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追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谜案追凶-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撬抵荒芤黄ヂ砘蛘咭煌仿庾永怕沓底摺4蠹易寤蛘哂兄拔裨谏淼模拍苁褂盟沓担簿褪撬凳怯昧狡ヂ聿⒓胬档哪�**车。马是动力的来源,所以马越多,马车就更加跑得快,也能体现出主人家的地位。一般情况下两列两排的四马拉车不常见,因为在短距离用四匹马的马车不方便,长距离的话又太招摇。在大城市里官员们文官坐轿,武将骑马,这是有规定的。一些纨绔子弟也不喜欢坐马车,他们都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所以四马车一般只有大家族或者官员的家眷去上香,才会使用的上。但是就算是四马车也只是多了两匹马拉车而已,不能随意加大马车的空间。可是怎么会出现这种加长加大的马车呢?

    在马车里面,几个人一脸无奈的坐着。里面的空间有点大,并不是太挤,可是因为人多了,所以大家都有点不自然。一边一对看上去年纪不大的夫妻坐在一起,妻子比较贴心地揽着丈夫,让丈夫靠在自己身上。丈夫好像有点心事,没有理会妻子的照顾和安排。在夫妻的对面,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两个男人。一个长得五大三粗,一脸的络腮胡子,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不好惹的。经验丰富的人或许能看得出,这个人身上有股子杀气,不是杀猪的就是杀人的。一个年纪不大但是有点超出年纪的忧郁和哀伤。不要小看这个小子,他不但手长脚长,而且身上背着一个褡裢,可见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伙计。在他们四个上方坐着一个,不,应该说躺着一个老人家。他一手拿着一个酒壶,一手托着自己的脑袋,随着马车的颠簸上下摆动,不知道是醒着还是已经醉了。

    他们就是秦泰一行人,秦泰是他们的长官,但是不是最受尊敬的人,大家共推老酒鬼师爷是五人之中的长者,因为他是其他四人的长辈。秦泰做事仔细认真,善于分析和实地察看。他的妻子展小小是一代高手,几乎是没有人能逃得出她的追杀。她曾经一个人对付一队杀人如麻的倭寇,力战东瀛第一忍者,也曾经吓得倭寇听见她的威名后闻风丧胆。老酒鬼师爷身世和姓名是一个谜,但是他不但博学多才,而且见解独到,是大家最好的参谋和助手。“马三刀”是刽子手世家出身,精通刑狱和审问。他不但善于观察犯人的言行,而且通晓各种刑讯技巧。至少起到了吓唬犯人,逼问犯人说出秘密的效果。不过秦泰不喜欢使用暴力,也严禁“马三刀”对犯人使用不人道的手段。小灵子,秦泰从小的伙伴,也是秦泰最好的助手。他精通追踪和跟踪,也是一个语言天才。再加上他天生的“飞毛腿”和机灵的性格,是五人之中擅长传递消息的人。

    秦泰本来应该在西北,在甘肃一带。他们以行医为掩护,刚刚解决了西北叛乱,将一股企图分裂国家的人消灭。虽然他们完成了朝廷交代的任务,但是他们一点也不高兴。首先,小灵子的亲生父母还有外公去世了,他们都是这次事件的牺牲品。要不是因为某些人的私欲和贪心,他们不用也不会死,更不会像这样一样骨肉长期分离。“红蜘蛛”阿达没有错,“黑寡妇”马赛花也没有错,就连老张头赫连大爷其实也没有错,小灵子更是最无辜最不幸的一个。为此小灵子默默地为三个亲人戴孝,虽然他没有亲口承认过,但是他们依然是他最亲的亲人。第二,因为地方长官的原因,他们不敢再留下,这么做只会给回雁镇带来大麻烦。为了躲避这些为报私仇什么事情都干做的官员,秦泰只好立即离开。所有的案件经过和结果,只好通过锦衣卫上报朝廷和皇帝。第三,秦泰担心地方官员得知此事之后,不但会把事件无限放大,危及回雁镇的老百姓,更会做出“杀公冒良”的事情。一般的官员或许不敢明目张胆这么做,可是军人出身的这个甘肃最高长官真的会这么做。所谓“杀公冒良”就是借着事态,杀害大批无辜的老百姓,充当敌人或者反抗者,向上级或者朝廷请功。这是军队的惯用伎俩,在福建前线的时候,秦泰就曾经多次阻碍过这种行为。就因为这样秦泰在江南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高了,但是也同时把军方的人彻底得罪光了。所以为了回雁镇和甘肃的老百姓,秦泰只有隐瞒事实真相,等朝廷有了明确的答复之后,才能上报甘肃各级衙门。这样一来他们就算想做手脚也没有机会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么做的后果很大,至少秦泰会背上一个内通锦衣卫的骂名。锦衣卫历来是皇帝家的狗,做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情。几乎所有的官员对锦衣卫和东厂都是敢怒不敢言,不愿意和他们有任何关系。东厂和锦衣卫有关的人员,也是不能在官员之中立足的。但凡有某个官员和锦衣卫或者东厂走了近一点的话,他就会被绝大多数的同僚孤立起来。秦泰已经得罪了太多的同僚,要是再背上这个骂名的话,估计将来的日子更不会好过了。再说朝廷有明文规定,下级要服从上级,不能越级向上汇报。秦泰来西北是查西北叛乱的事情的,所以必须和地方官员取得联系。可是秦泰自从来到西北之后,就没有和任何一个地方官员取得联系过。如今案子破了,也没有即时上报各级衙门,反而自己上报皇帝。不通过有关部门和最高行政机构内阁,直接把案子的结果汇报了皇帝,这是大大的僭越。不但得罪了地方官员们,更把中央各部和内阁也得罪光了。不管是各级官员,还是内阁大佬们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秦泰不相信他们,认为他们会分走秦泰的功劳,所以直接向皇帝汇报。文人们有一个通病,就是气量比较小,有容易浮想联翩。这样一来秦泰算是把所有的官员都得罪光了,以后还怎么办案?查案?审案?

    秦泰他们刚出回雁镇不久,也就三四天时间而已。一个奇怪的人就找上了他们,展小小刚要动手,却被秦泰阻拦了。因为秦泰认出了这个人的身份,他就是原江南总督胡宗宪身边的一个侍卫。可是如今胡宗宪已经大不如前了,再说胡宗宪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其实这个侍卫的身份不简单,他是皇帝秘密派遣到胡宗宪身边当密探的锦衣卫。他实际上隶属于锦衣卫总部,是一个身份不低的锦衣卫军官。如今胡宗宪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平定了江南的倭寇。朝廷催促胡宗宪回京述职,其实是想收回他手里的兵权。胡宗宪也知道他一旦回京之后,不但兵权没有了,而且可能连自由也会没有了。所以他一直称病在南京休养,不愿意这么快回京城。可是他不急,他的靠山兼恩师严嵩急了。秦泰上报朝廷,说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秘密和倭寇勾结,才使倭寇为祸一方多年。嘉靖皇帝大怒之下,已经革去了严世蕃所有的职务,押在锦衣卫的“诏狱”里审问。虽然没有直接对严家抄家,但是严嵩已经知道嘉靖皇帝准备对付他们家了。这时候胡宗宪不停嘉靖皇帝的话,不愿意交出手中的兵权,这不是在提醒嘉靖皇帝,严嵩一派人要拥兵自重吗?严嵩可不想自己晚节不保,也不愿意看见严世蕃死在自己前面,所以严令胡宗宪马上回京。胡宗宪也知道严嵩为了自己,一定会把自己给卖了的,可是没想到这么快。胡宗宪的大势已去,所以这个侍卫也没有必要继续留下来,他就找了一个理由回到了锦衣卫本部。这一次他是接到了秉笔太监黄锦的密令,来甘肃找秦泰的。因为在锦衣卫里面只有极少数的人认识秦泰,他就是其中之一。再说了他和秦泰曾经见过几次,关系不错,几乎没有什么恩怨,希望能得到秦泰的信任和支持。这也是黄锦之所以要选他秘密来找秦泰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侍卫已经离开京城多年,一直在前线胡宗宪身边,所以比较可以信任和利用,不用担心他是某些人的手下。

第二回 白骨疑案二() 
侍卫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做为一个锦衣卫,知道一些锦衣卫的规矩。锦衣卫的守则中就有一条“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道的不打听。不能说的秘密死也不能说。”做为锦衣卫的直属领导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黄锦,他主管着锦衣卫,就是锦衣卫的总指挥。黄锦交给这个侍卫的任务是,秘密去西北找到秦泰。找到之后,确定他们是否安全,有没有被人跟踪或者监视,确定一切安全的情况下,将一封封口的密信交给秦泰。秦泰必须是当着他的面看信,看完之后马上就地销毁。然后安排一辆马车,秘密将秦泰一行人护送回京城。路上遇上阻拦的话,就地格杀,一个活口也不留。秦泰他们要是不配合的话,也一起杀了灭口。

    秦泰在这个侍卫的监视下,一个人看了这份密信。信里几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说京城出现了谜案,请秦泰马上回去帮忙。信是秉笔太监黄锦亲手写的,因为他经常给嘉靖皇帝代笔书写圣旨,秦泰曾经见过几次圣旨,认出了黄锦的笔迹。可见这件事情不简单,不然的话一个秉笔太监不会管这种小事。秦泰知道自己要是不答应的话,他们就完了。就算展小小的功夫再好,也不能一个人保护他们四个,再说了家里上百口的人怎么办?所以秦泰只能答应帮这个忙。

    秦泰一点头,这个侍卫马上就松了一口气。于公于私他都不愿意和秦泰作对,因为秦泰是一个好人,一个真正的好官,他不愿意亲手杀了秦泰。再说秦泰的老婆展小小,是一代女侠,她的功夫侍卫亲眼见过,他不想死在展小小的手里。所以秦泰能答应回去,这是最好不过的消息。侍卫一边亲手将黄锦的书信销毁,一边将已经准备好的马车拉出来。侍卫亲自装扮成车夫赶车,秦泰五人一起上了这辆加长加大的马车。一路上秦泰五人很少离开马车,不是他们不想下来,而是这个侍卫不允许。为了保证他们的行踪不泄露,他们只能在黑夜下车活动一小会儿工夫。马车要日夜不停地赶路,一路上也有接应人为大家换马、送食物和清水。

    秦泰他们的随身行李不见了,带的草药也不见了,花大价钱买的锅碗瓢盆也不见了。这些东西不但笨重,而且会暴露大家的行踪,所以侍卫已经早早处理了。秦泰没有说话,展小小却一肚子的不高兴。为了买这些东西,还有装大夫,花去了不少的心思和金钱。秦泰不是一个贪官,又不能经常向家里要钱,所以花的都是秦泰的私房钱。展小小做为秦泰的新任管家婆,掌管着秦泰的所有的个人财产。这么一来秦泰几乎干涸的钱包,又要多出一大笔的亏损。加上现在秦泰自己也不知道属于什么部门,俸禄要问哪一个部门要,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呢?

    秦泰却不在乎这些小事,他心里想着的事情是案件。虽然回雁镇消息闭塞,虽然甘肃离京城太远了,但是也不会什么都不知道。再说了这些天他们一直住在杜老板家里,杜老板本身就是锦衣卫的“钉子”。要是朝廷出了什么大事情,锦衣卫不会不知道。京城的案件一定不简单,不然的话黄锦不会想到秦泰,这个远在西北的人。也就是说这件案子比西北的叛乱更重要,或者说更棘手。大家都知道秦泰在办案,一个案子美誉结束之前不会再接受另一个案件,这是秦泰,不,所有办案官员的惯例。西北叛乱属于国家级大案,已经是很棘手的案件了,不然的话不会让秦泰来这里,几乎是送死。现在这里的案子一点头绪也没有,一点线索也没有找到的时候,却要秦泰抽身走人,这么做正常吗?秦泰破了这件案子,消灭了对手也是这几天的事情,峰回路转地很快,连秦泰自己都不知道。远在京城的黄锦更不会知道,所以黄锦不会提前知道秦泰会在这个时候解决西北叛乱。可是黄锦却在好几天前,已经秘密派出人来西北找秦泰,甚至于不知道秦泰在回雁镇的时候已经出发了。难道京城除了离奇的事情?

    京城是国家的都城,那里的一举一动很多人关注着。要是这件案件已经惊动了很多的人的话,大家应该早有风声才对。可是大家都不知道,一点小道消息也没有。这样的话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是绝对的谣言。根本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点事情也没有。第二,这件事情很神秘。马上被有心人封锁消息,严格控制起来。消息不但没有流传出去,更是在小范围被控制住了。秦泰觉得第二种的可能性比较高,黄锦不是一个傻瓜,不会拿这种事情和秦泰开玩笑。这么说来这件事不但涉及到机密,更会涉及到皇家,不然的话黄锦这个大太监不用这么着急。

    秦泰五人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京城,并没有马上被安排进城。侍卫把秦泰他们五人安排在京城郊外的一座庄园里,而他自己一个人回去复命了。老酒鬼师爷好像有点异样,但是马上恢复正常了。秦泰也是无意之中才观察到的,他也没有说什么。

    展小小却对大家说道:“各位,注意点。这里不是一般的地方,不但机关重重,而且有不少的人监视着我们。大家不要走散了,找不到了可就麻烦了。”

    老酒鬼师爷意外地看了这个干女儿一眼,说道:“乖女儿,你怎么知道的?”'21213250谜案追凶谜案追凶' 212  谜案追凶2

    展小小红了红脸,回答道:“以前我来过这里。差点在这里出事了。”

    秦泰看着自己的妻子,展小小只好老实地说道:“当年我在江湖上行走的时候,听说皇帝老子为富不仁,纵容手下的太监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就想给皇帝一个教训,警告皇帝不要再胡作非为了。可是我到了京城之后才知道皇帝住的皇宫不但戒备森严,而且高墙林立,我根本就进不去。不过听人说皇帝在郊外有一座皇庄,我就准备偷一些东西出来。一来可以警告皇帝,第二,也可以换一点钱救济老百姓。没想到这里机关重重,我差一点就死在了这里。事后我再也不敢进京城了,所以我不再北方混,总是在南方行走江湖。”

    这可能是展小小女侠唯一的“走麦城”事件,要不是秦泰这个老公的无声逼问,估计展小小死也不会说出这段令她抬不起头的往事。看来这个打击对她不但很大,而且很深。秦泰却为自己的妻子的胆大包天而感到无奈,没想到展小小还有这么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要是展小小得手的话,展小小不但是朝廷的要犯,更会是秦泰的敌人,抓捕对象了,他们还会是夫妻吗?

    秦泰和大家并没有多等,当天晚上天刚黑的时候,一个矮胖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嘉靖皇帝身边五大太监之一的秉笔太监黄锦。他五岁进宫,据说家乡在江苏扬州一带。十三岁之前他是一个被人欺负的小太监,不少太监和宫女都欺负他。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吃的最差,干得最多。因为他的脾气特别的犟,又是一个不会说软话的人,所以经常被人拿来出气。一次他在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将当时德妃方氏的一个小丫鬟的衣服弄脏了。嘉靖皇帝当时很**爱这个方贵妃,也导致她的手下一个个自大自满,小丫鬟竟然要黄锦用嘴巴舔干净自己的鞋。黄锦当然不会这么做了,小丫鬟加油添醋地闪爆了自己的主子德妃方氏,黄锦被拉去毒打。黄锦不但不求饶而且怒视德妃方氏,就连一边的太监和宫女都吓坏了。方氏本来想打死这个小太监的,可是被太监总管吕芳保下了黄锦。吕芳之所以看中黄锦,就是因为黄锦有胆气,而且不怕死。当时嘉靖皇帝身边就缺这种没有心机,有忠心护主的奴才,所以吕芳救下了黄锦。黄锦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孩子,自己的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