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动作,则必如一头下山黑虎,气势惊人,让他人莫敢于其对敌。如此天才,实在是学习自己兵法的不二人选啊。李靖暗自心动不已。(。)
ps:一天两更,故事会越来越精彩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一十二章 拜师李靖()
李靖的帅帐之内,苏定方半坐于李靖的对面。李靖笑容满面的向苏定方说道:“定方,你可领过兵吗?”
苏定方小心谨慎的回答道:“启禀大帅,我曾经率领过一个万人队,万人以上的军队并没有统领过。”
李靖笑得更加开心了,高兴的说道:“十五、六岁就统领过一支一万人的军队,不错,真的很不错啊。”
之后李靖又问道:“你可曾读过兵书?”
苏定方回答道:“当年义父只教过我识字,并没有读过兵书。不过我想读兵书,在统领军队的时候,我有很多疑惑,我都找不到答案。我想读兵书,但是兵书珍贵,我一直都没有机会寻到。”
说着,苏定方憨厚的挠了挠头,面露遗憾。
李靖看着苏定方的表现,更是越看越觉得苏定方是颗好苗子,值得自己亲自去传授。但是按照苏定方以往的表现,李靖看的出来苏定方是个有心事的人,曾经在苏定方睡着的时候,李靖听到过苏定方睡梦里呼喊着一个人的名字,并高呼报仇二字。李靖知道苏定方的心事,从他得到的情报,李靖知道苏定方的义父刘黑闼对苏定方真的很好,就像对待刘黑闼他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苏定方也对自己的义父刘黑闼被杀一事,一直耿耿于怀,时刻准备着替自己的义父报仇。苏定方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这是李靖对苏定方的评价。
汉东郡王刘黑闼被杀一事,做为大唐从二品的辅国大将军,李靖是知道整个事情的经过的。表面上,刘黑闼被杀,是因为手下的常何、高雅贤、范愿、董康买、诸葛德威背叛所致,实际上幕后的黑手却是传承近千年的山东豪族。
苏定方是肯定要为自己的义父刘黑闼报仇的,而自己也实在是太喜欢苏定方这个年轻人了,人品、处事、胆略、天赋都堪称绝佳,一旦收苏定方为徒,那么势必要站在传承近千年的山东豪族的对立面。这可是一个庞然大物啊,门生、故旧遍布整个大唐朝堂,暗中掌控整个河南、山东之地,千年豪族。天下三大政治势力之一的庞然大物啊。
不过很快,李靖就感到了释然。千年豪族?庞然大物又如何?难道一位优秀的兵家子弟,还比不过一个千年豪族吗?想当年兵家祖师孙武,离开齐国,到达吴国。被当时的吴王阖闾(helv)重用,拜为军师。三年后,孙武、伍子胥被拜将,统军三万,征讨传承八百多年的强国楚国,孙武以三万大军先败楚国二十万大军于淮河,再败楚国四十万大军于汉水,之后,五战五捷,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将楚国几近于灭国。兵家祖师,八百年楚国尚且灭得,难道他们这些兵家传人还会畏惧传承近千年的豪族吗?莫和兵家传人为敌!纵观历史,哪一位成名的兵家传人,不是灭国数十,破敌数十万之多?只要兵家子弟手中握有军队,整个天下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想到这里,李靖面露坦然的向苏定方说道:“定方,我想收你为徒,你可愿意?”
苏定方顿时惊喜异常。他的内心里是深深的知道李靖这句话的分量的。李靖如今已经是整个天下排名第一的名将了,领兵三千凭川蜀;统军一万,擒萧潜,定江南;协助李孝恭。半个月内,诛杀逆贼辅公佑,安定淮南。这可都是莫大的功绩啊,而且李靖打的每一仗,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都可以做为经典战例流传千古的,更是值得每一位将军仔细揣摩、深入学习的。
苏定方激动的跪了下来,向李靖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徒儿苏定方拜见恩师。”
收到苏定方这样的佳徒,李靖扶着自己的长髯,开怀大笑。
拜师结束,李靖让苏定方在自己的帅帐之外,再设一座小帐,以供苏定方研习兵法,随时请教之用。
不久,大唐皇帝李世民就让信使传来了命令李靖统领大军进攻突厥定襄汗帐的诏令。
李靖向苏定方考校道:“定方,你觉得为师应该如何做啊?”
苏定方稍稍思量后,说道:“大军向突厥边境进发,但是在边境之上,按兵不动。”
李靖面带微笑道:“不是秘密前行,一举攻破突厥定襄汗帐吗?”
苏定方回答道:“突厥境内已经无兵把守,恩师如果统军进攻,一举攻破突厥定襄汗帐,并不困难。可是一旦我们攻破突厥人的定襄汗帐,突厥人作为报复,必然会攻破我大唐帝都长安,擒杀我大唐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如此两败俱伤的结局,对突厥、对我大唐都十分不利,而得到好处的则是周边的高丽、吐谷浑诸国。所以我认为此次出兵的目的,不在于是否可以攻破突厥位于定襄的汗帐,而在于能否让突厥人撤兵,解我大唐帝都长安之围。”
李靖抚着长髯,,面带微笑,继续问道:“既然突厥已经打到了我大唐帝都长安城下,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打到突厥定襄汗帐附近,而要在突厥边境停下来啊?”
苏定方回答道:“此次突厥颉利可汗进攻我大唐帝都长安城,是下定决心要和我大唐皇帝陛下争天下的,即使我们打到了突厥定襄汗帐附近,颉利可汗也绝对不会撤兵的。可是突厥边境的各个部落首领则不然,在他们的心中,部落、地盘是远远高于一统天下的。因此只要我大唐的大军出现在突厥的边境,突厥边境附近的数十位部落首领,就会嚷着让颉利可汗撤兵的,这样我们就达到了缓解大唐帝都长安压力,迫使突厥人撤兵的目的。”
李靖又笑着问道:“那为什么选择大军在突厥边境按兵不动呢?为什么不攻破突厥边境的某些部落呢?攻破几个突厥部落,这样震慑的效果不是更好一些儿吗?”
苏定方站了起来,在大帐内缓缓踱步道:“引而不发!一块巨石悬在高空,下面是密密麻麻、拥挤不堪的人群,巨石落在地上,砸死的人有限,可是巨石只要一直悬在高空,巨石下方的百姓就会恐慌不已,争相逃离,拥挤践踏而死的人就会比巨石落下砸死的人死的更多。如今突厥边境的数十部落都没有军队,无法进行防御,对我大唐军队来说,就犹如进入无人之境。只要我们在突厥边境的地方按兵不动,这数十个突厥部落就会一天数十封的告急求救信件,去请求他们部落的首领率兵返回,挽救部落。如此,我们就能达到我们间接救援我大唐帝都长安的战略目的。”
李靖手抚长髯,放声大笑。(。)
ps:一天两更,故事会越来越精彩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靖返京()
又数日,大唐皇帝李世民又让信使传来诏令:大唐和突厥便桥议和,命令李靖放弃进攻突厥定襄汗帐,统领大军返回大唐帝都长安。
李靖拿着诏令向苏定方问道:“定方,此战,如此结局。你怎么看?”
苏定方深思后,回答道:“此战,无论我大唐和突厥,情报工作做得都不好。如果我大唐情报工作做的好,就不会有突厥人长驱直入,直接攻到了我大唐帝都城下,造成我大唐从一开始就十分被动的局面;而突厥的情报工作也做得很不好,听到李艺的一面之词,没有派出斥候进入大唐,竟然就敢直接起倾国之兵通过密道偷袭大唐,到达大唐长安城下,更是不重视情报打探,完全两眼一抹黑,完全靠估计推算,计算我大唐的兵力,直至最后撤兵都不清楚大唐帝都长安实际上就是一座空城,一切都是大唐皇帝陛下和群臣们的虚张声势,障眼之法。用兵者当重视情报打探,情报准确,这才是用兵的第一步。”
李靖点头默默赞许。
苏定方继续说道:“此次突厥之败,败于军心涣散,人心不齐。颉利可汗空有一统天下之志,众将却只有图利之心,将帅不一心,此乃用兵的大忌;而我大唐则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不但不退缩防守,而且主动发起攻击,最终将突厥人彻底打懵(meng)了,完全搞不清楚我大唐帝都长安的虚实。另外永安王所提出的‘人民战争’、‘游击战争’真可谓当时的绝佳对策。以弱胜强的原则,灵活多变的战法,实在让我倾慕不已,我希望能够拜读、学习。”
李靖听后,面带苦笑。据说,《人民战争》、《游击战争》这两本小册子,大唐皇帝陛下击退突厥后,一见到观德王、陇右李氏皇族主事李雄,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就直接收走了。存入了皇家密档。不但是定方向拜读、学习,就是自己也想拜读、学习,恐怕也没有机会了。幸好这两本小册子让李雄、长孙无忌经了一次手,观德王、陇右李氏皇族主事李雄和自己关系良好。就看他能不能把他记得的那些内容告诉自己了。这两本兵书,可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只是面对观德王李雄那只老狐狸,估计自己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苏定方的表现,让李靖十分的满意。短短十数日的学习。就能一眼看清事情的本质,看到事情的要害所在,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纵之才啊。自己如果能将苏定方培养成为一员大唐的名将,震慑周边诸国,保大唐百姓数十年安宁,岂不是功不可没?岂不比选择不得罪山东豪族要好上太多?
第二日清晨,李靖就统领着大军返回大唐帝都长安城。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跋涉,李靖统领着大军回到了大唐帝都长安城。
苏定方跟随着李靖回到了李靖位于大唐帝都长安的府邸。
李府的老管家率领着李府的下人们在府门外迎接。
刚进大门,李府的老管家就让下人们依照惯例将府门关闭。
李靖停下了脚步,直接劝阻道:“不要关。以后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不要关了。让它一直开着吧。”
老管家错愕的愣在了原地,但是还是按照李靖的吩咐,又重新打开了府门。
进入府内,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面照壁。
照壁由砖砌成,分座、身、顶三部分。底座厚实,雕刻有莲花图案,照壁顶端则用青瓦铺成,形成屋脊形状。可以遮风挡雨,照壁之上雕刻有吉祥如意的图案。整个照壁美观大方,很好的起到了挡风和遮蔽视线的作用。
李靖在照壁之前,微微一停。指着照壁说道:“把这块照壁也拆除了吧。”
老管家连忙走过来,说道:“大将军,这,这可不可以啊。这照壁可是起着阻断外面窥视院内动静的大用途咧。如今府门,大将军不让关了,这照壁。再拆除了,那么以后咱们李府的大小事情,外面人可是都能看的一清二楚的。”
李靖面露无奈的说道:“拆了吧。即使留着,我李府的大小事情,外面的人也还是会知道的。既然如此,留着又有何用呢?”
老管家万般无奈的让下人们拆除了影壁。
李靖的书房内,李靖和苏定方相对而坐。
苏定方向李靖问道:“恩师,您为什么要将府门敞开,影壁拆除啊?京城之中,可是从来没有人这么做啊?”
李靖面带萧索的说道:“纵观历史,很多名将都不是战死在疆场之上,而是冤死于尔虞我诈的朝廷争斗之中啊。为师自知疆场之上,为师并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可是尔虞我诈的朝堂,却不是为师之所长。为师位高权重,掌大军军权,且不是如今天子的心腹,如今唯有坦诚相见,以求自保。府门敞开,影壁拆除,那我的李府,就不会再有任何的秘密可言。进出我李府的人员,所有长安城的百姓都会知道的一清二楚。我拿出了我的诚意,陛下也会对我的监控稍稍放松,我毕竟是手握大军的辅国大将军啊,陛下又是一代雄主,久掌兵权,我不拿出我的诚意,陛下恐怕晚上睡觉都会不会安心的,即使半夜惊醒,恐怕第一件事就是问我的动静了。如今,我如此做了,表达出了我的诚意,陛下可以睡安稳觉了,我也不用睡觉再提心吊胆了,害怕因为陛下的忌惮,而无故在睡梦中被陛下冤杀。如此多好!”
听过李靖的解释,苏定方怔怔的愣在了原地。
李靖继续说道:“为大将者,则必掌兵权。无兵权,则无法建功立业,扬名天下。而一旦手握兵权,则必然为帝王所忌惮,兵权毕竟是帝王帝位的保障,失兵权,则失帝位。因此,大将和帝王之间必须有一种默契,一种信任。帝王管这种信任叫做大将的忠心,可是忠心这东西,是最难判断的,大奸似忠,大忠似伪,这就需要考验帝王的眼光和胆魄。君臣同心,则其利断金,君臣猜忌,则两败俱伤。为君者不可不鉴之,为将者也不可不鉴之啊。”(。)
ps:一天两更,故事会越来越精彩,希望大家支持!
第二百一十四章 蜀王李恪()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和李玄相对而坐。
李世民的天子亲军——玄甲军统领翟长孙推开宫门,快步走到了李世民的近前,对李世民禀报道:“辅国大将军李靖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后,彻底敞开了自己的府门,并拆除了府中的照壁,李府中的所有事情,所有长安百姓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大唐皇帝李世民和李玄对视一笑。“示弱、避嫌、心有畏惧”几个词语,迅速的出现在两人的脑海之中。
李玄此时方才想明白历史上李靖得到李世民信任的原因:一个是为人坦荡,处处依大唐律法办事,对自己、对部下要求甚严,触碰规矩的事,坚决不说,不听,不做,不想;第二个就是心有畏惧,主动示弱、避嫌,减轻大唐皇帝李世民对他的猜忌。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李靖心有畏惧,这样好啊,总比不知进退,一味逞强要好太多了。李靖拿出了他的诚意,朕可以安心,他也可以安享富贵,如此,皆大欢喜,多好。”
李玄知道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是异常的孤单的,是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他做的那把椅子,虽然十分普通,但是毕竟整个天下只有一把。那把椅子散发着强大的魔力,吸引着每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李世民要做的就是紧紧的站住那把椅子,任何想坐上那把椅子的人,他都会一一处理掉,不管那个人是他的父亲,还是他的兄弟,都不可以夺走他的那把椅子。一旦被别人夺走了那把椅子,那就相当于夺走了李世民所有的一切,权力、尊严当然还有最宝贵的生命。李世民使劲瞪大着自己的眼睛,警惕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李承乾、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崔干、卢承庆、长孙无忌、岑文本、侯君集,当然还包括李玄,这些他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在李世民的警惕、猜忌之中。而其中威胁最大的就是拥有实力,手握兵权的辅国大将军李靖。如今李靖主动示弱避嫌,大唐皇帝李世民又怎能不开怀大笑,以示庆贺?
不久,李玄就起身告辞。离开了太极宫,返回自己位于大唐帝都长安城中的永安王府。
甘露殿,大唐四妃之首——杨妃的宫殿。
杨妃乃是前隋炀帝的女儿。如今甘露殿中,只有杨妃和她的儿子——蜀王李恪一起生活。
蜀王李恪的房间,年方六岁的蜀王李恪对自己的贴身太监王吉祥抱怨道:“放肆。徐才这个该死的奴才,仗着是太监总管王富贵的干儿子,在这皇宫中,肆意妄为。先是消减我祖父太上皇的宫中用度,现在竟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