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你觉着这名字如何?”
庄毅高兴地念了一遍,转头问艾兰,却无回应,不由走上前去,见她已经疲惫地睡着了,此时正发出轻微均匀地呼吸声,心里不由一阵怜惜,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吩咐芙娘好好照顾她们,便自行退了出去。
刚出门便见着赵秋灵,庄毅笑道:“这些天里,艾兰得坐月子了,你多照顾一些,我很快也要出门办事,可能十天半个月的也难得回来一次,家里的事你多担待些,等四五月的时候,我带你回渔阳,嗯……上次的事,你父亲可是从中出力不少,我还没好好谢谢他!”
“郎君言重了,这家里的事,我知道怎么做的,你就放心吧!”赵秋灵温柔地笑了,淡淡说道。
“嗯……那晚上我来陪你!”庄毅凑近过去,眨眨眼坏笑着,转身飞快地走了。
赵秋灵脸面一红,低头羞涩地笑了笑,转而心里又有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按说自己嫁过来,也不少日子了,可一直都没什么反应,例假还是每月照样来。
她心里不免着急,刚才问过李夫人,让她看了看,可李夫人说她身体很好,没看出有什么问题。可自己要是没问题,难道是他有问题,这不可能呐!艾兰的孩子都生下来了,不过好在是女孩,要是自己能生个男孩就好了啊!
只是……那样会不会……唉……这真是个烦人的问题。
其实,这是她想多了,她年龄比艾兰还小一岁,才十六的花季。在那个年代,这么大的女孩子,还在上高中,正处在傻比比发疯的心理叛逆期里,还有大学校门都没进呢,庄毅敢让她有么?
看看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十四岁就生了太子李承乾,然后是一个接一个,大伤了元气,结果就英年早逝。
当然,这些事庄毅可没有和赵秋灵说,赵秋灵也是那种有事藏在心里的女人,她也没向庄毅问这种她觉得羞人的事。好在庄毅也没委屈她,否则,她还不知道会怎么想,长此以往的话,本来没事,也会出事了。
庄毅回前衙,一众官吏也都上来道贺,杨德寿、仆达、叶添龙、梅少白等本地官吏才上任不久,已经在开始寻思着,趁这个机会,该送些什么贺礼表示一下心意才好。
第一三三章 商队四出()
庄毅虽然还只是一个兵马使的官阶,这个职位有点泛滥,甚至没有明确的品级,但是官员的事,私事总是会牵涉到公事。现在就是这样,当庄毅说要派人去奚王牙帐报个喜讯时,段忠实与张宜泰就开始说开了。
“这是一件喜事,总是要派人去的,现在路上冰雪也都化开了,既然要去,不妨多派些人手,将奚王五部……哦……现在是六部,所有多余的皮货及出栏的牛羊战马都收回来,但是要给他们的货物嘛,可以让崔家的掌柜提供,这样我们从中赚一笔利润。”段忠实开口说道。
“不仅是奚王牙帐,还有契丹、渤海、新罗都可以派商队前去。我记得李从佑对新罗熟悉,至于渤海,我们也认识渤海国的鸿胪寺丞乌立果,还有现今驻防在安东的乌重礼,顺便派出商队使者,商谈接收怀远、巫闾、辽西城这三个军镇的事,再到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多了解一下渤海的国情。”
张宜泰又接说道:“最后就是契丹了,估计到现在,遥辇钦德都对我们敌意未消,但这没有关系,现在我们的身份是幽州节度治下平辽军,他还能如何?再说行商贸易,这是互惠互利的事,遥辇钦德没理由拒绝嘛!”
“说得不错……这都是可行的,我看可以派霞越回奚王牙帐,最好是将那些士兵家眷一并带回来;新罗的人选就是李从佑了,渤海与契丹的人选嘛……”说到这里,庄毅有些犯难了,段忠实和张宜泰是肯定走不开,其他人都还年轻,处事不够圆滑老练,搞不好是要吃亏的。
“去渤海的人选可以让我家大郎去,他如今也是成家立业,早就该出门见见世面了,这事我会和他说清楚的。”段忠实说道。
“你家大郎太老实了,不过也没合适的人选,到时我修书一封,要探探渤海王的口风,若是不用兵能讨回辽河东岸及安东之地,那是最好了……另外就是去契丹的人选。”
众人一时都沉默了,去契丹是要见可汗遥辇钦德的,身份地位不匹配,而且庄毅与他算是间接结仇了,一般人去了,说不定事情办咂,还会被侮辱。
“契丹汗帐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若军使信得过某家,就让某走这一趟吧!”这时,一向沉默寡言的仆达忽地站了出来,躬身为礼道。
堂上众人闻言都是一楞,一脸的审视,只有几名营州本地吏员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你?嗯……这身份倒是合适,不过也是代表我去的,你此前可与契丹人打过交道?”庄毅也是颇为好奇,不由对此人大感兴趣。
“卑下上得了马,提得了刀,开得起二石弓,虽然武艺只是一般,也曾与契丹人交过手,做过生意,在那边也有几个朋友。”仆达大声回道。
“这么说……让你做个小吏,真是埋汰了人才,你说吧!需要副手么?还要些什么帮助?”庄毅笑道。
“军使给我一个都作护卫就行了,但是货物要事先备齐……某家中也备有些存货,可是数量太少了。”仆达认真地说道。
“这样吧!府衙可以出一万贯钱给你,你先出幽州购进货物,再去契丹……”
“一万贯钱却是少了些,但卑下想想办法,可凑足三到五万贯钱的货物,返回时再以牛马抵还。”
别说一万贯钱,就算是三五万贯钱也并不算多,这年头通货膨胀非常严重了。开元年间斗米五十到百文,而现在幽州的粮食市价是斗米四五百文;丝绸和绢都是从江南运来的,价格也是高达二三百文一匹,用战马换丝绸和绢的话,是很吃亏的。不像唐代初、中期,四十匹绢换一匹马,大唐吃亏,回纥用战马换绢大有赚头。
“怎么做……你自己想办法,府衙现在可是很穷的,但也正是你们出力的时候,做好了都是功劳,我自会量才而用。”
庄毅笑着鼓励了一句,让仆达退下了,又接着对众人说道:“各方互通有无,这是大家都有利的事,我们也不能一直派商队,诸位这次行商是小事,重要的是代表平辽军衙出使,商谈贸易的事。我方可以考虑在营州边境地区设立墟市,这样将更方便,稍后我会准备出使文书,分发给诸位。”
三日后,庄毅派人将府库不多的存货全清理了出来,一一登记准备妥当后,派出了霞越、段仁贞、李从佑、仆达等四支商队携带了货物,及平辽军的出使文书前往辽东各地行商,顺便了解周边各国的形势和国情。
事实上,庄毅作为一个小军头,向周边地区派出使者,是需要经过幽州批复的,但庄毅的情况不一样,他只是挂名在幽州节镇之下,有这个独立自主权。幽州就算是想干涉,也干涉不了。
商队派出去,至少得一个月才能回来,庄毅手头有很多的事要做,样样都需要钱和粮食,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人力资源,还好营州现在有七八万人口,但壮劳力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多,再轮调士兵加入,事情还是可以做的。
三月三的上巳节,是一个起于西周战国,历经汉唐的传统节日,因为每年的三月三,正是暮春之始,多是巳日,故称上巳节。
主要活动有歌祓禊,即春浴的日子,有头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兰亭雅集等等。民间除祭祀伏羲氏之外,到唐时,这种节日风俗极盛,渐渐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活动。到宋代被视为奇风异俗,从此被边缘化。
幽州、营州都是胡化很严重的地方,不过幽州有过半的汉人口,营州汉人口十不存一,上巳节就相对冷清,节日气氛并不浓厚。何况府衙的民夫征调令已经下达各乡,自明日起,各乡乡令便要带领本乡青壮,携带工具前往柳城报到。唯一的好处是,不用自带粮食,乡人们还是很乐意去的。
除了民间一些乡村有自行祭祀外,营州府衙这天尤其热闹。因为这天不但是上巳节,还是庄毅的女儿庄雅楠出生满十天,庄毅在府衙大摆宴席庆贺。
宴请了平辽军营级以上军官,营级以下的军官和士兵,也都有加餐。以及府衙吏员,还有柳城周边各乡的乡令们,有的因公事未能赶来,也派了家人前来祝贺。
第一三四章 朝气蓬勃()
次日开始,各地青壮开始向柳城汇集,段忠实已先领走三千青壮,加上三千室韦人,前往柳城东北方向五十里的荒原上扎营,将在这里建安化县城。
城池规模当然不会太大,劳力财力都不足,那样伤不起。但这座县城作为柳城北面屏障,同时,还是与契丹和奚人之间的跳板,寄予了庄毅莫大的野望,自然也不能太小了。
当然,安置室韦人也是必须的,要让这些游牧民族转而从事农耕,就必须让他们放弃毡帐,住进温暖的房屋里。县城周长十四里,城墙高三丈,与中原县城规模相当,也只比柳城稍小一点。建成之后,日常驻兵三五千人都不会有压力。
其次就是修路了,这由杨德寿负责,前期还是和段忠实一起平整安化县城地基,然后再开始修通到柳城的官道。而驻守柳城的士兵,也不能闲着,不但要参与做工,还要向各个工地运送粮草补给。
这些事情,庄毅只把任务分出去,便撒手不管了。他先是领了第二团一千士兵赶到汝罗守捉,会合了先赶到这里的七千青壮,然后到达西南面的彭卢水北岸扎好大营,安置好筑城青壮,便准备动工,城池初定名为汝罗县城。
彭卢水就是小凌河,后世这个地方叫锦州,庄毅很熟悉。城池选址在彭卢水北岸的两条支流之间,这样三面临水,可谓是天然屏障,规模与安化县城一样。
荒地起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烧制砖瓦,砍伐木料,打制各种筑城工具,还要测量地基,斟准位置。但整整有八千壮劳力,庄毅与张宜泰分头带人行事,所有人都没能闲着,还是勉强够用的。
经过十多天的准备,城池最终依照地形定位,呈一个不规则的菱形,然后分出一半人手开始平整地基,挖掘壕沟,并砌以粗石为城墙基座。
任何事情只要开了头,接不来就好办了,庄毅便把这里的事交给张宜泰,调出一千青壮及一营士兵,到达彭卢水西南六十余里的海边,这里就是他上次来过的那个小渔村。
到的时候正是日暮时分,郭翁伯已事先得了消息,带着五六十村民,用车马载了酒食在村外五六里的地方迎接,见庄毅下了马,便老远地小跑了过来,行礼笑道:“庄军使真是信人,这就来建盐场了么?”
“正是……我要建的盐场可是很大的,郭翁熟悉这里,可知道哪里合适么?”庄毅还了一礼,笑着问道。
“这们这村子东面是东山河入海口,那里水清不太好,西面三十里外有个沙湖湾应该可以,海边平地也够大,就是远了点。”
“远点没关系,只要地方大就好!”
“去年我家大郎随军使去柳城卖的那批盐价钱公道,还未多谢军使呢?”郭翁伯客气道。
“那是小事,也是你们应得的,等我这盐场建好,你们村子就能跟着富起来,不知郭翁这村里有多少青壮?”
“有百来户人家,七百余口,两百来青壮吧,军使要用人,我们都可以来帮忙!”郭翁伯热情地笑道。
“那你找两个人带队,等我选好工地,让他们自己来就行了!”
当晚,庄毅便在村外露天扎营休整,次日一早便由郭翁伯带路,到了那处称为沙湖湾的海边,先让士兵们带着青壮扎营,让郭翁伯领着四下察看了一下地形。
这个小海湾就处在两个突出的小半岛之间,海边平地东西约四十余里,到北面三十里后,全是低缓的丘陵山地,地形倒是不错,但是这个洼地里,海风太大了。
庄毅选了西北角背风的小山脚下,修建驻军营地,盐场工人房舍,以及库房,盐场管事的公房,另外还要建几个煮盐的作坊。虽然这时代直接用海水煮盐的“煎盐法”已经淘汰,但还是可以用的。
当然,除了原始的煎盐,还有“刺土成盐法”,像幽州卢龙军设置的芦台、静海两处盐场,沧州横海军设置的鲁城盐场、盐山盐场,已经都采用了刺土成盐法。
这个刺土成盐法,并不是用土煮,而是用一种间接取卤的方式,选择好的海滩咸地或盐田上刮取咸土,再将咸土准于草上生溜,并于卤溜底侧,挖好淋渗卤水的“卤井”,中间以芦管与卤溜连通,将海水从卤溜上方缓缓浇下,使饱溶土中盐份的卤水从溜底渗入卤井。
采用此种方式获得的卤水,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浓度,但在使用前还要经过验卤的环节,也就是试验盐份的浓度。验卤之后就进入了海盐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煎煮。其中还要经过输卤入漕、装盘煎煮、石灰封盘、皂角结盐、收盐伏火等复杂的环节。
这种方式取盐比较复杂,还有晒盐法,也就是不经过卤煮,完全用太阳光曝晒成盐,但所需的时间要长一点。但这三种方法,庄毅都打算采用,因为无论是哪一种单一的方法,都不算很好。
一千多人在庄毅的指派下,齐齐动手,采集石料或烧制砖瓦,砍伐木料柴薪,仅用了十来天,便建成了四处大型院落,共有数百间房屋,也包括了一处煮盐作坊。
这天一早,煮盐作坊里十二座灶台上的大铜釜,另加六口大铁锅全装满海水。在庄毅的一声令下,正式点火开工了。片刻工夫,海水煮沸,蒸气弥漫。
一个时辰过去,水渐渐煮干了,庄毅没有让人再加水,每个大铜釜都是百斤水,现在,他想试试一天究竟能出多少盐。可测试结果让他有点失望,锅底只有薄薄的一层白盐凝结了。
让人刮出来一称,只有一斤半盐。不过这也不错了,自德宗之后,盐价高达三百七十文一斗,后期屡有调整,大体上保持着一斗盐三百文左右,所以,很多庶民买不起盐,就只能吃白食了。
这一斤半盐,按这个价也能值五十多文钱,但幽州盐价没这么高,约两百五十文一斗,庄毅这只算是小本买卖,只有卖到山北草原去才更合算。
不过他还打算采用刺土成盐法和晒盐法,接下来将开辟摊场、引纳潮水、浇淋取卤、煎练成盐,以他更先进的制作经营方式,成本可以降低,质量还可以提高,致富养兵是妥妥的。
第一三五章 修建码头()
当然,仅有盐业还不够,他带着千多青壮到海边来,可不只是建个盐场,他还需要寻找一个深水港湾,建一个码头,发展海贸,并打造一支水师。
而且,崔氏的商队在白狼水,也就是大凌河的入海口处建有一处私人码头,还建有货栈,驻有少量的私兵。但庄毅目前没时间去看,也并不打算收回,他需要崔氏帮着弄些海船。等自己的码头建成,又有了船只,就可以做海贸。然后建立造船厂,自行设计制造战船,一切就都有了。
其实建码头的地方不需要找,他凭记忆就知道,在这整个辽东,有哪些地方最合适建水师基地。眼下就有一个,这处盐场西南约五十里,就有一处半岛,简直就是天然的码头。不过他这时代肯定是荒芜的盐碱地,他需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