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魔术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魔术师-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建成略显紧张的望了望秦王李世民。大唐只要一有战事,就会想起自己的这位亲弟弟秦王。在战事结束前,秦王府就是整个帝国的中心,而他这位太子,则只能成为一位可有可无的看客,看着自己的亲弟弟在舞台上尽情的表演,尽情的接受众人的崇拜。每有战事,大唐就不得不依靠秦王。打一次仗,他秦王府就添一回兵将,他秦王就晋升一次官职,获一次封地。眼见大唐军中已遍布他秦王的人马,他的威望也日甚一日,而自己的东宫却只能一天比一天冷清了下去,自己的恐惧和嫉妒也日甚一日的成长着。太子建成不想回到以前,也最不希望大唐再有战事。

    左仆射裴寂看出了太子的紧张站起来奏道:“老臣建议可以让荆州大都督、赵郡王李孝恭率领驻扎在岳阳的大唐军队立即准备平叛。”

    太子建成连忙站起身,附议道:“儿臣以为裴大人所言极是。”

    秦王李世民也站起身说道:“儿臣也同意左仆射裴大人所奏。江淮大乱,赵郡王离的最近,平叛应该宜早不宜迟。”

    李渊诧异的看着李世民,心中赞赏道:“自己这位儿子,实在很优秀,心中有大局呀。”

    右仆射封德彝、御史萧禹也起身附和道:“请陛下下旨,诏令荆州大都督、赵郡王平叛。”

    李渊看到重臣们态度一致,便下令道:“诏令李孝恭统领大唐南方大军尽快剿灭辅公佑叛军。”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附和道。

    李渊看事情解决,便欲起身离开。

    吴王杜伏威突然站起来奏道:“江淮军是臣的部属,如今被辅公佑逆贼蛊惑,聚众叛乱。臣愿意保奏一人为先锋,以求为国尽力,为大唐尽快除去辅公佑这一恶贼。”

    李渊站了起来说道:“哦,难得吴王兄有如此耿耿报国之心。不知吴王兄,要保荐何人哪?”

    杜伏威说道:“臣的另一名义子,江淮军左将军阚(han)陵。”

    李渊惊讶的问道:“可是和王雄诞并称为“江淮双雄”的阚陵阚将军?”

    杜伏威回答道:“正是此人。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此次进入长安,臣将其带在了身边。阚陵若为先锋,也能让臣的江淮军旧部知道臣是完全忠于大唐的,有利于大军摆脱逆贼辅公佑的蛊惑,重新效忠于大唐。”

    李渊大喜道:“准。”

第五十一章 勇将阚陵() 
长安,吴王府,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既有辉煌富贵的风范,又有清致素雅的韵味。整座府邸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规格颇高,隐隐有和吴王杜伏威身份相符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气势。

    吴王杜伏威在书房中对跪在自己面前、向自己辞别的阚陵说道:“我已决意忠心大唐。此次你前往江淮,务必发动江淮旧部,合力铲除逆贼辅公佑,为我的义子王雄诞报仇。我有两名义子,如今就只剩下你了,望你多加小心。”

    阚陵发誓道:“吴王放心,我必会全力协助大唐,铲除逆贼辅公佑,为右将军王雄诞报仇,也以此向大唐表明吴王对于大唐的忠心。”

    杜伏威缓缓地走到了阚陵的近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多加保重。”

    阚陵双目通红,对杜伏威跪拜道:“请吴王也多加保重,阚陵去也。”

    言罢,就起身告辞,离开了吴王府。

    十数日后,李飞虎带着宣旨的太监和阚陵一起到达了岳阳城。

    太监向荆州大都督、赵郡王李孝恭宣读了皇帝的旨意后,就起身返回了。

    李孝恭打量着阚陵。

    阚陵三十岁左、右年纪,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威风凛凛。他头戴亮银盔,身穿亮银甲,外罩素罗袍,白似雪,亮如银,威武异常。

    李孝恭心中暗道:“真英雄也”,不禁喜爱异常。

    不久,有两员大将走进了李孝恭的书房。

    这两员大将,有一位李玄见过,乃是李孝恭前往武当山时,跟随在李孝恭身后,袒护张亮的那位相貌平凡、眼含精光的镇东将军——李绩;另一位大将则三十四、五岁年纪,头戴熟铜狮子盔,盔后斗大一颗红缨,笔直尖挺;身披兽面吞头铠,腰系玲珑狮蛮带,前后两面青铜护心镜,上系红锦百花袍,脚踏虎纹金睛靴,威风凛凛,气度非凡。隆长白脸,三绺微须,膀阔腰圆,睿智威武。

    两员武将见到李孝恭后,躬身行礼道:

    “荆州副都督、荆州行军长史李靖拜见大都督。”

    “镇东将军李绩拜见大都督。”

    李孝恭笑道:“药师(李靖的字)、懋功(李绩的字)来了,快坐。”

    分宾主落座后,李孝恭向李靖和李绩介绍了李玄和阚陵,也向李玄、阚陵介绍了李靖和李绩。

    看着李靖和李绩,李玄不禁感到欣喜。大唐的两代军神,今日有幸一见。唐初,大唐之所以能够横扫天下,所向披靡,这两位可谓功不可没,尤其是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一生从无败绩,多次以少积多,屡创奇迹。南平萧铣、辅公佑,北灭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将之一,后人评价其“唐之善于兵者,无若李靖。李靖领军,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

    李孝恭请出了皇帝李渊的圣旨,宣读道:“陛下有旨,诏令南方大军平定辅公佑叛乱,擒杀逆贼辅公佑。”

    宣读后,李孝恭对着众人说道:“都议议吧,看这一仗怎么打?”

    话音刚落,李靖就站起来说道:“辅公佑所依仗着乃是长江天险,如若我军能一举攻破驻守长江的贼将张善安部,则会给辅公佑贼军一个沉重的打击。既有利于瓦解贼军的士气,又有利于我军尽快平定江淮之乱,早日结束战事。”

    李孝恭看着李绩说道:“药师,你早有打算?击破贼将张善安部,确实是好处多多,只是不知药师有何谋划,可以安然渡过长江天险?”

    李靖自信满满的说道:“夜袭。”

    李孝恭疑问道:“夜袭?”

    李靖回答道:“驻守长江的贼将张善安本为江淮最大的水贼,辅公佑收编后,对其军纪一直没有予以整顿。其军纪之涣散,士兵素质之低下,恶名远播于天下。夜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一举击破贼将张善安部,拿下长江天险。”

    李孝恭看向了李绩,李绩起身道:“末将赞成副都督的打法。”

    李孝恭沉吟后,说道:“好,咱们就这么打。”

    语音刚落,阚陵突然站起来请愿道:“末将请求为先锋,带队夜袭张善安部。”

    李孝恭思考后,回答道:“难得阚陵将军求战心切,准”。

    数日后的深夜,夜黑风高,大地已经沉睡,除了微风轻轻地吹过,空旷的水面上寂静无声。周围除了寂静还是寂静。天上亮,地上黑,而咄咄逼人的寒气似乎把光也阻隔了似的。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重重地涂抹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夜雾袭来,初春的夜晚增加了些许的凉意,朦胧的月光下,看不到几颗星星。天空并非纯黑色,倒是黑中透出一片无垠的深蓝,一直蔓延向远处。

    阚陵带着五百名大唐敢死之士偷偷的乘小船渡过了长江,到达了张善安紧急构筑的石头城下。张善安的部下察觉时,阚陵已经率领着士兵攀登上了石头城的城头。双方旋即短兵相接,展开肉搏。一番血战,阚陵所带兵将不足三百,而驻守石头城的张善安部却拥有将近四万之众,阚陵所率兵将被围困于城头一角,不得动弹。

    一名大唐将佐对阚陵建议道:“将军,撤吧。贼人势大,如之奈何呀?”

    阚陵从敢死之士护卫下挺身而出,慨然道:“不遇危急,何以显壮士?我辈从军杀敌,当为此时矣。”

    言罢,便身先士卒、往敌军密集处奋勇砍杀,其所过之处,敌军纷纷为之仆倒。

    有阚陵这样的勇将打头阵,唐军敢死之士士气高涨,紧随其后,四处砍杀,城头为之一空,城门最终为唐军占领。

    对岸的李孝恭等人,得知阚陵得手,便立即率领二十万大唐精锐掩杀了过来,通过阚陵占领的城门涌入了城中,和张善安部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黎明时分,唐军全面肃清了守城的张善安部,俘获贼首张善安,俘虏三万余人。

    长江天险,自此易手,为大唐所拥有。

第五十二章 弃船破敌() 
攻破张善安部后,唐军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尤其是停泊在石头城外面的江淮军战船更是多不胜数,众军都在按军功有序分配战利品。

    看到这一幕,李玄找到了李孝恭进谏道:“大都督,我以为其他战利品尚可按功分配,而停泊在石头城外的江淮军战船,我却以为可尽数弃之。”

    “弃之?”李孝恭陷入了沉思。

    李靖和李绩也面带思考。

    阚陵则大声嚷道:“所缴获的江淮军战船,当为我军用之。弃船不是资助敌人吗?仗怎么能够这样打?”

    李玄默然不语。

    李孝恭依然在沉思。

    李靖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站了起来,诧异的看着李玄,之后他笑道:“大都督,末将也同意永安王的想法。缴获的江淮军战船当尽数弃之。”

    李孝恭陷入了犹豫,他想不明白李靖为什么会同意李玄弃船的想法?李玄不懂军事,提弃船资敌,也就罢了。可是李靖乃是闻名天下的名将啊,他怎么会支持李玄的想法呢?莫非李玄的想法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什么呢?

    这时,李绩似乎想明白了,他站起来说道:“弃船好啊。逆贼辅公佑的势力一直被吴王杜伏威压制在江淮其他地方——长江下游沿岸,不得踏入丹阳附近。长江下游沿岸逆贼辅公佑支持者众多,如若我们进攻丹阳,一旦拖延,久攻不下,我军就会陷入内外交困的险境,舟船虽多,又有何用?如今驻守长江天险的贼将张善安部,被我们击溃,无论丹阳城中的贼首辅公佑,还是地方上辅公佑的势力,都不知晓详情。如果,我们将江淮军战船尽数弃之,地方上辅公佑的势力,在长江下游沿岸的逆贼辅公佑的支持者,就会误认为丹阳城中的辅公佑已经败了,再前往丹阳援救,就是无用之功。他们必会紧守地方,救援也会迟延,这样我军就能有足够的时间,顺利地攻下丹阳城了。”

    听到李绩讲解,李孝恭、阚陵也想明白了,他们都诧异的看着李玄,他们想不明白,李玄怎么这么聪明,怎么能够想出这么绝妙的主意?

    李玄面带微笑,从容淡然,坦然接受了在场众人的注视。

    李孝恭下令道:“江淮军战船,一律不得占据,全部弃之。如若有人胆敢私自占据,杀无赦!”

    将令一出,已被瓜分完毕的江淮军战船,纷纷被大唐军队交出,弃之于长江之上。战船在水流的推动下,沿江而下,漂往长江下游的江淮各地。

    长江天险被大唐突破,驻守长江天险的张善安部被击溃,张善安及三万江淮大军被俘。消息不久就传到了丹阳城中的辅公佑的耳中。

    丹阳城,德政殿。红墙黄砖,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其本为原楚王杜伏威的楚王府,如今则为宋国皇帝辅公佑召开朝会的地方。

    一身崭新龙袍的辅公佑端坐在新打造的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心中惴惴不安。他没想到大唐军队竟然如此骁勇,这么快就突破了自己精心布置的长江防线。那里可是驻扎着四万江淮大军啊,用木桩、铁锁封闭了整个长江沿岸,更是发动了二十万民夫修筑了一座石头坚城。怎么能一夜之间就被大唐军队攻破呢?难道江淮军在唐军面前就如此不济?”

    辅公佑的心腹、大将徐绍宗进谏道:“陛下,长江天险已经失守。唐军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我丹阳孤城。丹阳城中都是杜伏威的亲信势力,陛下的势力远在地方。臣奏请陛下赶紧下令各地进京勤王吧,不然等道唐军包围了丹阳城就来不及了。”

    辅公佑惊慌失措道:“对、对、对,勤王,下令各地勤王。”

    辅公佑派出的向江淮各地求援的信使,刚刚离开,李孝恭就率领着大唐二十万精锐将丹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先锋阚陵在丹阳城下,讨敌骂阵道:“辅公佑老贼,可识得我阚陵吗?吴王与你乃刎颈之交,一直对你尊崇有加,可曾亏待于你?你为何不忠不义,在吴王身在大唐帝都长安时,蓄意叛乱,要置吴王于死地?江淮军右将军王雄诞,乃是你义兄吴王义子,江淮军重臣,你为何设计陷害并杀了他?方今天下太平,为江淮近百万百姓生命计,吴王慨然奔赴长安,而你为了自己一人之野心,竟将江淮百姓尽皆拖入战火?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你有何面目再见我江淮死难将士,再见被你拖入战火,无辜冤死的江淮百姓?”

    辅公佑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丹阳城中,军士们议论纷纷。

    “原来辅公佑是这样的人啊,妄我们以为其忠义双全,忠肝义胆。”

    “是啊。吴王人在长安,他造反,这不就是要置吴王于死地吗?”

    “王雄诞将军竟然是辅公佑杀的,他好狠毒的心啊。王雄诞将军为人可不错,善待士卒,约束军纪,军中对其死忠的人可不少,江淮百姓感其恩德的也很多啊。”

    “王雄诞将军竟然被辅公佑这恶贼杀了,太可惜了,我江淮一代名将啊。”

    阚陵又继续喊道:“众位都是吴王的亲信、部属,吴王在长安过得很好,陛下宽宏大度,吴王地位仅次于太子和秦王殿下,甚至远在陛下亲子齐王之上。听闻,右将军王雄诞将军被逆贼辅公佑杀害,吴王悲愤欲绝。我离开长安时,吴王告诉我要我联合丹阳江淮旧部,里应外合,一举擒杀逆贼辅公佑,为吴王效力,为大唐尽忠……。”

    阚陵话未喊完,辅公佑指着气急败坏的说道:“杀了他,杀了他,不能让他再说了。”

    阚陵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长枪,立马于城下,厉声大喝道:“我乃原江淮军左将军阚陵,谁敢杀我?”声若巨雷,势若奔马,威武异常。城上丹阳弓箭手,尽皆股栗,不知所措。

    辅公佑气的面红耳赤,却又无可奈何。

    李靖对李孝恭说道:“阚陵将军,真绝世猛士也。”

    李孝恭点头,表示赞同,看向阚陵,眼中愈发的欣赏。

    阚陵继续喊道:“江淮军的弟兄们,吴王有令,合力擒杀逆贼辅公佑,你们就是吴王的恩人,就是我江淮军的恩人,就是我江淮近百万百姓的恩人。吴王会亲自为你们请赏,封官加爵的。为吴王,为大唐擒杀逆贼辅公佑呀。”

    阚陵的喊话,颇具诱惑。

    李绩感叹道:“看来吴王是真心忠于我大唐的呀。阚陵一人抵得十万江淮大军啊。”

    李靖露出了老狐狸般的笑容,说道:“阚陵一番话,或许会导致丹阳城内乱的。”

    城头上,吴王杜伏威的亲信们都眼露贪婪的看向了辅公佑。辅公佑脸色刷白,呆若木鸡。辅公佑的亲信徐绍宗等人,则紧紧的将辅公佑围在了中间,予以保护,以防突发不测。

第五十三章 丹阳血战() 
会稽,是越州的首府,也是辅公佑的老巢,更是是辅公佑的心腹、宋国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左游仙的驻地。这里驻扎着效忠辅公佑的五万江淮精锐。此地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