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故事 作者:吴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监狱故事 作者:吴勇-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操你妈!”许春林怒火中烧,他拿起啤酒瓶,朝着对方头上砸去。

  对方的脸部被砸破。送进医院后,缝了八针……

  当时正是“严打”期间,许春林为此付出了四年有期徒刑的惨重代价!

                        

  一辆警车把他押送到清河监区第二监区一分监区。

  当时的第二监区还只是一些平房,监舍也十分简陋,甚至连像样的围墙都没有,远没有现在的规范、气派。服刑人员都是从事农业生产,这对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许春林来说一时难以适应。

  许春林十分痛苦、绝望。想到自己刚刚创立的事业毁于一旦,想到将要在这里度过四个春秋,也就是一千四百六十天,他仿佛置身于天寒地冻的冰窟里,心里一阵阵发冷。

  这天妻子来探监,怀里还抱着刚出生不到两个月的孩子。

  当见到孩子的脸上长满了麻症,全身都是红色的斑点,他心疼地抱起孩子。他感到无能为力,失声痛哭起来。

  妻子劝道:“事已至此,你也不要太难过,好在你的刑期不长,很快就会出来的,我和孩子会等着你……”

  许春林感到自己仿佛从云端跌到深渊之下,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光明。

                        

  当时,分监区的黄指导员和张队副多次找他谈话,给他以精神鼓励。

  黄指导员说:“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人生的道路并非平川纵马、坦途漫步,总要遇到挫折,关键是如何面对。你要振作起来,正视现实。你的父母、妻子不辞辛苦地来看望你,不就是希望你能早日与他们团聚吗!你不能再让他们失望吧!听说你学过厨师,你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只要你积极努力,减刑的大门是为你敞开着的!”

  白天,他去田间劳动,晚上,则默默地流泪。

  没多久,他就生病发高烧了。他躺在床上,感到内心一片空虚,从胀痛的呜呜的耳鸣里,传出的都是缠绵不断的悲鸣。

  黄指导员和张队副来到他的床前,还带来了奶粉、水果等营养品。

  张队副说:“知道你病了,指导员来看看你!”

  “啊?!”许春林一见民警是专门来看望他的,他猛地从床上跳下来。他没想到自己一个犯了罪的人,民警还如此关心他,他有点不好意思了,结结巴巴地说:“这,这……”

  都说人在病中是最软弱的,一点小小的关心和爱护都能使他感动不已,许春林亲身体会到了这一点。他的内心无疑被感动了,他觉得这关怀和鼓励如同圣洁的甘泉滋润了自己枯萎的心。

  他举起塑料袋,端详着,说:“从来没有领导带了东西来看望我的病,这是头一次,而且是在监狱里。”

  许春林终于摆脱了精神上的枷锁,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他振作了精神,积极投入到劳动之中。

                        

  不多久,考虑到许春林开过饭店,他被安排到犯人食堂劳动。

  许春林如鱼得水,炒菜做饭是他的拿手好戏,可谓游刃有余。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煮稀饭、蒸馒头,准备早饭,忙得不亦乐乎。

  中午,服刑人员一般都在田间地头吃饭。许春林和另一名犯人黄勇每天都推着板车往工地上送饭。他时常哼着小曲,来往于工地和监区之间。这是他至今记忆犹新的画面。

  虽然犯人的伙食标准只有一菜一汤,但许春林并不怠慢,每次都尽量做到可口。他还负责监区的小吃部。这个小吃部遇有犯属来会见、生病的犯人需要一些特殊营养等,都可以在这里解决。他作出的炒菜不仅清洁卫生,而且香甜可口。

  他还买来许多烹调方面的书籍,使自己的手艺又大为长进。

  同在伙房劳动的犯人黄勇,见他手艺不凡,主动拜他为师学艺,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

  许春林深知自己的犯罪是受了没有文化和不懂法的苦。为了充实自己,也为了将来出狱后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在劳动之余开始学起文化和法律。黄指导员还为他买来了学习用品和法律书籍,许春林如饥似渴地“啃”了起来。

                        

  许春林在服刑期间还立了一功。

  那天,他跟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煮稀饭、蒸馒头。忽然,他听到轻轻的呻吟声,走近一看,原来是新到伙房不久的犯人李斌正躺在地上,旁边还有一个摔倒的农药瓶。

  许春林明白了,立即报告了值班民警。

  民警和犯医立刻对李斌进行抢救、洗胃。许春林则忙前忙后,端水倒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终于使李斌脱离了危险。

  原来,李斌入狱后,老婆跟他离了婚,他一时想不开,才出此下策……经过民警的耐心劝导,李斌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许春林受到民警的表扬。不多久,他被依法减刑一年多。

                        

  两年后,许春林被提前释放。

  黄指导员和张队副把他送出监狱大门,嘱咐道:“最后送你一句话,走好今后的路,千万不可再赌博!”

  许春林满口答应,并说:“放心吧,我会努力干出一番事情,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

                        

  许春林背着一个简单的背包,踏上一辆长途汽车。

  一路上,他兴奋得眼里放光,脸上带笑,嘴上滔滔不绝地说着。车到了煤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到“春林菜馆”的门前——这是几年来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看到已被改名为“玉席菜馆”的门面,看着一片萧条的景象,他的眼角充盈着泪花。他伫立在那里,心里像海浪一样汹涌激荡。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重新站起来!

 





  正文 第十七集 重整旗鼓(下)


  回到家的许春林一时没有工作,再加上过去的朋友、亲戚、同事对他抱有成见,甚至歧视,他心里十分痛苦。刚回来时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已被严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你还是回矿里找个工作吧,总不能这样整天无所事事。”这天在家里吃饭时,父母这样劝他。

  许春林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目光,他坚决地说:“我不去!”说完,他闷闷不乐地走进自己的房间。

  父母没有再多加指责,他们知道儿子此刻的心情。心想,好在儿媳妇还有工作,一时半会还不缺吃少穿。

                        

  许春林除了白天在家里睡觉,晚上就闲着无聊和几个朋友打牌。

  昏暗的灯光下,他们打得正酣。一个牌友说:“我们来点小刺激吧,每局二三十元,输赢不会超过千元。听过这句话么:打牌不来钱,炒菜没放盐。”

  许春林起先也有点犹豫,感觉赌博的诱惑力实在很大,但他转儿一想,自己当初不就是经不住诱惑而沉迷于赌海吗?教训还不够惨痛吗?他想起了监狱里的生活,想起了监狱民警的劝告,于是说道:“算了,还是别来钱了!”

  “哟,哥们儿现在学乖了?!”牌友笑道。

  许春林不好意思了,他掏出香烟,准备散发。

  “什么劣质烟,拿得出来吗?”另一个牌友讽刺道。说着,还掏出一包上好的香烟,每人散了一支,却唯独没有散给许春林,脸上的表情还十分傲慢,充满了鄙视。

  许春林的脸“腾”地一下涨得通红,他感到了巨大的羞耻,内心的怒火在往外涌,可他无法发作,心想:人家凭什么非要给你呢?谁让你没有工作又没有钱呢?何况你还是个“劳改释放犯”?

  “哼!”他咬着牙离开,从此再没打牌。

                        

  在八十年代末,就业难一直困扰着矿里的领导。不少矿工的子女,尤其是女青年一时找不到工作。于是,矿里领导决定对经营不善的“玉席菜馆”进行招标。

  这天,许春林正在家里睡觉,一个徒弟气喘吁吁地跑来,叫道:“快,快去!招标已经开始了,饭店快叫别人招去了!”

  正躺在床上的许春林闻言立即跳下床,他顾不上穿衣服就光着脊梁,穿着秋裤、拖鞋,一口气跑到招标会场。

  “为什么不通知我!”许春林喊道,显得十分生气。

  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人回答。

  其实,人们的内心深处还瞧不起他。有人私下小声议论道:“他跑来干什么?一个劳改释放犯?”、“如果让他干,还不把这十几名矿工子女给饿死?”……

  “现在投标多少?”许春林急切地问道。

  “两千二!”主持人回答。

  “我出两千八!”

  两千八百元,外带十余名矿工女子的就业,许春林毫不犹豫地投标了!

  其他人见状纷纷都愣住了,心想:照这个价格,已没有什么干头了,这家伙是不是坐了几年牢给坐傻了?

  会场上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此时,矿里领导也意见不统一,招标会宣布暂停。

                        

  许春林神情沮丧地回到家里。他饭吃不下,觉睡不好。

  妻子看在眼里,于是劝道:“算了,不要干了,我们不要冒那个风险!平平安安过日子就行了。”

  “我现在已没有退路了,不干,谁能看得起我?”许春林赌气似的说。

  父亲得知后,坚决不同意,一向老实本分的他最担心的是儿子重蹈覆辙,他甚至说道:“如果你再去开什么饭店,我就与你断绝父子关系!”

  许春林痛苦万分,他躲在没人处,大哭了一场。

  他感到那些光明、美好的希望似乎都彻底与他断绝了关系。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衰老的车夫,吃力地推着一辆载重的车子,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他只是吃力地推着,一直到筋疲力尽的时候。

  然而,许春林有着倔强的性格,他虽然个头不高,却浑身是劲。人们只要见到他眼睛一瞪,牙齿一咬,就知道他已经下了决心了。他想起了在监狱时黄指导员说的话:“人生的道路并非平川纵马、坦途漫步,总要遇到挫折,关键是如何面对。你要振作起来,正视现实……”

  是的,我不能因此而气馁,我的头脑是清醒的,我要证明给别人看,我要重新站起来,我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天天找矿里的领导,死缠硬磨!

                        

  这天,在上班的路上,他又找到了林矿长。

  林矿长不耐烦地说:“怎么又是你?你跟着我也没用!”

  许春林笑吟吟地走上前,一边递上香烟,一边说道:“如果你还不答应,我就天天跟着你、缠着你!”

  “你——”也许是被他诚挚的精神打动了,也许是被他的死缠硬磨弄烦了,林矿长只好说道,“行、行、行!就让你干,我怕你了!不过丑话我可说在前头,到时候干砸了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喔!”

  “那哪能呢,多谢矿长的支持!”许春林说着还立正敬了个礼。

  林矿长呵呵笑道:“真拿你没办法……”

                        

  “春林菜馆”在一片锣鼓声中再次挂牌营业!

  二次创业,许春林困难重重。首先就是“服务人员比顾客多”这一特殊情况。这也是八十年代的特色。

  面对店里“服务人员比顾客多”的特殊情况,许春林想出了点子:他一方面让服务员两人一组、三人一伙到附近的街道摆摊设点,卖豆腐脑、小刀面、小笼包等吸引众多的普通消费者;另一方面他又去西安、上海等地拜师学艺,并结合矿区特点自创了“五香甲鱼”、“扣肉”等地方风味菜,吸引中、高档消费者……奇特的经营形成了奇特的风景,一年后,小店的生意又红火起来。

  地道的菜肴和优良的服务不仅吸引了不少矿区的顾客,一些归国的海外游子和来访的外国客人也慕名而来。一位泰国老妇人在该店就餐回国后,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称赞该店服务周到,佳肴味美。她还写了一副对联:“名震两淮大地,味压百里煤城。”

                        

  许春林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的经营思想也逐步开阔。他在立足饭店经营的同时,广泛收集全国各地的商品信息,把饭店的富余人员组织起来,搞外向型的经济活动。

  改革蓝图图图美,春林春色色色新。几年后,也就是九十年代初,许春林将一幢闲置多年、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的楼房租下来,装修改造成一座大型的“春林大酒楼”。

  这座气派非凡的大酒楼,是以“逍遥浴池”为龙头,集旅馆、饭店、美容厅、健身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行业,一次可容纳三百多人住宿和洗浴……

  开业那天,市人大和矿里的领导纷纷前来祝贺、剪彩。

                        

  许春林在当地出了名,前来酒楼找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天,那个曾经讽刺他抽劣质香烟的人,来到许春林的公司。他几个月前下岗了,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我,我现在下岗了,希望你、你大人不计小人过……”他不好意思地讷讷道。

  许春林看在是街坊邻居的份上,并没有给他难看,说:“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只要你在这好好干,过去的事情就别再提了,我早忘了。”

  “谢谢许总!”此人说着,还拿出一条软“中华”香烟,羞愧地说:“一点小意思,略表心意,请收下。”

  “都是街坊邻居,不必了。”许春林婉言谢绝道。

                        

  许春林不仅安排了许多下岗职工,还收留了许多刑满回归人员。

  这天,一名中年男子来到他的办公室,问道:“许总,还认识我吗?”

  “哎哟,是黄老弟!好久不见,什么时候出来的?”许春林认出来了,正是在监狱服刑时与自己一同在伙房做饭的黄勇,两人见面分外高兴。

  黄勇是几年前刑满释放的,一直还没有找到工作。得知许春林生意做得很大,于是前来投奔。

  许春林知道黄勇学了几年的厨师,手艺大有长进,就安排他在餐饮部做了大厨。

  黄勇也很能干,不久还升为餐饮部的经理……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许春林的眼界也更为开阔,他成立了“春生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使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步走上了正轨。

  他在当地一时成了新闻人物,不少电台、电视台、报社报道了他的事迹。

  一家报纸报道:

  为使消费者满意,“春林大酒楼”在硬件上不断更新,终于以一流的设施和一流服务,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今年,这家酒楼被上级单位命名为“文明经营单位”,市有关单位还授予“春林大酒楼”为“卫生先进集体”……

  一家电台报道:

  许春林致富不忘教育,主动向附近几所中、小学捐款献爱心。他第一次捐款解决了百名学生的学杂费;去年春节,他又捐款解决了特困教师的过年问题;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他专门来到学校给学生作了讲话,并给二十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颁发了学习用品和每人五百元奖金,少先队员们为他献上了鲜红的红领巾。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