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追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谜案追凶-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圆黄鹄嫦取N顺头W约海运×⒁坏艿芗涛弧R桓鑫藓蟮幕实凼腔实圩畲蟮某头!U飧稣禄实圩詈蟛还舜蟪嫉姆炊裕《诵嘶奶玫芪乱蝗位实郏饩褪羌尉傅邸�

    这个正德皇帝,威武大将军朱寿临死的时候不过三十岁。是一个绝对另类的皇帝,也是一个绝对自由和快乐的皇帝。

第十回 黑色军团一() 
随着正德皇帝去世,他的黑色军团也走下了神台。被现在的皇帝嘉靖爷封为武宗皇帝的先帝正德皇帝,他身边最牛的就是黑色军团的将士们。

    在整个大明王朝中,最牛的军队就是皇帝身边的特务机构锦衣卫。锦衣卫建立于明太祖大明开国洪武皇帝朱元璋后期,名义上是一支军队,实际上已开始就是一支监视朝廷官员和地方百姓的特殊军队。军人出身的朱元璋不相信绝对忠诚的军人,更不相信手握重兵的将军们。但是不能一口气全部换下,只好暗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太祖洪武爷朱元璋发现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这些带兵的军人头脑不发达,就算手上有一定的实力也不会好好利用。但是那些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和文官们,他们不但有脑子更是有谋略。不怕手上有兵的浑人,不怕平时唠唠叨叨的文官,不怕平时怨声载道的老百姓,就怕他们一联手。有兵的出力,有脑子的指挥,唯唯诺诺地老百姓在后面摇旗呐喊,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他这个皇帝就是这么得来的,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为了破坏平衡,他不但充分利用文武官员之间的矛盾,有意无意地将事态扩大化,更是对地方百姓表面上施行安抚政策。可在暗中建立了一支直接听从朱元璋自己一个人的特殊军队。他们的主要职能就是监视各地手握兵权的将军们,留意文官们的日常聚会和聊天,时刻监察老百姓的言论和动向。

    在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时期,锦衣卫没有审理和处决的权利,他们只有侦察和监视的权利。所有的信息汇报给洪武爷朱元璋,一切由朱元璋决定怎么处理。要是锦衣卫敢随便乱说乱来的话,朱元璋绝对会用最严厉的手段让这个出卖自己的人好看。当时锦衣卫的第一批成员不但都是朱元璋收留的战争孤儿,更是对朱元璋绝对忠心的自己人。朱元璋就是利用他们对自己的绝对忠心,再加上不给他们实际的权力,这才能将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同时,又不能担心他们对自己又异心。

    历代帝王都喜欢玩权谋,玩权谋的最高境界就是平衡。朱元璋是一个苦孩子出身,不但吃过苦,而且做过和尚,要过饭。他这个皇帝是靠自己的双手打下来的,所以他更加珍惜。多重身份使他更能理解历代帝王的心思,大臣们太平庸,皇帝就太累。要是大臣们有一两个能臣的话,虽然皇帝轻松一下,但是他们会很难驾驭。他们或是桀骜不驯,或者是功高震主,最后都会成为皇帝心里的阻碍。大臣们太乱,皇帝每天要操心大小事务,大臣们太齐心又会架空皇帝的权力。虽然从古到今,圣人和皇帝总是满口的什么“君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后来又改成“君王和臣工共治天下。”可这些都是说给一些不懂政治的读书人和老百姓听的,为的就是要他们安心读书,不要将过多的精力浪费在动歪脑筋上。哪一个皇帝会将自己的权利分给手下的大臣?历来都是只有两个现象,君主权力集中的话,大臣们不敢有二心,朝廷上下令行禁止。君王就是明君,大臣就是贤臣。要是第二种现象的话,大臣们架空了君王的权利,那臣就不是臣,王就不是王。这就是国家走向灭亡的征兆,君王就是昏君,大臣们就是奸臣、乱臣,甚至于逆臣。

    皇帝也是人,也是一个普通人,总不能真的是一个孤家寡人。所以皇帝要充分利用所有可以利用人和事务,对手下的大臣进行分裂和监视。唐太宗李世民使用的是一招好招,他把魏征当做一面镜子,任由魏征随意批评自己。自己当做虚心接受的样子,表现出君王的大度和明君的贤良。唐太宗的时候,朝廷上下有多少位名臣?为什么要选魏征呢?其实魏征和当时大多数有见识的大臣都明白,唐太宗李世民在玩谋略。魏征是什么人?原来是一个读书人,又做过道士。以前是效力过瓦岗寨的谋士,后来投靠李世民的父亲唐太祖李渊。魏征降唐后出任太子府的詹事府洗马。詹事府是专门配备给太子的独立机构,其实实际权力不大。但是因为他们是太子的近臣,太子又是未来的皇帝,所以他们的前途也算不错。“洗马”是一个官职,不是说真的要魏征去为太子爷洗马去。“洗马”是为太子爷上课,教导太子读书的家庭教师。虽然当时地位不高,但是太子一成为皇帝的话,魏征就是帝师了。可惜当时的太子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一个注定以失败落幕的失败者。李建成准备利用二弟李世民得胜回京的机会,准备和自己的好弟弟李元吉一起发起“玄武门之变”,将这个自己的最大障碍消灭。可惜事情败露,反被李世民利用这机会一举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亲眼看见自己的三个儿子自相残杀的李渊,再也受不了打击了,宣布禅位给儿子李世民,自己做一个不管事的太上皇。李世民利用“玄武门之变”不但消灭了自己最大的对手,更得到了自己最想得到了皇帝宝座。按照惯例,李建成的家人和他的手下都要一起被杀,李世民可惜魏征的学问,才下旨放了魏征。魏征不但没有死,而且做了大官。可魏征的名声已经不行了,一个有骨气的人不会再三更改主子,李建成对魏征也算不错。要是魏征有良心有忠心的话,就算不自杀殉主,也应该归隐山林。所以魏征这个大臣已经没有了骨气和影响力,成为了一个朝廷的摆设。李世民却利用这个摆设,对外装出谦恭的样子,不就是收买人心,博得一个明君美名而已。武则天也是这方面的高手,她不但自己能迷惑人,而且训练出来的宫女也是个中高手。据说武则天再还是一个昭仪的时候,就暗中命人在宫里宫外寻找无依无靠的孤女。为什么要孤女呢?因为她们没有亲人就缺少温暖和安全感,这种女孩子最需要大人的照顾。只要武则天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就能使这些女孩子彻底相信自己,从而为自己卖命。孤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她们没有后顾之忧,不会被家人所牵累。这些女孩子后来成为了武则天登上帝位,成为中国为一个女皇帝的最得力助手。她们是赫赫有名的“女间”,一个只有代号没有名字的组织。传说这些女孩子不得人长得美丽动人,而且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但会的多而且能懂男人的脾气和性格,没有一个男人能抵挡得了她们的诱惑。这些“女间”更是功夫高强的女杀手,她们杀人的时候绝对不会手下留情。不但完成武则天交给她们的任务,更会将所有看见过她们杀人的人全部杀死。只会留下一些不记事的女孩子,带回训练基地继续受训。当时有一阵风波,就是大臣们家里不敢有漂亮的女仆,就怕是“女间”。大臣们宁愿抱着自己家又老又丑的老婆,也不敢亲近年轻貌美的女孩子。当时丑女成为了最安全最受欢迎的女人。

    朱元璋建立了锦衣卫,暗中监视朝中动态,马上起了一定的效果。可是相关的问题出现了,在严密的组织也会有漏洞,南京城里出现了一批假冒锦衣卫的流氓。他们不但利用这身份欺行霸市,更是敲诈一些官员。为此朱元璋想出了一个谁也不敢冒充的办法,特准这支直属他一个人领导的军队,穿“飞鱼袍”。所谓的“飞鱼袍”就是看上去有点像龙袍的制服,不同的是它的图案上飞鱼不是龙一样的五爪。就算不是龙袍,这“飞鱼袍”也没有敢制造和穿戴。从此“飞鱼袍”和绣春刀成为了锦衣卫的标志性装备,除了锦衣卫没有人敢配备。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觉得这支锦衣卫只在太好用了,所以更加放权给锦衣卫。锦衣卫有了自己的专有衙门,有了抓捕和审理官员的权力。“诏狱”就是锦衣卫的自己的监狱,这个地方比刑部的大牢更加令人恐怖。从此锦衣卫有了监视、抓捕、审理、关押、处决等一系列的权利,真正的成为了特务机构。为了遏制锦衣卫,也为了监视锦衣卫,明成祖朱棣在放权给锦衣卫的时候,又建立了东厂。东厂全称是东缉侦厂,是一支由太监主持的组织。原来的目的是暗中监视锦衣卫执法,监督锦衣卫不欺压不把事态夸大化。后来东厂的权利也越来越大,锦衣卫和东厂暗自分工,锦衣卫监管军队的武将和民间的组织。东厂分管朝中官员和地方上的豪强和读书人。宪宗皇帝的时候,也就是成化年间,宪宗皇帝又组建了监管锦衣卫和东厂的西厂。西厂的名声更是恶名昭著,他们比锦衣卫和东厂更狠都更毒辣。后来又多了一个内厂,由他监管锦衣卫和东西两厂。这一卫三厂就是大明的特务机构的统称。

    除了正德年间的黑衣军团外,这一卫三厂是最牛的单位。但是在武宗当权的时候,所有的一卫三厂都要拍黑色军团的马屁。黑色军团成为了最有地位和最有权力的代表。他们几乎可以在大明疆域上横着走,也可以随意调动任何一支军队,更可以对任何一个官员进行呵斥或者辱骂。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衙门敢管他们的事情。

第十一回 黑色军团二() 
秦泰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这支传说中的黑色军团,但是他看过太多关于他们的事情的书籍。虽然这支军队已经不复存在,事情也过去了几十年,但是这支军队还是让大家不能忘怀。他们的装备和打扮,实在太令人难以忘记了。

    黑色军团并没有自己的番号和驻地,黑色军团是因为他们的制服都是清一色得皂黑色,所以被大家称为黑色军团。其实他们的实际地位和军饷特别的低,实际职务没有一个在校尉之上。这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上级兼老大威武大将军朱寿,他只管自己升官,忘记给自己的手下提一提职务了。可是黑色军团中的每一个士兵,哪里会稀罕这一点小钱和职务。每一个黑色军团的士兵待遇相当于朝中一个一二品大员,吃穿用什么都是公家出的,每一年得到了钱比一个内阁大臣还要多。这都是因为他们是皇帝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谁敢得罪他们?

    秦泰所看过的书籍之中,提到这支黑色军队的时候,总会出现两个词语。第一个词语是“豪华”,这已经超出了任何一支军队的标准。黑色军团的士兵和他们的威武大将军一起吃喝,所以士兵们的就餐标准是四菜一汤。两个绝对的荤菜,加上两个时令蔬菜,一碗高汤为底料的什锦汤。吃的米也是江南进贡给皇宫的上等贡米。每一个黑色军团的士兵一天的花销和装备维护在三到五两银子,还不包括他们额外索要的营养品和制衣费。当时一个七品正堂知县,一个月的俸禄也不过五两,还是不能次次发足的那种。这些军团士兵简直比朝廷大官还要再有派头。

    第二个词语是“荒唐”,对,是荒唐。他们黑色军团有一个荒唐的主官威武大将军朱寿,就有一样荒唐的士兵。最著名的几件事情,令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他们的荒唐。第一件事情是运水,传说他们随威武大将军朱寿到过一次庐山。他们觉得庐山的山泉水很好喝,又听说常喝这种水能养颜。他们就将一个最大的泉水池圈了起来,不准备任何人使用。每天源源不断的泉水日夜不停地运到黑色军团驻地。由于他们总是居无定所,所以浪费的泉水也很多。他们不但用这泉水喝水,而且用这泉水洗澡。每天黑色军团的士兵要用上万斤的泉水,光是路费就要好几百两银子一天。兵部和户部看到这笔去向后,都是摇头再摇头,可他们不得不批。第二件事情就是“改装”。黑色军团的士兵有统一的制服,黑色全棉内衣外衣,裤子鞋子。外面加一件黑色皮质软甲,上面为了好看和实用,钉上了不少一个个的圆钉。这种皮盔甲不但分量轻而且防御能力好,是只有中级军官才能穿的制式装备。士兵们头上戴的是一顶做工精良的虎头头盔,不但威风而且防御能力好。士兵们的武器有长有短,也有弓箭,一身装备和武器算在一起不下五百两银子。可就是因为这样,他们这些少爷兵还是觉得不舒服。就有了后人都知道的“改装”行动。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英姿,用重金从江南购买丝绵,制成一件件又薄又暖的夹衣。光着一笔费用就十多万两银子,由户部和兵部核准报销。为了外甲好看点,他们着手将皮甲上的圆钉改成护心镜和其他动物造型。连骑的马上的外甲也改变了,变得古里古怪的。这一项费用还是朝廷买单,一共二百七十万两真金白银。这笔钱直接令当时的户部和兵部两个尚书下不了台,为了弥补这批损失,两位尚书只好引咎辞职。第三件事情,是战马的草料。黑色军团的士兵的战马不是吃草的马,不知道是哪个人妖言惑众,说战马吃黄豆能更加神俊。所以黑色军团的战马都是改用黄豆为主粮。这些不作战的战马,每天吃的是优质的黄豆,睡的是精致帐篷,披的是精铁打造的马甲。黑色军团的士兵不一般,连战马的待遇也不比一个中等军官的待遇差。

    秦泰记得书中提到的黑色军团,是一支表面功夫特好的一支军队。至少大明当时的官民为之一震,他们的整齐和威严,令有乞丐军队之称的大明军队好好风光了一把。当时虽然国内外没有什么大的战役,但是国力越来越弱,军队的开支和官员的俸禄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一般来说军队的士兵,每三年要集体换装一次。士兵的生活标准是三天一两银子,士兵军饷是三个月一两银子。可是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按照这标准实行。不是说开国初期军费不够,而是朱元璋是一个抠门皇帝。他怕军队手上的军费一多,将军们会更加肆无忌惮。不管军队给多少士兵军饷,“喝兵血”、“占空额”的事情一定会有。士兵们如果按规定能分到一两银子的话,到手的也不过七钱银子,有时候只有六钱银子。大明军队欠饷,发半饷的事情经常有。连士兵的军饷都发不出来,其他的装备更是不行了。边防军比内地的士兵好点,每一个新兵还能领到一套半旧不新的军装。地方军队有时候连这标准都达不到,每个士兵都像乞丐一样。军官们的装备也是祖传的,这些军官大多数都是军户出身。他们继承了父辈的职务,当然也把武器和装备继承了下来。整个大明朝,难得看见像黑色军团一样,这么精神这么威武的军队了。

    当初建立黑色军团的时候,参加的士兵都是新招收的官员和亲贵的子弟。其中也有内阁首辅李东阳的小儿子,次辅杨廷和的一个侄子,好多开国功勋的后代子孙。但是他们之中又受不了军队的纪律离开的,也有非战斗减员的,更有不少在战场上牺牲了的。黑色军团一共大规模换血四次,第一次因为威武大将军朱寿感觉这群士兵不像自己的士兵,倒像朝廷派来监视自己的暗探。这次换去了不少官员的孩子,其中李东阳的小儿子等一些人就是被换下了。第二次,因为一次遭遇战,黑色军团损兵折将近一半人。好不容易逃回来的威武大将军朱寿,却对自己的士兵恼羞成怒。自己的士兵不给自己争光,威武大将军变成了逃难大将军。所以这次将剩下的士兵中的一些贪生怕死的,还有一些体质不好的换了下来。新来的士兵从各地士兵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