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声大师-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诶。”张文海也应了一声。

    何向东对观众道:“谢谢大家对我们无声的鼓励。”

    张文海道:“嗬,这叫什么话。”

    观众倒是被逗乐,笑着奉上了掌声。

    何向东说道:“这第一场啊,是我们爷俩说一段对口相声,接下去是范文泉先生的单口,再就是我给唱一段太平歌词,最后是我们爷仨来一个群口的,就是这么几个节目了。”

    张文海也捧道:“对,这就是下午场的安排了。”

    何向东继续道:“在坐的观众也不认识我们,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何向东,相声界的一个小字辈。在我旁边这位叫张文海,张先生,是我们的相声前辈。”

    张文海道:“哎哟,你捧我了。”

    何向东学了个张文海走路,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歪着肩膀走,他是一个幽默细胞融入到骨子里面的一个人,这样走起来很可乐,嘴里还说:“没见过这样的相声前辈吧。”

    观众都在笑。

    张文海却摇摇手,道:“嗨,你别学我啊。”

    何向东还反问他:“不能学啊?”

    张文海拆台道:“没那么矮。”

    何向东眼珠子都瞪大了,观众倒是够可乐的。

    何向东笑了笑,道:“这就是德高望重的相声前辈啊。”

    “嗨,别提那个。”

    何向东没顾那些,继续道:“要说咱们相声艺人啊,这拼到最后,拼的其实还是文化。”

    张文海道:“这话对,这是底蕴啊。”

    何向东道:“要说文化,相声界里面您算头一个。”

    张文海道:“哎哟,那我可不敢当。”

    何向东笑道:“大学您上过吧?”

    张文海道:“是上过。”

    何向东又问:“滋味怎么样?”

    张文海疑惑道:“滋味?”

    何向东道:“你青梅竹马那小姑娘小名不就叫大学么。”

    张文海吓一跳,拉长了音喊了一声:“嚯……”

    观众大笑。

    张文海道:“您别胡说啊,哪儿有姑娘叫大学的,别胡说。”

    这种开场出来就是一个包袱,叫做开门包袱,让观众哈哈一乐,立刻注意力和兴趣就全都在你演员的身上了,这是一种相声表演的技巧。

    何向东也正经解释道:“是被大学录取了。”

    张文海点头:“这话对。”

    何向东惊叹道:“那是50年代的大学生,可年间能考上大学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啊。”

    张文海道:“还成,那时候没多少大学生。”

    何向东又道:“考上大学没多久您就又退学去曲艺团的学员班学相声去了是吧?”

    张文海点头道:“是有这事,爱相声嘛,这不是。”

    何向东道:“那时候您在曲艺团学员班是大班长。”

    张文海道:“是啊,他们都是小孩,我都上大学了,我比他们大一些,算是大班长。”

    何向东呵呵一笑:“后来您这大班长带头耍流氓被开除了吧。”

    张文海没好气道:“哪儿耍流氓了,我这是正常恋爱。”

    ……

    张文海这个人的相声特点就是蔫,而且碎嘴子,蔫坏蔫坏的一个小老头,他不会一直由着何向东说的,反而会冷不丁给何向东来上一下,找个机会反击。

    这跟薛果捧哏风格不一样,薛果是非常忠厚老实的人,风格也是如此,接话接的很稳,在平实中见真章,各有特色。

    下午这一场效果相当不错,来的人也多,这真是让何向东顿足捶胸啊,早知道这样能行,一早就弄了,不至于在前面连饭都吃不起啊。

    至于在门口圆沾是不是有点掉份儿,掉份儿是肯定的,但是何向东是真没管那么些,他是从小就是撂地出身的,从地上混起来的人物,做这样的事情熟门熟路,一点不会不习惯。

    另外话说过来,他都快饿死了,哪儿还管他掉份不掉份儿啊,能有人来听相声就算是幸事了。

    当天晚上,何向东故技重施,又到门口揽活,这回是打着竹板唱数来宝圆沾,数来宝讲究的随机应变,灵活应对,何向东现场编词招揽观众,还真的吸引来不少人。

    可惜啊,这回是真的把城管给招来了,城管也没处罚何向东,说了他几句,让他不能影响公共持续。

    得,何向东也只有是先停下来了,拉了一些观众进去买票听相声了,也有二十来人,算是很不错了。

    从这一天开始,何向东就展开了一段和城管大军斗智斗勇可歌可泣的曲折故事,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园子总算是有点起色了,虽然依旧是入不敷出,但是总不至于让何向东饿肚子了。

    一周以后,薛果来了。

    何向东和薛果坐车往通县赶去,一大早就出发了,文艺汇演下午晚上都有,有两场,何向东他们是在下午说。

    这是一家服装厂还有一家纺织厂,老板都是一个人,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员工足足有上千人,老板叫罗明朗,改革开放之后就开始做生意了,现在算是发了家了,在北京郊县这一带很有几分名气。

    他们服装厂每年11月底都会给员工放一次假,然后弄一场文艺汇演,以前是员工自己组织的,后来发现员工兴致不高,而且又影响生产,现在就干脆从外面请人了。

    何向东和薛果赶到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还在人家厂里面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去看看舞台,是一个临时搭的一个台子,就在服装厂中间的空地上。

    文艺汇演的演员挺多也挺杂的,唱歌的,跳舞的,演小品的,还有说相声的,各种都有,说相声就他们俩人,有两个节目,中间一个,最后一个压轴的,据说服装厂老板罗明朗挺爱听相声的。

第一百三十七章 王老爷子

    下午的时候,文艺汇演就在露天搭的台子上开演了,大太阳天,阳光很充足,也幸好是已经入秋了,这两位穿大褂的也不会热。

    他们有两个节目,一场在中间,在一个小品演完之后,就到他们上场了,担当这次汇演主持的是副厂长,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听见叫自己的名字了,何向东赶紧就和薛果上去了,舞台上搭了一个小桌子,盖上布围子,上面依次摆好折扇、醒木、手绢。

    说的依然是传统相声,这一段叫做《拴娃娃》,在当年也是非常出名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好段子,后来净化舞台就没人再演了。

    是何向东要求说这个段子的,薛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这个段子他也会,就答应了,这一次也是他给何向东量活。

    薛果是一个专业的捧哏演员。相声里面的逗哏捧哏是这样的,在最初是没有区分的,相声十二门功课就要求能逗能捧还要能来群的,这叫捧逗俱佳。所以最初都是师父师叔给晚辈量活,分钱的时候捧哏的拿的是大份儿。

    再到后来,旧社会后期的时候就已经慢慢就演变成专业的了,专业捧哏,专业逗哏,捧哏的来不了逗的,逗哏的来不了捧的,他只能来一样,这就是专业的捧哏逗哏演员。

    好处也有,专门钻研某一个方面,对技巧的掌控提升的比较快,也更专业一些。坏处就是技能不够全面,还有就是逗哏的成名立腕的多,他就认为捧哏的这是在沾自己的光,反而给捧哏开小份儿了,有的甚至于达到了二八开,捧哏拿二。

    可没少相声前辈为这事闹翻,有些合作很好的搭档也都因此散了,很是可惜。相声里面也有一个传统段子叫《论捧逗》就是来说这个事情的。

    上台鞠躬,底下黑压压一片观众很给面子,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台上支了两个连线的话筒,旁边摆着一个大音响。

    何向东道:“接下来是我们哥俩给您诸位说一段。”

    薛果捧道:“对。”

    何向东开始接话了,现在还有好一部分观众的心思还在上一场的节目上呢,得接过来:“刚刚给大家表演的是一个小品,叫《打工》,演的非常不错。”

    薛果斜着身子站着,看着何向东,捧着说道:“对,是不错。”

    何向东继续道:“这小品和咱们相声不一样。”

    “诶,你给说说哪儿不一样。”

    何向东道:“这小品啊,他是以小短剧的形式弄得,是有实物的,有书桌啊,柜子啊,沙发啊,还有床啊……”

    “你等会吧。”薛果赶紧拦住了何向东,疑惑问道:“哪个小品里面有床啊?”

    何向东还装无辜:“就那个电视里面放的,那个录像带,就两三个人的,然后有桌子,还有床,小短剧……”

    台下那么多观众都笑了,这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拉过来了,连刚刚下场的那几位小品演员也是笑个不停。

    “哎哟哟,别胡说,这不是。”薛果赶紧拦住了胡说八道的何向东。

    何向东道:“不是啊,不是就好。我们相声和小品是有区别的,就两人站您跟前,就一张嘴说,也没有别的道具、人物,所有的场景、情节都是我们用一张嘴给您描述出来的,这就难了。”

    薛果点头道:“对,是不容易。”

    何向东道:“所以我们这一行,叫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

    “诶,是这理儿。”

    何向东继续道:“所以得您诸位多捧我们。上到台来,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何向东,一个小相声艺人,在丰台区国贸大厦那边开了一个小相声园子,叫向佳社,演出相声大会,大伙儿有空多去捧场啊。”

    薛果看着何向东边笑边道:“这就开始打广告了。”

    何向东也在笑,这人笑起来特别像弥勒佛:“也给您打打广告,站在我身边这位要隆重介绍介绍,这位叫薛果,这可是相声界了不得的一个人物啊。”

    “可不敢这么说。”薛果摆手道。

    何向东道:“您是相声界里面最有钱的一个人。”

    薛果:“嗨,别提钱。”

    何向东艳羡道:“得亏您有一个家产万贯的好父亲啊。”

    薛果道:“老爷子是挣了些钱,但没那么多。”

    何向东指指他,道:“谦虚,谦虚了。这谁不知道你薛果的父亲王老爷子是北京城响当当的富豪。”

    “你等会吧,我姓薛,我爸爸姓王啊?”薛果急了。

    观众也在笑,传统相声讲究平铺垫稳,抖包袱不是乱抖的,是一定要经过足够的铺垫,而且要垫的稳,所以水平比较高的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就很稳,一步一步,不慌不忙,层层铺过来,然后再抖,这是技巧。

    何向东看了眼台下的观众,心里也安稳多了,包袱都能响,这不错,相声表演是看着观众随时调整的,所以在电视机前看和在现场看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水平高的相声演员会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节奏语气,以图达到最佳效果。

    何向东问道:“哦,你爸爸不姓王啊,那你爸爸姓什么啊?”

    薛果道:“我姓薛,我爸爸也得姓薛啊。”

    何向东点头道:“哦,薛老爷子。”

    薛果道:“这说对了。”

    何向东又道:“薛老爷子有钱人啊,挣了不少钱。”

    薛果挥挥手道:“别提钱。”

    何向东啧啧称赞:“真是太有钱了,别人给都你爸爸送一个外号了,叫薛半球。”

    薛果疑惑道:“这半球是什么意思啊?”

    何向东解释道:“你爸爸的财富遍布半个地球啊。”

    “这么个半球啊。”

    何向东也迎着说,拉长音道:“诶,所以你有半个地球的爸爸。”

    “没那么些。”薛果赶紧给拦回来。

    何向东却没完了,用手指着下面,一挥:“这都是你的爸爸。”

    观众反响也很热烈,纷纷鼓掌,大声叫好,何向东手伸到哪儿,哪儿就燃了。

    薛果也被这底下的反应给吓一跳,这也太热烈了吧,他赶紧说道:“没那么些,就一个。”

    这年头听得都是晚会相声,哪听过这么刺激的啊,观众都乐的不行了,连服装厂老板罗明朗也是哈哈大笑,大呼过瘾。

谢谢你们!!!

    明天就是19号了,一路坎坎坷坷终于迎来上架了,编辑说明天中午12点上架,过了12点我就发布vip章节了,我会爆发的。按照惯例会有一个上架感言,也不能说是感言吧,跟大家说说心里话就是了。

    我是一个新人,但不是一个纯新,《相声大师》不是我的一本书,我以前写过书,但是成绩太烂了,烂到连上架的资格都没有。对于一个作者来说,签约上架这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读者在看。

    最可怕的就是玩单机,我以前试过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己在玩单机游戏,今天加更了,没人理我。今天少了,没人管我。大家帮我投投票吧,没人理我。书评区一片死寂,直到我太监了,都没人出来骂我。

    作为一个作者来说这是一件很悲凉的事,那一刻,我是有多么盼望有人出来骂我,至少让我知道写的东西有人在看,哪怕只有一个人,可惜没有……

    唉……

    那种寂寞让人想疯。

    沟沟坎坎,一直到《相声大师》的上传,这是一本很小众的书,但是为它付出了很多心血,我写的很认真,也很努力。真的。

    当然它带给我更多,在上传四五章的时候,书评区来了第一个读者的留言,我到现在都还记着他的名字,他叫“sak安康”,一个机器猫的头像,他跟我说他很喜欢我的书,让我不要太监,他会一直投票,上架也会订阅的。

    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因为有读者喜欢我的书了,有人在看了,我不是在玩单机了。虽然这种想法可能很吊丝,但是我当时真真切切是这么想的。

    而“sak安康”也的确做到了,我在后台上面看得到他的投票,虽然最近的票很多,但我还是看到了他的名字。

    包括第一个打赏我的“foxtop”,他最近还在打赏,而且也一直在投票,一直默默关注,作者的后台系统都能看到。

    你们或许不清楚,我因为账号问题没有回复你们的书评,但是每一条主题帖,每一个回复我都一一看过的,现在书评区的精品帖子基本上都是我设置的,版主设的不多。

    在最初,我每天晚上都会查一遍推荐票,看看是谁投了,投了几张,他昨天投了没有,明天还会来投吗?每天都数,当然现在投票的人太多了,数不过来,系统也显示不了那么多,只能说声抱歉了。

    但是每条书评,每个回复,每一个打赏,我都会很认真看过去,我珍惜每一个读者,更珍惜你们的每一份喜欢。

    还要感谢我的两个版主和五个群管理,好吧,其实这是一伙人,“天堂、玉竹、毒蝎、主任、alice”。

    有一次,天堂找到我了,他问我能不能把玉竹设置成书友群的管理,说她很有经验。我说当然可以。他说谢谢。我说千万别这么说,该说谢谢的是我。

    真心实意的说,当我的管理我给不了你们一分钱,也给不了你们任何好处,你们是纯粹的付出啊,感动,感谢,真的感谢。

    感谢我所有的读者,没有你们的支持,相声大师走不到今天。这本书很坎坷,5万字还没签约,坊间流言,五万字还没签的就没戏了。但是我还是继续写了,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有你们的喜欢,我在五万多字的时候发过一个单章,“你们爱看我就爱写,我会一直好好写下去的。”

    我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