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7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急腹ゴ蚝游鳌!

    “河西?”禹王赵元佲闻言愣来愣,一脸困惑地说道:“是打算袭韩将乐成的后方?可韩将乐成已攻入河东了呀。”

    “因为缺粮。”摇了摇头,魏天子解释道:“弘润与秦军僵持了许久,他麾下的兵卒缺粮,秦军也缺粮,因此双方合计了一下,准备先拿河西的羌胡以及留驻韩军下手,据说河西尚有上百万头牛羊,可充当军粮。”

    “哦。”禹王赵元佲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随即,他醒悟过来,惊喜地问道:“秦国愿意出兵协助我大魏?”

    “唔。”魏天子重重地点了点头,颇有些如释重负的意味。

    不可否认,这是近两月来,所收到的最好的消息。

    “秦军打算出动多少军队?”

    “因为粮草问题,暂且是二十万,由公孙起、王戬、赢镹、王龁等秦将统率,据说这些秦将皆与我儿打过交道,皆是擅战之将!”

    “二十万……”禹王赵元佲在心中估算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笑容。

    要知道,肃王赵弘润麾下目前就有二十万兵卒,再加上秦国二十万人马,这就意味着来年之后,将会有多达四十万的援军抵达魏国北疆,有了这股生力军,相信河内战场的局势将会出现巨大的改变。

    问题仅在于,这支四十万的秦魏联军,何时抵达魏国北疆。

第1224章:魏韩新岁首战:山阳之战!【二合一】() 
洪德二十三年正月的某日,燕王赵弘疆伫立在山阳城的城门楼上,在凛冽的寒风中,眺望着城外的雪原。

    他时不时就能看到一队队韩国骑兵,马踏积雪,旁若无人地朝着西边而去。

    每当看到那些韩国骑兵,燕王赵弘疆便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恨不得率领麾下军队杀出城去。

    但是理智却告诉他,此时贸然出城与韩军作战,只有死路一条。

    这场仗,魏国还有胜算么?

    燕王赵弘疆不禁有些茫然。

    事实上,这场仗打到当下,魏国在北疆已全然陷入被动:燕王赵弘疆的山阳军退守『山阳』,南梁王赵元佐的镇反军被逼无奈,一部分西撤驻守『怀邑』,一部分渡河驻守『原阳』;反观韩军,气势正旺,分兵三路,分头攻略『河内』、『原阳』、以及卫国。

    毫不夸张地说,在韩军的凶猛攻势下,魏国完全陷入劣势。

    虽然燕王赵弘疆还死死守着山阳县,但他心底其实也明白,山阳对韩军的威胁已经微乎其微,看看那些恣意纵马在山阳城外雪原上的韩军骑兵们,那些韩人根本就没有将山阳县放在眼里,一次又一次地绕过山阳,对『野王』、『沁阳』等地施压。

    期间,这些韩军骑兵占领了一处又一处的魏人村庄,俘虏了大量的河内魏人。

    明明曾许下承诺、要为国家镇守北疆,可如今,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同胞被韩军所虏,每每想到这里,燕王赵弘疆就感觉胸口压抑地厉害。

    时间渐渐逝去,转眼便临近黄昏,在城门楼上站了几个时辰的燕王赵弘疆暗暗叹了口气——他还是没有等到他期待的人。

    裹了裹身上的战袍,赵弘疆转身走下城墙,带着两名寻常的护卫,骑马朝着城内的燕王府缓缓而去。

    “燕王殿下!”

    “殿下殿下!”

    沿途遇到的山阳军士卒或者当地县民,皆热切地与赵弘疆打着招呼。

    赵弘疆逐一点头回应,脸上挂着镇定从容的笑容,不敢透露内心的彷徨。

    待等他回到燕王府时,他的妻子、燕王妃孙氏,正与两名侧室还有府上的侍女,为山阳军的士卒们缝补着战袍、冬衣以及甲胄。

    在旁,燕王赵弘疆的长子、次子以及长女,歪着脑袋坐在板凳上瞧着。

    魏人甲胄的内衬,一般都是采用厚实的牛皮,为了将纤细的针线穿过这些牛皮,孙氏与赵弘疆的两名侧室,可谓是吃足了苦头。

    尤其是燕王妃孙氏,她出身魏国名流贵族『外黄孙氏』,娘家以往占着矿、躺着地,一世吃用不愁,何曾做过这种辛苦的针线活。

    十指不沾阳春水,才是这类名门贵族的千金平日里的真实写照。

    忽然,燕王妃孙氏皱了皱眉,原来是针线不慎刺伤了手指,然而这位贵族女出身的燕王妃,仅仅只是将手指放入口中吮吸了片刻,待血止之后便继续缝补手中的甲胄——仿佛她已经习惯了。

    『……』

    看到这一幕,站在堂外的燕王赵弘疆心情很是复杂,他既心疼,却又感到几分自豪。

    “爹爹。”

    胖嘟嘟的长女团团,瞧见了站在堂外的赵弘疆,高兴地奔了过去。

    赵弘疆哈哈笑着,将女儿抱起。

    见此,燕王妃孙氏等屋内的女人们,遂停了手中的针线活,恭谨地向赵弘疆行礼。

    还有赵弘疆的两个儿子,赵伯武、赵仲武。

    行礼之后,燕王妃孙氏走上前来,从丈夫手中抱过女儿,示意两名侧室领着三名儿女前到偏厅去。

    只可惜女儿团团吵着要她爹爹抱,以至于到最后,只有赵弘疆的两个儿子老老实实跟着两位姨娘到偏厅。

    待等众人识趣地退下后,燕王妃孙氏为丈夫倒了一杯茶,在旁笑着看着丈夫逗着女儿。

    虽然女儿团团是侧室所出,但因为那两名侧室本来就是孙氏自幼相识的堂姐妹与表姐妹,因此孙氏向来是视如己出。

    片刻后,她小心翼翼地问道:“夫君,兄长还是没有来么?”

    她口中的兄长,乃是她的亲兄长,也是燕王赵弘疆的大舅子,孙颢。

    说起来,外黄孙氏与燕王赵弘疆的关系着实不浅,首先,燕王赵弘疆的生母孙贵姬,即是外黄孙氏的族女,按照辈分算,燕王妃孙氏得喊孙贵姬一声堂姑。

    因此赵弘疆取了孙氏,与外黄孙氏可谓是亲上加亲,正因为这样,外黄孙氏当初才会大力支持赵弘疆组建山阳军。

    不夸张地说,燕王赵弘疆的山阳军能发展到今日这种地步,外黄孙氏功不可没。

    尤其是去年下半年魏韩之战再次爆发的时候,由于魏国急需大量武器装备,而大梁的冶造局与兵铸局又来不及打造,因此,朝廷特许地方贵族私铸兵器、甲胄,组建私军保卫国家。

    在这条特殊政令下,以往那些看似仿佛国家蛀虫的魏国王公贵族纷纷行动起来,不惜投入重金组建私兵打造兵器,比如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眼下驻军在『酸枣』的军队,就是这两位赵氏王侯自行筹资打造。

    再比如外黄孙氏,往年占着本属国家的矿山不肯放,但如今魏国面临覆亡威胁时,外黄孙氏当即花费巨资为山阳军锻造武器甲胄,为其筹集军粮。

    不能否认,魏国的贵族、尤其是大贵族,平日里想尽办法以权谋私、钻朝廷的空子,但当这个国家遭到威胁时,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出钱出力。

    想来,似楚国的巨阳君熊鲤那种贪婪而无远见的大贵族,世上还是极少的,绝大多数的贵族,哪怕平日仗着王公贵族的身份在国内作威作福,但当国家面临覆亡威胁时,他们还是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嘛。

    而燕王妃孙氏的兄长孙颢,最近几个月就负责向山阳运输粮草,但不知怎么的,比预定日期晚了整整三日,孙颢的运粮队伍还是没有抵达山阳。

    这让赵弘疆夫妇都有种不详的预感——会不会是被韩军骑兵给劫袭了?

    这个猜测,大有可能,因为从客观说,魏军已经失去了对河内至少七成地域的掌控,面对着据说几万十几万的韩国骑兵,北疆的魏军如今连各自驻守的县城都不敢轻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韩军骑兵恣意在雪原上驰骋,截断了北疆诸城与大河以南魏土的联系。

    “或许是因为风雪耽误了,莫要担心。”

    赵弘疆安慰着自己的妻子。

    虽然这话,他自己都不怎么相信。

    当日傍晚,孙颢带着两三名家仆,浑身是血地逃到了山阳。

    果然,孙颢押运粮草的队伍遭遇了韩军骑兵的袭击,见势不可逆,孙颢仓促命令家仆与民夫烧掉那一车车的粮草,免得这些粮草被韩军夺得。

    事后,孙颢凭着二十几名家仆的拼死保护,好不容易这才逃到山阳,向赵弘疆禀述这个噩耗。

    看着孙颢羞愧尴尬的模样,燕王赵弘疆摇了摇头,反过来宽慰前者。

    他并没有责怪孙颢的意思,毕竟以北疆目前的情况,孙颢率队向山阳运输粮草,这本来就是一桩极其危险的事,随时都有可能遇到韩军骑兵的袭击。

    但即便明知如此,赵弘疆心中还是不住地失望,因为他山阳县的粮食已经不充裕了。

    尽管近两个月,山阳省吃俭用,但毕竟这座城池驻扎着将近一万八千名山阳军与四千余名南燕军,除此以外还有数万山阳当地或附近慕投而来的魏民,粗略估算下来,山阳城内的粮食,可能只够支撑半个多月。

    而这并不是最坏的消息,最坏的消息是,近几日来,韩军骑兵在这一带的行动越来越频繁,对打击山阳、怀邑等城的粮道也越来越仔细。

    这让燕王赵弘疆得出了一个结论:韩军即将对山阳、怀邑等地用兵!

    次日,赵弘疆将曹焱、刘序等宗卫以及山阳军的将领召集到燕王府,与他们商议对策。

    随同出席的,还有赵弘疆的大舅子孙颢。

    在商议过程中,诸人无不忧心忡忡。

    平心而论,山阳县在短时内倒是不至于会被韩军攻陷,毕竟燕王赵弘疆在山阳县经营了四五年,无论是城防还是城内魏人的民心,都是极为可靠的。

    问题在于两点:

    首先,从目前北疆的战况着眼,山阳县的战略意义已经非常小,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待等开春之后,韩军将大举渡河攻打大河以南的魏、卫两国领土,届时负责进攻河内郡的,可能仅仅只是邯郸方向韩军的一路偏师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山阳县的压力虽大大减低,但已经起不到分担韩军压力的作用,且没办法支援本国。

    其次,在韩军骑兵的渗透袭击战术下,山阳县、怀邑县等地已变成一座座孤城,被韩军切断了与本国的联系,在这种情况死守山阳,最终仍逃不过被韩军攻陷的命运。

    因此,宗卫刘序提出建议,趁着韩军还未开始行动,迅速撤到怀邑,与怀邑那一部分镇反军汇合,设法渡过大河,在原阳、南燕重新布置防御——那才是开春后魏韩之战的主战场。

    但宗卫曹焱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山阳县,除我山阳军与南燕军合计两万余人外,还有数万魏民,怎么可能悄无声息地全部撤到大河以南?你当那些韩军骑兵都是瞎子么?”

    顿了顿,他又说道:“更何况,若韩军占了山阳,天门关怎么办?”

    是的,在天门关,还有商水军三千人将吕湛率领的五千驻守军,即是守卫着天门矿场,同时也是守卫着河内与上党的要道。

    山阳若被韩军攻陷,天门关亦难以久守,这座关隘一丢,则韩军便可直驱上党郡境内,到时候,肃王军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上党郡,多半就要拱手还给韩国。

    “唔,这不可!”燕王赵弘疆亦摇摇头,提出了反对意见。

    记得在退守山阳之后,他就联系了天门关守将吕湛,还有镇守孟门关的魏将姜鄙的北三军,使天门关、山阳、孟门关三点相互支援,从而在韩军的进攻下撑到了寒冬。

    无论从情谊还是战略角度来说,赵弘疆都不可能放弃这两支友军。

    “要不然我军退守天门关?”一名山阳军将领建议道。

    听闻此言,燕王赵弘疆隐隐有些意动。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毕竟天门关距离山阳县并不远,赵弘疆是很有可能将两万余军队以及数万山阳百姓迁入天门关的。

    到时候,他赵弘疆与天门关守将吕湛汇合,凭借近三万的兵力,足可抵挡韩军。

    至于那数万山阳百姓,则大可迁入上党郡内的县城,去年肃王赵弘润打下上党后,东宫党以及其他诸位皇子势力的帮衬贵族,亦在上党郡经营了一番,虽然收成不多,但终归是有些粮食的。

    唯一的问题是,一旦山阳军放弃了山阳、退守天门关,虽说天门关易守难攻,但魏军想要再打出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更要紧的是,待等开春之后,韩军的攻势就会像水银泻地般席卷河东、河内两郡,到时候,上党郡就会成为一块被隔离于魏国本土之外的飞地,在这种情况下,上党郡是守不住多久的。

    正因为这样,南梁王赵元佐的主力军虽然退守到原阳、南燕一带,但仍留下了一支军队驻守怀邑,再加上燕王赵弘疆驻守的山阳,以及五千商水军驻守的天门关,艰难联系着上党郡与魏国本土。

    随后,屋内诸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种种建议,燕王赵弘疆静静地听着。

    良久,燕王赵弘疆在经过权衡之后,做出了一个让诸人感到非常吃惊的决定:死守山阳!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最最危险的决定,因为一旦韩军在开春后展开攻势,到时候山阳就是一座孤城,这无疑是十死无生的局面——退守天门关尚有一线生机,但死守山阳,则必死无疑!

    当然了,其实最安全的策略就是抛下山阳的百姓,也不顾天门关乃是上党郡的安危,迅速撤到大河以南,到时候与南梁王赵元佐的主力军汇合,至少燕王赵弘疆本人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很显然,燕王赵弘疆做不出来这种事,立誓要为国镇守国门的他,岂会抛弃山阳县的百姓,抛弃上党郡的友军?

    而听闻燕王赵弘疆的决定,屋内诸人大惊失色,毕竟这是最最“糟糕”、最最危险的选择。

    抢在诸将劝说之前,燕王赵弘疆正色解释道:“本王也有本王的考量。……你们不知,我妻兄孙颢此番前来,虽然押运的粮草被韩军所截,但他带来了一个极好的消息。”

    『极好的消息?』

    诸将惊讶地看向孙颢,却见后者重重点着头。

    而此时,就听燕王赵弘疆继续说道:“大梁已收到魏西战场的捷报,言我大魏已与秦国结盟,魏秦两国的战争在去年年末已经结束,眼下,我弟弘润正与秦国的援军,火速赶来北疆……”

    “此事当真?”宗卫长曹焱惊喜地问道。

    再看其他诸将,亦一个个鼻息粗重,满脸惊喜。

    “千真万确!”孙颢点点头说道:“此事在大梁早已传开了,据说,肃王殿下与秦国的援军,有多达四十万!”

    听到孙颢的确认,曹焱、刘序等诸将欣喜地无以复加。

    整整四十万援军!

    这可是一股足以令北疆这边的战局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力量!

    足以扭转如今魏韩两军的优劣势!

    “因此,我军必须守住山阳!”环视着屋内诸将,燕王赵弘疆正色说道:“只要山阳还在,河东、河内的韩军,就没办法连成一气,我大魏就有夺回失地的机会!……但倘若山阳有失,韩军将毫无顾忌阻击弘润的援军,到时候,弘润的援军就会被河东、河内的韩军合力拖住,无法尽快支援原阳、南燕……”

    言下之意,燕王赵弘疆准备吸引火力,防止河东、河内两地的韩军汇合,为赵弘润率领的援军创造速攻奔袭的机会。

    “殿下的意思我明白,只不过……不知肃王殿下的援军何时抵达?”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