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一直以来都是双向传承,不但是佛法的传承地,更是中国武术的传承地。早在达摩祖师在世的时候,就建议寺中弟子学武强身健体的同时护国护寺。历代少林寺主持都要选派一个高僧大德出任护寺僧,带领一些年轻的僧人学武练功。到了隋唐的时候,少林寺更是帮助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除去了为恶河南的王世充部,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事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太宗皇帝,来少林寺感谢众位师父。少林寺众僧拒绝了所有的物质封赏,也拒绝了到朝中担任高官,只接受紫衣袈裟各一件,水碾一具。李世民为了感激少林寺,赐下嵩山少室山给少林寺,作为少林寺的佛田。并下旨允许少林寺自己组建合法的僧兵队伍,保家护院的同时,可以广收俗家弟子。
少林寺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到了明朝的时候,少林寺已经是中国武术界的泰山北斗。当时有一种说法叫“拳出少林,剑归华山。”也就是说所有练拳的,都要称呼少林为祖师,十有**都是和少林有关连的。不是少林俗家弟子教的,就是少林的旁支,或者直接是从少林寺学来的。
福建莆田少林寺的来由是因为江南的倭寇。第一批的少林弟子是因为家乡有倭寇作乱地方,他们请了一些同门师兄弟回家乡保家护乡。可是他们人数不多,几乎全部死在了福建。最后一个师兄弟将自己的师兄弟们供奉在福建寺庙里,自己也留了下来。这个僧人虽然从此没有离开寺庙,但是开始教授附近的百姓一些武术。
福建少林寺的建立,在于明朝的一份调兵函。朝廷调嵩山少林寺的一队僧兵去福建帮助官兵抵抗倭寇。朝廷的意思是倭寇多为倭国的武士,不如叫中国的功夫高手少林寺的人去消灭。第一批的僧兵出发了,他们一行三百人由河南嵩山出发,来到福建东南沿海。
第一批僧兵的失败,原因很多。第一是不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第二就是水土不服,大多数的僧兵精神不佳。第三,就是低估了倭寇的残忍和作战能力。第四,朝廷军队没有及时配合。第五,后勤保障没有跟上。僧兵不同于士兵,不但不能吃肉,而且不习惯福建当地的伙食,吃不好睡不好,怎么能和倭寇作战?
第二十三回 白兔戴冠二十三()
就这样三百从来无往不利的少林寺僧兵初战失利,后来的战斗之中也输多胜少。原因之中还有一点,就是僧兵不喜杀生,倭寇却是残忍无比。僧兵只想活捉倭寇,倭寇却不顾自己人的死活,就是只知道杀人。僧兵一要顾忌当地百姓,二要注意注意不多造杀孽,顾虑太多当然不行了。
为时近一年的作战,三百僧兵死伤殆尽。朝廷只好宣布调回僧兵,僧兵第一次以失败告终。剩下的僧人之中,只有七个僧人回到了嵩山少林寺。有一些僧人从此留在了福建。一来为自己的师兄弟守灵,二来决心不打败倭寇不回嵩山少林寺。
俞大猷其实也是嵩山少林寺的俗家弟子,更是一个辈分很高的一个弟子。他不但学得一身硬功夫,更是将少林棍法和军队里的作战棍法合二为一,创造出自己的棍法。他把自己的棍法普及福建军队的同时,更是亲上嵩山少林寺,再一次请僧兵下山。
不过这一次俞大猷聪明了,是请少林寺的僧兵们作为教练,教导士兵为主。等僧兵们熟悉了福建的地理环境之后,才派他们配合士兵出战。这样一来不但嵩山少林寺的师傅们容易接受,也对这群僧兵也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嵩山少林寺初步答应了俞大猷的请求,但是依然需要朝廷的调兵函才可以。俞大猷出面,请江南总督胡宗宪上奏朝廷,再一次请嵩山少林寺僧兵下山去福建助阵。
朝廷的调兵函下达嵩山少林寺,少林寺再一次组织僧兵出征福建。但是为了更好的指挥和控制这支僧兵,少林寺决定将指挥权交给福建的小山大师。小山大师原来是少林寺的弟子,也是第一批的僧兵。后来自愿留在福建,一边为师兄弟们建立佛塔,一边熟悉福建的风土人情和倭寇的情况。多次送来倭寇的情报资料,便于少林寺的僧兵针对练习。
在秦泰来到莆田的时候,小山大师刚刚接到少林寺的信。信中不但同意小山大师在福建建立少林寺下院,而且将未来的僧兵指挥权交给了小山大师。少林寺方丈大师并要小山大师物色一个可靠地地方将领,带领这群僧兵抗倭。小山大师本人对俞大猷的感觉不错,说起来还是师兄弟关系。但是小山大师对于俞大猷的部下的违法乱纪却是十分的不满。
这时候秦泰的出现,令这个小山大师眼前一亮。秦泰不但是一个爱老百姓的好官,更是一个军纪严明的地方官。秦泰身边的士兵都是福建本地人,和福建的百姓有很深的关系,这样一来打起仗来会更拼命,平时也不会太欺负当地的百姓。不像俞大猷的军队,来自五湖四海,而且还有一些强盗、土匪招安来的,他们才不会管百姓们的死活,打起仗来也是斤斤计较。
所以小山大师请人去求见秦泰,希望秦泰能来一次新建的福建莆田少林寺。刚好一个老僧说他认识秦泰,曾经还是秦泰的师傅。小山大师仔细的向这个老师傅问了秦泰的事情,老长老知无不言,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小山大师就更加喜欢这个和佛有缘的秦泰大人了。
这时候田中一郎一战刚刚结束不久,莆田城里需要人力物力的恢复。虽然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但是大多数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士兵得不到快速补充,这就是一个致命的问题。要是其他倭寇来犯怎么办?俞大猷的散兵游勇来了怎么办?'16313250谜案追凶谜案追凶' 163 谜案追凶33
小山大师的邀请,使秦泰眼睛一亮。秦泰曾经听一个莆田当地的百姓说过,莆田不远有一座寺庙,里面有一些原来的少林寺僧兵。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个个身手了得。要是能请的动他们的话,不但莆田城安全了,而且训练出来的士兵绝对以一当十。
秦泰就带着展小小和小灵子来到这个后来赫赫有名的福建莆田少林寺。小山大师带着全寺的僧众出来迎接秦泰,秦泰以弟子之礼拜见小山大师和老长老。小山大师和老长老对于秦泰的礼貌表示很大的欣慰。
展小小这时候身上还有七处伤口,脸色也十分苍白。秦泰本来不想带展小小出来,可是展小小担心秦泰的安全,坚持着和秦泰来到寺庙。小灵子和秦泰身上也有一些伤,但是没有展小小这么重。展小小是从死人堆里被百姓找出来的,当时秦泰再三核实展小小的生理迹象。终于测出展小小的生机,展小小的命才被秦泰救了下来。“老酒鬼”师爷极力劝阻秦泰当场救治展小小,在一间阴暗的房间里急救展小小。至于展小小的外伤,是等展小小自己醒来之后,让展小小自己上药。这都是为了不让人知道展小小的真实身份,不然的话展小小的女孩子的真相早就暴露了。醒来之后的展小小,发现自己的秘密没有被大家知道,这才松了一口气。但是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展小小的伤恢复得比较慢。
小山大师是一个练武人出身,也是一个懂医理的人,知道秦泰、展小小他们人人有伤,特别是展小小伤势很严重。就叫弟子拿出自己平时研制的疗伤药给大家。这些药不但有外敷的,也有内服的,对内伤外伤都有很好的作用。这要归功与福建莆田这里的山上的名贵草药,还有小山大师的深厚知识积累。
展小小不好意思当众上药,但是对于少林寺的伤药也早有耳闻。不但高兴接受,而且表示出万分感谢。小灵子却一点都不在乎,当场脱衣服上药,弟子们在小山大师的暗示下,帮小灵子上药。小灵子一上药就知道这药真的很好,有了这种伤药,伤者恢复的几率和速度将大大提高。
秦泰也有碍于自己的身份,不好意思当众脱衣服上药。就接过内服外敷的伤药,准备回去再用。可是一边的展小小,当场内服了伤药之后,更是逼着秦泰也和自己一样当场服用内服的伤药。秦泰只好听从展小小的话,服下了小山大师亲手配制的伤药。
服下伤药不久之后,秦泰和展小小都感觉到了药效。展小小是一个练武的人,对于药力的吸收特别敏感。秦泰是一个医家,也十分明白小山大师的药的威力。秦泰心里有了一个打算,官方出面出资,请小山大师以及众弟子配制伤药。只要这种伤药在手,可以大大提高大明士兵的伤势愈合能力。不但福建士兵可以用,全东南士兵也可以用,全国的士兵也可以用。不但是士兵,就是受伤的百姓也可以使用。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更是一件造福后代子孙的好事。
服下伤药的展小小需要调息,加快药效。小灵子也坐不住,想在寺庙周围转一转。秦泰就被小山大师和老长老请到了后山一个凉亭,三人一边喝着茶一边聊天。
秦泰不但佩服小山大师和老长老的知识渊博,而且更加佩服小山大师的大仁大义。小山大师一生不但敬佛礼佛,而且心里有众生百姓。为了福建的百姓,小山大师依然留在了福建,多年来传法弘道的同时,研究地理环境,制作灵丹妙药,教授百姓武术,了解倭寇的动态。这一件件都是大善事,都是百姓之所以尊敬小山大师的理由。秦泰也像一般的福建百姓一样,对这个小山大师特别的敬重。
秦泰用商量的口气,请求小山大师帮助福建的百姓制药,并答应派弟子下山帮助秦泰防御倭寇。小山大师不但一一答应了,而且告诉秦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久之后第二批少林寺的僧兵将要来福建,驻扎在福建莆田少林寺附近。到时候不但可以帮助秦泰练兵,而且可以直接帮助秦泰打倭寇。秦泰对于小山大师的信任,感到万分感谢。
在老长老的推荐下,秦泰成为了小山大师的一名俗家弟子,改称小山大师为师傅。将来的僧兵就是秦泰的师兄弟或者师侄了。这是为了更好的拉拢秦泰,也是为了将来秦泰能够更好地控制僧兵。
在小山大师的帮助下,莆田城里的伤者迅速恢复起来。四周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人数已经超过二十万。粮食问题已成为了大问题,不但秦泰自己带来的粮食快吃光了,而且一个月一次的两万石大米也不够了。秦泰多次要求谭纶多加一些粮食,可是谭纶也没有什么办法。这时候的战局,因为秦泰这个人而发生改变,大明军队由原来的防守变成了反击。这样一来前线的物资和粮食更加紧张了。几乎没有粮食顾及后方的百姓,就连浙江的一些百姓也饿着肚子支援前线着。
少林寺的僧兵一到福建,没有去俞大猷部,而是留在了秦泰这里。这令俞大猷很是不满,僧兵是自己要求来的,可是不归自己管。一切都好了新来的秦泰,这一点不要说俞大猷不甘心,就是胡宗宪也不甘心。但是他们什么办法也没有,秦泰和僧兵你情我愿,配合地相当默契。秦泰的士兵人数不但得到恢复,而且壮大了不少。由于僧兵的教导,还有都是福建本地的子弟兵,所以作战勇敢异常。马上超越了俞大猷部,隐隐约约的可以和戚继光的戚家军一比高下。由于秦泰的士兵都是福建人,属于本土作战,所以机动灵活,而且百姓们特别支持,所以无往不利,被当地的百姓称之为“常胜军”。秦泰也把福建原来的难民安置好了,大家不但温饱问题解决了,而且生活条件渐渐好转。
秦泰更是吃住和大家在一起,百姓吃什么,他就吃什么,百姓睡哪里他也在那里睡。一些孩子们更是叫秦泰“大哥哥”或者“叔叔”,他和福建的百姓亲如一家人。有空的时候,秦泰总是和大家在一起,大家教秦泰说一些闽南话,秦泰教大家一些简单的救护知识。
在福建当地,只要有征兵的,当地百姓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秦泰的人来征兵,大家客客气气的招待,小伙子们争相报名参军。要是其他军队来征兵,大家都是关上房门,给他们吃“闭门羹”。这令所有的将领很是恼火,但是有没有什么办法。谁叫他们的事并不遵守纪律,得罪了当地的百姓。秦泰还多次接手其他军队士兵欺负百姓的案子,不管对方有多大的靠山,只要被秦泰知道了,这些官兵就一律杀头。福建的百姓拍手称颂,士兵们一个个胆战心惊。有士兵在背后给秦泰取了一个外号,叫“活阎王”。'16313250谜案追凶谜案追凶' 163 谜案追凶33
第二十四回 白兔戴冠二十四()
就在大明军方节节胜利,快要控制东南沿海的局面的时候,秦泰迎来了新一轮的冲击。一大批本来弃官逃走的官员们回来了,他们用各种理由要求秦泰交回他们的大印和腰牌。有的官员是请求,有的官员是哀求,有的官员是企图拿钱贿赂秦泰,有的官员是拿出什么官员的介绍信,企图用未来迫使秦泰还给他们职位,更有几个官员直接使用命令的语气要秦泰交出职位。
秦泰一个也没有给他们好脸色,当初不顾百姓自己跑了。现在稳定了,就回来要自己的地位了?一个也不行,秦泰简直就不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同僚。因为根据大明律法,擅自弃官不做的人,就是犯人,没有了再从政的机会。这些人不但已经不是大明的官员,更是有可能成为阶下囚。
后来一个官员问秦泰,怎么样才能拿到他们应有的职务?秦泰回答很清楚,上级任命新的官员接手,只要程序正常,秦泰就会交出职位。但是不能使逃亡的官员,他们先要接受应有的处罚之后才能再一次出现在福建。不然的话,秦泰有权利按照弃官的官员视为罪犯为理由,当场抓捕当场处置犯罪官员。
大明的候补官员真的太多了,秦泰的话刚传出去不久,第一个新任的福建官员来了。他是原江苏某县的知县,调任福建当一任同知。因为没有知府,所以这个同知其实就是一个地区的最高地方官员。他是向秦泰来要印信的,秦泰看见他手续齐全,也只好把印信交给了他。
就这样短短一个月里,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要走了他们的印信和腰牌。只留下了秦泰自己的南京刑部福建复核官员的职务,还有一个莆田知县的印信。众多官员拿到了印信之后,以为就可以安全上任了,其实不然。
秦泰以众多印信签下了借据,这些借据需要众多官员将来一起归还。第二,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地盘其实依然是一穷二白,要发展的话需要大笔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福建当地的百姓更是只认一个秦泰,什么官员做他们的地方官他们管不了,但是他们只听秦泰一个人的话。一些当地百姓不管什么官员,都问他们是不是秦泰派来的。一些官员聪明,稀里糊涂的答应了,他们办起事情就轻松一点。一些自以为是的官员,不但不承认自己认识秦泰,而且说秦泰坏话的官员可倒霉了,他们的话百姓根本就不听从。导致后来一些新来的官员问手下一些诀窍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告诉自己的长官,要他们自己承认是秦泰的手下,和秦泰是熟人,这样才能在福建立足。新来的官员还以为秦泰是什么大官,一打听才知道不过是一个六品的小官而已。大家都不明白秦泰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为什么这么大?
秦泰的莆田知县职务也开始有人惦记了。一些在福建实地考察过的官员,回去禀报自己的所见所闻。如今的福建除了莆田附近特别繁荣之外,几乎都是十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