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两人对饮,都有醉意,冯融笑着对冼来山说道:“我有犬儿,你有虎女,不知肯俯就否?”
冼来山也笑着回答:“你若不怕驱犬入虎口,那我也就无话可说了。”
言罢,两人彼此对视一阵,抚掌大笑。
不久冼夫人就嫁入了岭南冯家,成为了岭南冯家新一任家主冯宝的妻子。在冼夫人的辅佐、主持之下,岭南冯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但将广东、广西、海南岛都纳入岭南冯家势力范围之内,而且保境安民,在天下动乱,战乱四起的年代,在岭南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和平、安稳的环境,没有战争,没有种族矛盾,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局面。因此冼夫人也被境内各族百姓尊称为“圣母”。
隋文帝灭南陈之后,派使臣招抚岭南冯家,当时已经八十八岁的冼夫人亲自披甲持剑,统领岭南六州所有官员,岭南各族各部落首领迎接隋文帝使者,进入岭南,并主动献上岭南六州山川、河流地图于隋文帝,以示臣服。(。)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纸书信定岭南(一)()
隋文帝大表赞赏,追封冯宝为正一品谯(qiao)国公、广州大都督,冼夫人为正一品谯国夫人,岭南领军中郎将,并亲自下诏让冼夫人按照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宰相的规格在岭南开府建衙。可以自由任命岭南官员,授予官职印信,可以调动岭南六州军马及南越诸俚獠各部族族兵,若遇危急,可以便宜行事,不经上报朝廷,就可以代天子以征讨四方。赏赐冼夫人驷马安车一乘,给鼓吹一部,并旗帜旌(jing)节前后各一部,巡抚地方。冼夫人出行时,四匹白马拉车,仅次于皇帝的五匹白马拉车,前后旌旗招展,鼓乐齐鸣,恍如皇帝亲临,声势浩大。
大隋以诏书的形式肯定了岭南冯家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和国中之国的地位。岭南冯家的势力自此也达到了鼎盛,威服整个岭南。
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冼夫人病逝,享年九十一岁,隋朝授予其谥号诚敬夫人。
大唐武德四年,冼夫人的孙子,岭南冯家家主、高州刺史冯盎(ang)以所辖岭南六州归降大唐,大唐太上皇李渊加封冯盎大唐正一品越国公,上柱国,广州大都督,继续掌管岭南大小事宜。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永安王李玄则站于御阶之下的朝堂之上。
李世民向李玄问道:“有大臣奏报岭南冯家反了,永安王你怎么看?”
李玄回答道:“启禀陛下,从大唐四年,岭南冯家携岭南六州归降我大唐以来,关于岭南冯家谋反的传言,就时有发生。如今已经是贞观三年了。十余年来,如果岭南冯家要反,早就反了,我大唐南方也必然是战乱再起,狼烟遍地。可是如今我大唐南方依然安稳,岭南冯家也没有任何谋反的迹象。因此臣以为岭南冯家并没有谋反,一切都是谣传。”
李世民面露担忧的说道:“永安王,岭南冯家在岭南的势力太大了。对我大唐南方的威胁也太大了。我大唐北有突厥大敌,南有岭南冯家控制岭南六州,可以威胁我大唐整个南方。面对强大的突厥,我大唐不能两线作战,分兵应对。因此朕想先平定岭南,再全面对抗突厥。永安王,你觉得如何呢?”
李玄思考后,回答道:“臣认为此时用兵岭南是十分不明智的。我大唐如今最大的对手是突厥,而却不是岭南。岭南冯家经营岭南三百余年,根基稳固,境内百姓拥戴、支持。如果我大唐贸然进攻岭南,必然会遭到岭南冯家和岭南百姓的全力抵抗的,到时候,我大唐不但会军队死伤惨重。而且深陷与岭南的战争之中,而无法脱身,更遑论全面对抗突厥了。
岭南气候恶劣,植被茂密,瘴气遍布,我大唐军队进攻岭南必然有诸多的不适应,而岭南则既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又以逸待劳,以近待远。
再者,众所周知。我大唐南方二十余万精锐,因为多年屯田,训练已经荒废。如若我大唐有心平定岭南,则必然要从驻守大唐帝都长安城的十二卫大军中征调精兵猛将。前往岭南。千里跋涉,再加上岭南瘴气丛生,即使取胜,我大唐也必然损失惨重。
因此,臣认为大唐此时不能出兵征剿岭南。”
大唐皇帝李世民面露不甘的说道:“难道我大唐就只能让岭南冯家在岭南做他们的土皇帝?放任他们威胁我大唐而不管吗?”
李玄思考后,缓缓的说道:“启禀陛下。我大唐也不是没有办法治理岭南。”
“哦,什么办法?”大唐皇帝李世民略显兴奋的问道。
李玄回答道:“陛下,我大唐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岭南推行土司制度。既然朝廷如今没有能力控制岭南,那么臣以为我大唐朝廷不如就顺水推舟,任命冯盎为岭南大都督,承认岭南冯家对岭南的统治,但是我大唐承认他们岭南冯家对岭南的控制,这不是没有条件的。我们的条件就是岭南冯家必须派遣他们的世子冯智戴到我大唐帝都长安来,到我大唐朝廷上任职,而且岭南要每年向我大唐进贡,服从我大唐兵部的征调;
第二步则是改土归流,待我大唐集中精力打败了突厥,国力强盛之后,则在岭南实行流官制度,以朝廷委派的官员逐步代替岭南冯家掌控整个岭南地区,从而彻底完成我大唐朝廷对岭南地区的全面掌控。”
李玄的提议,让大唐皇帝李世民欣喜不已。他当即采纳了李玄的建议,特派员外散骑侍郎李公掩持节前往岭南传达诏谕。
经过两个月的艰难跋涉,李公掩来到了岭南冯家,向岭南冯家家主冯盎宣读了大唐皇帝的诏谕:“兹加封广州大都督冯盎为岭南大都督,总领岭南大小事务,统领岭南六州军马及诸俚族首领、族兵,为大唐镇守南疆。”
冯盎向大唐皇帝李世民遥拜谢恩。
李公掩则趁机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亲笔信递予了冯盎,冯盎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自朕登基以来,屡有小人向朕禀报,说岭南冯家谋反了。朕从来都不相信。朕知道岭南冯家在岭南威望很高,岭南的百姓生活也比较安稳,对你们岭南冯家也十分支持和拥护。如果你们真的谋反,朕的大唐平定你们岭南,必然是十分的容易的,但是发动战争,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只能苦了百姓,尤其是岭南的百姓。这一点你们岭南也是十分清楚的。
一旦战争开启,就会死很多的士卒,死很多的将官,害的他们的妻子成为寡妇,孩子成为孤儿,父母无人赡养,战争得不到任何的好处,但是却让大唐和岭南都失去很多。这样的事情,朕是不愿意看到的,我想你们岭南冯家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岭南还是由你们岭南冯家掌控吧,朕会认可你们对岭南地区控制的合法性的,但是朕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那就是你们岭南必须向我大唐表示臣服,派遣你们的世子冯智戴到我大唐朝廷做官,并每年向我大唐进贡,服从我大唐兵部的兵力征调。至于岭南内部的事情,还是由你们岭南冯家代朕处置吧,朕管不到,也不想管。
朕的想法,希望你们岭南冯家能够好好考虑,细细斟酌。合则两利,战则俱伤,朕相信你们岭南冯家会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纸书信定岭南(二)()
岭南冯家家主冯盎思虑良久后,同意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要求,表示愿意按照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要求,派遣自己的世子冯智戴进入大唐帝都长安城任职,并每年向大唐朝贡,服从大唐兵部的兵力征调。
之后冯盎和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使节李公掩相谈甚欢。
数日后,冯盎的书房内。
冯盎端坐于书案后的黄花梨高背椅上,冯盎的世子冯智戴迈步走进了书房,向冯盎辞行。
冯盎缓缓的走到了冯智戴的面前,轻轻拍打冯智戴的肩膀道:“智戴,此去大唐帝都长安城,你名为做官,实为人质。为父希望你到长安之后,处处小心谨慎,莫要惹是生非。”
冯智戴对着冯盎躬身一礼道:“请父亲放心,我必谨遵父亲教诲,不生是非。”
冯盎面露溺爱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冯智戴,对于冯智戴,冯盎还是十分满意的。
冯智戴今年二十岁,性格沉稳,勇武而富有谋略,能服众,善抚笼人心,得到了岭南将领和士卒们的拥戴,岭南的各级官员、各部落首领也非常乐意服从冯智戴的命令,并以为冯智戴做事做为荣耀。
冯智戴也看着自己的父亲。他向自己的父亲冯盎,问出了自己内心里的疑问:“父亲,如今大唐北面有突厥大敌,其南方二十余万精锐,又因为多年屯田,不加训练,而丧失战力。如今即使我岭南冯家不遵照大唐皇帝的要求,大唐也拿我岭南冯家毫无办法。我想不明白,父亲为何同意大唐皇帝的要求,让我到大唐帝都长安城中做为人质,并答应他每年向大唐进贡,服从大唐兵部的兵力征调呢?”
冯盎看着面露疑惑的冯智戴,缓缓的说道:“智戴,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家族的主事之人。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审时度势啊。想当年你的曾祖母谯国夫人以八十八岁高龄亲自披甲持刃,统领我岭南六州所有官员、岭南各族各部落首领迎接隋文帝的使者,进入岭南,并主动献上岭南六州山川、河流地图于隋文帝。以示臣服,就是因为当时大隋灭了南陈之后,大隋一统天下之势已经形成,妄想和大隋对抗,只有灭亡一途。战事开启,将给我岭南冯家和岭南百姓带来致命的伤害啊。
如今大唐已经一统天下,并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支持。如果乱世,群雄割据,纷争不已,所有人都会允许我岭南冯家在岭南进行自己的统治,做自己的土皇帝,但是如今大唐已经一统天下,当今的大唐天子李世民又是一代雄主,他是绝对不会我岭南冯家在岭南做为一个国中之国存在的。隋朝末年。我岭南冯家已经达到极盛,盛极而衰,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啊,我岭南冯家如今再想想以前一样,独自、完全控制整个岭南,那是整个形势,整个大唐都不会允许的啊。
此次大唐皇帝李世民以书信的形式,在承认我岭南冯家对岭南地区控制权的同时,向我岭南冯家提出了一些要求。这未尝不是一次谈判。一次妥协啊。大唐皇帝承认我岭南冯家对岭南地区的统治,拥有对岭南境内官员的任免权和对军队的控制权,这就已经表明大唐皇帝李世民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了,他提出那些要求。看似和我岭南冯家在商量,实则是他的底线,如果我岭南冯家敢不满足他的条件,他必然对我岭南冯家对岭南地区统治的合法性,直接否定掉,之后就是大唐和我岭南的战争连绵不断。而我岭南冯家相比起庞大的大唐还是太弱了,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被大唐彻底吞并掉,整个岭南冯家也会被大唐连根拔起,铲除殆尽。因此我岭南冯家如果不想和大唐开战,那就必须答应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要求。
局势在变化,我们的思想也要变化啊。我岭南冯家如果以后还妄想独霸岭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了,而如今我岭南冯家并非没有前路可走,我们唯有积极的融入大唐,进入大唐朝堂,甚至是大唐的内廷会议,将我岭南冯家的政治需求述诸于大唐朝堂,让大唐制定的政策能够顾及到我岭南冯家的政治需求,政治利益,这才是我们岭南冯家今后应该走的路啊,而绝对不是困守岭南一隅(yu),坐井观天,坐以待毙啊。“
冯智戴恍然大悟,对着冯盎躬身一礼道:“我必不辜负父亲的期许,积极让我岭南冯家融入大唐,进入大唐朝堂,进入大唐内廷会议,将我岭南冯家的政治需求付诸于大唐朝堂之上,付诸于大唐政策之上。”
冯盎面带欣慰的看着冯智戴说道:“智戴,你是下一任的岭南冯家的家主。为父希望你在大唐帝都长安好好学习,认真做官,将我岭南冯氏带出岭南这片小天地,逐步带入大唐那个辽阔壮丽的新天地。这是你的使命,也是你的责任。只有进入了大唐那个辽阔的新天地,我岭南冯家才能再次腾飞,实现迅速的发展啊。”
冯智戴重重的点了点头,躬身行礼后,离开了冯盎的书房,离开了岭南大都督府,离开了岭南,和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使节李公掩一起向大唐帝都长安城而去。
两个月后,大唐帝都长安城,太极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召见了岭南大都督冯盎的儿子、岭南冯家的世子——冯智戴。
看到冯智戴一表人才,性格沉稳,大唐皇帝李世民十分欣赏,当即下诏授予冯智戴大唐从三品卫尉少卿的职务,随侍自己的左右。卫尉少卿是大唐九寺之一——卫尉寺的第二把手,是九卿之一卫尉卿的副手。
卫尉寺主要负责大唐皇帝出行时的仪仗和保卫工作,是大唐皇帝陛下最信任的机构,而冯智戴刚进入大唐帝都长安城就一下子进入了卫尉寺,而且成为了卫尉寺的第二把手,随侍大唐皇帝陛下左右,足见大唐皇帝陛下对他的信任和拉拢,也足见大唐皇帝陛下对于岭南冯家按照自己的要求送自己的世子到大唐帝都长安做官这一举动的满意和赞赏。(。)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四十七章 薛延陀部落()
岭南问题的解决,让大唐皇帝李世民抽调出更多的精力和兵力,部署数年后和突厥的决战。
就在大唐皇帝李世民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凝聚国力解决一系列国内矛盾,推行一系列强国方略,施行一系列改革的同时,突厥的颉利可汗也没有闲着,他怀着一种囊括八方、一统宇内的抱负,也在用尽心机清除异己,加强自己的统治。南北两个大国都在苦苦砺剑,都在等待着下一次对决时,一剑就刺向对方的咽喉,将对方一击毙命的那一刻。
茫茫草原。草原是平静的,她有自己辽阔和茫茫的资本,几乎不须睁开眼看,她便算定世人必将被她所倾倒,普天之下仿佛都是凝固了的风景。当人们在草原上骑马飞驰的时候,被惊动的仅仅是身后飞起的些许沙尘。草依然是那一望无垠的草,绿依然是那充满生机的生命般的绿,眺望那被碧绿、葱绿尽情挥洒过的,并以柔和而连绵的线条所勾勒出的稳重的远山,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但是,草原的美,不但蕴于静,而且蕴于瞬息万变之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降临在茫茫草原之上的第二大部落——薛延陀部落,就犹如薛延陀部落如今所面临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
薛延陀的祖先本为突厥的一部,其先民因为种种原因逃离了突厥,最初与薛族杂居,后又吞灭了延陀部落,隧自称为薛延陀,官制和风俗和突厥大抵相同,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突厥人,他们也不认可突厥颉利可汗的统治地位,如今他们正因为不满突厥颉利可汗残暴的统治,而和颉利可汗形成了对抗。
薛延陀部落位于突厥汗国的北部,首领为易晊(zhi)可汗,拥有部众五十余万,精锐骑兵十万。
易晊可汗的汗帐之内。易晊可汗端坐于虎皮交椅之上。
易晊可汗,六十岁左右年纪,黝黑的脸庞,须发花白。一对剑眉直插云鬓,双目炯炯有神,狮子鼻,阔口,整个人显得异常的刚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