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此刻很生气,你还不来哄哄我?
终究是自己的妻子,赵弘润长长吐了口气,说道:“好了好了,是我说得过分了。”说着,他拍了拍身边垫在地上的羊皮毯,说道:“过来坐。”
秦少君哼哼两声,但最终,还是顺从地坐到了赵弘润身边,权当给赵弘润一个安抚她的机会。
不过说到底,阔别一年余,只是前一阵子秦军与魏军汇合时匆匆见了一面,秦少君又岂会不想念自己的夫郎呢?
这不,待她坐在赵弘润身边后,被赵弘润伸手一揽腰际,她心中的愤懑便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甜蜜,以及布满脸颊的羞红:“别……万一有人闯进来看到。”
只可惜,赵弘润本来就是我行我素的主,再加上秦少君实际上又没有看似柔弱的芈姜强势,以至于没多大会工夫,她就被赵弘润撩拨地媚眼如丝、气喘吁吁,倚在自己丈夫怀中全身发软,恨不得与身边的爱郎共赴巫山云雨。
只是遗憾,这顶小帐篷外边驻守着密密麻麻的魏卒,纵使赵弘润与秦少君有这个心思,也没这个胆子除非他们不介意被帐外的士卒听到什么。
“方才见你似乎心情不好?”
在缠绵了片刻后,秦少君想起了方才她进帐时瞧见自己丈夫满脸阴沉,遂好奇地询问道:“我在战场另外一边瞧得真切,这场仗,魏军可谓是势如破竹,为何你却是还不满意?”
“不是因为这个。”赵弘润摇了摇头,在考虑了一下后,还是将宋地的事告诉了秦少君,毕竟后者是自己的女人,更何况,秦魏两国的盟约,目前是十分牢靠的,至少在赵弘润的岳父秦王囘在位期间,秦魏两国是几乎不太可能出现什么利益冲突的。
“宋地?”
听了赵弘润的解释,秦少君很是惊讶。
要知道,她也曾在魏国住过很长一段日子,对于宋郡的复杂自然不会陌生,但她依旧无法理解,宋地的北亳军何来的底气对抗魏国?
说句不好听的,如今的魏国,就连她秦国都不敢得罪,她的父王秦王囘,甚至于已经围绕着魏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说白了,就是秦国目前认魏国为大哥,跟在这个大哥身背后捡便宜,就比如这次出兵河套。
当然,这个「大哥与小弟」的定义,跟魏国与附属国卫国的关系,那是截然不同的。
但不管怎么样,秦国称得上是魏国目前最重要的盟友,也是最有实力的盟友,两者联手,事实上对于魏国也有很大的利益,比如说,有秦国盟军的加入,魏国可以更加放心地对韩国或者楚国开战。
这也是赵弘润容忍秦国跑到河套地区来分羹的原因。
“唔。”赵弘润点点头,说道:“宋地的北亳军,似乎推出了一个宋王室的后裔作为傀儡,打出了复辟宋国的口号……楚国那边,已经认可了那个傀儡。”
听闻此言,秦少君微皱着眉头说道:“楚国,眼下不是暘城君熊拓把持国政么?他是芈姜的兄长吧?”
仿佛是猜到了秦少君的心思,赵弘润摇摇头说道:“暘城君熊拓的确是芈姜的兄长没错,但在这种事上,熊拓怎么可能会偏向我大魏呢?他巴不得利用宋郡与北亳军,给我大魏制造点麻烦……不过不要紧,这种嘴巴上说说的支持,能有什么用?若他日我大魏的军队兵临宋郡,你看熊拓会不会替宋郡出头。”
这正是赵弘润丝毫未曾放在心上的原因。
他了解暘城君熊拓,就跟暘城君熊拓了解他一样,怎么可能真心支持宋人复辟国家?这对于楚国而言没有丝毫好处,说到底,熊拓只不过是利用宋人,想给他魏国制造点麻烦罢了。
“……相比之下,我更担心齐国那边。”
赵弘润长长吐了口气,皱着眉头说道:“齐国这次虽然拒绝了宋地,但……齐国的意思太过于模棱两可了,搞不好,齐国也打着与楚国一样的主意。”
听闻此言,秦少君皱眉问道:“齐国不是我大魏的盟友么?”
听到秦少君以「我大魏」来称呼魏国,赵弘润心中很高兴,亲昵地用手在她鼻梁上刮了一下,随即惆怅地解释道:“「齐鲁魏三国联盟」,当初是建立在共同抗击楚国的基础上,而现今,我大魏的实力越来越强,已逐渐凌驾于楚国之上,说难听点,「齐鲁魏三国联盟」,其实已形同空设,已没有什么必要……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齐国不会重新思考对待我大魏以及楚国的态度。”
正像齐国左相赵昭不看好「齐鲁魏三国联盟」一样,赵弘润同样不看好。
要知道,作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受到各自的立场所影响的,就拿秦魏两国来说,秦国其实渴望的是利益,而非是单纯的侵占国土,这也是军功爵制的弊端之一:为了维持这个国策,秦国必须始终处于对外扩张的状态,可问题是打下来的土地,又严重拖累国家的经济,这就导致秦国这些年来虽然在对外扩张中屡屡有所斩获,且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军卒凭借战功而取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但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说,秦国依旧贫穷。
因此,其实秦国目前最需求的,是致富的策略。
而目前,秦国特产的玉石,在魏国的销量极好不需要出动军队、不需要战争消耗的情况下,秦国就从魏国这边得到了比战争利益更多的收益,这足以让秦国的王公贵族与公卿大臣们,暂时将「军功爵制」这头难以控制的猛虎束缚起来,带等到这头猛虎实在关不住了,再放出去溜两圈,然后再关起来就好比这次出兵林胡,齐国其实也是为了满足国内兵将对于战争的需求。
总得来说,秦国目前正在逐步像魏国、韩国这些国家转变,主要加强国内的基础建设与经济建设。
而在这方面,秦国由于已经拥有魏国这个盟友提供工艺与技术上的支持,事实上已经没有别的什么需求,剩下的,只不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逐步使国家殷富起来而已。
这就使得,秦魏两国暂时并不存在无法回避的利益冲突,再加上赵弘润与秦少君的联姻举措,使得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目前正处于极其牢靠的盟友阶段。
远远比魏国与齐国的盟约,与鲁国的盟约牢靠。
就拿齐国来说,魏国至今也没有收到齐国那边关于让渡中原霸主地位的国书,哪怕是暗示都没有,目前的齐国,依旧在「齐鲁魏三国联盟」中扮演着盟主的角色。
事实上,这已经引起了魏国朝廷有些大臣的不满,只不过魏国目前的敌人是韩国,所以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不曾向齐国提及这件事罢了。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赵弘润这位魏国的太子,并不在意「中原霸主」这种噱头。
“日后,我大魏会跟齐国开战么?”秦少君问道。
“说不好。”赵弘润摇了摇头,皱着眉头说道:“打赢林胡之后,就要想办法对韩国宣战了……这场魏韩之战,将决定我大魏与韩国在中原的地位,因此注定难以避免……待等我大魏战胜韩国之后,说不定,齐国就会改变对我大魏的态度,到那时,「齐鲁魏三国联盟」,恐怕就不复存在了。”
说到这里,赵弘润不禁有些惆怅。
注意到丈夫眼中的失落,秦少君握住了赵弘润的手,坚定地说道:“即便如此,你还有我,大魏,也还有我大秦……”
拍了拍秦少君的手背,赵弘润默然地点了点头,随即便联想到了身在齐国的六哥赵昭。
这正是唯一担心日后齐国反目的原因。
『六哥,以你的睿智与眼界,不会看不到的……你该回来了吧?』
握着秦少君的手,赵弘润暗暗想道。
第29章:林中战役(二)【二合一】()
ps:推荐朋友的新书浮云纪,轻武架空历史的恩怨情仇,渐入佳境,有兴趣的书友不妨前去看看。
————以下正文————
林胡所居住的林中,魏国朝廷如今已将其用郡来称代,由此不难看出,魏国朝廷对于掌握这片土地的热切。
林中郡,其地貌构成,几乎有近七成属于平原,地处于大河(黄河)的几字状地形中央,故而也可称为“河间”。注:跟某汉的“河间国(郡)”不要搅浑,这是两块地方。
河套平原,按照地理划分以及大河的流向,大致可分为三块平原,即位处于大河几字形左上边内角的“临河”;以及地处于大河几字形右上边内角的“九原”;以及几字形左侧的“银川”。注:九原,在历史上的汉朝时,改郡府为五原,吕布即是九原郡五原县人士。
林胡,就常年生活在这三片平原,以及这三片平原之间的一些森林当中。
数日前,魏军在攻陷上郡之后,一边在榆林筑造城邦,一边继续率军向北挺进,继而在榆林与河套三大平原的交汇之地,与林胡展开了迄今为止最浩大的一场战役,在历时半月之后,终于击败了林胡,占领了这片遍布森林的矮丘。
在深思之后,魏国东宫太子赵弘润准备在这里建造一座新的城邦,因为此地位处于榆林、临河、银川、九原的腹地,无论是为了接下来进攻三大平原,还是为了日后更好地掌控整个河套地区,这块地方都属于是魏国必须占据掌握的战略之地。
因此,在赵弘润的命令下,诸路魏军将那些战败的林胡与其他当地异族的败卒收拢起来,奴役他们在这里兴建一座要塞级的城邦,赵弘润对其命名为原中要塞。
在赵弘润的构想中,以魏国的力量来说,想要完全掌控整个河套地区,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倒不是说魏军无法战胜居住在这里的林胡等游牧民族,主要是打赢之后,短时间内无法将这块辽阔的天然牧场充分利用起来,除非魏国将最起码几万户的国民迁移至此。
可就算是这样,魏国想要充分利用河套地区的资源,恐怕也得四五年的光景。
更别说,居住在魏国内地的魏人,有几个愿意迁移到河套地区呢?
因此,赵弘润决定放慢节奏,先迁移一部分人到原中要塞,这些人多半会以囚犯、奴隶为主,朝廷可以用赦免其罪行、赐予其魏人身份作为诱惑,让这些人在这里居住下来,慢慢地扩大魏国在这一带的影响。
与此之外,赵弘润也想过让三川郡目前的羯部落,迁移至此,让这支目前臣服于魏国的异族,在林中郡充当一个类似看门犬的角色,毕竟河套地区虽然是林胡最为强盛,但在河套地区的西边,在称之为河西走廊(其实就是后来的西凉)的那边,却仍有许多强盛的游牧民族,赵弘润可不希望刚刚赶走了林胡,却又引来了新一波的敌人,因此,将羯部落以及其辖下的羯角骑兵,留在河套地区,这也不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当然,这只是暂定的考量。
“人口啊”
在后军的小帐内,赵弘润在凝视着摆在案几上的行军地图半响后,惆怅地叹了口气。
他越来越发现,人口资源是一项实在是太关键了,倘若他魏国也拥有像楚国那样号称几千万的平民人口,开发河套地区算得了什么?随随便便迁个百万人口到河套,不够?再迁百万,几次下来,林中郡不久彻底纳入魏国版图了么?
但遗憾的是,魏国在这方面远远不如楚国,如今满打满算,魏国恐怕也只有百余万户,也就是近千万的国民人口,虽然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奴隶,但话说回来,以这个人口基数想要充分开发河套地区的肥沃土地,说实话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打下地盘却无力开发,赵弘润忽然发现,他魏国如今也遇到了跟秦国相似的尴尬,好在魏国并不倚重军功爵制,否则,似秦国那般为了满足国内民众对战争的需求而一次次发动战争,这可真成了无谓的战争了。
“看样子,接下来要鼓励生育了”
赵弘润小声的嘀咕,让在帐内的秦少君与赵雀都微微有些脸红。
“报!”
帐外,忽然响起了一名士卒的通报声。
在经过赵弘润的允许后,那名负责传递消息的斥候大步走入帐内,在用热切的目光偷偷看了几眼赵弘润后,叩地禀报道:“启禀太子殿下,河西守司马安将军,已率军向银川进发!”
“我知道了。”
赵弘润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那名斥候退下,随即,他将目光投向案几上的那份行军地图。
从目前魏军的部署情况来说,赵弘润坐镇这座刚刚开始动工的林中要塞,确切地说已属于后方,因为朝廷那边竭力反对他亲自参与征战。
原因就在于赵弘润领兵作战时,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喜欢亲临战场、观察敌军的虚实,寻找可以敌军中可以利用的漏洞。
虽然作为一名将帅而言,这是尽职的表现,但如今他作为魏国的东宫太子,这个举动却足以将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们吓得半死,尤其经过前两年那场宁邑战役后,赵弘润所在的本阵,可是险些就遭到韩将、北原十豪李睦的袭击,若非当时魏秦联军的兵将们奋勇作战,搞不好,赵弘润就会被韩将李睦麾下的雁门骑兵俘虏。
因此,为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朝廷虽然允许赵弘润这位太子殿下继续呆在前线战场,但是,以礼部尚书杜宥为首的朝臣们,却早已三令五申地警告过诸路魏军的将领们,决不能坐视赵弘润这位东宫太子亲临战场。
于是乎,似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还有韶虎、庞焕等魏国将领,包括赵弘润的兄弟燕侯赵疆与桓侯赵宣,没一个人敢带着赵弘润这位东宫太子到前线玩耍,顶多就是将己方的行动告知这位太子殿下,或者在战后将战报送上,让这位殿下在后方解解馋。
而继河西守司马安送来发兵银川的汇报之后,临洮君魏忌与魏将庞焕,亦相继有所行动,前者率河东军与商水军向临河挺进,而后者,则率领镇反军发兵九原,唯独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帅、上将军韶虎,率领魏武军镇守原中要塞一带。
而其余似燕侯赵疆、桓侯赵宣,以及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人的军队,亦相继挺进林中郡,使得整个林中战役,呈现出多战场战争的局面。
尤其是为了夺取林中郡的荒野控制,魏方博西勒率领的羯角军,与林胡方的游牧骑兵,几乎每日都会发生遭遇战,但是因为魏军那仿佛推土机般的平行推进战略,羯角骑兵能够得到魏军强有力的支持,故而,林胡骑兵被羯角骑兵打地节节败退,逐步失去对这片草原的掌控力。
两日后,赵弘润收到了河西守司马安的战报,后者汇报其麾下的河西军(原砀山军),已正式与银川的林胡爆发战争——其实就是河西军在发兵银川的途中,遭到了银川林胡的阻击而已。
收到这个消息,赵弘润按耐不住,准备偷偷摸摸赶到银川观摩这场战争。
但很可惜,由于原中驻扎着五万魏武军,以至于赵弘润连他军营都还没出去,这件事就被魏武军的主将韶虎得知了。
只不过,两人的身份已今非昔比,当初在北疆战役时期,韶虎是主帅,而赵弘润则是韶虎的副将,可如今嘛,赵弘润已贵为东宫太子,韶虎哪里还管得了这位太子殿下。
更何况,赵弘润还“策反”了禹王赵元佲的次子赵成岳,后者非但没有拦着赵弘润,反而在赵弘润的蛊惑下,率领麾下曲部的五千名魏武军,带着赵弘润前往银川了。
在得知此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