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魏宫廷- 第5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弘宣虽然聪颖不如赵弘昭、赵弘润,可也不傻,一听就知道骆瑸的意思,连连摇头说道:“骆先生,这件事本王没办法帮你。……否则,我哥他真会把我打死的。”

    “肃王殿下么?”骆瑸轻笑一声,随即领着赵弘宣在东宫的花园闲走,口中说道:“昨日在下听太子殿下说,桓王觉得太子殿下优过雍王?那是因为桓王殿下想执掌北一军的讨好之词么?”

    听闻此言,赵弘宣面色一沉,皱着眉头不悦地说道:“骆先生这话过了,骆先生以为本王是阿谀奉承之徒么?”

    见赵弘宣有些愠怒,骆瑸也不着急,笑着反问道:“换而言之,那是肺腑之言?”

    赵弘宣闻言愣了愣,仿佛猜到了什么似的,苦笑着说道:“骆先生,那番话,的确是本王肺腑之言,但是,本王不会插手几位皇兄的事。……这是我向我哥保证过的。”

    听闻此言,骆瑸长叹了一口气,顾左言他道:“太子殿下目前的处境……甚是堪忧。在下只顾着盯着周昪,却忽略了,雍王那边仍有足智多谋之人为其出谋划策……黄池人,张启功,桓王殿下听说过么?”

    “似乎是去年的新科第三名?”赵弘宣惊讶地问道。

    “嗯嗯。”骆瑸点点头,随即正色说道:“我与张启功见过一面,此人出身公吏之家,受其祖、其父余荫,十五岁便在黄池出任公吏,曾先后出任狱书吏、判丞书吏,与周昪相比,此人的心计更狠……我担心太子殿下这回熬不过去。”

    “有这么严重?”赵弘宣吃惊地问道:“太子殿下不是已经同意了捐赠么?虽然晚了雍王些许,但也不至于像先生说的那般吧?”

    “这只是前戏。”骆瑸看着赵弘宣,正色说道:“捐赠,不过是个引子,雍王一方真正的狠招,还未使出来呢……一旦雍王开始发力,太子殿下恐怕躲不过这回,可能会被剥夺太子尊号……”

    赵弘宣惊地倒吸一口冷气,骇然说道:“怎么可能?!”

    “事实就是如此。”骆瑸正色说道:“周昪加上张启功,我辈读书人,杀人不用刀……我虽隐隐已猜到他二人的诡计,但奈何东宫被周昪所蒙蔽,我不敢透露,否则就会打草惊蛇。”

    说到这里,骆瑸看了一眼赵弘宣,诚恳地说道:“在下听说,东宫与桓王殿下在北疆时,亲密如手足,难道殿下就忍心看着太子殿下失势?”

    赵弘宣张了张嘴,犹豫着摇了摇头:“骆先生,本王不能……”

    “与在下做个交易吧,桓王殿下。”骆瑸打断了赵弘宣拒绝的话,正色说道:“此事若能成,非但东宫可以安然无恙,甚至可以反制雍王;而桓王殿下您,亦可趁这个良机,真正执掌北一军,在军中竖立威信。”

    “……这事,与北一军有何关系?”赵弘宣又惊又疑。

    骆瑸也没有想太多,笑着说道:“东宫若倒了,北一军还会在么?”

    『……』

    赵弘宣面色微变,不由自主地想到昨日他哥哥赵弘润的态度。

    “让本王……考虑考虑。”

    赵弘宣皱着眉头说道。(未完待续。)

第890章:东雍之争(六)『加更27/33』() 
当桓王赵弘宣在东宫时,他的哥哥肃王赵弘润,却来到了雍王府。

    对于这位八弟的到来,雍王弘誉感到很是意外。

    别看他昨日在宣政殿外曾说什么『愚兄改日请贤弟吃酒』,其实那只是客套话。

    毕竟眼下在朝中,很多人都知道东宫与雍王正拼得如火如荼,就好比是已经进入了白刃战阶段,因此,非东宫党或雍王党的人,最近都很避讳与这两方势力接触,免得被打上东宫党或雍王党的标签。

    而八皇子、肃王赵弘润,别看他与雍王弘誉平日里走得挺近,但他从未表态说要支持后者,因此,雍王弘誉对今日赵弘润的到来倍感诧异。

    他可不相信赵弘润会看不出目前朝中的局势。

    “八弟,你终于下定决心要助愚兄一臂之力了么?”

    当府上的下人奉上酒菜后,雍王弘誉将赵弘润邀请到席间,开玩笑般说道。

    听闻雍王的玩笑,赵弘润也不在意,顺势说道:“啊,小弟此番前来,就是想与王兄商量商量,如何踹东宫一脚,博取王兄的善意。”

    雍王弘誉听了这话愣了一下,说实话,其实就目前的局势来说,有没有面前这位八弟的帮衬,他都有把握扳倒东宫。

    相信这一点,对面这位八弟也是心知肚明。

    可问题是,对面这位八弟,怎么看也不像是趋炎附势的人啊。

    更何况,就算他赵弘誉扳倒东宫上位,也不至于对面前这位八弟下手。

    肃王赵弘润,这位曾经的八皇子,如今在魏国可不是一般地位,俨然已成为姬姓赵氏王族年轻一辈的旗帜,更要紧的是,这位肃王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封邑——商水邑(郡)。

    这是当代魏天子册封的,意味着无论哪位皇子日后继承了魏国君王的位置,哪怕再看赵弘润不爽,将其逐出大梁,赵弘润仍然有可落脚的封邑。

    先代君王将封邑赏赐出去,后代君王要拿回来,那可是极其不易的,真以为垂拱殿与朝廷不想收回原阳王、成陵王等人的封邑?

    没有办法而已!

    因为那是先代魏国君王封赏出去的,除非原阳王、成陵王这些人想不开,公然反叛魏国,否则,垂拱殿与朝廷,几乎是没办法用正当手段拿回来的,因为这是也算是『违背祖制』,说白了就是打先王耳光,纵使是历代魏国君王也吃罪不起。

    不夸张地说,得到了商水郡作为封邑的赵弘润,如今可谓是已立于不败之地,只要他不做出反叛魏国的事,日后就算他继承君王之位的兄弟看他不顺眼,也奈何不了他。

    当然,这只是说无法用正当手段,至于非正当手段嘛,相信新君在做之前肯定会掂量掂量,毕竟这种不光彩的事好比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伤敌、亦能反过来伤己。

    正因为清楚这一点,因此,雍王弘誉怎么也不相信眼前这位八弟是在依附自己的,因为没有必要。

    “出了什么事么?”雍王弘誉在思忖了片刻,皱眉问道。

    赵弘润端着酒杯喝了一口酒水,也不隐瞒,淡淡说道:“东宫想让小宣执掌北一军。”

    “噢。”雍王弘誉恍然地点了点头。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居然拉小九下水。』

    雍王弘誉暗自冷笑了两声。

    其实有不少知道,肃王赵弘润有两个逆鳞,一个是在皇宫内养母,居住在凝香宫的后妃沈淑妃;还有一个就是在皇宫外的亲弟弟,桓王赵弘宣。

    若是有人敢对这两位耍阴谋诡计,不亚于当面甩这位肃王殿下的耳光。

    而如今,东宫居然敢拉赵弘宣下水,将其牵扯到『东雍之争』,雍王弘誉实在是啼笑皆非——莫非是上天要东宫太子赵弘礼死?

    “你想怎么做,弘润?”雍王弘誉问道。

    赵弘润给雍王弘誉倒了一杯酒,低声说道:“小弟不管其他事,只要北一军不复存在即可。”

    雍王弘誉闻言微微一笑,因为这件事很简单——东宫倒了,北一军就不复存在了。

    “弘润且稍安勿躁。”他遥敬了赵弘润一杯,似笑非笑地说道:“过不了多久,弘润便可达成心意。”

    赵弘润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我会配合王兄的。”

    说罢,他端着酒盏喝了杯中的酒水。

    『……』

    听着赵弘润那句话,雍王弘誉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几许莫名的自嘲:他的意图,瞒得过别人,难道还瞒得过眼前这位才智与麒麟儿赵弘昭比肩的赵氏翘楚么?

    此后,两人颇有默契地结束了话题,一边喝酒一边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聊着聊着,雍王弘誉的宗卫长周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待见到赵弘润坐在厅内,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见此,赵弘润会意地想要告辞离开,却见雍王弘誉摆了摆手,朝着周悦说道:“说吧,什么事,弘润不是外人。”

    听闻此言,周悦抱了抱拳,正色说道:“是!……刚刚得到的消息,东宫已对外表态,愿将在北疆的所得尽数上缴朝廷。”

    雍王弘誉闻言眯了眯眼睛,笑吟吟地说道:“啧啧,东宫的反应挺快的嘛……不错不错。呵呵呵呵……你先退下吧。”

    “是!”宗卫长周悦依言抱拳而退。

    瞥了一眼笑容满面的雍王弘誉,赵弘润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

    其实他也清楚,既然雍王弘誉昨日在宣政殿内说出了那番话,愿将在北疆的所得尽数上缴朝廷,那么就注定东宫党这回没有退路,只能跟着这么做。

    这真可谓是四两拨千斤:雍王一方用微不足道的所谓『全部斩获』,逼得东宫党也能咬牙将吞到嘴里的肉吐出来。

    因为否则的话,东宫太子赵弘礼就会在品德、道义角度遭到攻击,谁让他是太子呢——既然坐着这个位置,就注定要比别的兄弟『做』得更出色,否则凭什么成为太子?

    这里的『做』,指的是做出姿态,即品德、礼俗、言行举止等等。

    说白了,太子赵弘礼在带兵打仗方面远不如他的兄弟肃王赵弘润,这种事朝野不会去指责,因此,哪怕太子赵弘礼所统帅的北一军在北疆战役期间打地再糟糕,也没有人会去攻击他。

    毕竟赵弘礼是太子,又不是将军,有『皇子守国门』这份心意就足够了,赵氏子弟,又不是各个都是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佲、肃王赵弘润这等奇才。

    可话说回来,倘若东宫太子在德品上出现什么问题,那么就会跳出许许多多的人去指责他、攻击他。

    因此,东宫党必须得上缴他们在北疆的所有斩获,哪怕是一块玉、一幅画像也不能保留,否则就会落下口实,成为雍王党攻击他们的把柄。

    但赵弘润没有想到的是,东宫居然这么快就做出表态,难道他不应该与支持他的那些贵族、世家商量一下么?最起码得知会对方一声吧?

    『难道早就商量好了?』

    赵弘润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但是立马就被他否决了。

    毕竟,倘若东宫党早就商议出结果,他们早在雍王弘誉出招之前就有所行动了——倘若是东宫党第一个将在北疆的所得上缴给朝廷,哪怕他们只上缴一部分,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是的,最根本的原因,只是因为雍王弘誉抢先一步,将所有在北疆的所得上缴了朝廷。

    这一步落后,可谓是步步落后。

    『看来是东宫擅做主张、想来个先斩后奏……唔,周昪是雍王的人,肯定会想方设法,让东宫的处境变得更糟……』

    赵弘润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心下冷笑连连。

    要知道,东宫党与东宫,这两者是意义是截然不同的,似东宫这般,在没有与那些支持他的贵族商议的情况下,贸然替他东宫一党表态,将所有在北疆的所得上缴给朝廷,这很容易引起那些贵族的反感。

    真以为那些贵族是急公好义的义士?

    为了组建北一军,东宫党那些贵族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就指望着在北疆战役中挽回损失,顺便捞一些功勋,可如今东宫急着将他们吞到嘴里的肉捐赠给了朝廷,他们还不得闹起来?

    事实证明,赵弘润的猜测果然不假。

    在几日后,大梁传出了『东宫党内部因捐赠一事导致矛盾重重』的谣言。

    当然,谣言只是谣言,赵弘润并不会轻信,他在意的是,拜访雍王弘誉的宾客似乎逐渐多了起来,其中不少原来是依附东宫太子的贵族子弟。

    如此又过了几日,大梁再次传开一个谣言,说两个贵族子弟在街上遇到,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两个贵族子弟,曾经都是依附东宫的人。

    再过几日,谣言逐渐升级,东宫党的贵族子弟,陆陆续续传开种种丑闻,或在大庭广众之下抱怨东宫自作主张,或在醉酒的情况下指责东宫过河拆桥,总而言之,东宫党以及东宫的名声,每况愈下。

    逐渐地,大梁当地魏人都产生了种种错觉,有的认为东宫其实并不愿意将在北疆所得到的斩获上缴给朝廷,有的则认为东宫过河拆桥,背弃曾经的约定,将支持他的贵族的利益,作为博取天子以及朝廷好感的筹码。

    又过了几日,又谣言曝出,东宫党其实并没有将所有的所得上缴给朝廷。

    而更为骇人的是,在五月中旬,突然有人曝出,北一军在北疆屠杀当地平民、谎报军功,另抢掠当地(河东郡)平民,致使十几万人丧生。

    一时间,东宫太子在大梁的声誉急剧受到影响。(未完待续。)

第891章:深谋远虑() 
五月下旬,有关于东宫太子的负面言论在大梁传得沸沸扬扬、愈演愈烈。

    于是,朝廷开始介入舆论,一方面控制谣言的传播,一方面着刑部、礼部组织人手,前赴仍驻守在北疆的北一军军营,彻查『东宫党献纳』一事,以便给东宫太子一个清白。

    听到这个消息后,东宫太子赵弘礼的幕僚周昪提议他亲赴北疆,赶在刑部与礼部之前彻查账本,清点在北疆战役期间的收获,免得出现纰漏,被雍王弘誉捏住把柄。

    当时亲耳听到这番言论的东宫另外一位幕僚骆瑸,照旧与周昪争吵了一番,可惜还是没能吵过周昪。

    最终,太子赵弘礼允许了此事,委托周昪前赴北一军的驻扎位置,负责此事。

    此时的『北一军』,大抵驻扎在河东君西部的『临汾』、『曲沃』、『安邑』一带。当然,这指的是『北一军』这支军队,至于在背后操纵这支军队的东宫党一系贵族的代表、家主们,则一直以来都是暂住在『安邑』,而那些在战争期间所斩获的辎重粮草、亦或是金银珠宝,最终也是运到『安邑』。

    唔,本来按照约定,对于这些在北疆战役期间所得到的财物与土地,众东宫党势力是打算内部消化的,按照曾经出力的多寡,按比例平分这些所得。

    但是前段时间,由于雍王弘誉的发难,将雍王党所有在北疆的收获都上缴了朝廷,以至于东宫太子赵弘礼被逼无奈,兼之又被周昪说服,以至于在还未与东宫党内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便擅做主张,将这批庞大的战争利益上缴给了朝廷,这让暂居在安邑的诸贵族的代表、家主们感到十分不满。

    当然了,不满归不满,但并不意味着有哪个贵族脱离了东宫派系,转投雍王,事实上,大梁传伦的那些谣言,说到底也只是有人故意释放出来的假相罢了,为的就是动摇东宫党内部。

    五月三十日,赶在这月份的最后一日,周昪抵达了安邑。

    当时,东宫太子赵弘礼的外公、王氏一族的家主王寓正在安邑,听闻周昪抵达安邑,便当即派人将周昪召来问话。

    毕竟当初他之所以急急匆匆从大梁赶到安邑,就是为了与东宫党的众贵族世家商议此事,然而他们这边还未商议出个结果,东宫那边却来了一招先斩后奏,擅做主张将东宫一系的战争利益上缴给了朝廷。

    对此,东宫一党的贵族世家中心中很是恼火,这一切王寓都看在眼里。

    因此,今日周昪刚到安邑,就被王寓召来质问。

    “你如何能鼓动太子擅做主张,将众人的所得尽数上缴给朝廷?”

    对于王寓的质问,周昪不急不恼,徐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