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8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能是察觉到殿内许多宾客皆有意无意地看向自己,赵弘润困惑地抬起头来,却发现那些人又迅速地转移了视线。

    “唔?那些人都看着我做什么?”

    “……”

    介子鸱颇有些心虚地低下头,拨弄着案几上的酒盏。

第1329章:顾虑() 
赵弘润的座席,被安排在主殿东席的第三张长案,之前两个座次分别是长皇子赵弘礼与襄王赵弘璟。

    对于这种安排,赵弘润并未感觉不适,反而稍稍有些安心,毕竟长幼有序是历来的传统,倘若这次雍王府的人故意将他的座次安排在长皇子赵弘礼与襄王赵弘璟的前面,那赵弘润心中反而会生疑。

    毕竟若这样安排,赵弘润就越发引人注意,这会让他误会,是不是雍王府的人有意让他暴露于众人视线之前。

    按照身份尊贵的差别,似赵弘润这般身份的皇子,不同于一般人的独坐,一般是三座或两座的长案,待会案几上的菜肴也会是筵席上最丰盛的那一个档次。

    不过赵弘润并不喜欢单人独坐,因此,他非但让雀儿坐在左手边,就连原本想陪同宗卫长卫骄坐在后面「陪席」的介子鸱,也被他拉到右手边坐下。

    这对于介子鸱而言,可谓是莫大的礼遇与荣耀。

    在先前入座时,赵弘润与长皇子赵弘礼、襄王赵弘璟这两位兄长打个声招呼。

    他与襄王赵弘璟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只不过是比陌生人稍微友善一些的程度,连「点头之交」估计都算不上,因为若非他俩彼此是兄弟的话,依赵弘润的性格,是绝不会跟襄王赵弘璟这种人有什么联系的。

    相比之下,还是长皇子赵弘礼与赵弘润的关系更融洽,尽管最初彼此有过种种矛盾,但近几年,二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消除,甚至于,二人还在原东宫党势力于上党郡的酿酒行业有些合作。

    “弘润。”

    就在赵弘润暗自观察着殿内的宾客时,襄王赵弘璟凑了上来,笑着说道:“婚事筹备地如何了?为兄可是等着吃你这杯喜酒呢。”

    见赵弘璟主动凑上来套近乎,赵弘润微微有些意外,不过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

    在庆王弘信跌倒之后,要说诸兄弟当中谁最着急,那么肯定就是这位三皇兄了,毕竟长皇子赵弘礼有王皇后护着,纵使是如今的大势雍王弘誉想要对付前者,也得掂量掂量,而这位三皇兄,上无强势且得宠的母亲护着,下无能让雍王弘誉都感到忌惮的势力,此时若雍王弘誉有意对付他,那也并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只不过,这家伙找我做什么?难道他不应该去找赵弘礼么?』

    赵弘润略感惊讶地看了一眼远处的赵弘礼,却见后者朝着自己微微一笑。

    心中微动,赵弘润隐隐猜到了几分:多半是赵弘礼与其幕僚骆瑸看不上赵弘璟,有意想让后者提前出局。

    其实有时候赵弘润也觉得,襄王赵弘璟在诸皇子争位这件事中,更多起到一个搅事的作用,而对于希望魏国尽快结束皇储之争的赵弘润来说,这种人注定不受待见。

    想到这里,赵弘润看似客气、实则疏远地说道:“三王兄放心,到时候三王兄肯定是我府上的上宾。”

    说罢,他假意示意雀儿为他斟酒,已隐隐摆明了不想再跟赵弘璟继续闲聊的态度。

    赵弘璟不是看不懂赵弘润的暗示,只不过眼下他处境堪忧,急需找一个能够联手抗拒雍王弘誉的帮手,而相比较长皇子赵弘礼,显然是面前这位老八更加坚挺,于是,他又假意感慨地说道:“哎,想我兄弟几人,老六去了齐国,老四去了北疆山阳,如今,连老五也去了宋郡……有些事当真是说不好,可能今日你我兄弟还坐在一起把酒言欢,明日就要兄弟离别……哎,一想到此事,为兄就感慨不已。”

    『兄弟「离别」?你说的是你吧?』

    赵弘润端着酒盏瞥了赵弘璟一眼。

    在他看来,倘若雍王弘誉独揽大权后会有什么大的举动,那么头一件事,肯定就是将身边这位三王兄外封到地方,提前叫这根搅屎棍出局。——换做是他赵弘润,他也会这么做。

    见赵弘润不说话,赵弘璟心中难免有些着急,就在他还欲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就听殿内门口传来一阵喧哗,随即,衣冠鲜艳的雍王弘誉在一行人的簇拥下迈步来到了殿内。

    『谢天谢地!』

    赵弘润暗道一声,不动声色地就将目光转向了殿门附近,让襄王赵弘璟一阵心闷。

    今日的雍王弘誉,俨然是这场筵席的焦点人物,他的来到,仿佛使得殿内的气氛也变得更加火热,仿佛人人都想上前与这位大势皇子攀谈几句,以加深自己在这位雍王殿下心中的印象。

    而雍王弘誉在迈步走入殿内时,则第一眼就扫向殿内的东席,待瞧见赵弘润带着三人已在席中就坐时,他脸上的笑容更甚。

    不得不说,雍王弘誉也考虑过「万一老八赵润今日拒绝赴宴」这个问题,好在这种糟糕的情况总算是没有发生。

    在心中松了口气之余,雍王弘誉与陆续前来攀谈的宾客说了几句,便不动声色地来到了赵弘润跟前,带着几分歉意说道:“弘润,百忙之中还要让你抽暇前来赴宴,为兄心中实在是过意不去。”

    其实在进府的时候,雍王弘誉就已经从府邸门口的迎宾人口中得知了赵弘润已然赴宴的消息,并且还得知了赵弘润的赠礼是一支老山参——虽然在这个年代,老山参的价值并不会高到哪里去,甚至于有许多世人根本不懂这玩意到底干嘛用,可贴上了「肃王赠礼」这个标签,这支老山参的意义比它本身还有价值。

    至少,比「一副马鞭」强得多不是?

    在寒暄了几句后,雍王弘誉与赵弘润告辞,走向了殿内的主座。

    今日在雍王府的宴席,是由雍王弘誉的内弟崔咏主持。

    对于这个崔咏,赵弘润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是酸枣崔氏中年青一代的翘楚,是一个喜欢风花雪月的浪荡子,虽有满腹的学识,也擅长作诗与丹青,可这些本领都不用在正道上,终日与一些烟花柳巷的女子嬉戏,气得雍王弘誉的老丈人险些将这个儿子赶出家门。

    后来,雍王弘誉得势之后,雍王妃崔氏生怕弟弟崔咏果真被父亲「断绝父子关系」,遂将这个弟弟叫来大梁,让崔咏专门负责帮自己夫君笼络城内达官贵人。

    还别说,放荡不羁的崔咏在这方面很有一手。

    打个比方说,崔咏即是雍王弘誉身边的「繇诸君赵胜」。

    在雍王弘誉来到之后,筵席正式开始。

    说实话,今日雍王府的宾客,论身份尊贵并不比当初庆王弘信的那场筵席,这也难怪,毕竟有许多贵族目前仍在宋郡,无法赶回来参加,但至少是大梁当地的名流,大多皆相继到场,这再次证明,雍王弘誉不愧是当今的大势。

    然而这些宾客在筵席期间,时不时地拿眼观瞧赵弘润,这让赵弘润感到很烦。

    一次两次或许赵弘润还会忽视,可三番两次地观察他的表情,他又不是傻子,岂会猜不到那些人的心思?

    而与此同时,雍王弘誉的幕僚张启功,还有内弟崔咏,这些人亦注意到了殿内许多宾客的异样目光,对此神色各异。

    待筵席结束时,雍王弘誉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将赵弘润送出府邸外,更叫人奉上一只木盒作为回礼,亲近地说道:“今日让贤弟百忙之中前来赴宴,愚兄实在过意不去。正巧最近愚兄偶然得到一盒上好的霞珠,不若就转赠弘润府上那几位红颜知己,作为赔罪,还望弘润莫要推辞。”

    所谓的霞珠,其实说白了就是彩色的珍珠,别说在魏国,就算在楚国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珍物。倘若是大颗的霞珠,不说价值连城,至少也比黄金、玉石珍贵地多,因此这份回礼,着实贵重,至少比赵弘润那支老山参贵重地多。

    赵弘润推辞了几回,但最终还是架不住雍王弘誉的盛情,只能收下。

    待逐一送走宾客后,雍王弘誉将内弟崔咏、幕僚张启功等一些心腹招到了书房。

    期间,崔咏想起了姐夫送出去的那盒霞珠,颇有些不舍。

    毕竟那种上好的霞珠,连他姐姐雍王妃崔氏也没有多少,而此番雍王弘誉却最起码送出去了十几颗,这让他很是肉疼——哪怕留几颗给他,让他带着吃花酒时哄那些女人开心也好啊。

    听到崔咏的嘀咕,雍王弘誉与幕僚张启功心中都有些无语。

    在沉吟了一番后,雍王弘誉正色说道:“今日,老八能前来赴宴,这是给足了本王面子,几颗霞珠算得了什么?……如我当初所料,弘润本身对那个位子并无兴趣,只是那介子鸱在暗中搞鬼而已。如今本王已成大势,只要弘润不改变主意,一个介子鸱,谅他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听闻此言,张启功低声说道:“殿下,话虽如此,但不知殿下可曾看到今日筵席间诸宾客曾频频观望肃王?”说着,他抬头看了一眼雍王弘誉,正色说道:“肃王虽无争位之心,但他势力太大,有他在大梁一日,有些人,恐怕并不会对殿下一心一意……”

    “你的意思是?”雍王弘誉皱眉问道。

    张启功拱了拱手,正色说道:“在下建议,为妥善期间,还是应该想个法子,让肃王移居商水……如此一来,在这大梁,再无人能掣肘殿下。”

    “这个……”

    雍王弘誉不由地陷入了沉思。

第1330章:雍王的抱负() 
张启功的话,让雍王弘誉陷入了沉思。

    平心而论,张启功说得一点没错,就算肃王赵润并无争夺大位的心思,但放任这个权势滔天的兄弟继续留在大梁,其实雍王弘誉心中也颇为不安。

    确切地说,这份不安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在当初庆王弘信还在大梁时,雍王弘誉就有这方面的顾虑。

    这也难怪,毕竟肃王赵润在大梁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远比庆王弘信更甚,只不过当初雍王弘誉有庆王弘信这个「头号劲敌」,因此无暇、也无精力去计较这些罢了。

    而如今,庆王弘信已被他逼得远赴宋郡,「肃王赵润」这个潜在的威胁,一下子就变得惹眼起来。

    当然,这并不表示雍王弘誉打算用对付庆王弘信的办法去对付肃王赵润。

    庆王弘信算什么?

    在雍王弘誉眼里,庆王弘信只不过是仗着有南梁王赵元佐以及天水魏氏的魏罃支持,才有资格与他争夺皇位罢了。

    但肃王赵润这位八弟不同,这个兄弟能有其如今的权势与地位,全靠他自身的能力,靠他这些年来率军南征北战打出来的。

    魏国需要肃王赵润!

    这一点,雍王弘誉非常清楚。

    他从未对外人言及过,但事实上,他也有着他自己的抱负:即做得比他们的父皇更出色,使魏国变得更加强大。

    他希望亲手将魏国推上「中原霸主」的位置,让后世的魏人在提到他「魏王誉」时,皆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那是一位贤君!

    甚至于,雍王弘誉还想过吞并韩、楚,只不过这些宏远的抱负,连他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切实际,因此不敢提及。

    而想要使魏国达到那等强盛,与他国的战争固然是避免不了的,因此,「肃王赵润」这位八弟,从一开始就在雍王弘誉的班底名单当中——倘若能得到这位弟弟替他打江山,在他治理下的魏国,岂不是会变得空前强盛?

    甚至于……一统天下?

    一想到「一统天下」,雍王弘誉便感觉口干舌燥,心中亦激动地不能自己。

    无他,只因为这份空前的武功,中原各国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来都没能达成,倘若在他的治理下,魏国能达到那种高度,那好比说,他超越了中原各国历代的君王。

    而目前在魏国,能帮助他达成这等宏愿的,有三人,即肃王赵润、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佲。

    这三位,皆是拥有着「灭一国」能力的统帅,纵使是司马安、韶虎、庞焕等魏国一流的名将,比较这三位还是逊色了些许。

    而在这三位中,雍王弘誉最看好八弟肃王赵润。

    对于南梁王赵元佐,他信不过,他至今仍然怀疑南梁王赵元佐支持庆王弘信的动机;至于禹王赵元佲,雍王弘誉纯粹就是顾虑这位王叔的身体状况,他怎么敢将自己的期望,交给一位时不时就会咳嗽、吐血的王叔身上呢?

    唯独八弟赵润,年轻,又有才能,相信有他坐镇魏国,魏国绝不会在对外战争中失利。

    但目前,八弟赵润的权势比他更甚,想要招揽这位王弟,可不是那么简单——说得简单点,他还未坐上魏国君王的位置,何来的资格招揽那个弟弟?

    因此,坐上那个位置,是雍王弘誉必须优先考虑的事。

    可问题是,八弟赵润逗留于大梁,这也对他造成了一些影响。

    『该死的介子鸱……』

    雍王弘誉忍不住在心中骂了一句。

    倘若前一阵子那则「肃王意欲争位」的谣言中,肃王赵弘润再次表明了「不欲争位」的立场,雍王弘誉绝不至于如此为难。

    可那该死的介子鸱,对其效忠的对象阴奉阳违,居然说服了赵弘润对那则谣言保持沉默,虽然事后雍王弘誉通过「代为辟谣」的方式破坏了介子鸱的阴谋,但说到底,这办法终究没有赵弘润自己出面辟谣更让人信服。

    这不,当初那件事的后遗症如今就冒出来了:大梁,乃至魏国,不知有多少人期待着他雍王弘誉与肃王赵润的争斗。

    虽然雍王弘誉自己能够肯定,那位八弟九成九根本没想过与他争夺魏国君王的位子,可问题是那些人不知道啊,还在傻傻地观望,明显是想等着待肃王赵润出面争位时,争相投靠。

    在这种情况下,雍王弘誉如何借扳倒庆王弘信的胜势,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因此,当张启功提议设法让肃王赵润移居商水时,雍王弘誉是有些心动的,毕竟若赵弘润也离开了大梁,那大梁就再无人能与他抗衡,而那些此时正在观望的官员、权贵、世族,相信也就会陆续倒向他这边。

    可问题是,老八在大梁住得好端端的,也没有跳出来与他争夺皇位,这个时候却让他移居商水?万一惹毛了那个八弟怎么办,岂不是弄巧成拙?

    想到这里,雍王弘誉皱着眉头说道:“这件事暂且搁置,先解决老三再说。……这家伙留在大梁才是祸害。”

    张启功闻言点点头,说道:“此事容易,先前有燕王弘疆外封山阳,随后又有桓王弘宣外封安邑,虽然我大魏此前已废弃皇子外封,但这一代先例已开,只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将襄王外封即可……顺便,日后还能用相同的办法对付庆王。”

    这话听得雍王弘誉暗暗点头。

    呵,庆王弘信还奢望有朝一日返回大梁?做梦!

    别说他短时间内无法抚平宋郡的民怨,就算他办到了,雍王弘誉也能假借封赐,封庆王弘信一个「宋郡郡王」之类的爵位,强行将后者按在宋郡。

    “那……哪里合适呢?”雍王弘誉问道。

    张启功闻言笑道:“「阳翟(di)」如何?去年肃王征讨三川时,据闻有三川羚部落的羯人逃到了宛城,在我大魏国界骚扰作乱,可令襄王坐镇边疆……或者,「宛地」?

    他知道,雍王弘誉对襄王弘璟当初背叛其投靠庆王弘信,多少还是有些愤懑的,自然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