的作战计划已经在他的案上了,送这份作战计划过来的是一个军中的新秀岳凤秋,原本是在北海接受的军事训练,算是朱由崧培养的少年军官的一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