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是张居正自己的办公室,除了一个巨大的文件柜外,就是一张巨大的文案。上面摆放着许多文房用具和纸张,还有一杯半凉的茶水。这就是张居正的办公环境,张居正要在这里起码干上好多年,谁会相信这一切呢?
张居正也知道秦泰第一次来这里,所以简单地为秦泰介绍了一下这里的环境和布置。原来这里是独立的院落,除了秦泰刚才进来的正门之外,还有一个隐蔽的小门。一般内阁官员和文件送进送出都要走正门,要接受门口的士兵的检查。可是门外的士兵不敢得罪这里的人,因为能够进入这里的人不是大人物就是大人物的随从,不能随便得罪的。不过隐蔽小门也有它自己的作用,要是皇帝要秘密来视察,或者是重要的文件要传送时,就可以从这里进出。只不过这个隐蔽的小门没有用过几次,皇帝更是没有来过这个内阁值班房。'44613250谜案追凶谜案追凶' 446 谜案追凶66
内阁已经不是当初的内阁,早已经不是小猫两三只的了。除了算是内阁正式成员的内阁首辅、内阁次辅、内阁三辅和内阁四辅四人外,多了不少“内阁行走”和“内阁章经”。“内阁行走”是候补正式内阁官员,也是分担内阁四位正式阁员工作的人。当上“内阁行走”就等于这个官员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将来的内阁正式成员。“内阁章经”又叫“内阁章机”是正式内阁官员的助手,负责具体整理一般的日常文件,为内阁阁员誊抄文件和记录的。内阁阁员、内阁行走和内阁章经都称为内阁官员,但是待遇和地位大大不同。内阁阁员是正式的超级大臣,每一个权力和地位都高于一般的六部尚书。内阁行走是未来的内阁阁员,地位和六部尚书或者六部侍郎相等,但是权利不如六部尚书,甚至于不如比较重要的部门侍郎。内阁章经等于一般的中层官员,地位和六部主事差不多,但是接触到的机密比较多。内阁阁员必须皇帝亲自任命并公告天下;内阁行走也需要皇帝亲自任命,通告各级官员;内阁章经属于内阁临时官员,只需要得到内阁首辅的准许后,上报司礼监备案就可以。一旦内阁章经办事得力,就可以上报皇帝嘉奖或者直接升为内阁行走。但是要是犯错的话,不是立即打死而且秘密关押起来,所以无缘无故失踪的内阁章经不在少数。一般来说每一个内阁行走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内阁章经两个甚至于三四个人一间办公室,内阁阁员每人有一到两间办公室。张居正告诉秦泰,他在另一个房间还有一个办公室,只不过那里的环境比不上这里。
第二十七回 偷龙转凤二十七()
张居正还告诉秦泰,内阁施行轮班制。内阁阁员除了内阁首辅高拱外,三个人轮流值班。不过张居正的事情比较多,平时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内阁值班房。张居正每三天轮到一天在这里值夜,其他的两天都会回家休息。昨天刚好轮到张居正值夜,所以张居正已经整整两天**没有回家了。内阁行走也要值班,一般每两个内阁行走一班,也采取轮班制值夜。内阁章经不用值班,但是要分班协助内阁阁员办公。一般每一个内阁行走配备一到两名内阁章经,内阁阁员每人配备四名内阁章经,张居正有六名章经协助。六名章经分两班,每一班三人分管政务、军事和民事。在办理交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管理的部门,专人专事不会混乱。
通过张居正的介绍,秦泰终于比较概括的了解了内阁内部分工。内阁阁员就像如今社会的总经理或者部门经理,内阁行走就是经理助理或者是部门主管,内阁章经是经理秘书和或者小弟。要是把大明王朝当一个企业的话,隆庆皇帝就是董事长,皇室就是不参与日常事务的董事,内阁首辅就是公司总经理,内阁次辅是副总经理,内阁三辅是财务总监,内阁四辅是营销总监,内阁行走是协调各部门的监督或者总公司特派代表,六部尚书和侍郎是总公司各部门经理和主管,各地督抚就是总公司下属的各地分公司经理。大家各有各自的地盘和主管方向,相互制约又相互有联系。只不过张居正这个副总经理得到董事长隆庆皇帝的默许,架空了总经理内阁首辅高拱,负责大明王朝这个企业的日常工作和中下层人事任免。
张居正告诉秦泰,内阁现在看上去很忙,其实事情已经少了不少。地方的事务有地方官员管理,一般不是大事或者难事,地方官员不会上报内阁。地方官员和中央机构的关系相当为妙,一般的事情地方官员都是能瞒就瞒,能不上报就不上报。让内阁知道太多的地方不足不但对地方各级衙门不利,而且会影响地方长官的前途。所以除了重要官员的任免和救灾等重大事情必须要上报之外,地方一般不会事事上报。倒是六部衙门,他们会事事上报,目的就是让内阁不要忘记六部主官衙门。一般来说这种关系到六部的事情,内阁可以帮六部主官衙门做主,也可以征求六部相关衙门的主官意见。这就要看内阁的权威和地位高低了。一般的事情,内阁可以代为做主,甚至于直接办理了。但是一些重要事情,必须和六部相关部门通过沟通才可以拍板。特别是关于官员任免和财务支出的事情,一般都要和吏部尚书侍郎或者户部尚书侍郎商量后才可以决定。六部中刑部和工部最好对付,一般不敢违背内阁的意思。兵部需要内阁同意拨款才可以运作,礼部需要内阁批准经费,所以一般也不会和内阁对着干,只有比较嚣张的吏部和户部,有时候经常和内阁有矛盾。不过只要一细想,里面的问题马上就清楚了。吏部是考核和审批中下层官员的衙门,如今内阁收走了任命权,当然导致整个吏部对内阁不满。要不是这里呆吏部尚书都是由内阁阁员兼任的话,吏部早就和内阁闹翻了。户部管着大明王朝的钱口袋,本来是最有油水的衙门。但是内阁不但拿走了审批权,而且经常对户部查账,所以户部对内阁的意见不小,经常以各种理由为难内阁。还好内阁这几任内阁首辅都是财务方面的个中好手,不但把财务管的井井有条,而且不会上户部的当。但是每一次和户部协调的时候,都是内阁和户部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张居正这些日子主要的精力就是花在如何降服户部主要官员身上。要不是因为这些人的牵制,张居正办事会更加顺利。张居正决定在他担任内阁首辅之前,首先把这个“硬骨头”拿下,让他可以顺理成章的接任内阁首辅。
秦泰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为什么所有文件直接送到内阁,而不是通过六部上报内阁呢?要是这些救急文件先交给六部的话,不就要六部求内阁办事了?到时候内阁不但不用求着六部办事,而且事情也会少许多。要知道张居正不光是内阁次辅、礼部尚书,更是兼任着太子太傅,要照顾和教育太子朱翊钧。随着太子朱翊钧渐渐长大,张居正要分心管理朱翊钧的教育和管理。要是张居正被这么多的杂事缠住的话,就没有时间管理朱翊钧了。要知道教育朱翊钧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很小,但是实际意义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不光是影响到张居正和朱翊钧的未来关系,更是影响着朱翊钧的未来执政能力和个人品德。要是张居正能够早日从这些文件中脱离,就早一天可以专心教育好下一代帝王。大明太需要一个英明的帝王了,一个健康又英明的君王绝对会国家和老百姓有利。
秦泰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张居正马上眼睛一亮。对啊,这么做看上去简单,其实吧麻烦和繁琐推给了六部。六部主官们不敢不接受,也不会不接受,这样不但可以缓和内阁和六部之间的关系,更加让六部官员觉得自己有面子。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内阁就不用再求六部官员,六部官员翻过来要恳求内阁了。张居正等人都是能人,不是没有想过对策,但是没有人这么想过。秦泰虽然不懂政治但是为人简单,总可以一言命中事情的重点和难点。这个主意要是施行的话,内阁可以省下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内阁阁员们也可以由尽可能的抽出时间管理六部中高层官员,分析和研究国家的大事和未来趋势。
张居正把内阁的流程仔细地说给秦泰听,秦泰马上想到了其中的问题。当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下过一道圣旨,各地遇上灾荒要第一时间上报中央。这些急需用钱的事情不是上报六部相关部门,而是通过通政司直接上报皇帝。要是遇上勤奋又能干的皇帝的话,这么做不但简便而且快速。但是现在好几代皇帝都是懒人或者平庸的,这些事情推给了内阁处理。内阁虽然想管想要处理,但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需要联系各部门才能解决。部门越多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是复杂,一些官员之间的矛盾会导致一些事情办起来难上加难。这种急事在这些人的相互推诿和不协调下,变得举步艰难。不但害了受灾地区的老百姓,也导致朝廷和内阁的名声受损。要是各地急报上交六部相关衙门的话,不但可以让大家有所准备,而且第一时间想好了对策,只要各部门一协调就可以了。不但省时省力而且省得大家相互推诿,隐瞒不报的责任谁也不敢独自承担。秦泰建议张居正,通政司收到这种急报后,一边誊抄一份留档,一边马上分门别类分送六部相关衙门。通政司不但要有内阁的人在场监督办公,而且送达六部相关衙门的文件必须要主管级官员签收。这就防止了中途遗失和六部衙门隐瞒不报等问题。内阁每十天整理一次通政司的文件,核对六部上报的文件数量,凡是被六部私自扣下的文件,敦促六部马上办理。对于一些大事难事隐瞒不报的衙门或者个人,内阁要上报皇帝要求严肃处理,追究他们的责任。
第二十八回 偷龙转凤二十八()
张居正连连点头,拿出一张白纸迅速记录了要点和提纲。这件事情太重要了,不但关系到张居正个人,更是关系到内阁未来的布局。一旦这么执行的话,内阁不但省心省力不少,而且这是张居正的功劳。他们这些内阁官员终于可以从成堆的文件中脱离出来,更好地为大明王朝设计未来。张居正也知道教育朱翊钧的重要性,也想早日教育朱翊钧。这么做不但能够让自己未来做内阁首辅更加顺利,更是因为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誉。任何一个读书人都想出人头地,当上内阁首辅是每一个官员的希望,当上皇帝的老师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愿望。帝师不但代表他们和皇家联系上了,更是代表他的地位和实力。就算将来致仕了,以帝师的荣耀也可以让自己家子孙享受好几代。张居正从小是神童出身,官运也很顺,将来就是内阁首辅兼任帝师,功名利禄都是前途光明。但是帝师和帝师之间有区别,做一个和未来帝王一条心的帝师,比当一任内阁首辅更加有前途。再说如今的太子朱翊钧不但年幼好管教,而且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张居正不奢望他能够像严嵩一样,当三四十年的内阁官员,一个人霸着内阁首辅近三十年。张居正希望当好一个帝师的同时,兼任十几二十年的内阁首辅,将来当他六十上下的时候,他光荣的致仕还乡。到时候它有精力的话,办一个学院,以帝师的名义很容易招收到一批有钱有势又有前途的学生。只要学生们有出息,张家将会享受到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福荫,自己的身后事也会顺顺利利,自己将成为又一个全始全终的福气人。
秦泰出于对好友的关心,为张居正不但解决了家里的问题,而且关注了张居正的身体,现在有为张居正解决了最为棘手的问题。张居正当然很高兴,拉着秦泰的手,开心的像一个半大的孩子。张居正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开心地笑过了,他的助理内阁章经和亲随从来没有看见过张居正这么高兴。秦泰也好久没有看见张居正这么大笑过了,他好像和张居正回到了当年开心的时候。
张居正真心交秦泰这个朋友,总想帮助秦泰,但是他发现秦泰帮他的更多。倒像是秦泰在经常帮助张居正,张居正不由得把秦泰当做自己的福星。张居正也觉得很奇怪,秦泰是整个朝廷,甚至于是皇室、帝王和太监们的克星,为什么自己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好像秦泰有点旺自己。张居正不由得想留下秦泰,就算帮不上自己,也可以旺自己。
秦泰知道谭论也担任了内阁行走的职务,按理应该在内阁值班房有一个专用房间。秦泰知道谭论的脾气比张居正还要急,要是谭论知道自己来过了内阁值班房,不去看谭论的话,谭论一定会对秦泰这个好友大失所望。所以他问张居正,谭论是不是也在这里上班?他的房间在什么地方?秦泰想过去和谭论打一个招呼。
没想到张居正听见之后一脸的尴尬,刚好这时候张居正的亲随送进一杯茶水给秦泰。张居正马上借机会把事情扯开了,和秦泰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亲随本来不知道秦泰身份,所以虽然对秦泰比较尊重但是并没有刻意的迎合。当他看见张居正亲自出来迎接秦泰的时候,他才知道秦泰的身份不简单。特别是他看见张居正和秦泰有说有笑地说话,张居正难得开心大笑的时候,亲随才想到他还没有给秦泰泡茶。在内阁因为没有外人,所以没有专用的茶叶招待客人。每一个内阁阁员都有各自的随从,茶点也是各人自己带的。张居正不但是内阁次辅,而且是一个家庭条件不错的人,所以吃的喝的都是高级货。因为东西不便宜,所以一般的下人不敢偷吃也不敢拿出来给别人用。亲随见秦泰这么和张居正亲近,这才想起要给秦泰泡茶,用的也是张居正才可以享用的贡茶。这些茶叶可不一般,是隆庆皇帝赏给张居正的,都是武夷山的特贡好茶。一两茶叶比一两黄金还要贵,甚至于是千金难买的东西。
亲随送上好茶,张居正不但没有怪罪他,而且觉得这个随从很聪明很懂礼貌。张居正不但向秦泰说明这茶的珍贵,更是把秦泰的话题引开了。秦泰马上想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张居正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及谭论这个亦敌亦友的人。谭论和张居正不但是师兄弟,而且是两大阵营的两大代表。张居正已经是自己派系的旗帜性人物,将来出任内阁首辅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谭论是他们阵营第二号人物,是高拱拼命要培养的人物。在他们看来谭论不但是未来的内阁阁员,更是和张居正竞争内阁首辅的唯一人选。就连隆庆皇帝也说过,将来的内阁首辅不是张居正就是谭论。张居正和谭论两个人本身没有个人恩怨,但是因为政见不合还有未来的地位问题,导致他们不能成为好友。至少在大家看来,他们两个人是绝对不能在一起的。谭论因为高拱和徐阶的内斗问题,外放了地方一段时间,直接导致他和张居正的地位发生变化。如今张居正不但是太子太傅更是内阁次辅,主持内阁日常事务,谭论只不过是新任的内阁行走,兵部右侍郎而已。这个差距不但拉开了两个人的距离,而且导致谭论和张居正心里有了疙瘩。谭论明知道张居正架空了老师高拱,完全掌控内阁,所以谭论不愿意在内阁办公。虽然朝廷有规矩,担任内阁职务的官员必须在内阁上班,但是谭论找了一个理由在兵部上班,不愿意天天来内阁值班房。为此谭论除了必要的值班外,一般不会再大白天来内阁值班房。就算刚好轮到谭论和张居正轮到值班时候,谭论也会尽量避开张居正。张居正不是不知道,但是张居正也没有任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