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抗战-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崔永元:我的抗战
作者:《中国传奇2010之我的抗战》节目组
第1节:前言 历史纪录片的新标杆(1) 
前言
历史纪录片的新标杆
《我的抗战》印象
2010年10月底的一个周末,《我的抗战》剧组的乌尔汗女士来电话让我为这本书写篇序。她确信,除了总策划崔永元、总导演曾海若等几个核心人物之外,我这个挂名的历史顾问也是把32集《我的抗战》从头到尾认真看完的人。她的判断是对的,我确实看了,而且每集都看了不止一遍。乌尔汗作为剧组的联络人,最初给我的任务就是给大功告成的每集片子找毛病,要鸡蛋里面挑骨头。我为此使劲挑,起先还挑出个别的毛病,可越到到后面就越难挑。越难挑,看的遍数反而越多,不过,许多集最后的审片意见还是惊人一致的:本集未发现问题。专门纠错的人抓不着错,也很失落,觉得很愧对顾问这名号。凡事见微知著,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我的抗战》剧组是做事相当严谨认真的团队。
从1998年底沾上历史纪录片开始,就一直干着策划、撰稿的苦命勾当,不得已时才客串一下嘉宾和顾问的。记得《我的抗战》刚启动的时候,央视《见证》栏目的制片人陈晓卿先生就曾经向小崔推荐我当先期策划的,没想到最后却阴差阳错变成了顾问。但不管什么身份、什么名义,对小崔的《我的抗战》,我自是特别关注的。对抗日战争研究,我早有兴趣,1986年写成的硕士论文就是以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的军事战略为题的,这个题目当时很前卫,敢去研讨国民政府军事战略的寥寥无几,印象中就是上海的余子道、北京的王建朗及稍后的马振犊等几位先生而已。一位业界前辈为此曾经提醒过我,研究抗战的条件并不是很成熟,禁区多多。我感谢前辈的忠告,但还是投入许多精力在抗战上面,经历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并欣喜地看到抗战研究的禁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打破。不过,时至今日,抗战这个领域依旧有它政治上特有的敏感性,搬到电视上尤为如此。
算起来,我也参与过近20部纪录片的创作了,涉及到的抗战题材就有好几部,如《百年中国》、《抗战八年》、《一个时代的侧影:1931…1945》、《抗战》(时间、王韧)、《峥嵘岁月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等,深知拍摄抗战题材纪录片的不易和艰辛。抗战老兵持续凋零、古战场难寻、实物遗存甚少等已经令人惆怅,政治上的禁忌更是在所难免。从功利上言,拍抗战纪录片正所谓吃力不讨好的。但从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出发,从历史研究者到纪录片创作者,许多人还是像飞蛾扑火一样致力于寻找、挖掘和表现更丰富更真实的抗战,共同的心愿是为中华民族留下一段真实的抗战信史。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没有得到充分全面的展现,我们这些后辈就愧对抗战将士和卷入过那场战争的平民。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遏这种发自内心的强烈冲动。我相信,小崔和他的团队也是为了这份强烈的责任感而进入这个领域,并不断对这段斑驳壮烈的历史发出不停的追问,而且也因这部纪录片而〃为伊消得人憔悴〃。毕竟,干自己想干的事,那是无法抵挡的诱惑。做研究的学者和做纪录片的编导一样,对弄清真实、表现真相有一种宗教般的激情和信仰,并常常乐在其中。
                  第2节:前言 历史纪录片的新标杆(2)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一个时代的侧影:1931…1945》是真实的,画面全部用文献、照片等来编织,没有使用过一个人物采访。《我的抗战》也是在史实上较真的,它的手法主要是借助抗战老兵与平民的口述历史。口述历史如今方兴未艾。但做口述历史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还要有很深厚的人脉关系。如今在这个领域里,新闻记者、历史学家和纪录片导演各擅胜场。小崔的团队自筹资金上亿元,有意识的抢救历史,因为岁月无情,抗战老兵和经历抗战的老人正在不断的凋零。小崔的团队数年来采访了3000千多人,而且采访的内容设计得深入而广泛,而不只是为纪录片的画面服务的。这样颇大复杂的工程不是一般学术机构能够做到的。小崔的团队已经不只满足于纪录片编辑的需要。作为电视人,小崔未必需要这么卖力的做,因为那是历史学界该做的。
就《我的抗战》而言,受访的抗战老兵多为士兵或者低级军官,人数多达300人。如此大规模的口述回忆,让我们对真实的抗战有了更深切的了解。中国抗战老兵和日军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日军士兵和军官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战争留下了众多的许多记载,如记日记,写回忆录,甚至编出所在部队的战史。这方面中国相形见绌,因为中国抗战老兵中文盲半文盲占了多数,无法用文字留下有关战争的真实记载,再加上政治环境的缘故,非共产党领导的军人在很长的时间里刻意回避这一段经历。而到如今,这些抗战老兵已经风烛残年,对他们的采访往往可能就是一次终极的访问,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访问,其蕴含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会写,但会说,可以说出自身的经历和历史的真实。而且他们多半是从一个士兵和下级军官的角度去讲述抗战的。抗战是靠千百万无名的士兵和下级军官的默默奉献而持久的,仗是士兵在打的。他们怎么当兵的,如何适应军旅生活,在战场上遭遇了何种状况,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他们饱尝过的死亡、流血、饥饿和众多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而且口述的同时,观众能看到讲述者的表情,同一句话在不同表情下表述有不一样的效果。口述相比文字是真正原生态的。小崔的团队积累了异常丰富的〃口述历史〃资源,可以向历史学界炫耀自己所下的厚实功夫,它还怡然自得的展现了自己平民化的独特视角;它甚至有意识的用故事片式的精巧叙事手段去吸引电影、电视剧的忠实观众,显得野心勃勃。
                  第3节:前言 历史纪录片的新标杆(3) 
我涉猎历史纪录片拍摄10多年了,还是乐此不彼,足可见它的迷人和魔力了。新兴的历史纪录片的历史书写已经真真切切的地在挑战着传统的历史研究范式,我因为机缘巧合,能够最直观的感知到了这一点。
而今,我们这个国家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崛起,许多国民的精神却意外的陷入迷茫和焦躁。诚信二字为人怀疑久矣,据调查,连上海的母亲们都不愿意将诚信的理念教导给孩子,怕孩子们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吃亏,而一些官员们喜欢以〃讲政治〃〃顾全大局〃等冠冕堂皇的口实把犯事的真相遮盖得严严实实。这回由《实话实说》栏目走出来的小崔来做抗战纪录片,大规模的探究真实的抗战,探究战争时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和酸甜苦辣,让这些普通人走上银屏,应该不是偶然,而是执著的信念使然!仅此一点,小崔已经在这个时代再一次留下了关键性的精神印记,《我的抗战》亦是如此,它透着的是毅力、坚韧、品格和智慧。写到这里,我想以一个抗战研究者和历史纪录片票友的身份,感谢小崔,感谢曾海若,感谢《我的抗战》的编导、记者和每一位成员,你们的工作有益于民族精神的重塑,会给抗战的研究和历史纪录片的样式带来新的改变,《我的抗战》已经树立起一个新的标杆。
纪录片《我的抗战》历史顾问 李继锋
2010年10月26日
                  第4节:序 故事背后那些未完的故事(1) 

故事背后那些未完的故事
《我的抗战》播出并得到大家的认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作为与抗战老兵直接接触采访的前方记者,想想两年多在全国寻访抗战老兵的经历,两个字,〃值了〃。
这些老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如此普通,普通得走在大街上,和我们面对面地走过,我们都注意不到他们。这些人又是如此的不平凡,在他们日渐衰老的容颜下面,在他们轻松的语态和平静的神情中,娓娓道出的,是半个多世纪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段历史,正逐渐被人们遗忘。
似乎不能说是遗忘,因为这段历史,已经印记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中,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虽然有些说不明,但却隐隐约约感受得到,不时地会蹦出来,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和情绪。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
我们把这些在城市和乡村里沉默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请到了我们的摄像机前面。对,他就坐在我的对面,讲述着埋藏在心底的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
一、耐心的倾听者
《我的抗战》里面有许多具体的故事。正如崔老师所说,要的是故事,要的是细节。如何从老人的记忆中挖掘出对于他们生命最重要的片段?这需要耐心,需要倾听。
〃你想听吗?想听我给你讲讲。〃许多老人是伴随着这样的开场白,打开了他们的记忆。你想怎么听,决定了他们要怎么说。你是否愿意倾听,决定了他们兴致有多高。
但面对这些老人,我们中的大多数没有耐心,缺少兴趣。甚至许多老人的亲人对老人的故事都知之甚少。不能责备人们缺少耐心,因为现实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可惜的,是那些埋藏在老人内心的波澜。
我们其实没有做什么,我们只是在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故事,就在老人的〃啰唆〃中流出,如此自然。一个故事,他能讲一天,绝对精彩。
二、那些渐渐远去的老人
朱鸿是我采访的第一个老兵,一名新四军老战士。每次采访前夜,他都会把第二天要讲的内容整理出来,密密麻麻地写满好几张纸条。朱鸿对我说:〃我年纪大了,能做贡献的事情少了,对你们的采访提供帮助,可能是我最后能做出的贡献了。〃
听着非常心酸,却在以后不得不见证着一个又一个老人的离去。宋锡善去世了、王文川去世了、武干卿去世了、单先麟去世了……我知道,这个名单还要继续增加。往事并不如烟,往事也如烟。多少生动的故事,都随着老人的离去而永远地消散了。
二十九军老兵曹廷明是张自忠的卫兵。十几岁他把自己卖兵得来的83元钱全交给了父母,从此再没回去。〃一辈子只给了父母83元钱〃成为他的最大遗憾。90多岁的曹廷明,想到父母,哭起来像个孩子。
哭过后,曹廷明擦干眼泪,〃我们继续工作吧〃他说。
这些老人,青年时期参加抗战,是他们为国尽忠,为民族求生存的主动选择。如今接受我们的采访,在他们看来是一份责任,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老人们认真的态度让我们感动,他们讲述出来的精彩故事让我们振奋。他们在讲述自己,也在纪念倒下的战友;他们留住自己的经历,也在留住那个时代。
与这些老人接触的每一个场景,都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那是一幅幅画卷,画卷里,有重庆冬天薄薄的雾色中,山坡上破旧小屋内的微笑;有江南大片青绿色的稻田掩映的老房内,竹椅上悠然的小憩;有大连的海滩边,身经百战老将军远眺的眼神。
                  第5节:序 故事背后那些未完的故事(2) 
三、个人的历史
中国的历史,都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大历史谈的多了,小人物比较缺少。但大历史容易被篡改,小人物,往往更加真实。
你说的可能夸张,他讲的可能片面,我的记忆也不一定准确。但每个人还原出来的,都是一个独特的抗战:抗战初期参战的老兵,会给你讲述中日双方的差距有多么的悬殊,我们的部队损失是多么的惨重。抗战后期参军的老兵,会意气风发地给你讲述他们作战是多么的酣畅,日本人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他们有的讲述正面战场的惨烈,有的讲述敌后战场的艰辛。
其实,我们永远无法还原一个完整的、纯客观的历史。口述历史,就是带着强烈的个人视角。但至少,每个人的讲述汇集起来,就会更加接近真实。
正如一束光照进三棱镜,折射出来的是炫丽的彩虹。《我的抗战》只是一个三棱镜,把抗战的这束光,分散成各种好看的颜色。
希望这样的抗战,不是不负责任的调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也不是挥舞拳头的狂热。只希望通过这些老人的讲述,让大家更亲切、更生动地触感到以前被忽略的细节、那无法回归的过往。
老人在讲述属于他的历史,相信看过的人,最终都会找到自己还原的〃历史〃。
纪录片《我的抗战》首席记者 郭晓明
2010年10月26日
                  第6节:瓷器的弧度 
瓷器的弧度
从9月到11月,我参加了《我的抗战》的一系列巡回放映活动,常被人提及的话题是,你好年轻。我知道,他们并不是说,我作为一个导演太年轻,而是我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纪录片的总导演来说,太年轻了。出生在1978年,据说也是要被划入〃八零后〃的。
但是,多大的年纪才算合适呢?四十岁,或者五十岁?面对这群八九十岁,甚至百岁的老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岁数才合适呢?
很多人都说,我们曾经受到的教育太僵化了,我们过去受到的教育太片面了,仿佛总是等着获得最公正的食物分配,忘记了自己需要多少,忘记了如果肚子饿,可以下地干活、上山打猎。我们的方式是根据300多位老人的叙述,制作《我的抗战》。当然不管怎么说,确实是一次奢侈的体验。
等到我们都是史学泰斗再制作这样的节目,显然为时过晚。我们愿意尽可能诚实,把我们思考的过程表现出来。难免有错误,但一部纪录片确实不能开天辟地,只能供你一个参考,甚至作书架上的摆设。只要能给你提个醒。哪怕有一天你的儿子或者孙子无意间抽出来,问几个问题,也是它的价值。
很多人都会说,你们的节目怎么能保证真实性?很遗憾,我们的节目不能给你如此圆满的体验。我甚至也不能起身替这些老人保证,他们的所有回忆都精确无疑。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坚持认为这种口述弥足珍贵。这些老人穿越近百年的历史空间,身上沾满洗刷不去的尘埃,这风尘仆仆,就是我们能捡拾的真实。
每年春节回老家,我最喜欢听故事。有一次,母亲给我讲起〃文革〃里她见到的一件事。街道上有个邻居刚剪了头发,来参加学习活动,不知谁说了一句,你剃了这个头,怎么像林副主席。那人大惊失色,旁边的人推波助澜,此人竟因此被批斗,受尽折磨。几年之后,林彪事出,此人又被纠了出来,因为相反的理由,继续被批。妈妈讲述得投入,那一刻,她与当年曾发生的事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神秘主义的联系。即使她讲的是片面的,记忆是有误差的,但在那一刻,当年她的身影出现在我脑中,她年轻时的照片,她的表情,她的声音,她的手势,甚至她脸上的一颗痣,包括当时我们家的氛围,这一切,形成了一种可以被模糊体会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我们纪录片里,通过老人的叙述,使用音乐、动画、特技、照片等等,想要触摸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我们今天能追寻到的真实。
这种情况很像收集古老瓷器的瓷片,瓷片不是瓷器,但依然有精美的花纹,依然挂神秘的釉色,依然投射使用者的喜好。我们有幸将一些瓷片拼凑成某个器形,但那些剩下的形状,只能让你去体会,那没有完成的弧度,正是拍案一惊。
纪录片《我的抗战》总导演 曾海若
2010年10月26日
                  第7节:卢沟晓月(1) 
上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